胡海林:修身德为先——张谷英村古代家训探解之二论文

胡海林:修身德为先——张谷英村古代家训探解之二论文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上下600 年聚族而居,人丁兴旺长盛不衰,彰显出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张氏家族注重修身养德,德育教化集中体现在其家训21 条之“存心地、修行检、勤职业、循本分、崇廉节、慎言语、存忍让”等条目中。该文集中对这7 条家训及其下主要圣贤语录逐一进行解读,结合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进行阐释,取其精华、去其糟怕,为推进以德治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代家训;修身养德;岳阳县;张谷英村

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以其明洪武年间迁始祖张谷英的名姓而定,繁衍至今已到28 代、达数万人,目前村内所居2600 多人均系迁始祖后裔。上下600 年,聚族而居堪称一奇。尤其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村”“民间故宫”的张谷英古建筑群,更是传统民居瑰宝,它以巧夺天工的古建筑艺术而闻名于世。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家族走向衰落,但张氏家族人丁兴旺长盛不衰,家大业大蒸蒸日上,彰显出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大学》云:“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张氏家族不仅有齐家良策,对家族实行有序治理,更是强调道德修养、德性养成。在张氏家族的古代家训中,有一半以上内容是对族人人格修养的训示和教诲。本文试图对其涉及到修身的有关条文及其圣贤语录进行解读。

1 存心地

【题解】存心地,就是要加强内心修养,做“仁礼存心”的君子。

【原文】子思曰:为善不求人知。

【解读】语出《论语》。战国初哲学家孔子之孙子思说:“真正心善的人是无论自己做过何种好事,都不让外人知道。”中国近代政治家、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说:“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善不求人知,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①。为善者是发自内心的,动机是单纯的不求回报的。为善不求人知还有利于尊重受惠者的自尊心。但如果为善是求人知而获取某种利益,这就是伪善,即求知非真为善。作为社会大众,对为善不求人知的无名英雄,我们要大力支持和赞扬,从而形成人人崇善向善、争做好事的社会风尚,绝不能让他们流血流汗又流泪。

【原文】裴度自赞曰:尔形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灵台一点,丹青莫状。

【解读】据《旧唐书·李袭誉传》(卷五十九)载:唐朝李袭誉曾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同州刺史、凉州都督等,他性格严肃庄重,在职时端庄清廉,喜爱读书,手不释卷,居家时非常节俭,所得官俸,大部分都散发给亲友宗族,剩下的用来购买纸笔写治学心得,数量上万卷。李常对儿孙们说:“我秉性不喜爱钱财,以至家里比较贫乏。但仰仗京城有朝廷赐给我的田十顷,你们努力耕种可以解决温饱;河南老家有桑树千余,养蚕织布可以解决穿衣问题。我所写的书可以让你们朝夕攻读,求得功名。我死后,你们能勤于这三件事,就不用求助他人了。”李袭誉虽然在任时做了不少爱民的好事,但最后获罪废为平民,做官并不成功,但他用一句话即这一家训而成为名垂千古的官员。其眷眷情、浓浓意,凝聚着他宦海沉浮的人生体验,不仅对他的子孙,即使对千百年后的我们仍然值得警示、深思。

【原文】吕景夫曰:吾以诚待人,人岂负我?

【解读】语出《新唐书》卷八十六。唐朝吕景夫任蕲州刺史时审查囚犯,有囚犯哭着说:“父母在堂,明天大年初一都不能探望,心里特别难过。”景夫听后很伤感,全部放他们回家并限定返狱日期。下属担心放了不能归狱,吕景夫说:“我以诚待人,他们怎么会欺骗我呢?”后囚犯们果然如期返还。从此,强盗们也深感愧疚,就都离开了蕲州。吕景夫体恤囚犯思亲之苦,以真情进行感化,以诚信换取诚信,放囚犯回家过年,这是有胆有识的行为。诚信是立身之本、创业之基、处世之法,每个公民都应认真践行。但吕景夫对囚犯以诚相待,是建立在确信囚犯能以诚相报的判断基础之上。对现今社会那些诚信缺失的特定人群,则应具体问题区别对待,以促其讲诚信,而不能简单地以诚换诚。

【原文】范尧夫曰:我生平所学,惟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

【解读】语出《宋史·范纯仁列传》。范尧夫即范纯仁,范仲淹次子,北宋大臣,为官清廉,人称布衣宰相。范纯仁曾说,我一生学习,唯一得的就是“忠”“恕”这两个字。他的解释是:“用苛求别人的心来要求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曾子曰:“夫子之道,宽恕而已矣。”仁以忠恕为核心,“惟俭可以养廉,惟恕可以养德”。范尧夫一生学习所得“忠恕”二字,值得铭记。

【原文】赵肥义曰:毋变而废,毋异而虑,坚守一心,以殁而进。

◎夏季暑湿之气偏盛,湿邪内侵,脾被湿困,运化受阻,引起厌食,尤其是生病发热之后。感冒发热后如有厌食,可以找中医调理一下。

【解读】语出《史记·赵世家》。此语是赵肥义引用的赵武灵王对他的嘱托语。战国时,赵国大臣李兑预测到幼主赵何即赵惠王之兄安阳君赵章与其宰相田不礼,定会阴谋作乱,发动政变,而肥义作为赵惠王的相国位高权重,会首当其祸,劝肥义称病不要出门,将政事移交他人,以避杀身之祸。但赵肥义说,我不能那样做。当年主父(赵武灵王)把大王(赵惠王)托付给我时,曾说“不要改变你的节操,不要改变你的志向,要守一不二,至死不渝”,我再三拜谢承命,并记录在案,“如今惧怕危险而忘记王命,什么罪比变节更大呢?坚贞之臣当祸患临头时呈现出节操,忠良之臣在灾难及身时彰示出德行,我有言在先,始终不敢违背,我既然想尽全力执行诺言,又哪能顾及生命”。后肥义在政变中为保护赵惠王而惨遭叛军杀害。赵肥义用生命履行诺言、临危不改初心的赤胆忠诚,被后人敬佩传颂。

2 修行检

【题解】修行检,意为修炼操行、品行。

【原文】汉昭烈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解读】语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汉昭烈即刘备,史称刘先主,三国时期蜀汉开国君王、政治家。这是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不要以为坏事较小就去做,小恶积多了足以乱国家。不要以为好事较小就不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积恶成疾,积善成德,这是立身修业的哲理名言。

笔者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尝试,比如作品《水墨徽语》,以江南水乡民居的整体村落为原型来设计。一直以来徽派建筑被看作是江南的一个符号,它与传统水墨神似,青瓦白墙,高低参差,大小错落,静沐于江南烟雨中,整体意境唯美和谐,同时有着强烈的节奏感、韵律感、秩序感。此外,笔者在白墙中融入水墨元素,使古典之意境更加深厚。

【原文】老子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读】语出先秦道家宗师老子(李耳)经典著作《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天道,即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天理(自然形成的法则)、天意。与,即给予。善人,有德的人、圣人、擅长顺应天道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子说,自然界的运动规律、自然形成的法则和天意,对于芸芸众生是一视同仁的,是没有亲疏的,但又常常无意识地帮助顺应天道且行善的人,使这些有德之人做起事情来犹如神助,顺风顺水。在这里,老子所谓的善,不是盲目地做善事,或者自以为是善行,而是要符合天道之善。只有符合天道之善,才能得到帮助。人们常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善有善报”,都是顺应“天道”而“常与善人”的结果。老子这一充满哲理的名言告诉我们:必须加强品行修炼,认识天道,顺应天道,坚守天道,多做顺应“天道”“天意”、符合“天理良心”的善事,多结善缘,做个善良的人。

【原文】卫南子曰:君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惰行。

【解读】语出汉刘向《烈女传·卫灵夫人》。南子,春秋时期女政治家,原是宋国公主,后嫁卫灵公为夫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说:“凡是君子,不因为人人都看得到而表现自己的节操,不因为人人都看不到而堕落自己的德行。”“不欺暗室”这一成语源出于此,即指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卫南子力倡慎独精神,在独处无人注意有做各种坏事可能的情况下,也谨慎不苟,自觉控制欲望,不做损害道德品行的事。

【原文】马援诫子侄曰:龙伯高敦厚周慎,愿汝曹效之。

【解读】语出《后汉书·马援列传》。东汉名将马援在军中听说兄子马严、马敦二人好评人长短,谈论是非,于是写信进行劝诫。信中说,我希望你们听了别人过失的话,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谈论别人的长处与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切的。龙伯高这个人(马援的朋友,汉武帝时为山郡长,后为零陵太守),敦厚诚实,说出的话没有什么可指责的,谦约节俭,待人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在这封信中,马援谆谆教导晚辈,“不要议论人长短”,要审择交游、近善远佞,要学习龙伯高敦厚诚实、谦约节俭的品格,这无疑是忠厚传家的千古良言。

【原文】蔡元定戒子曰:独立勿愧影,独寝勿愧衾。

【解读】语出《宋史·蔡元定传》。南宋著名理学家蔡元定,一生探究义理,不涉仕途。这句话的意思是,独立行走,没有对不起影子;一个人睡觉没有对不起被子。《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说:我们讲理学的人最讲究的是慎独功夫,总要能够衾(指被子)影无愧、屋漏不惭。这里都是强调慎独慎微、洁身自好,为人行为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原文】黄洽曰:居家不欺亲,仕不欺君,仰不欺天,俯不欺人,幽不欺鬼神,何用求福报哉?

【解读】语出《宋史列传·黄洽传》。南宋宰相黄洽常说,居住在家里,要真诚善待亲友,不欺亲;在朝廷做官,要忠诚君主,不欺君;抬头仰望天空和低头俯视大地,都要无愧于天地良心,不欺天、不做欺诈欺负别人之事,就是死了到了阴间也不能欺负鬼神。如果这样积善积德,那么健康长寿、人财两旺等福报就会自来,用不着你去求。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黄洽的五不欺,以他的亲身经历,阐述的是立身处世的哲理,鼓励人们求真向善。

【原文】王焕之曰:乘舟当以覆溺处之,乘车当以颠坠处之,仕宦常以不遇处之,则无事矣。

【解读】语出《宋史列传·王焕之传》(第一百零六)。王焕之生性淡泊,恬于仕进。常说:“坐船应有翻船溺水的准备,乘车应有翻车坠落的准备,做官应有怀才不遇、不被人赏识的准备,这样如履薄冰,就会处之泰然、安然无事。”以淡泊宁静之心笑对人生,遇事从最坏处着想、朝最好处努力,这种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

3 勤职业

【题解】勤职业,就是勤奋敬业。

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下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尚无系统的方案与计划,医学院校大部分本科生对中医药文化了解不够,缺乏兴趣与热爱,影响了专业信心与学习成绩。

【原文】吕尚曰:君子乐行其志,小人乐供其事。

【解读】吕尚,即齐太公姜子牙本名。姜太公是我国商周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西周文、武、成王三代的主要政治、军事宰辅,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卓著功勋,他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封国之一齐国的开始祖。据刘向所著《说苑》及《宝鸡县志》记载,吕尚出世时,家境败落,他当过宰牛卖肉的屠夫,开过酒店,但他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展示才华,可直到70 岁还是闲居在家。72 岁时,他垂钓渭水滨磻溪(今陕西省宝鸡境内),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文王。周文王在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周文王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了吕尚。周文王问吕尚:“叟乐此耶?”吕尚答:“君子乐行其志,小儿乐行其事,吾非乐于鱼也!”意思是,品德高尚、志向远大的人,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从中得到快乐;普通的人仅仅满足于完成具体的事务,并从中得到快乐。我是执着地追求我的志向,而不是要从钓鱼中得到快乐啊!周文王听后非常高兴,认为找到了辅佐太子的圣臣,立即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官拜司马。吕尚大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静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实现了自己的远大志向。张氏家族用吕尚的典故激励族人,要孜孜不倦地为自己的远大目标而努力奋斗,而不要陶醉在眼前的一点点私利之中。

【原文】曾子曰: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小愈,祸生于懒惰。

控制变量:由于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利润率等不同,其税负和盈利能力会有所不同,为了避免上市公司个体异质性给“营改增”对企业影响的评估造成干扰,引入包括营业毛利润率、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三个控制变量。

【原文】夏正夫曰: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解读】语出《明史·夏寅传》。夏正夫又名夏寅,明朝官员,力学,为文以宏奥称,以山东右布政使致仕。他说:“品德高尚的人有三种觉得可惜的事:一辈子不学习,是第一件可惜的事;一天时间无所事事,是第二件可惜的事;一个人的名声败坏,是第三件可惜的事。”“君子有三惜”,世传为名言,激励后人勤学、惜时、保持名节。

【原文】颜之推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解读】南北朝时曾在北齐和周做官的颜之推,写了一本着名的《颜氏家训》,在家训的勉学篇中说,世上的事不是钱财重要,而是读书学习技能最重要。学会一种技能,胜过积累财富千万。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道理与颜之推所语是一致的,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创造财富,要把学习知识技能摆在第一的 位置。

【原文】杨一清曰: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有事常如无事时镇静。

生活服务业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范围极广,餐饮、娱乐、住房、医疗、教育等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用”都属于这一行业的范畴。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服务共享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时下热门的共享经济形式之一。目前我们较为熟知的主要有: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KTV、共享睡眠舱和共享书店等。

【解读】语出明朝杨一清《制府杂录》。杨一清为官五十余年,官至内阁首辅,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他一生四次在陕甘一带任职,曾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他常对部下说,防边“无事当如有事时提防,有事常如无事时镇静”,经常率领诸将演习行阵、修建工事、加强战备,故使西北边防安堵。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静,方可以消局中之危。无事深忧、保持警惕,有事不惧、保持镇静,这是古人告诫我们处事的一个基本态度,千万不能忘记。

【原文】徐九经令民曰:俭则不费,勤则不惰,忍则不争,保身兴家之道也。

【原文】李袭誉戒子曰:吾性不喜财,家故中落,然赐田数顷可耕,桑千株可蚕,书四壁可读,汝能勤此,无以资于人矣。

【原文】吕官公曰:前辈作事多周祥,后辈做事多阙略。

【解读】语出宋吕祖谦撰《少仪外传》。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吕官公(即吕祖谦)这句话的大意是,大体上讲,前一辈人做事考虑周到详尽,后辈人做事存在缺漏或不完备,意在告诫年轻人要多学习历史、以史为鉴,要多向前辈学习、借鉴前辈的经验。正所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若要好,问三老”。

【解读】语出刘向《说苑·敬慎》。春秋末年中国著名思想家、孔子晚期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曾子说:“官员松懈在功成名就的时候,病情加重在稍微好转的时候,祸害发生在松懈懒惰的时候。”曾子这段话提醒人们,人越是有成就的时候,或做事顺利的时候,越容易放松警惕,也恰恰此时最容易出现问题。因此,任何时候都要谨慎,越是有成就、越是顺畅,越要严于律己,做到善始善终。

【原文】蒯通曰: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时乎时,不再来。

【解读】语出《朱氏家训》仁轨公诲子弟言。仁轨公是唐代宰相朱敬则的哥哥,终生未仕,继承家族的教义传统,隐居养亲,成为闻名的大孝子。死后被宰相魏知古等谥为孝友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孝友先生说:“终身给别人让路,自己就不会枉走百步;终身给别人让田界,自己就不会失去一大塅田界。”意思是,失之东隅,得之桑榆,提倡谦虚礼让。朱仁轨以“让”教育子弟,是美德、修养和大智慧的表现,“让”可以减少和缓解人们之间的矛盾,会收获到更多远远超过“让”的东西。当然忍让是有底线和原则的,而不是一味懦弱和无原则的妥协退让。

4 循本分

【题解】循本分,就是遵守本分,安分守纪,积极适应现状,是什么角色就要做好相应的事情,不做违法的事。

【原文】《南史·刘穆之传》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践危机。

男人再次甩出手钩,这一次手钩在明尼背甲的边缘造成一道缺口后重重地扎入船帮,牢牢地钩在了上面。大张着嘴的明尼一动不动,凶狠瞪视的姿态丝毫不改。男人加快了动作,他一面撬动手钩,一面努力使手肘保持在明尼的攻击范围之外,一面绷紧引线器,一面转移视线,避开那只古老的爬行动物的瞪视。但这一切使他手忙脚乱,失去了平衡,小船翻了,男人因恐惧发出的惨叫还未完全冲出喉咙,便从明尼身上滑了下去,倒栽入水中……

【解读】《南史》卷十五《刘穆之传》载:东晋时刘裕向西去讨伐刘毅,让豫州刺史诸葛长民监管留府,诸葛长民有谋反之心,但被留府握有实权的府主簿刘穆之劝阻并严加防范。诸葛长民感觉事情暴露并面临惩处的危险,对他的亲信说:“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践危机。今日思为丹徒布衣,不可得也。”这段话的大意是,一个人贫贱的时候,老是想着富贵,但人富贵了,危机也就跟着来了。事到今日,我想回到丹徒(现江苏省镇江市)去做一个普通老百姓恐怕也办不到了。武帝回来后,诸葛长民被处死。诸葛长民文武双全,因战功升任晋陵太守,坐镇丹徒,后又因率军入京护主有功被加封为豫州刺史、淮南太守。他到京城后,骄纵奢侈,横行不法,搜刮无数金银财宝,建造漂亮宅地,掳夺美女供自己享乐,以致忘乎所以、企图谋反,深陷被杀头之灾。“富贵必践危机”,被后世认同为人生警句。苏轼《宿州次韵刘泾》:“晚觉文章真小技,早知富贵有危机。”辛弃疾《最高楼》:“吾哀矣,须知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诸葛长民的人生悲剧及其哀叹,值得人们特别是为官、致富者 深思!

【原文】黔娄妻曰:勿戚戚于贫贱,勿汲汲于富贵。

【解读】语出汉刘向《列女传·鲁黔娄妻》。黔娄是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贤士和著名的道学家。他在生时,“食不充口,衣不善形,死则手足不敛,旁无酒肉”,但却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和丰厚报酬,鲁君欲任为相,齐君欲聘为卿,鲁君赏赐粟三千钟,齐君欲予以报酬,均辞而不受。黔娄死后,其妻赞扬他富贵有余,“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困,不汲汲于富贵,求仁得仁,求义得义”。黔娄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勿忙追求,一生追求并得到了仁义道德,今世人敬佩。

【原文】颜蜀曰:无罪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

【解读】语出《战国策·齐策第四》。战国时,齐宣王很佩服高士颜蜀的才干,召他进宫说:“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个个会衣着华丽。”颜蜀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蜀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颜蜀说罢,向先生拜谢,告辞而去。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苏东坡将上述话概括整理成长寿秘诀,他解释,“无罪以当贵”就是不要把功名利禄、荣辱得失考虑得太多;“早寝以当富”,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比获得任何财富更珍贵;“安步以当车”,指人不要过多讲究安逸,多运动才能强健身体;“晚食以当肉”,是指已饥而食,蔬菜过“八珍”。颜蜀清净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及其养生观点,即使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原文】疏广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解读】语出《汉书·卷七十一》。西汉道家疏广,被征为太子太傅任职五年,与其侄疏受(太子少傅)俱受先帝器重,数获赏赐,朝廷上下成以为荣。皇太子十二岁,通晓《论语》《孝经》。在这种情况下,疏广对其侄说:“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遂与其侄辞官回家。“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原出自老子《道德经》四十四章。意思是,知道满足的人,不会招致羞辱;知道节制的人,不会发生危险,可以保持长久。其指戒除贪心才能安乐。

5 崇廉节

【题解】崇廉节,就是崇尚清廉的节操。

【原文】杨秉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解读】杨秉是东汉中期名将,历任豫、荆、徐、兖州刺史,以清白廉洁着称。《后汉书·杨秉传》载:杨秉生性不饮酒,又早丧夫人,于是不再娶妻。他曾自言:“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意思是,不受这三种东西的迷惑,即酒、女色、财物。“三不惑”中,尤以对金钱的“不惑”更为世人景仰。杨秉职务变动频繁,职务之间往往出现空隙,但他按任职天数计算俸禄,多余的一文不取。即使免官闲居,穷到“并日而食”(即两三天才能吃上一顿饭),也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故吏携带钱百万赠他,他闭门不受。酒香夺志,色满销魂,财迷心窍。杨秉的“三不惑”,至今仍是修身养性、廉洁自律的警世格言。

【解读】语出《明史·徐九经传》。明朝清官徐九经虽然官职不高,但刚正廉洁,爱民如子,京剧《徐九经升官记》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就是他的唱词。徐嘉靖年间出任句容县(今属江苏省)县令九年中,为民兴利除弊,做了许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后升任工部主事。乡亲们得知,便动情地希望他留下几句训词,以资纪念。他挥泪对众人说:“我没有什么训词,唯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牢记三个字:‘俭、勤、忍’,能俭就不浪费,能勤就不会衰败,能忍就会礼让谦恭,不至于引起无畏的争斗,这些就是做人处事以保身家的道理。”这一惜别赠言的“俭、勤、忍”,被当地百姓奉为“徐公三字经”,至今仍被人们所称道。

【解读】语出《全唐文》裴度《写真自题》。唐朝裴度以文章书生入仕,官至同平章京、侍中、中书令等。史称裴度“姿状渺小”“容貌不逾中人”,但风神俊爽,才华出众,政绩卓越,出将入相二十余年,以一身维系国家安危,辅佐皇帝开创了元和中兴,是唐朝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兴名相”“救世贤臣”。裴度对画像自赞说:“你才学不专精,你的相貌丑陋,你怎么当了将军?又怎么当了相国?无非是心里有一点善心,可惜又画不出来。”这既是裴度自谦自嘲,也是写真。裴度一生做人做官,出将入相,靠的是超人的才华,更靠的是为国为民的一片丹心。

【原文】崔与之节录刘皋语曰: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财货杀子孙。

【解读】《宋史》载,南宋官员崔与知县知府到成为四川最高军事统领的数十年从政生涯中,清廉自重,在救灾平叛等方面屡建奇功。朝廷曾多次召为史部尚书、参知政事、拜右丞相,他十多次极力辞谢。中年丧偶后,不再续娶,更不养姬妾,他不受馈赠,不增私财,生活简朴。老来居家左右只有书籍相伴,一生所得俸禄,除自用外,其余都用来接济亲友。致仕以后,朝廷所发的俸禄,则一切辞谢不受。连儿媳陪嫁的七百多亩“嫁妆田”,他却让儿子全数退回。他将宋代学者刘皋的名言“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货财杀子孙,无以政事杀百姓,无以学术杀后世”修改后贴于书斋,作为座右铭。张氏家族选其前二句作为家训。嗜欲,主要是指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如吃喝嫖赌、追名逐利。嗜欲在给人愉悦享乐的同时,也让人丧失理智,甚至忘乎所以。人一旦放纵自己的嗜欲,就会成为别人手中的把柄或者诱饵,而伤害甚至葬送自己。聚集财物留给自己的儿女,使儿女不去奋斗,自享其成,过上寄生生活,实际上是害了儿女,这就是“以贷财杀子孙”。崔与之的“座右铭”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不要放纵私欲、追求享乐而葬送自己,对子女最重要的是留下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勤劳俭朴的品德。

【原文】乐羊子妻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解读】语出范晔《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战国初魏国名将。乐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拾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饼,拿回家把金子交给了妻子。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这段话的意思是,乐羊子的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不接受以非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性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沾污自己的品德呢?”族训鼓励族人要有君子的品德和志士的节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士可杀不可辱”。

【原文】叶梦鼎曰:廉耻事大,死生事小。

UGC模式是用户来生成内容。将移动的短视频用户和创作者合二为一,在使用平台的过程中不需要得到批准,自由地发挥创作短视频内容,这样可以满足个人对传播表达的需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APP使用UGC模式的有火山、抖音、美拍、快手等,网民可以自由地发挥,为平台带来了大量的客户和更多的原创资源。

【解读】语出《宋史》(卷四一四)。宋代叶梦鼎为人秉性耿直,为官清廉务实,后官至宰相。因与奸相贾似道政见不合,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屡辞相位,后干脆“扁舟径归”隐居山村。朝廷派使者告之:这样擅自回家是违抗圣旨。叶梦鼎坦然地说:“廉耻事大,死生事小,万无可回之理。”没有丝毫应当回朝廷的理由。廉耻是廉洁的操守和知耻之心。春秋时代齐国的管仲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即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四维不张”国之灭亡。他认为“廉耻是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古人“廉耻事大,生死事小”的廉洁观、荣辱观仍值得借鉴,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

6 慎言语

【题解】慎言语,就是说话要小心谨慎,懂得慎言,是一种修养。

当下中国公共服务资源相对较缺乏,尤其是在有些公共服务领域出现市场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之间的争夺,给社会的进步带来了诸多障碍。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公共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客观上对政府必须加快推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创新公共服务的步伐提出了更高要求。

采用大区对比不设重复,各处理设在单独的水稻池块中。每处理1500平方米,4月8日播种,5月13日插秧,秧龄3.5叶。各处理均采用日本井关高速插秧机插秧、携带侧深施肥器施肥,栽培密度保持在30穴/m2左右,单穴保苗6-9株;即井关高插机设置为最小株距、最大取秧量。侧深施肥器的施肥量调到20公斤每亩。共设6个试验处理:

【原文】颜子曰: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

本次遥感解译工作在充分收集研究区已有的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现场实际踏勘,根据遥感影像特征,建立了各类遥感解译标志。

不同于权限,敏感API信息包含每个API的平均调用次数,所以恶意特征的表现方式会更加明显,通过反编译得到每个应用的API调用情况,结合调用次数建立基于敏感API的特征向量,并输入分类器中。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纳武利尤单抗是一种可阻断PD-1的完全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18],纳武利尤单抗的毒副作用涉及各个器官系统。心血管系统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和心肌梗死。Wolchok等[19]开展了一项纳武利尤单抗和伊匹单抗联合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临床试验,这项试验在21个国家的137个中心进行,接受随机分组的945例患者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单抗组314例,纳武利尤单抗组316例,伊匹单抗组315例),1例有心脏病史的72岁男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2个月后,因心功能不全和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死亡。

对于保险公司的经营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保险公司股东财富的最大化,通过保险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能够围绕保险公司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来制定更加系统的内部财务控制管理措施,尤其是通过财务预算控制、资金流量与存量控制等措施,对保险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指导。

【原文】崔子玉曰: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解读】崔子玉是东汉著名学者、文学家、书法家。其“座右铭”被南朝邵明太子肖统编入《文选》。此“座右铭”和《文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座右铭”和第一部《文选》。此句为“座右铭”的首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崔子玉说:“不要在人前事后津津乐道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这篇“座右铭”内容重在自我省察,包括修己待人、做人准则、充实自己的内涵等方面,但作者将谨守口舌之修养放在第一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见对节制言语的重视。

【原文】何孟春《余冬序录》中曰:言无爽于属垣,行弗亏于顾影。

【解读】明朝吏部尚书何孟春,为官清廉公正,直言敢谏。他在本人所撰《余冬序录》中记载其任太仆少卿时上疏言:“窃见湖广道州致仕都御史熊绣……言无爽于属垣,行弗亏于顾影。”这是对熊绣的评价。“爽”这是指差失、违背。“属垣”是窃听,弗是“不”的同源字。“顾影”就是指自矜、自负。熊绣的言论是客观真实的,从没有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虚假成分,行为一贯谦虚谨慎,从不自夸自擂、自以为了不起。张氏家训引用何孟春对熊绣的评价语劝诫族人,说话要有根有据、实事求是,行为要谦虚谨慎、脚踏实地。

【解读】语出《孔子家语》。春秋末,孔子的得意门人颜回(颜子)会见叔孙武,孙武却在颜回面前说他人不是,颜回婉转提醒说:“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故君子攻其恶,无攻人恶。”谈论别人的不是,并不能显示出自己的正直。因此,有道德之人只是就事而论,指责自己的错误,而不去批评别人的不是。这段话提醒人们:“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勉。”从别人的错误中反省自己、提升自己,避免失误,这才是正确的修身态度。反之,“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不是怀着客观、爱护、宽容的心,去体谅、提醒他人,而是无端地指责别人,不但损害自己的道德,而且还会卷入是非谣言,结下怨仇,祸延及身。

7 存忍让

【题解】忍让,是忍辱谦让,清王士禛《池北偶读》:“恭谨忍认,是居乡之良法”

【原文】孝友先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解读】语出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西汉辩士、谋士蒯通辩才无双,善于陈说利害,曾为韩信谋士,先后献灭齐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计。这句话的意思是,功劳业绩难以建成而容易衰败,有利的时机很难以遇到而容易丧失;机遇不可以失去,时间不会再来。这一惜时警句提醒人们,建功立业必须抓住有利时机,这是极其重要的,可遇而不可待。

【原文】老莱子曰:齿刚易敝,舌柔常存。

【解读】语出《孔从子·抗志篇》。老莱子约公元前599 年至公元前479 年的存疑人物,或为老子在历史上的另一名字,或为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二十四孝人物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老莱子说:“牙齿坚硬相磨容易失落,舌头柔软则永远存在。”喻意一个人过于刚强,总会处在冲突和危险之中,柔弱才代表真正的智慧,才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一个人如果自以为是,盛气凌人,表现出一种刚强、不可一世的态度,结果反而会使人畏而不服,甚至树敌太多,以致失败。但如果处事谦卑居下,就不会与人为敌,他的事业很快就能取得成功。告诉人们遇事要谦虚面对,以冷静柔和的方式处理问题。

【原文】金人铭曰: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解读】《金人铭》当为春秋时期孔子之前的作品,是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最古老的完整文献。此句是《金人铭》的摘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凶暴强横的人是没有好结果的,争强好胜的人最终将碰到敌手。强梁者,一般指强暴者,或者强硬者,并非指威武有力的莽夫,而指那些不懂得调和、不懂得退让的人。“强梁者”的强,是事物阳刚一面太过突出的表现,阴阳严重失衡,发展前途是走向极端,自然也就不得其所了。柔是道之用,我们用的时候要柔。这里警告好强者,当你逞强的时候,可能不得好死,可能遇到敌人,如果遇到比你更强的,那就更惨了。

【原文】老聃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解读】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聃,即老子,曾做过周朝管理图书的官员,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教学派创始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人,深藏财货,而外表看起来好像是空无所有;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内藏道德,而外表看起来好像愚蠢迟钝。这里老聃告诉人们,要把智慧藏起来,把才华藏起来,把志向藏起来,把理想藏起来。藏不是没有,不是放弃,是一种含蓄而坚定的保持,并不咄咄逼人,这是适度的弹性、适度的淡泊、适度的退守。这要求人们去掉骄傲之心和贪婪之欲,如此才能成为圣人,这便是俗语所谓“大智若愚”。

【原文】孙叔敖曰: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

【解读】语出《孙叔敖遇狐丘大人》。孙叔敖在春秋楚庄王时担任楚国令尹,是楚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一次,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指狐丘这个地方的一个老者),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厚的,怨恨会集中于他。这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意思是,“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我的俸禄越多、布施就越广泛,这样可以免于祸害吗?”狐丘丈人的“三利三害”之说,自古到今,很有道理,原因在于有些人得到三利之后纵情傲物,以至于物极必反,以荣升开始而以失败告终。孙叔敖清醒从政,因而能善始善终,真是知智之人,世人在名誉、地位、金钱面前要冷静小心啊!

【原文】李卓吾曰:退让者盛德事也,是乃古今天下建功立德保国定家第一着好棋子。

【解读】语出《十七史百将传》。这句话的意思是,谦虚礼让是高尚德行,这也是古今天下建立功勋、树立美德、安邦定国、治家兴业、安身立命的最好法宝。谦逊礼让,就是谦虚恭谨、守礼谦让。具有这种传统美德的人,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永不自满;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宽容待人;能正确对待名利,不居功自傲,不争名夺利;能做到让善归功、分怨共过(即功劳与美好谦让于别人,替他人担当罪过)。宋范仲淹《天道益谦赋》:贵退让而黜骄盈,得天道益谦之义(以退让为可贵,贬斥骄傲自满,谦虚而获益符合天道)。清刘献迁《广阳杂记》卷:秋水言,“人以谦和退让、含忍宽厚为治人事天第一义”。毛泽东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古往今来,礼让谦逊是直达成功彼岸的根本。

8 启示

通过对张谷英村古代家训的解读,可以看出张氏家训的修身之道,虽然吸收了道家顺其自然和墨家“兼爱”等思想,但它主要是以儒家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我国传统社会形成过稳定而又影响深远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以“三纲五常”及“八德”为核心的道德体系。“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基本上属于腐朽和束缚人性的“糟粕”,而“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因此,虽然家训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宗法制度的烙印,但从主体上看,它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思想,“五常”“八德”就是讲修身。这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给予我们诸多借鉴和启示。1)修身是做人的基本追求,位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首,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修身即修养身心,是指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只有修好身,才能里理好家、治好国。因此,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2)修身的本质是一个长期与自己恶习和薄弱意志作斗争的过程。时刻检束自己的身心言行,使之符合时代要求,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3)修身必须以品德修养为重,以修德为先。品德是根本。张氏家训修身先修德主要体现在:一是“仁礼”存心,以善为魂。为善最乐,积善成德;诚信立身,以恕养德。二是修炼品行,慎独慎微。“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独立勿愧影,独寝勿愧衾。”三是志存高远,以勤为本。“君子乐行其志”,惜时、勤勉、敬业。四是忠诚宽厚,安分守纪。“勿戚戚于贫贱,勿汲汲于富贵。”“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五是重义轻财,崇廉知耻。“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财货杀子孙。”“廉耻事大,死生事小。”六是慎言敏行,恭谦忍让。“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4)修身重在修德,也要修智、修能,德才兼备,才是修身的理想结果。家训中有不少修智、修能的内容。如“乘舟当以履溺处之”的底线思维、“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有事常如无事时镇静”的处事态度、“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时乎时,不再来”的抢抓机遇意识、“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的重视技能观念,以及以柔克刚、以弱制强、以退为进的忍让谦恭谋略等,无不闪耀着中华智慧之光。5)修身的方法就是要不断坚持学习,要认真向书本学习、向历史学习、向他人学习。“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要以虚心诚实的态度、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来获得丰富完善的人格,并落实到一言一行中而不逾越事理。要择善而交,通过善友相互勉励来增长德行。张氏家训把修身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修德,提出的这些修身养德训示和教诲是古代先贤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我们每一个公民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官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 湖南岳阳张谷英村:耕读继世孝友传家[EB/OL]. (2015-08-11)[2019-03-06].http://www.ccdi.gov.cn/ yaowen/201508/t20150810_137430.html.

An Ancient Family Instruction in Zhang Guying Countryside: Morality First is to Cultivate Literacy

HU Hai-lin CHEN Gang XIAO Zi-li
(Yue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ueyang, Hunan 414000)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tresses on "self-cultivation, family regulating, state ordering, then the land great governed", and "self-cultivation"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Zhangguying village, located in Yueyang County, Hunan Province,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in China, has been inhabited by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for 600 years. People there are prosperous, which shows strong cohesiveness and vitality. The Zhang famil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self-cultivation and morality,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21 articles of the ancient family motto, such as "intentionally, practically, diligently, conscientiously, honestly, prudently and tolerant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ven Family Instruction and the sayings of the major sages under them one by one, and combin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Socialist Era to interpret them, to take the essence and eliminate the worst thing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velation for promoting the rule of virtue,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ancient family instruction; cultivate morality; Yueyang County; Zhangguying village

中图分类号B8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38X(2019)02-0036-09

收稿日期:2019-03-06

基金项目:岳阳市科技局项目“张谷英民俗文化研究”(岳市财企指﹝2012﹞5 号)。

作者简介:胡海林(1973-),男,湖南临湘人,新闻专业硕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高职教育。

(责任编校:李进)

标签:;  ;  ;  ;  ;  ;  ;  ;  ;  ;  ;  ;  ;  

胡海林:修身德为先——张谷英村古代家训探解之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