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抗菌药用药管理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

杨洁:抗菌药用药管理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

摘 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用药管理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从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月收治的100 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为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50 例)与研究组(50 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抗菌药用药管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一联用药使用率为82.00%,高于对照组患者(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三联用药使用率为0.00%,低于对照组患者(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时机不合理率为2.00%,给药方法不合理率为4.00%,剂量不合理率为4.00%,用药种类不合理率为2.00%,联合用药不合理率为2.00%,均低于对照组的(18.00%、20.00%、24.00%、14.00%、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应用抗菌药用药管理的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抗菌药用药管理;临床合理用药;应用价值

0 引言

抗菌药为临床常用药物,其种类繁多,而且被临床广泛应用,同时,临床抗菌药物滥用情况也随之增加。抗菌药物滥对就诊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均带来严重危害[1]。作为临床医院重要组成部分的药剂科,承担着医院药品供应职责、用药管理职责和监督职责等。为了更加合理应用临床抗菌药物,药剂科需强化对院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具体管理以及监督[2]。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抗菌药用药管理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从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为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50 例)与研究组(50 例)。研究组:性别:男性患者33 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龄:20 岁至69 岁,平均年龄为(46.50±3.50)岁。对照组:性别:男性患者34 例,女性患者16 例;年龄:20 岁至69 岁,平均年龄为(46.20±3.75)岁。两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作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两组数据之间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抗菌药用药管理干预[3]。抗菌药用药管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

(1)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务人员、药剂科人员对于抗菌药物相关方面知识培训,一旦发现处方中类抗菌药物使用量过大情况,则应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结合分析结果予以相应控制措施。

(2)药剂师参与干预。药剂师全面观察就诊患者的疾病具体情况,全面评价医嘱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及时向临床医师反馈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及症状表现,并予以提出相应建议,以有助于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化。

间断发热时要4小时测量体温1次,有发热时体温未超过38.5℃不予处理,高于38.5℃者给予物理降温,体温39℃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并辅以药物降温,并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喂温开水,避免退热出汗多,体温骤降而发生虚脱现象。

非洲猪瘟最开始出现于肯尼亚和南非,进而传播到欧美等国家,在没有确切防控措施的背景下,非洲猪瘟的大规模流行则直接导致了上述国家的养殖业受到了严重打击。这一疾病属于一种病毒性疾病,感染后将会出现全身各器官组织严重出血,最终导致死亡。截止目前的数据分析,非洲猪瘟所导致的死亡率为100%。

第二,现行实验指导书缺乏针对性。从具体化的教学工作组织实施流程角度展开分析,要想在高等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环节的组织开展过程中,获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必须为学生选择和发放内容系统且新颖的实验指导书。然而,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尚未实现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上机实验教学环节的充分重视,在开展实际教学环节过程中,长期为学生选择和使用内容陈旧的实验指导书文本,无法保证“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层面上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对高等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教学环节的整体教学效果造成了不良影响。

(4)用药追踪干预。及时调查患者的具体用药情况,及时了解其药物使用部位、方式、具体药物吸收情况等,并及时判定是否符合预期,及时分析若药物浓度过高或药物浓度过低时对临床疗效所造成的影响,并积极预防发生、增加细菌耐药性。

2.1 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比较。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数据。

2.2 两组患者的联合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一联用药使用率、三联用药使用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二联用药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数据。

2 结果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联合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

(3)实验室检查干预。强化与临床检验科、感染科的合作沟通,给予患者用药治疗前应接受细菌培养试验、药物敏感试验等,并结合试验结果选择适合抗菌药物治疗。

表1 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比较[n(%)]

?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 检验比较,以P<0.05 形式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UCT算法在不同的深度获取评估值。根据算法具体设计逻辑,在执行过程中,先评估分支的“希望”值,值越高,然后UCT算法的搜索深度越深 (远大于 d),结果能较大限度的拟合最优解[2];相反,值越低,丢弃的可能性越大。

表2 两组患者的联合药物使用情况比较[n(%)]

?

2.3 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时机不合理率、给药方法不合理率、剂量不合理率、用药种类不合理率、联合用药不合理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数据。

表3 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n(%)]

?

3 讨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一联用药使用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三联用药使用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时机不合理率、给药方法不合理率、剂量不合理率、用药种类不合理率、联合用药不合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6]。充分表明,落实开展抗菌药用药管理干预后,可以更合理性联合用药,可以有效控制抗菌药物成本,以有助于减轻就诊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可以有效发挥药物效果,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早日康复[7-8]。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的特点,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过程中,落实开展抗菌药用药管理干预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智慧.医院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对临床合理用药促进价值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2):191-192.

[2] 胡永军,秦胜民,明新杰,等.药剂科参与用药管理前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8):31-32.

[3] 徐智,尹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辅助用药检查与管理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7,17(5):363-365.

[4] 侯明明.医院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5):81-81,82.

[5] 谭玉凤,靳倩.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的作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0):7737-7738.

[6] 佚名.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1):199+205.

[7] 宋聪颖.完善医院药事管理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2):26-28.

[8] 唐剑琳.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管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1):162.

中图分类号:R613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8.163

本文引用格式:杨洁.抗菌药用药管理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246+248.

标签:;  ;  ;  ;  ;  ;  ;  ;  ;  ;  ;  

杨洁:抗菌药用药管理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