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它包括箱体和安装在箱体内的栽培架,所述的箱体为由侧壁、箱顶、箱底和端壁组成的长方体,所述箱体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箱门,所述箱体内紧贴箱门安装一道保温帘,所述箱体另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一个大窗口和两个小窗口,所述的大窗口处安装有制冷设备、高压加湿设备和智能显示控制终端;两个小窗口用于安装排风扇和设置通风口,所述的箱底设有通风槽,所述的通风槽、通风口和排风扇构成箱体的通风系统;所述的箱体内还安装有光源和环境参数一体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箱体小,可随时移动,安装地点灵活,不受农用地建设用地限制;投入成本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可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和安装在箱体内的栽培架,所述的箱体为由侧壁、箱顶、箱底和端壁组成的长方体,所述箱体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箱门,所述箱体内紧贴箱门安装一道保温帘,所述箱体另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一个大窗口和两个小窗口,所述的大窗口处安装有制冷设备、高压加湿设备和智能显示控制终端;两个小窗口用于安装排风扇和设置通风口,所述的箱底设有通风槽,所述的通风槽、通风口和排风扇构成箱体的通风系统;所述的箱体内还安装有光源和环境参数一体式传感器,所述的环境参数一体式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的智能显示控制终端,所述的智能显示控制终端与所述的制冷设备、高压加湿设备、通风系统和光源相连构成整个智能控制系统。
设计方案
1.一种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和安装在箱体内的栽培架,所述的箱体为由侧壁、箱顶、箱底和端壁组成的长方体,所述箱体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箱门,所述箱体内紧贴箱门安装一道保温帘,所述箱体另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一个大窗口和两个小窗口,所述的大窗口处安装有制冷设备、高压加湿设备和智能显示控制终端;两个小窗口用于安装排风扇和设置通风口,所述的箱底设有通风槽,所述的通风槽、通风口和排风扇构成箱体的通风系统;所述的箱体内还安装有光源和环境参数一体式传感器,所述的环境参数一体式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的智能显示控制终端,所述的智能显示控制终端与所述的制冷设备、高压加湿设备、通风系统和光源相连构成整个智能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架为三排,中间一排为层架式栽培架,两边为网状式栽培架;所述的光源安装在所述层架式栽培架的最上层,所述的环境参数一体式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层架式栽培架的靠近所述箱门一端的中上方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采用镀锌钢结构,所述箱体的内壁、底板、顶板和门用不锈钢板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帘为磁性自吸透明塑料门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尺寸长6m~6.2m、宽2.4m~2.5m、高2.5m~2.6m,所述箱体的内尺寸为长5.0m~5.2m、宽2.3m~2.4m、高2.3m~2.4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架式栽培架的材质为镀锌方管,所述镀锌方管的尺寸为4cm~6cm,所述层架式栽培架长4.5m~4.8m、宽40cm~45cm、高2.2m~2.3m,共4层,层高45cm~50cm,每层隔档等距离加两根方管,用于承放食用菌棒或是食用菌栽培箱,底层离地面18cm~20c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式栽培架的支撑架材质为镀锌方管,所述网状式栽培架的网格的材质为镀锌钢丝,网状式栽培架架长4.5m~4.8m、宽10cm~12cm、高2.2m~2.3m,中间2个隔档,架底安三个底座,方便固定,网格片焊接到支撑架的一侧,制成网状式栽培架,网格片规格为14cm×14c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作为健康饮食已成为一种消费的趋势,并保持着较强的增长势头推动中国的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目前我国食用菌的生产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农户生产,二是工厂化、规模化生产。传统农户在大棚或是厂房内生产仍是主要的生产模式,占比为90%以上,此生产模式生产环境控制难度大,能耗高,易污染,产量不稳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难控。智能化、工厂化生产,环境可控,种植周期固定,生产效率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可控,可实现周年化、立体化、规模化及标准化生产,但生产线庞大,受农用地建房限制,且投资成本高昂,大面积推广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此种模式不足10%。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程智能控制且低成本易于操作的菌菇生产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该装置箱体小可移动,全过程智能控制,低成本、高效益,易操作推广。适用于休闲农庄、工厂、学校、医院、农户等栽培食用菌,有效解决传统农户生产和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它包括箱体和安装在箱体内的栽培架,所述的箱体为由侧壁、箱顶、箱底和端壁组成的长方体,所述箱体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箱门,所述箱体内紧贴箱门安装一道保温帘,所述箱体另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一个大窗口和两个小窗口,所述的大窗口处安装有制冷设备、高压加湿设备和智能显示控制终端;两个小窗口用于安装排风扇和设置通风口,所述的箱底设有通风槽,所述的通风槽、通风口和排风扇构成箱体的通风系统;所述的箱体内还安装有光源和环境参数一体式传感器,所述的环境参数一体式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的智能显示控制终端,所述的智能显示控制终端与所述的制冷设备、高压加湿设备、通风系统和光源相连构成整个智能控制系统。
该菌菇房的箱体可以采用冷冻集装箱进行改装,该集装箱具有隔热效果的侧壁、箱顶、箱底和端壁能阻止箱体内外热交换;在智能显示控制终端设置箱体所需的温度、湿度、CO2<\/sub>浓度、光照度,箱体内部环境的变化,通过传感器发出指令,智能显示控制终端自动启动来调控箱体的环境参数,实现菌菇房环境的智能控制。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栽培架为三排,中间一排为层架式栽培架,两边为网状式栽培架;所述的光源安装在所述层架式栽培架的最上层,所述的环境参数一体式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层架式栽培架的靠近所述箱门一端的中上方部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箱体采用镀锌钢结构,所述箱体的内壁、底板、顶板和门用不锈钢板制成。具有保温效果好,温、湿度分布均匀的特点。
所述箱体的外尺寸长6m~6.2m、宽2.4m~2.5m、高2.5m~2.6m,箱体内尺寸为长5.0m~5.2m、宽2.3m~2.4m、高2.3m~2.4m,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所述的保温帘为磁性自吸透明塑料门帘,材质绿色环保,并具有保温、保湿、密封、防虫、防尘、安全方便的特点。
所述层架式栽培架的材质为镀锌方管。所述方管的尺寸为4cm~6cm,所述层架式栽培架长4.5m~4.8m、宽40cm~45cm、高2.2m~2.3m,共4层,层高45cm~50cm,每层隔档等距离加两根方管,可以承放食用菌棒或是食用菌栽培箱,底层离地面18cm~20cm。该栽培架具有防腐、耐老化、耐酸碱的特点。
所述网格式栽培架的支撑架材质为镀锌方管,网格材质为镀锌钢丝。网格式栽培架架长4.5m~4.8m、宽10cm~12cm、高2.2m~2.3m,中间2个隔档,架底安三个底座,方便固定。网格片焊接到支撑架的一侧,制成网式栽培架,网格片规格为14cm×14cm。该栽培架具有防腐、耐老化、耐酸碱的特点。
所述的层架式栽培架安放在箱体的中间,网格式栽培架安放在箱体的两侧,有网格的一面朝里,距离侧壁8cm~10cm,中间两条走道宽78cm~80cm,便于管理操作。
所述的光源为LED冷光带,安装在层架式栽培架顶部的框架上,长度以栽培架周长为准。
所述制冷设备中的空调压缩机温度调节区间达-20℃~20℃。
所述的通风系统包括通风槽、通风口和排风扇,所述的通风槽设在所述箱体的底部,通风口、排风扇在箱体端壁的上半部,排风扇的机身为防腐、耐老化、耐酸碱的全塑机身,且为静音抽风机,高速强力排风。
所述的高压加湿设备包括高压水泵、高压塑料软管、多功能高压水枪。高压水泵材质为工程塑料,防冻、耐高压;高压塑料软管材质为PVC增强塑料软管,防冻耐高压;高压水枪材质为锌合金+TPR包胶,多功能雾化、耐高压。
所述的智能显示控制终端包括采集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本地触控板等。
所述的环境参数一体式传感器包括空温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传感器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箱体小,可随时移动,安装地点灵活,不受农用地建设用地限制;投入成本低,每个菇房投入大约10万元~12万元,生产规模可大可小,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自行调整。环境可控,生产效率高,产量稳定,效益高。本实施例中,10万元的菇房,每年生产姬菇10批~12批,产量22500kg~27000kg,年产值27万元~32万元,净利达到15万元~17万元。该菌菇房环境可控,整个生产过程不需要使用农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外部结构正视图。
图2为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外部结构后视图。
图3为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内部结构侧视图。
其中:1-箱体、 2-箱门、 3-保温帘、4-栽培架、4-1-层架式栽培架、4-2-网格状栽培架、5-通风槽、 6-通风口、7-制冷设备、8-高压加湿设备、8-1-多功能高压水枪,9-光源、10-风扇、11-智能显示控制终端、12-环境参数一体式传感器、13-菌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如图1~4所示,一种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它包括箱体1和安装在箱体1内的栽培架4,所述的箱体为由侧壁、箱顶、箱底和端壁组成的长方体,所述箱体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箱门2,所述箱体内紧贴箱门安装一道保温帘3,进出门时起到保温、保湿、密封、防虫、防尘作用;所述箱体1另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一个大窗口和两个小窗口,所述的大窗口处并排安装有制冷设备7、高压加湿设备8和智能显示控制终端11;两个小窗口用于安装排风扇10和设置通风口6,所述的箱底设有通风槽5,所述的通风槽5、通风口6和排风扇10构成箱体的通风系统;所述的箱体1内还安装有光源9和环境参数一体式传感器12,所述的环境参数一体式传感器12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的智能显示控制终端11,所述的智能显示控制终端11与所述的制冷设备7、高压加湿设备8、通风系统和光源9相连构成整个智能控制系统。
所述制冷设备7包括空调风机和压缩机,安装于箱体端壁下方的大窗口的左下方,空调风机装在压缩机的上方。
所述高压加湿设备8包括高压水泵、高压塑料软管和多功能高压水枪8-1,高压塑料软管的一端连接多功能高压水枪8-1,另一端连接多功能高压水泵并安装于箱体端壁下方的大窗口的右下方。
所述智能显示控制终端11的控制面板安装在端壁下方的大窗口高压加湿设备8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该菌菇房的箱体采用冷冻集装箱进行改装,该集装箱具有隔热效果的侧壁、箱顶、箱底和端壁能阻止箱体内外热交换;在智能显示控制终端11设置箱体所需的温度、湿度、CO2<\/sub>浓度、光照度,箱体内部环境的变化,通过传感器发出指令,智能显示控制终端11自动启动来调控箱体的环境参数,实现菌菇房环境的智能控制。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栽培架为三排,中间一排为层架式栽培架4-1,两边为网状式栽培架4-2;所述的光源9安装在所述层架式栽培架4-1的最上层,所述的环境参数一体式传感器12安装在所述层架式栽培架4-1的靠近所述箱门一端的中上方部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箱体1采用镀锌钢结构,所述箱体的内壁、底板、顶板和门用不锈钢板制成。具有保温效果好,温、湿度分布均匀的特点。
所述箱体1的外尺寸长6m~6.2m、宽2.4m~2.5m、高2.5m~2.6m,箱体内尺寸为长5.0m~5.2m、宽2.3m~2.4m、高2.3m~2.4m,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所述的保温帘3为河北廊坊大城县天磊防火材料厂生产的磁性自吸透明PVC塑料门帘,材质绿色环保,并具有保温、保湿、密封、防虫、防尘、安全方便的特点。
所述层架式栽培架4-1的材质为镀锌方管。所述方管的尺寸为4cm,所述层架式栽培架长4.5m、宽45cm、高2.2m,共4层,层高50cm,每层隔档等距离加两根方管,可以承放食用菌棒或是食用菌栽培箱,底层离地面20cm。该栽培架具有防腐、耐老化、耐酸碱的特点。
所述网格式栽培架4-2的支撑架材质为镀锌方管,方管尺寸为4cm,网格材质为镀锌钢丝。网格式栽培架架长4.5m、宽10cm、高2.2m,中间2个隔档,架底安三个底座,方便固定。网格片焊接到支撑架的一侧,制成网式栽培架,网格片规格为14cm×14cm。该栽培架具有防腐、耐老化、耐酸碱的特点。
所述的层架式栽培架4-1安放在箱体的中间,网格式栽培架4-2安放在箱体的两侧,有网格的一面(网口面)朝里,距离侧壁10cm,中间两条走道宽80cm,便于管理操作。
所述的光源9为天津日耀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食用菌专用补光LED冷光带,安装在层架式栽培架顶部的框架上,长度以栽培架周长为准,型号为RY-SYJBG-220V2835-180P。
所述制冷设备7中的空调压缩机为大金机电设备(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ODEL JT224DCNYR@S2,温度调节区间达-20℃~20℃。
所述的通风系统包括通风槽5、通风口6和排风扇10,所述的通风槽5设在所述箱体1的底部,通风口6、排风扇10在箱体1端壁的上半部,排风扇10的机身为防腐、耐老化、耐酸碱的全塑机身,且为静音抽风机,高速强力排风。所述的排风扇为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鸿德生产的鸿冠管道风机150-6寸排气扇,材质为全塑机身。
所述的高压加湿设备8包括高压水泵、高压塑料软管、多功能高压水枪8-1。高压水泵为浙江余姚市洗铁龙电器厂微型高压隔膜泵,型号JR-9328,功率100W,工作压力8kg,材质为工程塑料,防冻、耐高压;高压塑料软管材质为PVC增强塑料软管,防冻耐高压;高压水枪材质为锌合金+TPR包胶,多功能雾化、耐高压。
所述智能显示控制终端11包括采集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和本地触控板等,其结构为本领域技术公知的,可以通过市场沟买获得,安装了箱体环境控制专家系统,使用时在智能显示控制终端设置箱体所需的温度、湿度、CO2<\/sub>浓度、光照度,箱体内部环境的变化,通过传感器发出指令,智能显示控制终端自动启动来调控箱体的环境参数,实现菌菇房环境的智能控制。
在使用模块化可移动智能菌菇房栽培食用菌时,应安装在靠近水源,远离污染、地面硬质化、有排水沟、方便清扫和废水排放处。放入菌包前菌菇房内需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将发好菌的菌包13放在栽培架上。
以姬菇为例,根据姬菇出菇分为促原基分化、催蕾、促子实体形成三个阶段,将智能显示控制终端的温度、湿度、光照、CO2<\/sub>浓度调至姬菇生长各阶段所需的数值,经17天~20天后即可陆续采收。
以姬菇为例,菇房内每年可生产10批~12批,10万元的菇房每批可放3000袋菌包,每包产菇0.75kg,每年产菇22500kg~27000kg,每kg售价12元,每年产值27万元~32万元,扣除成本12万元~15万元,净利达到15万元~17万元,当年就可收回成本,并有3万元~5万元的利润。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9615.7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897844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A01G18/60
专利分类号:A01G18/60;A01G18/62;A01G18/69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南京慧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慧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0001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龙蟠中路450号
发明人:毛久庚;毛欣宇;盛晶晶;伍少云
第一发明人:毛久庚
当前权利人:南京慧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徐冬涛;李晓峰
代理机构:32218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