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混沌信号发生器的研制

宽带混沌信号发生器的研制

论文摘要

混沌信号由于其类噪声、宽频谱特性,在光纤故障检测、分布式光纤传感、保密光通信、随机数生成、远程水位检测、混沌雷达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半导体激光器作为B类激光器,易引入外部扰动产生混沌激光,且具有体积小、寿命长、成本低、性能稳定等优点,已经成为混沌激光产生的重要光源。但是,由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弛豫振荡频率占据了混沌激光的主要能量,现有的混沌激光仍存在频谱不平坦、带宽窄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大量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带宽增强和频谱整形的研究,但基于商用器件产生混沌激光的带宽和平坦度仍存在限制。为了进一步提高混沌激光的带宽和平坦度,并实现宽带混沌激光的产业化应用,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提出了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互注入结构。当耦合强度为1.635、频率失谐量为-33.5GHz时,得到平坦度为±2.8dB、频谱范围超过50GHz的混沌激光。经对比实验发现,同一反馈强度下,基于普通光反馈产生混沌激光的80%带宽仅为6.0GHz,而互注入结构将混沌激光的带宽提升至38.6GHz,带宽增强6.42倍左右。2.分析了带宽增强和频谱整形的影响因素。通过调节频率失谐量和耦合强度,得到混沌信号频谱带宽和平坦度的变化曲线及光谱特性;对比研究激光器在单向注入和弱互注入状态下的混沌特性,进一步证明了激光器的强互注入结构能够实现频谱整形和带宽增强。3.提出了放大自发辐射噪声扰动联合半导体激光器互注入结构,并研制50GHz宽带混沌信号发生器样机。当反馈强度为9.096%、频率失谐量为-32.75GHz、耦合强度为1.966时,产生了频谱带宽超过50GHz、平坦度为±2.5dB、光谱线宽为0.56nm的混沌激光。样机具有高带宽、高平坦度、输出稳定、易于调节等特点,有利于促进混沌激光的产业化应用。4.通过调节宽带混沌信号发生器的驱动模块,实现了混沌信号带宽的有效控制。进一步研究了混沌激光在不同频率失谐量下输出的光谱和频谱状态,分析了频率失谐量对频谱带宽的影响,并详细讨论了带宽增强的物理机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混沌特性及应用
  •     1.1.1 混沌现象概述
  •     1.1.2 混沌激光的产生方式
  •     1.1.3 混沌激光的应用
  •   1.2 混沌激光的现存问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互注入结构产生宽带混沌激光
  •   2.1 互注入实验系统的搭建
  •   2.2 宽带混沌激光的产生
  •   2.3 带宽增强和频谱平坦的影响分析
  •     2.3.1 频率失谐量
  •     2.3.2 耦合强度
  •   2.4 其他注入状态下混沌特性的研究
  •     2.4.1 光注入时混沌特性的研究
  •     2.4.2 弱互注入时混沌特性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50GHz宽带混沌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研制
  •   3.1 结构及原理
  •     3.1.1 外观及驱动模块设计
  •     3.1.2 实验装置图及工作原理
  •   3.2 输出特性
  •   3.3 输出控制与分析
  •     3.3.1 正失谐时光谱和频谱的分析
  •     3.3.2 负失谐时光谱和频谱的分析
  •     3.3.3 频率失谐量对频谱带宽的影响分析
  •     3.3.4 讨论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阶段科研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吕天爽

    导师: 张明江

    关键词: 混沌激光,互注入,扰动,带宽,平坦度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信息科技

    专业: 物理学,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

    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

    基金: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光子集成宽带混沌信号发生器”(项目编号:61527819),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多路径扰动激光器的时空退相干实现散斑抑制的研究”(项目编号:61705160),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光子集成半导体混沌激光器联合开发”(项目编号:2014DFA50870)

    分类号: TN248;O415.5

    总页数: 61

    文件大小: 5380K

    下载量: 63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偏振旋转耦合1550nm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环形系统产生多路高质量混沌信号[J]. 物理学报 2016(19)
    • [2].频率混沌信号产生分析与实验研究[J]. 信号处理 2011(02)
    • [3].混沌信号在抗干扰测量应用中的数字化处理[J]. 无线电工程 2010(08)
    • [4].基于Wigner-Ville分布的混沌信号时频特性研究[J]. 现代导航 2018(06)
    • [5].基于广义似然比判决的混沌信号重构方法[J]. 物理学报 2017(04)
    • [6].混沌信号的主要测量特性分析[J]. 计算机与网络 2012(06)
    • [7].基于增殖系数的混沌信号提取算法[J]. 电子学报 2019(04)
    • [8].改进的离散小波混沌信号降噪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49)
    • [9].受污染混沌信号的协同滤波降噪[J]. 物理学报 2017(21)
    • [10].基于PIC16F877A的混沌信号发生器的设计[J]. 现代电子技术 2009(22)
    • [11].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混沌信号盲分离[J]. 现代电子技术 2009(21)
    • [12].混沌信号的自适应阈值同步挤压小波变换消噪[J]. 电子学报 2018(07)
    • [13].混沌信号自适应协同滤波去噪[J]. 物理学报 2018(06)
    • [14].一种参数优化的混沌信号自适应去噪算法[J]. 物理学报 2015(04)
    • [15].基于混沌信号的光时域反射仪[J]. 光学仪器 2014(05)
    • [16].改进的双小波空域相关混沌信号降噪方法[J]. 系统仿真学报 2009(15)
    • [17].湮没在混沌噪声背景下方波信号的检测方法[J].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8(03)
    • [18].滤波对混沌信号分形维的影响[J].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11(02)
    • [19].激光混沌信号对光纤通信系统攻击方法的理论研究[J]. 量子电子学报 2008(06)
    • [20].基于DSP的混沌信号源设计与实现[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35)
    • [21].基于FPGA技术的数字混沌信号产生[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06)
    • [22].基于DSP的混沌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设计工程 2009(09)
    • [23].一种基于混沌信号检测的CSK通信系统实现方法[J]. 舰船电子工程 2008(08)
    • [24].混沌技术在海军电子干扰系统中的应用[J]. 舰船科学技术 2016(06)
    • [25].基于变结构混沌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J]. 现代电子技术 2012(11)
    • [26].数字混沌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应用 2010(11)
    • [27].子空间降噪在舰船噪声混沌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 应用声学 2009(01)
    • [28].基于LabVIEW的混沌信号发生器的设计[J]. 电子器件 2014(04)
    • [29].混沌信号雷达SAR成像的新方法[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8(10)
    • [30].基于混沌理论的雷达导引头设计研究[J]. 现代防御技术 2008(01)

    标签:;  ;  ;  ;  ;  

    宽带混沌信号发生器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