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经南华寺与禅宗的关系

玉经南华寺与禅宗的关系

一、从余靖南华寺诗文看其与禅宗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孙伟鑫[1](2021)在《湛甘泉山水诗研究》文中认为湛甘泉是明代着名的思想家,在中国哲学史及思想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同朱熹、王阳明一样,学名过显,掩其文名。翻检整理湛甘泉的文集可知,其诗文作品丰富,尤其是以山水为题材的诗作最具有代表性,在其不同的人生阶段留下了数量可观的山水诗篇。通过梳理湛甘泉的山水诗,可以揭示湛甘泉理学家人生的不同面貌,探讨诗作背后的情怀、艺术特征以及人生经历,展现湛甘泉作为文人的另一种面貌。绪论部分是对选题的缘起进行阐释以及梳理目前学界对于湛甘泉的研究现状,通过整理可知,目前学界对于湛甘泉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哲学领域,在文学领域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开拓空间。第一章首先是对于山水诗的概念及定义进行界定,以图明晰研究范围,方便对湛甘泉所创作的山水诗进行分类整理。同时由于湛甘泉着作甚多,版本复杂,故而通过对湛甘泉着作的钩沉,可以正本清源,为论文的主体材料提供了可靠的文献支撑。第二章梳理了湛甘泉山水诗的创作历程,对其人生中的四个阶段:求学江门时期、北上京师时期、重入翰林时期、致仕归田时期的山水诗进行系年,并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湛甘泉山水诗所蕴含的情怀,阐释了湛甘泉山水诗中以隐逸山水的方式寻求对现实的超脱、山水诗中的交友与宴饮以及籍山水以说理的理趣境界,意图发掘其山水诗多层次的内涵。第四章通过驰骋想象、修辞妙用、诗画同构、以境映心的四个维度分析湛甘泉山水诗的艺术审美特征,意图对湛甘泉山水诗作中的创作倾向及艺术手法进行研究,对湛甘泉文学领域的开拓具有一定裨益。

周兴[2](2019)在《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代以前,两广地区一直是中国较为落后的地区,儒学的传播也较为薄弱。然而,从明代开始,广东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思想界也同时出现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儒家学者群体。明代广东儒学的兴盛与广东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复杂的内在关系。儒学以“仁道”作为学术的追求目标,实现“仁道”的主要途径是礼的践履。宋明儒学尤其如此,其表现在道学成为宋明儒学的主流,它延续了宋、元、明三个朝代,长达七百余年。仅从延续时间之长,就可看到道学在中国历史上所具备的强劲生命力。与宋明全国儒学的总体状况一样,明代广东儒学也以道学为主流、实学为支流。本文重点考察广东各派儒家学者的思想理论及其格君、泽民的经世实践,探讨儒学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历史作用。第一章简述明代之前广东内部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两汉、六朝时期,粤西和粤北因地处岭南联系中原的主要交通线,成为广东经济的重心;隋唐时期,由于主要交通线转移到粤北,粤西衰落;宋元时期,粤中、粤东和海南地区得到大规模开发,广东经济重心完成了由内地山区向沿海地区的转移。广东内部文化中心的变迁亦大体同步,两汉时期粤西成为儒学中心,六朝、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兴盛于粤中、粤北。两宋时期儒学主要在粤中、粤东和海南传播,为明代儒学在这三个地区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叙述明初统治者的文教政策及明代前期广东儒学的初步兴起。明朝建立后,统治者非常重视儒学教育,广东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为广东儒家学者群体的出现准备了必要条件。虽然明初逐步确立起朱学的统治地位,但明初思想家注重在心上做工夫,潜藏着心学的发展方向。明代前期,广东学者丘濬和陈献章突破了朱学,其中丘濬不再做“明道”的理论工作而着力于“行道”实践,丘濬格君及推行礼教的实践表明他实际上转向了实学。陈献章则提出“静中养出端倪”的学术宗旨,着重体悟“仁”的内涵,其弟子林光和张诩进一步发展了白沙心学的内在一面,但两人之学都很快沉寂。白沙学派对出处的态度表明,白沙心学难以将仁道落实于经世实践。第三章阐述甘泉学派如何将心学的理念落实于经世实践。湛若水提出“随处体认天理”的宗旨,改造程朱的“敬”作为其修养工夫,并通过“心事合一”的理论将“敬”落实于“事”,从而将仁道落实到经世实践。湛若水通过格君和宗族建设的实践,要求将“敬”的工夫贯彻到政治事务和社会生活。湛若水弟子庞嵩和唐伯元都企图克服王学的空虚,庞嵩以甘泉心学兼融王学,而唐伯元则以甘泉心学批判王学。从陈献章到湛若水,心学呈现出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第四章叙述广东王学的理论及礼教实践。王阳明先后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等宗旨,其学在理论上实现了明道与行道的合一,对仁道的理论探讨提升了一个层次。广东的王门后学以方献夫、薛侃和杨起元最为显着。方献夫提出“知本”作为学术宗旨,然而在其理论结构中不重视“事”的一面。在嘉靖初,方献夫将心学思想运用于“大礼议”的政治斗争,以礼制合于人情作为理论根据。薛侃以“格物”为其学的核心,但强化了王学本体中的虚的一面,晚年的“格物”更走向了空虚。薛侃发展了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作为落实仁道的主要途径。杨起元着重阐述“赤子之心”的内涵,并以“赤子之心”来落实孝弟慈等道德价值,但在理论上消解了儒家道德修养的工夫。第五章论述明代广东朱子学者的思想及其推进朱熹礼教的主要途径。其中,霍韬以“居处恭”发挥朱学持敬修养的工夫,并通过礼落实于“事”。他在“大礼议”中坚持宗法秩序作为礼的根本,同时致力于宗族的制度化建设。黄佐以“博文约礼”为宗旨,其推行礼教的方式主要是乡约的制度设计。霍韬、黄佐分别将朱熹《家礼》、《增补吕氏乡约》的原则以社会制度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这是他们对朱熹礼教的推进。第六章叙述明代中后期广东实学的理论及经世实践。陈建维护朱学而驳斥心学,但放弃探讨本体问题而偏向于研究国家的现实问题,转向了实学的经世方案。海瑞以心学为根基而以实学为归宿,其“养气”论塑造出其刚毅的道德人格,“万物一体”之说培养了他对社会大众的责任心,其“行道”的主要途径是社会经济改革。叶春及虽然继承了甘泉心学,但其学术的重点转向了推行社会经济改革,并且以推行乡约的形式落实仁道。总体上看,实学与道学有着紧密联系,在“明道”的层面接受道学的解释而不再作理论上的探讨,而将学术重心转向“行道”,但不以推行道德价值的礼教为主,而致力于探讨实际的政治、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明末清初,广东儒者基本坚持以文经世的实学路线。第七章讨论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附带述及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就明代广东的儒家学者群体而论,道学在基层社会推行礼教的成就更突出,而实学则在格君的政治实践中更成功。道学以推行礼教作为“行道”的主要方式,其礼教以心性修养工夫为根基,以宗族和乡约为主要形式,将儒家的价值理念落实于社会生活,为民众奠定安身立命之基,塑造民众的人格,在提高民众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发展,这在粤中、粤东表现得很突出。实学也重视社会建设,但侧重以礼仪制度来管理社会,礼教难以深入推行,社会不能持续发展,在海南可见到这一点。同时,礼教的推行不仅实现了广东与全国在社会风俗上的统一,而且儒家的文化价值系统主导着社会生活。广东学者与外省学者共同缔造了明代的心学思潮,从而在深层的思想文化层面融入中央王朝。明代广东儒学的成就在清代仍发挥着重大影响,主要表现是康有为对心学的继承。康有为将心学的理念推向制度化,晚年以孔子之教为“国魂”并提升至国教的地位,作为救国的根本途径。本文的结论是,明代广东儒学在改造广东地方社会的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其中礼教起着关键的作用。礼教是儒学的精华,礼教构建的文化价值系统为广东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这是儒家仁道落实于社会的结果。道学充分地发挥了儒家礼教的精蕴。道学以礼教落实儒家的道德价值,塑造了民众的人格,重建了社会结构,从而实现了对人自身和社会的改造。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儒学的理论创新不可或缺,如何将儒学的价值理念加以解释,以适应文化各异的各地民众的需要,这就需要学者吸取本地思想资源,在这方面道学显然具有优势。明代前期,陈献章过于吸收佛教、道家的理论,在开创心学的同时,又使儒学的道德价值出现偏颇。明代中期,以湛若水为代表的心学家对白沙心学进行了纠偏,将儒学的道德价值贯彻于经世实践之中,其表现是在礼教中将“敬”的工夫落实在社会生活中。与此同时,外来的王学与甘泉心学的作用是相同的。以霍韬、黄佐为代表的广东理学家则将道德价值以制度化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明代中后期,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危机逐渐加深,社会矛盾逐步激化,实学逐渐兴起,儒学逐步向近代转型。从明代广东儒学的总体情况看,道学在以礼教改造社会、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等方面体现了强大的能力,这既是明代广东儒学兴盛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的原因,也是道学作为宋明儒学主流的原因。

彭孟宏[3](2018)在《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景观集称是彰显中华文明独特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审美文化表达。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综合交叉研究视角,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围绕人与自然审美关系这一主轴来探讨古今景观集称审美活动与城乡文化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旨在提炼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变迁的阶段特点,并揭示府城地、城镇地、乡居地三个层级的代表性景观集称与物质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示了珠江三角洲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有力地推动我国传统风景园林文学遗产转化为品鉴城乡历史景观风貌、优化园林组景题名创作、培育跨时空文化共同体乃至促进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研究线索和审美工具。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基于多维视角展开研究述评与全文逻辑架构,认为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是介于城乡器物与哲理思想之间的研究层次。着重指出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史研究,需接续艺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并将已有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地域史、个案比较史研究,从而确证了运用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法的可行性;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特征阐释,既需概括传统景观集称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哲理智慧,也需借鉴当代美学理论研究成果来判断景观集称文化实践的时代创新之处;景观集称的文本研究,既要沿袭意境理论中作品本体逻辑层次来揭示物质世界转化为意象世界的多元途径,也需从宏观、中观、微观审视各层级文本的多重含义。第二章引入形-情-理-神-意的逻辑秩序链和研究理路并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古今240多组景观集称的时空分布情况,揭示珠江三角洲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变迁,从宋元初显多元格局到明清成为全国支脉且至今活跃的全过程,重点包含了重形生情(地名与风土意象群的生成期);情聚理显(3个层级与个案生成期);理神兼备、情意迸发(类型分化拓展期);重理塑情、古今辉映(系统重构期)4个阶段。城乡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变迁使得地域整体文学艺术形象由朦胧走向清晰,由负面走向正面的迤逦多情,由被表述走向自我塑造与深化。景观集称的文化功能变迁表现为:由个体情感抒发走向地方览胜与凝聚宗族文化认同,再到主动建构古今共融、异质共生的地域文化共同体。第三章借鉴风景园林品题美学以及作品本体物象、意象、意蕴三层次结构理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宏观演进框架下展开府城地之间的景观集称初始模式与演绎过程的比较研究,认为宋明时期广州、惠州、端州等府城地的首个景观集称文本均是儒道释合流下的景观和合体,以广州、惠州、端州为代表的府城地历代景观集称文本,表征了府城地代表性文化符号系统不同进度的确定与传承过程。古今广州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内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景题物象关系层面上从整体关联转向各美其美,在主体美感韵律层面上由循环圆融转向确切明晰,在审美创作取向层面上从因循守常转向推陈出新。第四章着眼于诠释城镇地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特征。论文认为,朝暮山水、搜环构胜的民族品境取象方式,见贤思齐、朴素乐观的地域社会审美心态以及忧国忧民、比德畅神的文人理想是古人优选山水、交通、建筑品题的共同文化背景。地域人文情感积淀、城乡交流节点环境、地方文化地标建构行为是催生具有地方特色品题的重要因素。依凭环境考古知识而生成的当代海陆地质遗迹品题个案与系列,表明自然审美欣赏由自然崇拜、比德畅神,走向了关注自然生命史的崇高层面。第五章论述快速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乡居地景观集称的文化价值及其当代景观集称文本的多重文化内涵,提出新城文化培育过程中文化记忆共生发展的风景园林美学策略。自然水系演进、沙田开发与社会发展等因素,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乡居地景观集称的多样性、丰富性与差异性。以桑园围为代表的传统村落群景观集称审美活动,是传统社会群落在竞争与合作的组织关系下,有着标明自我族群人文空间边界的功能。以松塘村为代表的单个传统村落景观集称,传承了全景概写、“三远”层递、点景环视、游观缘径的综合集成创新方式。东莞麻涌等当代景观集称审美文本,展现出古今共生共荣的创新追求,体现了功利与审美、传统与现代、国家与地方等诸层面结合景观集称审美文本创作的新思路。立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时代发展理念,从地名与风物的发掘与再植入、部分记忆场所的再现与重构、新生景观集称的建构与再创作三个层面,来培育和合与共的新城文化综合体。未来研究将深入挖掘我国风景园林文学遗产所蕴含的生态审美智慧,并紧密联系当下风景园林实践与相关社会行动,推动我国传统风景园林话语体系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将有赖于进一步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

陈思文[4](2018)在《韶关南华寺建筑演变与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建立在对古籍和碑记等大量文献的分析和考究上,通过对南华寺历史沿革、修建记录的整理,绘出各时期总平面示意图,描绘南华寺寺院布局。第二部分建立在第一部分的总平面示意图和实地调查访问之上,对各时期南华寺寺院布局特征进行解析。第三部分建立在实地测绘上,研究南华寺大雄宝殿、六祖殿和灵照塔的建筑特征。1.在南华寺历史沿革与背景研究方面在南朝经贸繁荣的背景下,宝林寺在智药三藏的指点、在中央和地方政权的支持下创立,又在战火中被毁。唐代,再惠能的领导和村民、信众支持下,宝林寺两次扩建,并政权的供养,并得名“南华(禅)寺”。南禅宗远离政权,根基民众,并开创农禅之路,是南华寺于法难中幸存的原因。宋元安定的环境使南华寺稳步扩建。明朝后期社会环境恶劣,南华寺住持、地方官员的帮助以及信众的支持下重兴。清至民国时,南华寺财产受侵害,历任住持和地方政权的致力保护寺产,并在住持虚云重建南华寺。总之,历代以来影响南华寺建设的主要因素有:政局的稳定、中央或地方的支持、信众的支持、佛教自身的发展和本土化及高僧的管理。2.在南华寺的选址与地理环境方面韶关是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利于禅宗文化的交流和发扬,法脉应当源流不绝。唐代时,由于宝林寺在村民曹叔良故居址重建的,并沿用至今,因此南华寺虽为佛教寺院,但在地理环境方面却意外地与民间堪舆术中“风水宝地”的概念相符。南华寺沿着地势逐级布置,寺院景色优美,资源丰富,宜居性高。3.在南华寺格局演变与特征方面本文根据南华寺的修建记录和古图记载,复原了各时期南华寺总平面示意图。并根据各时期总平面的特点将寺院格局演变分为始建期、奠基期、扩张期和集中期,并对其中的奠基期、扩张期和集中期三个时期进行结构中心、活动中心和轴线方面的分析。综合三个时期可发现,由于大雄宝殿是南华寺中开间最广进深最大的建筑,体量最大,它牵动着寺院的结构中心。随着灵照塔、禅堂、藏经阁等较大体量建筑的建造,牵动寺院结构中心的因素越来越多,特别是占据全寺制高点的灵照塔。始建至今,南华寺结构中心相对位置的变化为:大殿→塔殿之间→塔,绝对位置的移动方向自西向东,反映了寺院建筑往东扩张的方向。寺院活动中心相对位置的变化为:佛殿→塔殿之间→大殿,绝对位置的移动方向自西向东再向南,反映了寺院规模从横向扩展,再集中向南北方向发展的特点。寺院最开始位于陈亚仙祖墓西侧,在于民间阳宅建设时与阴宅相对位置的忌讳。寺院往东扩展的原因,在于地形的限制和对寺院格局结构均衡性的调整。寺院从扩张式的布局变成集中式单轴布局的原因,在于培筑护山、缩小了建设建筑的面积。因此,南华寺轴线的演变特征为:从奠基期的“无明显轴线”发展至“一寺三轴”,再改变为集中式单轴布局。南华寺轴线长而灵活、建筑结合自然的特点同时也是广东地区山林佛寺的共同点,它反映了寺院在建设时将山地劣势化为优势,营造了比城市佛寺更自由的空间特点。4.在南华寺建筑特征研究方面本文选取了南华寺三座最重要的建筑:大雄宝殿、六祖殿和灵照塔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个殿堂作了历史沿革方面的考究,确认南华寺佛殿在唐代以前已存在,找出六祖殿其名称与建筑形制不符的原因:清康熙至民国期间,南华寺弟子在未改动建筑形制的情况下将二层的藏经阁改称为六祖殿。在建筑形制与构架特征方面,南华寺建筑的结构和风格混杂,体现了粤北地区建筑的包容性。将南华寺大雄宝殿与广州大佛寺大雄宝殿对比,认为二者在形制上相似之处的原因在于清代时皆有平南王按京师寺庙制式重建,提出其代表的历史涵义是这座近代建筑的价值所在。1981年的六祖殿是在民国时期形制的基础上改建的现代结构仿木建筑,改建后失去了原来的风貌,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降低,但更适应岭南地区的气候。将灵照塔从外立面和内部空间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立面上有明显的明代风格特征:既有一定的仿木楼阁梁架构造的痕迹,又有试图探索砖材的结构特点。结构上以塔室和券门逐层交错上升的方式加固塔身。

张静[5](2018)在《宋仁宗朝余靖边事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余靖是北宋仁宗朝一位特殊的政治人物,自天圣二年(1024)入仕,至治平元年(1064)病逝,四十年仕宦生涯与仁宗朝相始终。余靖先后参与并推进水洛城事件、宋夏和议及侬智高叛乱等重大政治事件的进程,对北宋仁宗朝政治影响深切。本文通过对余靖边事活动的研究,以探析余靖的为政理念及在边事活动中的作用,进而管窥仁宗朝政治运行与政务实施情况。首先,庆历年间,西北边防水洛城的修筑,引起了朝堂巨大的争论。其中,余靖曾数次上书议论此事。在水洛城修与罢修的问题上,余靖支持修建水洛城;在水洛城事件的人事处理问题上,余靖由原来较为公平的态度逐渐偏向刘沪而批判狄青。余靖态度的转化与复杂的政治背景及个人因素密切相关。余靖的数次上书在水洛城廷议中产生了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了仁宗对水洛城事件的最终处理。其次,庆历四年(1044),宋夏正式议和,签订了“庆历和议”,结束了约六年之久的宋夏战争。余靖在宋夏议和中提出的诸多建议,为朝廷解决宋夏间的矛盾提供了恰当的策略,是重要的参考意见。同时,余靖于庆历三年、四年、五年间三次出使契丹,以灵活的外交手段,斡旋于契丹与西夏之间,缓和了宋辽矛盾,促进了宋辽间的交流,对北宋边境的安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余靖三次使辽虽具体目标各异,但最终目的都是缓和宋辽间的矛盾,维护宋朝的利益。再次,皇佑四年(1052),侬智高举兵反宋攻占邕州,边疆告急,时值父忧的余靖再次被宋廷委以重任,经制广南东西路盗贼。余靖赴任后整顿军队,加筑城墙,采取了积极的防御政策,与负责平叛的军事将领狄青同心协力,最终平定侬智高之乱,维护了边疆的和平与稳定。余靖作为平定侬智高叛乱的主要参与者,展现出了高超的领导才干和宽广的胸襟。通过对侬智高事件过程及最终结果的探析,亦可管窥宋廷对交趾迁就、妥协的外交思想及政策。最后,皇佑五年(1053),余靖在平定侬智高叛乱后,迁尚书工部侍郎,继续留任桂州。余靖对岭南地区的治理做出了诸多的调整,稳定了岭南的社会治安,促进了岭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综上所述,余靖影响了水洛城事件的最终结果,促成了宋夏和议的顺利达成,辅助狄青平定了侬智高叛乱,稳定了边疆的局势,促进了岭南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了处理边疆事务的高超才干和“清廉、爱民”的为政理念。分析余靖在一系边事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深入探析仁宗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情况提供新的依据和视角。

李晓红[6](2016)在《北宋佛寺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宋时期,佛教影响波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都被打上烙印。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文学也记录下了当时佛教的盛况,时之各类文体,诗、文、词、小说中都有大量佛事记载。古代主流文学观念中,文体尊卑是文第一,其次诗、词、曲、小说,文居于至尊。宋代又是文得到极度发展的时代,“抗汉唐而出其上”、“轶周秦”而“抗前古”。作为宋代主流文学的宋文对于佛教的展示,较之宋代的诗、词、曲、小说等文体当更为深入和全面,它对宋代佛教的各个层面,包括佛法教义、佛事仪轨、释门僧侣、寺院庵堂乃至沙门管理制度都有涉及。与佛关涉的宋文中,数量最多,最具美的特质的,当属以佛教寺院为表现对象的篇章,本论即以北宋佛寺题材的文为研究对象。北宋享国167年间,就有僧俗合着佛寺文1200余篇。这些佛寺文中有大量篇章或绘山水清姿,或状僧俗深谊,或叙洁僧高义,极富文学审美价值。北宋一朝的佛寺文,不仅参与人数和作品数量众多,文章体式纷繁多样,更重要的是其间名家荟萃,佳作纷呈,有相当数量的北宋佛寺文在宋代文中都属上乘之作,此类作品对政治与佛教的关系、北宋佛教发展状况、北宋佛寺的特色与功能,以及佛对时人心灵世界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等内容均有清晰展示。此外,北宋佛寺文在中国古代佛寺题材文中亦属巅峰之作。令人抱憾的是,对宋代文的研究相较于兄弟门类——宋诗和宋词,却薄弱的多。目前学界对后者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和全面,而对宋代文的研究却多停留在古文(或称散体文)上。即便是对宋代古文的研究,亦很少涉及佛寺文题材。本论所涉北宋佛寺文中许多篇章当归于四六一类,正是在宋代文研究领域被遮蔽和忽视的。北宋佛寺文,数量众多,且多佳篇巨制,作者又多为时之名匠,对该类文章的爬梳整理以及深究细研,对于宋代文研究领域或是有弥缝和光耀之功的。本文共分六章。首章阐述北宋佛寺文产生之文化环境;第二章论述宋代佛寺;末四章专论北宋佛寺文。本文以北宋佛寺文为研究对象,佛寺与佛教之间系属源流关系,宋代佛寺突出的世俗化特征又与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和政治的影响构成了宋代佛寺文赖以存活的土壤,对当时政局以及佛教发展状况的揭示是本论必不可缺的内容,所以本论单独拿出一章的篇幅专论宋代政权、佛教发展状况。剩下章节则围绕佛寺文的描写对象——佛寺以及佛寺文展开。利用佛寺文证明观点,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是本论的总体写作思路。第一章论北宋佛寺文产生的文化环境,重点围绕北宋政治与佛教的关系、其时佛教发展概况、北宋佛教世间化三个问题展开,将对北宋佛寺文的研究置于北宋时代大环境之下。本章首先阐明北宋政教与佛教双向需要的关系实质,进而对宋代佛教发展状况展开阐述,抓住具体问题如宋人对佛教起源的认识、北宋佛教流变、北宋佛教盛行原因等层次铺开。该章末节涉及北宋佛教世间化问题,为免作泛泛之谈,本论涉及对佛教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论述,都针对具体而微的问题展开,比如对佛教世间化在教义层面的表现从其精神内核的去宗教化切入;管理体制层面从佛教屈从政权辖制切入;经济层面从农业衰微和工商业活跃切入;文化层面则从融入民间习俗切入。第二章论宋代佛寺的宗教功能及其弱化倾向,重点论述宋代佛寺名号、寺院和僧尼数目、政权对寺院的管理机制、宋代寺院构成四个问题。论及宋代佛教寺院名号时,追溯“寺”名之始,并详论北宋一朝佛教寺院的诸种称谓,其中对佛寺“院”称的开始和流行作了一番考证。北宋寺院和僧尼数目这一问题在各类研究佛教的专着和论文中已有论述,本论除根据《宋会要辑稿》和前人研究对寺院和僧尼数目作出界定外,还立足宋代佛寺文,深入剖析了佛寺和僧尼数目在北宋大量激增的原因:得疾求愈、本心感召、赋役减免、孝论风行、宋廷许可。针对政权对寺院在颁赐寺额、僧人剃度和选任以及赐紫衣和师号等方面的管理,本文亦从北宋佛寺文中的大量实例出发加以证明。涉及宋代佛寺中大量存在功德类寺院、生祠、各类庵堂等问题的研究,亦以北宋佛寺文为实证。第三章论北宋佛寺文的生成与体裁,本章主要由佛寺引力、记体佛寺文、碑体佛寺文、铭箴赞颂体佛寺文以及赋、序、题名等体佛寺文五节构成。基于寺院强大引力的寺僧与文人的亲密互动是导致佛寺题材文在北宋大量涌现的直接动因。具体来讲,寺院引力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僧人在才艺、真情、品德等方面对文士的吸引。综合诸种因素而成的寺院引力促成了佛寺文在该时期星涌蜂出,造就了北宋佛寺文的空前盛况。北宋佛寺文不仅数量众多,体裁上亦颇为纷繁。北宋佛寺文除《洛阳伽蓝记》确立的“记”体以及唐人佛寺文的“碑”“铭”体外,还大量运用铭、箴、颂、赞、赋、序、题名、疏、祝文、斋文、跋、榜、叙、贴、传、述、牒、奏、状等各类文体。各类文体中,尤以记体和碑体数量最多、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本章在论述北宋佛寺文的体裁时,追溯每种文体源流,见出宋代特色的同时对各类文体的代表篇目亦有论说。第四章论北宋文中的佛寺世界。本章重在揭示北宋文对寺院生活的展呈。寺内建筑、山水风光、宴会游乐、神异事迹、教门弊端、十方机制、宋廷王事、僧俗交谊等内容在北宋佛寺文中都有表现。第一节论寺内建筑特色,对寺院总体建筑风貌以及寺内代表建筑如佛殿、法堂、僧堂、钟、经藏、塔、幢、浴院、堂厨、三门、戒坛等的功用及佛旨皆有论说。第二节论山水美景和记游,寺院建于山明水秀之处,宋人常于寺院游观山水、宴会赏乐,所以北宋佛寺文中对此类内容多有表现,此类内容的存在亦使北宋佛寺文在整体的辞采和情趣上有很大提升。第三节论佛教寺院中的感应神通事迹,使佛寺文区别于其他题材文,染上几分神秘的色彩。第四节论教门弊端,对释门内种种乱相皆有呈示,并深入剖析了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第五节论寺院十方管理机制,对十方制的优点和甲乙制度的缺陷都有表现。第六节论寺院兴衰映照王事,深入展示寺院变迁与政权的内在关联。第五章论士林文人的佛寺文创作,主要根据士林文人对佛的态度分为排佛、亲佛、笃佛三个阵营,于各类选取代表作家、代表作品进行论述。于排佛文人—类,由于该类作品数量相对较少,涉及作家人数亦较少,故没有采纳选取代表的方法展开论述,而是对反佛文人的全部佛寺文作品作了阐述。亲佛文人一类以余靖和苏轼为代表,笃佛文人则以张商英和黄庭坚为代表。这四人的佛寺文创作在北宋文人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余靖所作颇合寺院请托,彰显了各处寺院特色,从实用角度考虑堪称佛寺文的典范之作:苏轼作品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重在舒展自我情怀,文学价值突出:张商英倾向于在佛寺文中大谈佛理,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文学性,但其作品很能体现北宋人喜在佛寺文中谈讲佛理的偏好;黄庭坚作品虽亦多涉佛说,但能平衡说理与为文之间的关系,其佛寺文多呈现出理趣与辞采兼备的特色。上述反佛文人、亲佛文人、笃佛文人的分类,尚不能全部涵盖宋代文人创作佛寺文的情况,尚有一些身份比较特殊的人群投身佛寺文创作如道教人士、隐士群体、吴越钱氏家族、敦煌曹氏家族等,他们与上述三类文人一同缔造了宋代佛寺文的辉煌。第六章论丛林僧伽的佛寺文创作,由于是末章,所以此章中也包括一些对北宋佛寺文总结的内容。林僧伽中主要选取契嵩、元照、惠洪三位法师作为代表,三人所作数量众多,一偏于儒,一重于理,一长于文,在僧人创作中极具代表性。而通过本论第五章和本章前三节对佛寺文创作群体的论述,可见僧人与文人的佛寺文在数量、说理、阐说灵异、所蕴情感等方面皆存在明显差异,僧俗所作佛寺文在北宋的前期与后期在数量和内容上亦差异明显。基于上文所有论述,亦可见出北宋佛寺文的价值和意义:北宋佛寺文不惟是宋文中重要且优质的一部分,于中国古代佛寺文的整体中,更是居于巅峰之位。

黄月芳[7](2015)在《《鹤唳集》点注》文中研究表明郑献甫是清代广西文坛大家,着述甚多。本论文以郑氏诗集《鹤唳集》为研究对象,将该集诗作全部予以标点注释,并在《前言》中作初步研究。“鹤唳”一词,取自“风声鹤唳”典故,形容战乱、惊慌与动荡。《鹤唳集》作品创作于清咸丰五年(1855)至咸丰十年(1860)间,这一时期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平天国席卷中国的年代,郑献甫在《鹤唳集》中用诗歌记载了着这一路的风云。这些诗篇不仅记载了作者在战乱中几次逃难、反复奔波于两广各地、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而且如实地描写了百姓的苦难生活以及社会的凋敝状况,包括太平天国革命、两广会党起义、侵华西方强盗的横行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反映。同时,作者数年经历所见所闻的各地民风民情、山川景物、古迹名胜,在他的诗中也有不少留影。另一方面,《鹤唳集》的不少作品还宣扬了作者的文学主张,例如,郑献甫主张文法自然绝去修饰,诗文要写真意述真情,要学会变通学古以变古,禁忌沿袭守旧,于创新中保持文章的活力,等等。《鹤唳集》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还是全面研究郑献甫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

邢爽[8](2015)在《佛学与北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文中研究表明隋唐佛教之所以能形成强大的影响力,除了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外,更主要是因为它凝聚了时人思想、认识能够达到的至高点,满足了人们精神理想之所愿。至北宋时期,作为中国士人精神特出群体的北宋士大夫,继续吸纳佛禅严密的哲理和精密的修行方法,力图解决长期以来儒家在形上本体的认识和具体工夫方面的缺漏问题,其精神世界也明显带有佛禅的意蕴。通过对佛学与北宋士大夫精神世界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北宋士人风貌、治学风气演变方面因素的探析,还能让我们对佛学思潮与理学思潮的内在理路问题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明确更多儒、佛、道关系问题提供有效可行的方案。佛学思想与北宋初期士风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联。佛对儒的外在推力、佛与儒的内在关联,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人格精神、人生境界、治学风气、学术思想)体现了其受佛禅影响,趋于理性化、注重自觉性以及追求宏大境界等特征。佛禅对心性本体的阐述,内在超越性的追求,以及对“圆融无碍”宏大境界的展现等,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儒学在个体安顿、哲学思辨、身心修养方面的不足,进而引发了士风、学风的转变。在学理方面,受佛学思维方式的刺激和内在理论的影响,理学家们将传统儒家的道德和人性置于天道的根源之下,使北宋时人的道德实践有了形上的依据,也为后来的士人提供了一个超越性的“精神世界”和“意义世界”。所以,佛学对理学发生的助益作用不仅是一种“外缘说”,而是一种内在思想的传承。范仲淹作为理学先驱,其实际贡献不仅在于他对儒学精神的恢复、对后辈理学人物的识拔,更在于他开风气地援引佛禅心性思想,把“孔颜乐处”问题引向了“本体心性”之学的思考;周敦颐作为理学开山,其“无心是道”般的“自家意思”,“明通公溥”的君子人格,使整个宋明理学都蒙上一层佛禅的意境;二程的“元无欠少”的天理说可谓是对“佛祖一般,何处欠少一毫毛”禅语的述而不作,其“主敬”的修养工夫也与佛家“心不妄动之静”有着很大的关联;苏轼的“性情合一”思想、“精灵妙透”的完美人格、“圆融无碍”的人生境界都是其深受佛禅影响的具体体现。在佛学与儒学的关系方面,北宋士大夫对佛学基本上奉行的是拿来用之的开放态度,其宗旨是“儒学为体,佛学为用”。即便他们追崇佛家之意境,其内心仍是坚定、至诚的儒者。北宋士人多不同程度地排斥佛教,但不可否认他们的思想武器乃是对佛学“入室操戈”所得。“儒佛交融”是伴随着时代思潮演进的一个复杂而全面的过程,二者在其各自的内涵和特征下,相互作用和影响。理学是儒学欲更新而引出的思想整合运动,佛学正是其重要的思想来源和推力。在佛教、佛学自身发展方面,北宋佛僧们更多地以宣扬儒佛一致的态度出现,反映了佛学理论方面优势地位的丧失。尽管北宋士大夫沿着佛僧们路径,继续阐释其没有讲明白的一些心性义理问题,但由于佛教之前在调适儒释矛盾的过程中向儒学输入了大量自身思想的特质内容,此时的佛学已经再无隋唐之姿势,而逐渐被理学思潮所淹没。佛学思想在北宋士人精神风貌以及学术构建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于一些学者认为北宋佛学思想已经衰落的论断,笔者以为,北宋佛学,尤其是禅宗,以渗入士大夫人格精神和程朱理学等为自身新的表现形式。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这未尝不是佛学于另一层面上繁盛的表现。

谢杨平[9](2014)在《余靖研究综述》文中认为余靖是北宋一位内涵丰富、学养很高的文化名人。近二三十年以来,学界对他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余靖生平事迹研究、余靖思想研究、余靖撰述研究。虽然取得了上述成果,但余靖其人和其撰述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现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以期有助于余靖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杨华容[10](2013)在《余靖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余靖是北宋仁宗朝的名臣,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政治声名要大于他的文学声名。不过,他的文学成就亦不容忽视。余靖作诗140首,其诗歌题材多为唱酬、纪游、咏物、题咏,内容多抒发人生抱负,展现其人格操守,表达其真挚的情感。本文重点探讨了余靖的诗学思想、诗歌题材取向及其创作特色,阐述了作为政治家的余靖对北宋诗歌发展的贡献和历史地位。本论文认为,余靖诗歌风格圆熟通脱,妙达趣味,地域气息浓厚,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了岭南独有的文化特色。余靖曾三使契丹,学会契丹语并以蕃语入诗,故其诗歌还呈现出特有的异域风情。其诗歌风格清苍,坚炼有法,意淳语真,为北宋庆历诗坛的文学繁荣作出了贡献。

二、从余靖南华寺诗文看其与禅宗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余靖南华寺诗文看其与禅宗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湛甘泉山水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生平史料研究
        (二)哲学思想研究
        (三)教育思想与行为研究
        (四)文学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山水诗的界定及湛若水着作情况
    第一节 山水诗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湛若水着作文献情况
第二章 湛若水山水诗的创作历程
    第一节 求学江门,隐居西樵
    第二节 北上京师,再隐西樵
    第三节 重入翰林,游仕两京
    第四节 致仕归田,畅玩山水
第三章 山水审美中湛若水的情怀表达
    第一节 隐逸山水——对现实的超脱
    第二节 山水有情——诗中的交游与宴饮
    第三节 观览自然——“随处体认天理”的理趣意蕴
第四章 湛若水山水诗艺术特征
    第一节 驰骋想象
    第二节 修辞妙用
    第三节 诗画同体
    第四节 以境映心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2)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界定
    四、写作思路与基本方法
第一章 明代之前的广东
    一、广东的行政区划沿革
    二、明代以前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明代以前广东文化的演变与儒学的传播
    四、小结
第二章 明代前期广东的儒学
    一、明初的文教政策与儒学的演变
    二、丘濬对朱学的理解及其向实学的转变
    三、陈献章的“静中养出端倪”与教育实践
    四、林光与张诩对白沙心学的发展及白沙学派的出处问题
    五、小结
第三章 甘泉心学的理论成就与经世实践
    一、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理论成就
    二、湛若水格君与宗族建设的实践
    三、庞嵩对王学的兼容与唐伯元对王学的批评
    四、小结
第四章 明代广东王学的理论特征与推行礼教的实践
    一、王学理论及其在广东的传播
    二、方献夫的“知本”与议礼
    三、薛侃的“格物”论及其推行乡约的实践
    四、杨起元的“赤子之心”及其格君泽民的实践
    五、小结
第五章 明代广东朱学的礼治理论与实践
    一、霍韬的“居处恭”及其礼治实践
    二、黄佐的“博文约礼”及其乡约设计
    三、小结
第六章 明中后期至明末清初广东儒学向实学的转向
    一、陈建对心学的批评及其经世之学
    二、海瑞的“养气”论及社会经济改革
    三、叶春及对甘泉心学的继承及其实学成就
    四、明末清初广东儒学的实学倾向
    五、小结
第七章 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及影响
    一、重新审视儒家学者的经世实践
    二、儒家学者对基层社会的改造
    三、儒学在地方社会融入中央王朝过程中的作用
    四、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
    五、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3)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述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变迁阶段
    2.1 重形生情的景名与风物意象群生成阶段
        2.1.1 钟物不钟人的审美主客体关系
        2.1.2 钟物之形的景名审美文化特点
        2.1.3 情之生发的风物意象群之积淀
    2.2 情聚理显的城乡景观集称个案生成阶段
        2.2.1 山水审美文化的接受与转化
        2.2.2 府城地景观集称个案的生成
        2.2.3 县城地景观集称个案的生成
        2.2.4 乡居地景观集称个案的生成
    2.3 情意迸发的城乡景观集称审美发展阶段
        2.3.1 城镇体系充实下山水审美文化的内化与认同
        2.3.2 广州府治下城乡景观集称的内容拓展与类型分化
        2.3.3 肇庆府治下城乡景观集称的内容拓展与类型分化
        2.3.4 惠州府治下城乡景观集称的内容拓展与类型分化
    2.4 多重塑情的城乡景观集称审美转型阶段
        2.4.1 传承与创新并存一体的宏观文化环境
        2.4.2 由文人个体走向全民品境的生成方式
        2.4.3 由情感抒发转向文化整合的社会功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府城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内涵比较
    3.1 府城地景观集称的初始作品本体结构比较
        3.1.1 物象题材的构成比较
        3.1.2 意象组织的关系比较
        3.1.3 文化合流的程度比较
    3.2 府城地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过程比较
        3.2.1 广州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及其特点
        3.2.2 端州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及其特点
        3.2.3 惠州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及其特点
    3.3 府城地景观集称的古今审美文化意蕴比较
        3.3.1 整体和合转向各美其美的物象关系
        3.3.2 循环圆融转向确切明晰的主体美感
        3.3.3 因循守常转向推陈出新的审美取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珠江三角洲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特征阐释
    4.1 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相通性
        4.1.1 “朝慕山水、构环搜胜”的民族品境取象方式
        4.1.2 “见贤思齐、朴素乐观”的地域社会审美心态
        4.1.3 “忧国忧民、比德畅神”的文人群体审美追求
    4.2 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地域性
        4.2.1 山水品题:文化惯例下的情感区分
        4.2.2 交通品题:城乡交流下的物象关联
        4.2.3 建筑品题:语汇系统下的同中见异
    4.3 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创新性
        4.3.1 当代自然审美欣赏的对象特性层级
        4.3.2 古今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重心转移
        4.3.3 海陆地质遗迹品题个案与系列简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珠江三角洲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智慧传承
    5.1 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历史智慧
        5.1.1 水系片区内乡居地景观集称的时空分布
        5.1.2 水利基围内乡居地景观集称的社会功能
        5.1.3 区氏家族之松塘小八景的审美文化特性
    5.2 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演进中的文本意义
        5.2.1 多因素交织下景观集称的丰富性
        5.2.2 海洋文化主导下的虎门景观集称
        5.2.3 都市水乡主导下的麻涌景观集称
    5.3 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演替后的再生策略
        5.3.1 从“乡社群落”到“新城社区”
        5.3.2 新旧景观集称的文化功能差异
        5.3.3 培育跨时空文化共同体的策略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韶关南华寺建筑演变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现实意义
        1.1.2 学术意义
        1.1.3 文化意义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1.4.1 对于“佛教史”、“禅宗史”的研究现状
        1.4.2 对于“寺院”的研究现状
        1.4.3 对于“殿堂”和“塔”的研究现状
        1.4.4 对于“南华寺”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南华寺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背景
    2.1 南朝至隋朝
        2.1.1 佛教发展背景
        2.1.2 南华寺历史沿革
    2.2 唐代
        2.2.1 佛教发展背景
        2.2.2 南华寺历史沿革
    2.3 宋至元代
        2.3.1 佛教发展背景
        2.3.2 南华寺历史沿革
    2.4 明代
        2.4.1 佛教发展背景
        2.4.2 南华寺历史沿革
    2.5 清代
        2.5.1 佛教发展背景
        2.5.2 南华寺历史沿革
    2.6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期间
        2.6.1 佛教发展背景
        2.6.2 南华寺历史沿革
    2.7 新中国成立后
        2.7.1 佛教发展背景
        2.7.2 南华寺历史沿革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华寺的选址与自然环境
    3.1 南华寺的选址
    3.2 南华寺自然环境特征与风水环境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华寺格局演变与特征
    4.1 南华寺的格局演变
        4.1.1 奠基期(661年~960年)
        4.1.2 扩张期(960年~1934年)
        4.1.3 集中期(1934年至今)
    4.2 南华寺的格局特征
        4.2.1 寺院活动中心与寺院结构中心
        4.2.2 寺院轴线特征
    4.3 广东地区佛寺的格局特征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华寺建筑特征
    5.1 大雄宝殿
        5.1.1 历史沿革与考究
        5.1.2 平面形制与宗教功能
        5.1.3 构架特征
        5.1.4 与广州大佛寺的形制对比
        5.1.5 小结
    5.2 灵照塔
        5.2.1 历史沿革与考究
        5.2.2 外观与立面特征
        5.2.3 室内与空间特征
        5.2.4 小结
    5.3 六祖殿
        5.3.1 历史沿革与考究
        5.3.2 平面形制
        5.3.3 构架特征
        5.3.4 古今对比
        5.3.5 小结
结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三、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5)宋仁宗朝余靖边事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一)余靖生平、功绩研究
        (二)余靖思想研究
        (三)余靖着作、诗歌研究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余靖与水洛城事件的处理
    一、水洛城事件的由来
        (一)水洛城修建的背景
        (二)修城矛盾的产生与发展
    二、余靖在水洛城事件中的作用
        (一)余靖数论水洛城事件
        (二)余靖与水洛城事件的再发展
        (三)余靖对水洛城事件结果的影响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余靖对宋夏、宋辽关系的影响
    一、余靖与宋夏议和
        (一)宋夏议和的背景
        (二)余靖对宋夏议和的影响
    二、余靖与宋辽关系
        (一)宋、辽、西夏间关系的转变
        (二)余靖三次使辽的目的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余靖与侬智高事件的发展与变化
    一、侬智高事件的背景
        (一)侬智高势力的崛起
        (二)宋与交趾的关系
        (三)宋拒绝侬智高的内属
    二、余靖在侬智高事件中的作用
        (一)余靖参与平定侬智高叛乱
        (二)余靖对侬智高事件的影响
        (三)侬智高事件的结果及评价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余靖对岭南的治理
    一、岭南发展概况
        (一)自然条件的限制
        (二)岭南发展的困境
    二、余靖对岭南稳定的贡献
        (一)和平解决与交趾间的冲突
        (二)整顿吏治、为民谋福
    三、余靖对岭南发展的贡献
        (一)恢复农业生产
        (二)支持海外贸易
        (三)整顿采矿、加强管理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按出版时间排序)
    二、今人着作(按出版时间排序)
        (一)专着
        (二)今人论述
致谢

(6)北宋佛寺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北宋佛寺文产生的文化环境
    第一节 北宋政治与佛教的双向需要
    第二节 北宋佛教发展概况
    第三节 北宋佛教精神的入世倾向
    第四节 北宋佛教“世间化”的表现
第二章 北宋佛寺的宗教功能及其弱化倾向
    第一节 北宋之“寺”
    第二节 北宋佛寺与僧尼数量问题考论
    第三节 政权对佛寺的控制机制
    第四节 北宋佛寺构成新格局
第三章 北宋佛寺文的生成和体裁
    第一节 佛寺引力:寺僧对文士的吸引
    第二节 记体佛寺文
    第三节 碑体佛寺文
    第四节 铭、箴、颂、赞体佛寺文
    第五节 赋、序、题名等体佛寺文
第四章 北宋文中的佛寺世界
    第一节 佛殿香幢宝相庄严
    第二节 丽川秀水游目骋怀
    第三节 佛陀菩萨感应神通
    第四节 佛门弊事毁风伤俗
    第五节 革律易禅道接十方
    第六节 政令所系镜照王事
第五章 士林文人的佛寺文创作
    第一节 排佛文人的佛寺文创作
    第二节 亲佛文人的佛寺文创作
    第三节 笃佛文人的佛寺文创作
    第四节 其他文人的佛寺文创作
第六章 丛林僧伽的佛寺文创作
    第一节 契嵩的佛寺文创作
    第二节 元照的佛寺文创作
    第三节 惠洪的佛寺文创作
    第四节 宋代僧俗佛寺文创作情况比析
    第五节 北宋佛寺文的价值与意义
馀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7)《鹤唳集》点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郑献甫生平交游与着述
    第一节 郑献甫的生平
    第二节 郑献甫的交游
    第三节 郑献甫的着述
第二章 《鹤唳集》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战乱社会的缩影
    第二节 个人颠沛流离生活简史
    第三节 山水景物与民风土俗的记载
第三章 《鹤唳集》的价值
    第一节 翔实的史料价值
    第二节 作者文学主张的展示
        一、诗当有格,缘情言志
        二、学古以变古,文章忌死句
        三、诗抒心灵,意主性情
结语
《鹤唳集》点注
    鹤唳集一(乙卯至丙辰)
        罪言六首
        姚吉甫刺史自贵阳惠书时奉讳云南返葬山西
        乙卯春初遣兴(四首)
        春雨不出门偶作
        夜气
        郊行(二首)
        乙卯马日至州城
        春夕不寐偶成(二首)
        春日乡里纷然人情皇惑戏占
        薄暖(三首)
        人日偶成
        入郭
        即景
        闲遣四首时五十五初度矣
        小窗听雨排闷偶成(二首)
        春望
        绝句二首
        春分
        夜雨
        社日看耕(二首)
        春晓
        春日漫兴(四首)
        石氏兄弟脱贼歌
        避贼闲遣
        盗去归家(二首)
        避盗历数村戏作
        连日行路偶占(二首)
        哭榕儿(二首)
        清明上冡
        书感
        闻布谷
        闲居遣兴
        村人共辟岩居藏身时值褉日相与探胜(二首)
        感怀四首
        病疟戏作
        送春三首
        故乡以人代牛耕感赋
        盗警(二首)
        太息
        郊原即目(二首)
        赴桂林取道雒容途中作(四首)
        舟入理定峡偶作(三首)
        江行题野人村居
        长夏苦热即事偶作(二首)
        闲遣(二首)
        新秋书怀(二首)
        秋思在秀峰书院作八首
        乙卯八月十七日闻浔州府失守感赋(四首)
        乙卯冬初讲院独坐偶成(六首)
        十月初六夜大雨似四月蒸溽偶占一律志之
        放歌(四首)
        消息(四首)
        寓居无事苦雨有怀率成二首
        望乡
        寒雨排闷(二首)
        写意(四首)
        夜凉被酒偶作(二首)
        送朱伯韩同年观察入都(二首)
        桂林补兴
        秋柳(四首)
        书《随清娱墓志》后
        题《灵泉观日图》
        定粤寺中大镬歌
        《醉钟馗图》
        寄白河令李秋航代柬
        书《咏芳集》后有序
        题便面沈畹兰小照为方伯胡恕堂同年作(六首)
        书扇送刘莪圃返里时以旧任累将赴晋
        题姚理堂学博小照即以志别
        五古一首
        夜寒不寐枕上偶成(二首)
        丙辰春感
        夜雨
        人日得方伯胡恕堂同年书
        春望
        上元口号
        写意(二首)
        有感偶书(四首)
        即景
        春意
        正月二十三日大寒不能入城旋且归里
        早发途中即景
        郊行马上得句
        春游入郭(二首)
        春兴漫成四首
        二月二日
        闲居
        晓起
        黄昏
        忆昔
    鹤唳集二(丙辰至丁巳)
        丙辰三月十九日江行至永福,被盗劫舟并舟将去
        题莫梧庄《冬岭观梅图》
        题劳介子《蕉鹿图》帐额
        白莲四首为胡恕堂方伯赋
        丙辰夏苦雨三四旬未止排闷偶成(四首)
        题田珥云慈帷遗卷(二首)
        论诗十六绝句(十六首)
        酬周小农明府见赠二律(二首)
        城东晚眺.占
        寿廖萃堂九秩(四首)
        用韵答罗芸阁学博
        夜坐
        十月二十五日撷芳园赏菊呈胡恕堂方伯(二首)
        冬至将谋返里述意四首示李秋航(四首)
        岁暮杂感示李秋航(八首)
        腊日偶吟(四首)
        岁除无事偶成(八首)
        独秀山下读书岩访颜光禄遗址
        除夕醉吟
        守岁讲院作
        丁巳元旦
        人日得句寄秋航
        命桂儿上学作此示意(二首)
        春游闲遣(四首)
        春雨
        春夜
        辑书案.占八首
        题方伯胡恕堂同年《三生图》
        丁巳正月二十日自桂林赴宜州道出永宁杂述(六首)
        宿山店
        舆中得句(四首)
        道上偶占
        野店初见桃花
        至永宁游百寿岩题壁(四首)
        寓城中门人陈竹溪书室谈柳州告警恐宜州道梗怅然作退归之计
        归途写意
        野店即景
        惊闻柳州失守,时二月之二十八日也(四首)
        三月二日出桂林途次作(二首)
        三月初九日命家丁回里,而自与家.居平乐
        过阳朔吊曹邺故宅
        清明日忆家(二首)
        平乐城中金砂庵后有金砂井或以为李义山诗所云“绳烂金砂井”即此地也书一绝
        平乐感兴
        赠荔浦令王悔余明府(二首)
        三月二十四日与李秋航同至封川作寓公(二首)
        封川令张棨堂出其尊人东崖先生《探春图》属题
        又题《听涛图》(三首)
        又题《望岳图》(二首)
        题田生珥云为周郎释香作独秀峰图
        夏五寓封川午日偶书(二首)
        封州杂咏(四首)
        送李秋航回帆梧州(二首)
        余欲奔黄州而秋航欲回衡州书来言别作此送之(二首)
        封州闻警移居僻乡(二首)
        小舆行荒山中得句(二首)
        闰夏由封川赴广州得四绝
        鹄奔亭夜泊
        峡山寺
        羊城闲居感怀八首
        仁化令吴慎甫同年闻予东下,以舟西迎,不知已到羊城两阅月矣,欣然命驾至韶阳,道上偶占(三首)
        江路近海风色颇凉偶得句(二首)
        水角至山峡书所见
        亭午小泊鱼步
        过清远时连州有警
        清远峡
        出峡
        由韶阳舍舟而舆至仁化
        仁化杂咏(四首)
        秋七月游丹霞山题壁
        丹霞禅林吊澹归和尚即明末金道隐先生也(二首)
        夜宿丹霞山中客堂(四首)
        归途游锦石岩复作长句
        赠吴慎甫同年(六首)
        丁巳八月在羊城闻梧州于十一日失守感赋(四首)
        侨居羊城,稀得乡报,闻彭星舫观察摄方伯篆即乞病,赋此寄怀,即以代柬
        闻李秋航陷贼中许久不得消息
        美人风筝四首
        范蠡
        王猛
    鹤唳集三(丁巳至戊午)
        羊城小住,蕃舶大集,拟即携家去之
        丁巳十月十四日夷人入城,十六日携家出城纪事一首
        感事四首
        到羊城时不谒一客,别羊城亦不诣一客,有问者,以此答之
        晓过清远县
        浈江舟次杂感(四首)
        过英德吊东坡
        浈江旅夜偶成
        舟次即景(二首)
        至韶州感赋(二首)
        历记游踪慨然有作(四首)
        小住韶阳戏书(三首)
        登九成台作
        小饮后醉书(四首)
        偶书韶州寓壁(二首)
        书寄翁源令李少白书后(三首)
        避寇以来新知旧识相累不少,人眼自青,我头奈白,所报直不必言,书此志感,且以志惭(二首)
        罪言一首
        自韶州赴仁化作(三首)
        至仁化,同年吴慎甫大令处之署中,留之度岁(二首)
        仁化署中守岁戏作
        旅怀(四首)
        戊午元旦仁化署中作(四首)
        仁化署中闲居(二首)
        三月就顺德之聘,重泛珠江至羊城有作(二首)
        三月十六日赴顺德途次作(二首)
        顺德小住借观旧志(二首)
        戏作《幻幻书生歌》寄李秋航
        闻李秋航将披发入山自称李空如作此寄之并送之(八首)
        将别顺德偶占
        望海歌
        重住羊城数日偶书(四首)
        羊城怀古五首
        客感偶成(四首)
        戏书一首
        杂书所触(三首)
        自珠江返棹入浈江回望羊城有作(二首)
        重过英州感赋
        寨将夫人庙吊银城虞氏女
        枕上
        江干晓望(三首)
        随清娱
        王朝云
        浈江夜泊(二首)
        舟吹夜坐(二首)
        江行即景(二首)
        舟夜即景
        英州江中闻盗
        客中杂忆两年来流寓(八首)
        尝阅《象州图》,经欲修吾州志书而未及为也,闲中杂忆,书数诗以志归思(六首)
        书程酉山太守所遗李斯残碑
        闻西江告捷,西路渐通,书此以志归思
        哭老友李秋航时客死封川县(六首)
        赠仁化令黄小山司马时五十初度
        秋凉思理归棹感赋寄吴慎甫同年,时需次羊城(六首)
        中秋感(二首)
        晚眺偶成(二首)
        戊午九月三日重游丹霞山六首
        续游丹霞山之日,本系大令黄小山所约,中途参差不值,乃以少宰钱小泉为主,凡经再宿,率成二律奉小泉(二首)
        奉答黎棠村学博
        思归吟(二首)
        书怀十首
        重九日黄小山大令招复游丹霞山(四首)
        将返里,小泉钱少宰以诗赠行,作此答之(二首)
        别黄小山大令
        赠曲江张梦仙大令(二首)
        重经羊城感赋(六首)
        转棹顺德途次作
        王悔余大令闻殉难贺州(二首)
        贺州破闻龙子构同年殉难(四首)
        贺州破不得黎信臣消息(二首)
        珠江夜泊(二首)
        流寓凤山讲舍(三首)
        自顺德复赴东莞,应大令五响亭之招,时已嘉平之六日矣(二首)
        晓发(二首)
        舟中晓望
        火轮船行
        闲吟(二首)
        东莞小寓(二首)
        东莞闲眺(二首)
        东莞移居(三首)
        残腊感怀
        东莞度岁(二首)
    鹤唳集四(已未至庚申)
        已未春三月漫兴
        长夏偶书
        书汪芙生《桃花潭馆诗钞》后
        书沈伯眉诗集
        题舒锦亭《古眉峡杀贼图》
        同人招游金绳寺在东莞县北
        署中小斋独坐
        自怜四首
        诗旨四言四首为汪芙生书素笺
        漫兴仿少陵(四首)
        杂述(八首)
        开门七事,俗问一语耳。舒立人集中有此诗七首,戏仿之(七首)
        得家信
        漫兴又四首
        六言小诗(六首)
        书舒立人《瓶水斋诗集》(二首)
        感旧诗
        陕西白河令李秋航梧州出围,卒于封川
        湖南龙阳令龙子构贺县既破为贼所戕
        甲辰孝廉忻城土司籍莫梧庄为乡人所戕
        丙辰孝廉贺县学教谕黎信臣举家被戕
        秋意(三首)
        题陈孝廉朗山《梅窝诗卷》后(二首)
        题子璞(秀琨)所贻《秋山图》小幅(二首)
        哭莞儿
        题汪芙生《秋城夜角图》
        题东坡先生画像
        九日饮冒氏宅即东莞张氏园(二首)
        书《剑南诗钞》后(四首)
        醉后吟
        重至羊城卜居(二首)
        杂忆即景(四首)
        暇日阅诸家诗戏作
        杂述(四首)
        赠张伯眉大令即书其诗文小集后
        书徐文长《青藤馆诗集》后(二首)
        书吴次尾《楼山堂集》后(二首)
        秋宵不寐秋声四起其各系于物有足感者分赋之(四首)
        长宵不寐偶书
        东莞资福寺东坡《罗汉讃》残碑
        校书偶述(二首)
        闻落叶
        补窗戏作二首
        已未小除日作(四首)
        张德甫廉访除夕见饷食物,别有盆兰,绿叶紫茎,非常品也,拜而受之,赋以志谢(二首)
        庚申元旦试笔(二首)
        早春漫兴六首
        庚申马日得家书三首
        早春漫兴又六首
        读史偶书(三首)
        闻沈伯眉学博于元日作古(四首)
        东官袁督师祠下作
        二月三日陈孝廉朗山招同人集浮邱山寺,余以疾不赴
        题倪云臞《珠海夜游图》(四首)
        伍紫垣方伯五十寿诗(二首)
        羊城寓许氏借宅偶书(二首)
        陈孝 廉兰甫、俞观察麟士招游海幢寺 , 时送张南山诗刻藏于此
        俞麟土观察招游潘园海山仙馆,在坐者许小琴别驾、许晋笙郎中暨星台太守、筠葊侍讲共六人
        绿阴四首
        送许星台入都时以郡太守赴铨(二首)
        临水人家见牡丹盛开
        春夜闻残雨
        病愈后连日出游书所见
        报谢归戏作
        春阴出游近郭
        观海放歌
        消息(三首)
        六十自寿(四首)
        庚申清明
        羊城气候颇异,流寓书感(二首)
        小有感冒重召医者慨然有作
        许星台太守筠葊侍讲昆季偕其兄晋生郎中暨其家小琴别驾宴集邓氏杏林庄(三首)
        杜门无事仰屋有得(三首)
        绝句(二首)
        杂诗(六首)
        春游偶书
        杂作绝句(二首)
        书洪稚存《更生斋续集》(二首)
        倪云臞少尹于闰三月三日招同人集广州光孝寺
        谒虞仲翔祠
        许星台太守招同人携録事小集离明观
        题曾宾谷长寿寺后池修禊图,成果和尚藏
        题俞麟士观察《凌云课诗图》(二首)
        题宣和画石《玉玲珑》残卷
        题许小琴别驾所藏听松庐卷子汤都督雨生为张郡丞南山作也
        题《南唐古梅图》为许小琴别驾作
        题《沙湾古松图》亦为小琴别驾作
        首夏四日杏林庄主人招饮于杏林庄赋此疥其壁(四首)
        即事小诗为汪芙生书扇(四首)
        南海令朱柳溪明府六十寿诗
        驿柳(四首)
        悼从侄子方大令卒于乳源署中(二首)
        许公子晋笙比部郎为余作《旧雨图》书其上(三首)
        庚申七夕前一日,许晋笙、崔松生招集袖海楼,是夕荡舟海珠寺畔纵观乞巧,作此纪事,盖岭南俗以六日为七夕,莫知所始也
        杂忆诗八首,作于桂林,时为乙卯,其稿失去久矣,犹忆数联,补缀引申,或入近况,不忍割弃,故为附存
        咏怀(八首)
        秋感(二首)
        羊城移寓,去旧寓数武,客见其题门帖辄识之
        暮雨(二首)
        门人王筱泉蕴璘为余续刊诗集,既竣事后阅一过,赧然有作(四首)
        七月廿四日游白雪山出小北门书所见
        门人蕴璘置酒招余,偕许小琴别驾李石泉大使王庚白公子游白云山,XV饮昇仙崕,历白云寺,归至能仁寺小憩
        题许小琴通守《鸥湖泛舟图》
        又题《镜湖雅集图》(四首)
        题画蟹
        今我
        读史有感(四首)
        刘笑山五十初度(四首)
        喜族人并乡人至四首
        题《曹贞女传》
        题《江楼秋唱图诗》后为晋笙比部作(四首)
        潦倒八首
        杂述(四首)
        寒夜独坐(二首)
        新寒杂书所感(四首)
        白香山有黑龙饮水赋,陆放翁有白龙挂空诗,客有谈此事者,忆吾乡乙卯六月十四日亦有此异,因补此诗
        蹉跎(二首)
        名场(二首)
        庚申廿五日新春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佛学与北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解题及研究范围说明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创新及不足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及不足
上编 佛学对北宋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影响(总论)
    第2章 从浇漓靡风到圣贤气象
        2.1 唐末、五代士人的浇漓靡风
        2.1.1 忠义之风荡然
        2.1.2 纵情享乐成风
        2.2 北宋士人的圣贤气象
        2.2.1 心忧天下、尚志节
        2.2.2 孔颜乐处、适意自得
        2.3 从浇漓靡风到圣贤气象之时代与思潮背景
        2.3.1 社会的转型与士大夫政治地位的提升
        2.3.2 儒学的中衰与佛学思潮的“乘虚而入”
    第3章 佛学与北宋士大夫精神气象转变之关联
        3.1 北宋的佛学精神
        3.1.1 入宋后佛教的恢复与禅宗的再兴
        3.1.2 禅宗的心性思想
        3.1.3 北宋智圆、赞宁、契嵩等高僧对儒、释的调和
        3.2 北宋士大夫与佛禅之关涉
        3.2.1 北宋士大夫的排佛之势
        3.2.2 北宋士大夫的参禅学佛之风
        3.2.3 北宋士大夫眼中兼容互补的儒、释关系
        3.3 北宋士大夫儒佛会通的理论背景
        3.3.1 儒佛人性与佛性的相互吸纳
        3.3.2 儒佛生命价值与生死苦乐的殊途同归
        3.3.3 儒佛社会伦理与入世、出世理论的再融合
        3.4 北宋士大夫佛学与士风转变之关联
        3.4.1 佛禅悟入本体的思维模式对士大夫理性精神的敦促
        3.4.2 佛性的内在超越对士大夫主体自觉实践精神的催发
        3.4.3 佛教理想人格对士大夫精神境界的提升
    第4章 北宋士大夫“佛儒交融”的精神理路
        4.1 北宋士大夫的“圆融精神”
        4.1.1“圆融精神”的来源
        4.1.2 有无之圆融
        4.1.3 和乐之圆融
        4.2 北宋士风的转变与思想学术之关系
        4.3 理学的发生与佛学之因缘
        4.4 佛学向儒学的靠拢
下编 佛学对北宋士大夫精神世界影响的个案研究
    第5章 范仲淹与佛学
        5.1 范仲淹理学先驱之地位及其对理学的实际贡献
        5.1.1 范仲淹与北宋士风的转变
        5.1.2 范仲淹对后辈理学重要人物的识拔
        5.1.3 范仲淹对儒学精神的复兴
        5.1.4 范仲淹对理学思想上的实际贡献
        5.2 范仲淹对佛学的服膺及与其学术思想上的关联
        5.2.1 范仲淹与佛禅的渊源
        5.2.2“先忧后乐”与“忧乐圆融”
        5.2.3“孔颜乐处”向“心性之学”的转变
        5.3 范仲淹受佛禅影响的人格精神
        5.3.1 追求和践行大乘菩萨道“悲心宏愿”的最高境界
        5.3.2 吸收佛禅“无”之境界,诠释“有无之境”的完美统一
        5.3.3 为后来士人树立“宠辱不惊”的独立人格典范
    第6章 周敦颐与佛学
        6.1 周敦颐与僧人的交游
        6.2 周敦颐理学思想与佛学的联系
        6.2.1 周敦颐着作的佛教来源考释
        6.2.2“实理之诚”与“理事交彻”
        6.2.3“窗前草不除”与“无心是道”
        6.2.4“艮卦”与《法华经》
        6.3 周敦颐受佛学影响的精神世界
        6.3.1“明通公溥”的君子人格
        6.3.2“孔颜乐处”的境界追求
        6.3.3“无欲主静”的修为方法
    第7章 二程与佛学
        7.1 二程对佛学的双重态度
        7.2 二程理学对佛学思想的吸收
        7.2.1 二程“理之本体”与佛学之“理”本体论
        7.2.2 二程对佛学心、性、情论的批判与吸收
        7.2.3 二程受佛禅影响的“识敬存之”与“涵养须用敬”的修养工夫
        7.3 二程受佛禅影响的精神世界
        7.3.1 程颢浸润佛学之精神境界
        7.3.2 程颐浸染佛学之精神气象
    第8章 苏轼与佛学
        8.1 苏轼与佛教的因缘
        8.2 苏轼思想上与佛学的关联
        8.2.1 苏轼受佛教影响的轮回说和鬼神观
        8.2.2 圆融佛境与苏轼的“立朝大节”
        8.2.3“平常心是道”与苏轼的“性情合一”说
        8.2.4“精灵妙透”的完美人格
        8.3“悟而未悟”复归儒学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9)余靖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平事迹研究
    (一) 生平事迹
    (二) 历史功绩
二、余靖思想研究
三、余靖撰述研究
    (一) 文本整理、考证
    (二) 撰述中的诗文研究

(10)余靖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言
    一、 北宋儒臣余靖
    二、 余靖诗文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余靖的诗学思想
    第一节 余靖与北宋庆历诗文革新
    第二节 余靖的诗学思想
第二章 余靖诗歌的题材取向
    第一节 唱酬诗
    第二节 山水纪游诗
    第三节 咏物诗
    第四节 题咏诗
第三章 余靖诗歌的创作特色
    第一节 圆熟通脱,妙达趣味
    第二节 余靖诗歌的地域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从余靖南华寺诗文看其与禅宗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湛甘泉山水诗研究[D]. 孙伟鑫.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D]. 周兴. 西南大学, 2019(01)
  • [3]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D]. 彭孟宏.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4]韶关南华寺建筑演变与特征[D]. 陈思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5]宋仁宗朝余靖边事活动研究[D]. 张静. 河南大学, 2018(01)
  • [6]北宋佛寺文研究[D]. 李晓红. 山东大学, 2016(10)
  • [7]《鹤唳集》点注[D]. 黄月芳. 广西师范学院, 2015(06)
  • [8]佛学与北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D]. 邢爽. 湖南大学, 2015(12)
  • [9]余靖研究综述[J]. 谢杨平. 韶关学院学报, 2014(01)
  • [10]余靖诗歌研究[D]. 杨华容. 暨南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玉经南华寺与禅宗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