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反应论文_夏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场地,结构,位移,体系,边界,多维,悬索桥。

地震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夏坤[1](2019)在《汶川地震黄土场地地震反应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地震不仅能使近断层区建(构)筑物产生严重震害,有时也可以使远离震中地区的结构因共振作用而产生显着的破坏现象,尤其是大型建(构)筑物,如高层建筑、核电站(厂)、海洋平台和大型水坝等长周期结构。这些结构对大震远场地震动较为敏感,它们的抗震设计对设计谱提出了新的要求,远场地震作用已成为工程抗震设计必须考虑的内容。在过去,由于受强震仪频带宽度范围的限制,难以从强震记录中获得真实可靠的长周期频谱信息,远场地震动通常是不考虑或不与普通地震动一同考虑。随着高性能数字强震仪的运用,抗震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对远场地震作用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可能。但由于远场地震动,特别是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实测记录的缺乏,目前国内外对大震远场地震动特征的研究尚不成熟。远场地震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地震作用或现象,不同具体地震环境下的远场地震动特性也不尽相同。而深厚场地土层的滤波、放大作用也将使地震动长周期部分得到大大增强。2008年汶川地震对远离震中的黄土地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局部场地的震害和地震动放大效应显着,在该地区获取了较为丰富的远场强地震记录。研究场地整体处于黄土高原,除具有深厚覆盖土层显着特征外,黄土自身特有的多孔隙和弱胶结结构使之具有很强的软弱土动力灾变特性,表现出极高的动力易损性。黄土地区地形复杂,斜坡发育,高陡斜坡的上部边缘部位对震害的加重影响十分明显。近年来,地形地貌、土层厚度、土层结构对地表地震动的影响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而水文地质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还不明确。本文在总结历史震害资料的基础上,以现场考察、测试与室内试验为手段,采用数值模拟计算与振动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了汶川地震黄土场地地震反应特性研究。旨在了解大震远震区建筑破坏原因、规律与特征;对影响远震区震害的地震动特性、地形地貌特征、覆盖土层厚度、水文地质条件等主要因素,给出了一些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并结合实际震害特点,提出黄土地区建筑结构抗震及地震安全对策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具体工作如下:(1)收集整理了近年发生的着名大地震的震害资料,对远震区高层建筑震害进行对比,探讨远场高层建筑的震害特征、分析破坏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影响远震区高层建筑破坏的关键因素,抓住这些关键因素,也即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内容。(2)对汶川地震部分台站记录进行分类统计,研究了地震动峰值、反应谱及持时随传播距离及场地条件的变化规律,明确了远场地震动峰值、反应谱及持时的特征,指出了当前设计谱存在的不足,探讨了考虑远场地震作用设计谱的修正问题。(3)以汶川地震文县斜坡为典型实例,应用地形台阵对地震余震情况进行观测,采用传统谱比法对观测到的12次余震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斜坡地震动峰值及反应谱随高程的变化规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5种不同坡角斜坡模型的计算分析,找出了不同角度斜坡动力响应随高程的变化规律。(4)以汶川地震典型黄土塬场地为对象,应用大型振动台设备进行了3种不同覆盖层厚度的黄土塬场地动力响应模拟试验,并以振动台试验数据和震害实例为基础,利用有限元软件完成了4种不同覆盖层厚度黄土塬模型的计算分析,重点研究了黄土塬场地地表加速度响应随覆盖层厚度及地震动强度的变化规律。(5)以实际场地为例,分别构造了10个不同地下水位和11个不同地表水位的黄土场地计算模型,选用3个概率水准下的9条地震加速度记录作为输入地震动,采用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共进行了189种不同组合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总结了地下水上升和地表水下渗对典型黄土场地地表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的影响规律。本文的研究对于更加科学和合理地确定黄土地区建设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于提高该地区的抗震设防能力起到了积极的科学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11期)

鲁博宽,龚景海[2](2019)在《罕遇地震下大跨张弦桁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大跨张弦桁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和地震反应规律,采用STCAD软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再导入SAP 2000中分别进行多维单点和多维多点的地震时程分析,依据工程实际选取叁种视波速来考虑行波效应的影响。最终从构件的应力、工作状态及内力时程叁个方面对多点和一致输入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张弦桁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良好,但结构存在薄弱部位;多点输入对结构上部桁架和山墙的影响很大,而对索和撑杆的影响较小。建议大跨张弦桁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验算应考虑多维多点输入,并选取不同视波速进行验算,取最不利视波速的结果作为参考。(本文来源于《钢结构(中英文)》期刊2019年11期)

刘晶波,王东洋,谭辉,宝鑫[3](2019)在《隧道纵向地震反应分析的反应位移法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下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 50909—2014)采用了纵向反应位移法,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地震动作用下土体与地下结构的相互作用。而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是一种可用于非一致地震动输入时隧道等长线型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实用方法。以北京某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方法和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完成了出平面剪切波斜入射下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计算,并与动力时程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规范方法计算模型中离散的地基弹簧无法反映地基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内力(主要是剪力)计算出现较大的误差;假定沿隧道纵向土层位移分布为正弦波式的规范方法由于正弦波型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内力计算结果与动力时程结果相差过大;而以自由场位移时程作为等效地震作用的规范方法计算得到的最大弯矩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但最大剪力与动力时程方法相差较大,同时这一方法需完成所有时间步的静力计算才能获得结构最不利地震反应,影响了计算效率。而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可以有效模拟地震作用下地基土对结构的约束作用、简便的判断结构最不利地震反应时刻,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较高的计算效率,能够反映地震波作用下非一致地震动输入对隧道纵向地震反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21期)

金丹丹,师梦芹,丁文昌,朱姣[4](2019)在《苏州城区凹陷沉积土层对地震反应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土层非均匀分布的苏州城区凹陷沉积场地,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模拟无限域场地的边界,基于ABAQUS建立大尺度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加速度峰值、位移峰值、频谱等地震动参数特征,探讨了凹陷沉积土层对地震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凹陷沉积地震动响应呈现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局部位置地表加速度放大效应明显;苏州城区场地敏感周期段为0.20~0.70 s,与水平均匀场地相比,凹陷沉积场地地表反应谱沿横向变化较大,越靠近地表,反应谱谱峰越向长周期方向偏移;由于地震波在局部区域聚焦,凹陷沉积场地PGA值沿深度方向呈起伏变化现象;沿水平方向的PGD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非单调递减,且与输入地震动频谱特性相关.大尺度二维模型一定程度上能合理反映微地形起伏、土层分布对地震波传播过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靖程,张德明,叶爱君[5](2019)在《横向抗震体系对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地震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的横桥向常规体系为固定约束体系,而在中高地震烈度区,常常需要采用减震体系来减小桥梁的地震反应。本文以济南凤凰路黄河大桥这一典型大跨度叁塔自锚式悬索桥为背景,通过对比减震体系与固定约束体系的地震反应、惯性力传递路径,以及减震体系的减震效果及耗能特性,分析横向抗震体系对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减震体系可以大幅减小桥面系的地震惯性力,从而有效减小从墩梁、塔梁连接处传递的惯性力来降低下部结构地震需求;不同抗震体系中通过缆索体系传递的地震惯性力差别较小,且均可忽略;减震装置的滞回耗能效果理想,滑动支座对耗能贡献可忽略。(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卢俊龙,李传立,韩鑫[6](2019)在《开明寺唐塔地震反应及抗震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开明寺唐塔地震作用下的动态效应,通过力学性能试验确定塔的材料参数,建立塔体的数值模型,计算了结构动力特性,并根据场地条件选取El-Centro波作为地震动,分别按照7度小震、中震和大震进行输入,计算了塔体的动力响应,分析了加速度放大系数、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随楼层高度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古塔抗震能力评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宝鑫,刘晶波,王东洋,王菲,李述涛[7](2019)在《礁灰岩波速对岛礁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作者前期建立的岛礁-海水系统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纵向成层的岛礁模型,并分别在适宜范围内改变各层礁体的剪切波速,分析其对于岛礁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礁体顶部软弱层和岛礁底部及海床处的礁灰岩波速对于岛礁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较为显着,随着顶层礁体波速的减小和底层礁体波速的增大,礁顶加速度峰值比均显着增大;岛礁中部礁灰岩波速对礁顶地震反应的影响相对有限,且影响规律随输入地震动的不同呈现不同趋势。本文研究对于未来开展大规模岛礁-海水系统动力反应分析中确定珊瑚礁岩体的材料参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期刊2019-10-18)

陈阳,陈清军[8](2019)在《火灾后CFRP加固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火灾后CFRP加固下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以上海某软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对未受火情形下地铁车站结构、火灾后CFRP加固情形下地铁车站结构以及未加固情形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文中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土-地铁车站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叁维有限元模型,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考虑土体的非线性,以叁条不同类型的地震波作为输入,对上述叁种情形下地铁车站结构的位移响应、加速度响应、应力和内力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火灾后CFRP加固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CFRP加固材料可有效提升结构的刚度,降低侧墙的水平向位移峰值;CFRP加固使结构的应力重分布,能够有效分担加固后结构的内力,提升整体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期刊2019-10-18)

吕玮,曾迪,张立红,杨陈,谭立立[9](2019)在《特高压电气设备地震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特高压电气设备作为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是保障变电站及整个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分析特高压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结合特高压电气设备的结构特点,本文选取叁种典型类型的特高压电气设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分别对其进行地震反应分析,为特高压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期刊2019-10-18)

张亚飞,谭平,刘晗,周福霖[10](2019)在《钢筋混凝土框架隔震楼梯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保地震作用下楼梯的安全,拟将隔震技术应用到楼梯之中以提高其抗震性能。本文研发了楼梯专用的新型隔震支座,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包括支座的竖向刚度、水平刚度和极限承载、变形能力,以及支座水平刚度的剪应变、压应力、温度等相关性,采用SAP2000对隔震楼梯框架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时程分析与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该楼梯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稳定,地震作用下降低了50%的梯板应力,隔震效果明显。楼梯隔震可以很好地消除梯板斜撑作用,使得结构刚度均匀,楼梯构件满足抗震要求。提出了一整套简便可行的新型楼梯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与更换方式,用于该新型楼梯隔震支座的推广。此外,该楼梯隔震支座具有造价低,易于制作、施工和更换的特点,适合在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楼梯中应用。(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9年05期)

地震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大跨张弦桁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和地震反应规律,采用STCAD软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再导入SAP 2000中分别进行多维单点和多维多点的地震时程分析,依据工程实际选取叁种视波速来考虑行波效应的影响。最终从构件的应力、工作状态及内力时程叁个方面对多点和一致输入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张弦桁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良好,但结构存在薄弱部位;多点输入对结构上部桁架和山墙的影响很大,而对索和撑杆的影响较小。建议大跨张弦桁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验算应考虑多维多点输入,并选取不同视波速进行验算,取最不利视波速的结果作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夏坤.汶川地震黄土场地地震反应特征分析[J].国际地震动态.2019

[2].鲁博宽,龚景海.罕遇地震下大跨张弦桁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钢结构(中英文).2019

[3].刘晶波,王东洋,谭辉,宝鑫.隧道纵向地震反应分析的反应位移法对比[J].振动与冲击.2019

[4].金丹丹,师梦芹,丁文昌,朱姣.苏州城区凹陷沉积土层对地震反应特征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王靖程,张德明,叶爱君.横向抗震体系对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地震反应的影响[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

[6].卢俊龙,李传立,韩鑫.开明寺唐塔地震反应及抗震能力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宝鑫,刘晶波,王东洋,王菲,李述涛.礁灰岩波速对岛礁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2019

[8].陈阳,陈清军.火灾后CFRP加固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2019

[9].吕玮,曾迪,张立红,杨陈,谭立立.特高压电气设备地震反应研究[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2019

[10].张亚飞,谭平,刘晗,周福霖.钢筋混凝土框架隔震楼梯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

论文知识图

叁向隔震支座结构图年巴基斯坦地震中多座高层公寓倒...加速度沿场地深度的分布模型结构有限元模型(模型M)光塔有限元计算模型方案3光塔计算模型

标签:;  ;  ;  ;  ;  ;  ;  

地震反应论文_夏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