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高等教育论文-陆汉栋

职业生涯高等教育论文-陆汉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职业生涯高等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职业生涯发展,人才培养,新常态

职业生涯高等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陆汉栋[1](2019)在《“职业生涯发展型”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常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传统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不足;"职业生涯发展型"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常态:注册制入学的新常态,学生管理的新常态,教学体系的新常态,校企"双元制"协同培养的新常态;人才培养重点领域:"实训+实战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新常态等。(本文来源于《中国成人教育》期刊2019年09期)

严岿,黄涛[2](2017)在《面向职业生涯规划的高等教育质量多元化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职业生涯教育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层次和职后继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质量评价是发现、反馈教学信息,纠正教学不足,调整教学措施的一个重要手段。参考国内外研究文献,从学校、学生和社会3个方面构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体系,引入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某高校理工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期刊2017年03期)

刘颖,李莘,蔡晓楠,闫厚文[3](2016)在《成人高等教育运动训练专业人才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成人高等教育运动训练专业人才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实际出发,在分析影响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提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原则,旨在为促进成人高等教育运动训练专业人才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辽宁体育科技》期刊2016年02期)

郭睿[4](2015)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主要手段,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就需要制定大学生职业规划,以及如何把规划付诸实施提出了几点设想。(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5年10期)

顾恒[5](2014)在《留苏群体学术职业生涯与新中国高等教育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初期的留苏运动,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其中不乏活跃在高教战线的大学教师。在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演进历程中,这群留苏生一方面积极为建立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体系探索、实践;另一方面在自身的学术职业发展中也深受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影响。基于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视角透析这一群体,有助于为留学史、高教史和中苏关系史的研究填补些许空白,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思学术与政治。本研究搜集了326名对新中国高等教育有突出贡献的留苏学生史料,整理制作成“新中国留苏学术职业者名录”,并就此为依托加以集体传记研究方法的运用,对新中国从事学术职业的留苏群体进行了量化指标分析。本文试图揭示《名录》中留苏群体的产生背景、构成特征及特征背后体现的社会因素;描述该群体对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所起的作用;尝试分析1949—-1966“高教十七年”、1967-1976十年文革、1977-1992改革开放这叁个阶段内高等教育变迁对该群体学术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为了使这一讨论更为集中和有针对性,本文选取了一些有关学术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作为考察的入手点,即留苏群体的社会地位;教学与科研的主题、方法及价值取向;学术工作的重心等在不同阶段的变换。本研究所得结论:其一,留学政策是决定留苏群体构成特征的主导因素;其二,高等教育的制度性环境始终影响留苏群体的学术职业发展;其叁,推进文革后高等教育的复兴是留苏群体作出的主要贡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4-03-01)

叶璋礼,惠圣[6](2012)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高等教育与就业》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使个体就业逐渐进入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职业生涯的不稳定性、动态性与多向性导致我国当前一定程度的大学毕业生市场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的错位,要求高等教育回归教育本位,恪守大学使命,从硬技能与软技能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加强多学科融会,淡化以职业为主导的专业模式,就业指导教学必须将近期培养目标与远期职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本文来源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罗群[7](2012)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影响因素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我国快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教育新理念,也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化解大学生就业困难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主动进行的实践探索。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动力因素、政府推动方面的主导因素、高校自身发展方面的关键因素和学生成才就业方面的主体因素。(本文来源于《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岳金霞[8](2011)在《高等教育领域女性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障碍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同女性在其他职场中所面临的困境一样,在高等教育领域女性职业生涯发展也需要跨过诸多障碍,如入职初期面临的尴尬、晋升过程中遭遇的瓶颈等。结合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现状,探索女性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突破障碍的有效途径可以看出,扎实的学术功底是基础,卓越的领导能力是利刃,科学的晋升制度是保障,和谐的文化环境是根本。(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陈艳君[9](2011)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大学生就业的高峰已经到来,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重视并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更加迫切。首先论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成因,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从树立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建立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理论教育结合的社会实践体系、建设高素质的职业规划指导队伍、完善与时俱进的家庭教育模式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水平的对策。(本文来源于《职业时空》期刊2011年03期)

惠圣[10](2010)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高等教育与就业》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逐渐使个体就业开始进入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职业生涯的不稳定性、动态性与多向性导致我国当前一定程度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的错位,要求高等教育回归教育本源,恪守大学使命,从硬技能与软技能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加强多学科融会,淡化以职业为主导的专业模式,就业指导必须教学将近期培养目标与远期职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本文来源于《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12-04)

职业生涯高等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职业生涯教育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层次和职后继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质量评价是发现、反馈教学信息,纠正教学不足,调整教学措施的一个重要手段。参考国内外研究文献,从学校、学生和社会3个方面构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体系,引入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某高校理工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职业生涯高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陆汉栋.“职业生涯发展型”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常态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9

[2].严岿,黄涛.面向职业生涯规划的高等教育质量多元化评估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7

[3].刘颖,李莘,蔡晓楠,闫厚文.成人高等教育运动训练专业人才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6

[4].郭睿.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J].时代教育.2015

[5].顾恒.留苏群体学术职业生涯与新中国高等教育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14

[6].叶璋礼,惠圣.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高等教育与就业[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7].罗群.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影响因素解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

[8].岳金霞.高等教育领域女性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障碍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陈艳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J].职业时空.2011

[10].惠圣.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高等教育与就业[C].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标签:;  ;  ;  ;  

职业生涯高等教育论文-陆汉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