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山:“党领导一切”基本方略:依据、内涵与路径论文

文大山:“党领导一切”基本方略:依据、内涵与路径论文

摘 要:“党领导一切”基本方略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历史依据,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为集中全党全国力量开启新征程,十九大报告对“党领导一切”基本方略的深刻内涵作出了富有新时代特点的全新诠释。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这一方略的三条重要路径。

关键词:“党领导一切”; 依据; 领导体制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把“党的领导”地位提到新高度,对“党的领导”内涵作出了富有新时代特点的全新诠释,体现了我们党对“党的领导”问题认识的深化,研究这一方略的重要依据、深刻内涵及实施路径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意义重大。

一、“党领导一切”基本方略的重要依据

“党领导一切”基本方略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历史依据,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

(一)坚持党的最高领导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44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阐述了共产党的特点和先进性。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对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进行了许多重要探索。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他指出:“党是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是领导者。”[2]423“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3]302在这里,列宁明确了党的领导地位,强调了党应该领导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表明,共产党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最高领导权,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建党原则自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

(二)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一切,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另一方面,通过落实民主集中制,以制度的刚性切实保障党中央权威。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保持团结统一、运转高效的制度保证。为集中全党之力,取得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胜利,就必须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新时代,严格执行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长期艰辛曲折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判断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最终取得了全国政权,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宣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历史任务的完成,为完成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2.成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降低溶液p H值或在溶液体系中加入低含量的NaCl,均能提高CaSO4在水中的溶解度,且在一定的NaCl含量范围内,加入NaCl越多,CaSO4溶解度越大[18-19]。因此,选择盐酸和NaCl调节CaSO 4的溶解度,以探究硫酸盐溶解度对TSR反应生成H 2 S的影响。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确保党在新时代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领导一切”基本方略是对“党领导一切”原则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分析新的时代特征基础上形成的党的创新理论,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重要行动纲领。

3.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提出了“党领导一切”原则,以确保党的动员能力最大化。我们党最早确立“党领导一切”这一重要原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1942年9月1日通过的《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明确规定:“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党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与民众团体。根据地领导的统一与一元化,应当表现在每个根据地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6]427党是领导一切的,动员党政军民也就意味着动员一切力量,毛泽东在1946年的《准备对付蒋介石大打的作战部署》中指示,“拟以陈赓为司令员、薄一波为政治委员,组织指挥机关,统一指挥太行(太南不在内)、太岳、晋西南(吕梁)及晋东北靠近正太路两个分区之一切党政军民力量”[7]121-122。可见,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党有限的力量和掌控的少量资源,“党领导一切”原则的提出和坚持,有利于动员一切力量、集中一切力量,争取对敌斗争的胜利。

江西之诗,自山谷一变,诗甚精绝。……东坡亦以为读鲁直诗,如见鲁仲连,不敢复论鄙事。愚之诵此言久矣,恨未得目其全集。今观是选,亦足反隅。果清新奇怪,成一家格辙。……后之学诗者,苟能即此一帙,熟读而深体之,则古人悟入之法,当自此得之。祛浅易鄙陋之气,换清新奇巧之髓,枯弦弊轸,不患其不满人耳。[2](9辑,P191)

总之,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的光辉业绩,扭转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5]10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力量。

(三)坚持“党领导一切”原则是我们党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经验

3.日本智能制造系统的目标。日本发起IMS倡议的根本目的在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IMS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产品全生命周期技术、生产工艺的改善、生产系统软硬件工具的更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开发及企业成长发展模式的创新等。为完成其肩负的使命和实现预期的收益,IMS系统确立了十大重点研发领域,包括可持续动力、模拟仿真、定向需求等(林捷,2003)。[10]

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国内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任务和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党领导一切”原则得到坚持,并推广到全国,继续确保党的动员能力最大化,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巩固。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讲话中明确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1958年年初,毛泽东针对当时存在的分散主义,强调集中只能集中于党委,只能有一个核心。他重申了“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8]650-651的三十二字方针。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9]305。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又多次强调“党领导一切”。如,1973年12月14日晚上,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处同部分政治局成员谈话时,毛泽东说,“政治局是管全部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10]511。毛泽东的系列论述表明,党在各种组织中,是无可争议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全方位的,覆盖党政军民学各个领域。坚持“党领导一切”原则为这一时期集中非常有限的资源,进而取得一系列重大工业、国防、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提供了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化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习近平指出,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明确提出治国方略的第一条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即“党领导一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锐意进取,紧跟时代步伐,勇于探索,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我们党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努力,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在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由改革开放之初为温饱而努力进入到今天的决胜全面小康,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的那样:“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4]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说明,中国共产党再次担负了领导核心的重任,她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该水源地作为城市的备用水源地,流域范围较大,位于城市建成区下游,降雨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对水源水质造成较为严重的威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该水源地的近远期水质保障措施及水厂运行管理建议。

习近平同志把“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形象地比喻为“众星捧月”,他指出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党居领导核心地位,这是党的全面领导集中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政权、军队、人民团体等一切组织的领导核心,对内政、外交、国防等一切工作拥有领导权。在同级各种组织中,中国共产党居领导核心地位,其他组织都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实现党对各种组织的领导,确保党的最高政治地位。

在信度和效度检验的基础上,根据本文的研究假设,以商品质量、商品价格、企业声誉、服务质量、购物便利性、网站安全性、物流快捷性和顾客转换成本为外生潜变量,以顾客满意度息和顾客忠诚度作为内生潜变量,利用AMOS17.0软件构建出B2C医药平台顾客忠诚度模型的路径图,如图2所示。

可见,“党领导一切”原则是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是我们党事业成功的保证。有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我们也越来越近了。

二、“党领导一切”基本方略的深刻内涵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了全面确立,古老的东方大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尽管遭受过严重的挫折,但从总体上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是巨大的。我们党取得的探索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一)“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领导一切”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而非部分领域、部分范围、部分方面、部分过程的领导。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必须是全方位的、立体的、不留死角的。从领导范围看,覆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以及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从领导工作全过程看,贯穿党的领导所有环节,体现在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和用理论掌握群众指导实践的动态过程中,体现用在民主、科学的决策,发挥组织的力量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部署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个流程环节中。党的领导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体现在对各个地方、各个组织、各个行业、各项事业的领导上,“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党管干部原则、选对人用好人、树立鲜明的价值观和政治导向上”[11]14。党的领导如果在哪个领域失守、在哪个方面失踪、在哪个环节被弱化,都会出现短板效应,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弱化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最终影响党完成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

航拍三维场景展现,即对航拍数据进行处理,将得到的DEM、正射影像在三维场景地图中展现的过程。传统的展现过程,一般包含以下步骤:

(二)增强“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党领导一切”,一方面表现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党居领导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党组织内部的上下级关系上,党中央能集中统一领导全党。这就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党建的首位,并进一步把保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定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方面,要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党之所以能在苦难中铸就辉煌,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通过两大举措把全党紧紧凝聚在一起,整合了全党同志的所有力量,这两大举措一个是理想信念,另一个是铁的纪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就要求全党加强纪律建设,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行动一致,最大限度整合全党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是我们党最核心的政治纪律。这就要求: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领袖权威,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上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

1.成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党领导一切”基本方略的贯彻路径

“党领导一切”基本方略不是抽象的理论原则,必须有切实的措施、路径去贯彻落实。

(一)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第一,明确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党委是领导核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首先要明确党在同级一切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只有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的最高政治地位,党领导一切才有可能。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党委居领导核心地位,人大、政协等应接受和服从党委的统一领导,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国四项基本原则之一,不可动摇。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不可动摇。面对原有按单位设置党组织的格局被打破的新形势,应该结合实际创新党支部设置形式,使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第五条明确规定:“规模较大、跨区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商业街区、商务楼宇等,符合条件的,应当成立党支部……为期6个月以上的工程、工作项目等,符合条件的,应当成立党支部。”[12]

第二,按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和其他组织的关系。在确保党的全面领导的前提下,党委要协调各方,支持人大等其他组织依法独立开展工作,形成党委领导、其他组织协同的整体合力。各级党委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照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职权范围和工作方式提出任务和要求,并加强督促检查,抓好工作落实。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充分发挥党组的作用。党组要在所在机关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同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加强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按照职责权限做好干部管理工作,讨论和决定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和发展党员、处分党员等重要事项,领导机关党组织的工作。党的领导是非党组织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诊断及分型标准[2]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分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急性感染、创伤或手术2周以内者;最近12个月发生过消化道出血;合并脑血管意外或外周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疾病或免疫性疾病者。

(二)坚决维护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

第一,坚决维护核心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关键。核心是党中央的核心,也是全党的核心。核心是全党行动的最高指挥者,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核心,党才会有凝聚力、战斗力;核心是党集中集体智慧的“大脑”,有一个有创造性的核心,党才会有活力。中共党史告诉我们:确立和维护党的核心至关重要。从党史上看,我们党有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上非常可靠的、理论上有创造性的、为民情怀非常浓厚的领导核心是党的事业成功的前提。党的领袖是率领全党克服重重危机的“定盘星”,是带领全国人民攻坚克难的“压舱石”,确立和维护核心对党凝聚党内外一切力量进而领导一切至关重要。列宁指出:“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这都是起码的常识。”[13]21

第二,增强“四个意识”,维护核心权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向党中央看齐、向核心看齐,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凝聚全党意志。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维护核心权威要从支部抓起,2018年10月28日出台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提出要强化支部的政治功能。维护核心权威既要通过增强“四个意识”提高自觉性,还要防止各种形式的跑偏走调。树立科学理性的“核心意识”是真正拥护核心、维护核心,确保党保持生机活力的前提,要避免陷入“个人崇拜”或“盲目热捧”的陷阱。

第三,民主集中制是维护核心的制度保障。核心要有制度的硬约束,否则核心的确立和维护就有可能失去刚性保障,成为空谈。一方面,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确立提供了制度保障。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表明,习近平同志有能力、有资格成为党的核心,这一点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前就成为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文件征求意见过程中,各地各部门都表达了这次全会明确习近平同志为党的核心的愿望。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集中全党的意志,明确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可见,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是经过先民主后集中的程序以及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际运作中得以确立的。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维护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章第十条明确规定:“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14]《中国共产党章程》是我们党的总章程、总规矩,在党内法规体系中具最高效力。这样,领袖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就有了制度的刚性保障,并得到全党拥护。民主集中制既是一个维护核心的制度保障,还是一个汇集群体智慧的制度安排。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利于发挥非核心成员的智慧和积极性,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则集中了智慧、集中了集体意志。

(三)完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其一要健全党中央实行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继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整合机构,转变职能,凝聚力量,实现党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其二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党组)的工作职责,健全其工作制度,实现党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全面领导,实现党对一切重大工作的领导。

三是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在集中居住区内规划建设乡村文史馆、文化站、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鼓励送戏下乡、科普教育等文化服务向新型农村社区倾斜,将社区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同时深入挖掘深厚的乡土文化、创业文化,建设乡贤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一系列文化设施,使原本的“破烂村”转变为乡土的、健康的、文化的、历史的美丽乡村。□

二是建立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机制。可从三个方面完善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机制。其一要建立健全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从理论层面来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领导;从领导体制来说,党委居核心地位,谋划全局,掌握方向,党委的角色是总揽和协调。所以,党委应对全局工作进行通盘考虑,整体谋划,形成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其二要建立健全分类推进的工作机制。所谓分类推进的工作机制,就是合理划分工作层次,处理好重点工作和面上工作的关系。对此,党委把工作明确区分类别,并要求按类别差异分类推进,党委根据不同工作类型或总揽或协调。其三要完善领导班子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领导班子里,“一把手”要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才,形成班子整体合力。党委副书记和班子成员要到位而不越位,自觉接受党委领导,主动按照党委的决策和书记的意图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论社会主义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01).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第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1]王岐山.开启新时代踏上新征程[C]//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2]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M].人民日报,2018-11-26(01).

[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4]中国共产党章程[N].人民日报,2017-10-29(01).

TheBasicStrategyof“PartyLeadershipinAll”:Basis,ConnotationandPath

WEN Dashan, PENG Zhongxin

(School of Marxism,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422000, China)

Abstract: The basic strategy of “Party Leadership in All” has been put forward on a solid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basis. Adhering to the Party’s leadership in all work is the political and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for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order to concentrate the strength of the whole Party and the whole country and start a new journey, the report of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give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the basic strategy of “Party Leadership in All”.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leading core position, resolutely safeguarding the Party’s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whole Party’s core, and perfecting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of adhering to the Party’s overall leadership are three important ways to implement the general plan.

Keywords: “Party Leadership in All”; basis; leadership system and mechanism

收稿日期:2019-08-10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专题教学研究”(19JDSZK104);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5A173);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新情况及其应对研究”(XSP19YBZ013)

作者简介:文大山,男,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彭忠信,男,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012(2019)04—0020—06

标签:;  ;  ;  ;  ;  ;  ;  ;  ;  ;  ;  ;  

文大山:“党领导一切”基本方略:依据、内涵与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