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记录的轨道和亚轨道时间尺度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记录的轨道和亚轨道时间尺度气候变化

一、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记录的轨道、亚轨道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龚承林,齐昆,徐杰,刘喜停,王英民[1](2021)在《深水源—汇系统对多尺度气候变化的过程响应与反馈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源—汇系统对多尺度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是当前深水沉积学研究的前缘和新动向。通过梳理外陆架—深水盆地沉积物搬运分散系统(深水源—汇系统)对从构造尺度到人类尺度气候变化的过程响应,揭示了两种(迟滞和瞬态)深水源—汇系统的过程响应与反馈机制。迟滞响应深水源—汇系统的过渡区较宽、响应尺度较大(Teq≥104年),有利形成条件为:宽陆架且无峡谷延伸到内陆架以及冰室气候;其沉积物搬运分散过程主要受到可容空间的驱动(吻合经典的Exxon层序地层学理论)。在迟滞响应深水源—汇系统中,构造—轨道尺度的冰室气候期浊流活动较强、形成的沉积体相对富砂,温室气候期浊流活动较弱、形成的沉积响应相对富泥;而亚轨道—人类尺度的气候波动常被快速海平面上升所"淹没"、不能调控深水沉积物搬运分散过程。瞬态响应源—汇系统过渡区较局限、响应尺度较小(Teq≤104年),有利形成条件有:窄陆架、温室气候、峡谷头部和河口相接或相邻、断陷湖盆以及三角洲越过陆架坡折,其沉积物搬运分散过程对物源供给更为敏感,主要受物源供给驱动(偏离经典的Exxon层序地层学理论)。在瞬态响应深水源—汇系统中,不论是构造—轨道尺度的气候变化还是亚轨道—人类尺度的气候波动,只要其能够诱发物源供给的变化(而不论可容空间是上升还是下降),都能够对深水源—汇过程响应进行调控。

王飞[2](2020)在《青藏高原东缘四姑娘山末次冰期冰川演化及其气候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很多山地已经建立起了第四纪冰川演化的年代序列,但大部分以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轨道尺度)为主。近期,在部分山地也发现了冰川对亚轨道尺度气候变化的响应,但仍然较为零星,因而对该时间尺度上冰川演化的模式及其气候驱动机制还缺乏较为系统的认知。季风温冰川(海洋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且侵蚀能力强,最有可能记录下这些更短时间尺度的冰川波动,因此本文选择高原东缘发育有海洋型冰川的极高山地四姑娘山为研究区,开展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工作以期能提升对上述问题的更深入认识。此外,同为东缘极高山地的贡嘎山地区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古冰川演化年代序列,末次冰期以来冰川也出现了多次对亚轨道尺度气候事件的响应,因而本文重点关注四姑娘山末次冰期的古冰川演化,开展定年和古冰川的模拟研究,这不仅有助于建立高原东缘极高山地古冰川作用时代和范围更完善的标尺,还有可能揭示出冰川对亚轨道尺度气候变化事件的响应模式及其气候驱动机制。基于上述目标和思路,本论文在四姑娘山冰川沉积序列最全的长坪沟及其下游谷地,首先开展冰川遗迹的10Be暴露定年(32个样品),并进一步结合贡嘎山已有的年代序列,建立了起高原东缘极高山地古冰川演化的年代标尺;其次,通过大区域尺度冰川演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各区域的异同性及其可能原因;最后,利用2-D冰川流动模型重建出各期次冰进的冰量、ELA及相应的气温降水组合,探讨了高原东缘山地古冰川演化的气候驱动机制。初步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四姑娘山中梁子阶段、大营盘阶段和日隆关阶段的10Be暴露年代分别为28.69±2.7330.65±2.89 ka(n=12)、20.17±1.9122.78±2.15(n=8)和15.81±1.5117.88±1.68 ka(n=11),大致可与末次冰期的3次亚轨道尺度降温事件(H3、H2和H1事件)相对应;结合贡嘎山第四纪冰川年代序列,确认青藏高原东缘极高山地至少经历了MIS6、MIS3中期、H3、H2、H1、早全新世、新冰期以及小冰期等8次规模较大的冰进。该区域的古冰川不仅能记录到轨道尺度上气候变化的信息,也能灵敏地响应亚轨道尺度的气候波动。2.基于已有降水资料分别设定末次冰期H3、H2和H1冰进的降水为现代的40%80%、40%80%和50%80%时,重建出各时段相应的冰川面积分别为310.4310.9 km2、299.2300.4 km2和153.4155.4km2,冰量分别为36.343.9 km3、33.240.2 km3与20.623.8 km3,ELA分别较现代(5105 m)降低了13221172(1247)m、12561121(1189)m和12011107(1154)m,气温则需分别较现代降低10.08.5°C、9.58.1°C以及9.08.0°C。3.青藏高原东缘极高山地,冰期内发生的次一级冰进可能由亚轨道尺度降温事件驱动,反映的是北半球高纬度的温度信号;间冰期或冰期的间冰阶发生次一级较大规模的冰进则需要亚轨道尺度冷事件和降水增多的配合,可能反映的是北半球高纬度温度与低纬度夏季风的共同影响。

陈发虎,傅伯杰,夏军,吴铎,吴绍洪,张镱锂,孙航,刘禹,方小敏,秦伯强,李新,张廷军,刘宝元,董治宝,侯书贵,田立德,徐柏青,董广辉,郑景云,杨威,王鑫,李再军,王飞,胡振波,王杰,刘建宝,陈建徽,黄伟,侯居峙,蔡秋芳,隆浩,姜明,胡亚鲜,冯晓明,莫兴国,杨晓燕,张东菊,王秀红,尹云鹤,刘晓晨[3](2019)在《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探索自然环境及其各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的特征、演变过程、地域分异规律以及驱动机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类型丰富且区域差异较大,为开展自然地理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章主要围绕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内陆干旱化及河流发育、高原冰冻圈环境演化、全新世多时间尺度季风与西风气候变化、湖泊与湿地、流域模型与土壤侵蚀、过去人-地关系演化、生物地理及中国三维地带性规律等几个方面,梳理了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的重大理论进展与重要贡献.在简要交代国际前沿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回顾并梳理了中国自然地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研究脉络,进一步聚焦重大研究成果或具有较大争议、重大影响的学术争鸣问题,归纳目前研究现状,并进行未来工作展望.最后提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需求下,应发挥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的优势,厘清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过程、规律与机制,持续推进中国自然地理研究为国家战略服务,在全球视野下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地理学理论贡献.

于贝贝[4](2018)在《贡嘎山地区古冰川演化序列及其气候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贡嘎山是横断山脉最大的现代冰川作用中心,发育有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的典型季风海洋型冰川,同时正处于东亚和南亚季风的交汇区。第四纪期间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使该区域经历了多次冰川作用,并留下了诸多轮廓层次清楚、序列齐全的冰川作用遗迹。该区域古冰川演化序列的精准定年及各期次冰川发育所需古气候的模拟工作,不仅可以建立起青藏高原东缘极高山地古冰川作用时代和范围的精细标尺,还能可靠地反演出古冰川演化的气候驱动机制;对从机理上解读区域间冰期的同时性或异时性问题以及古气候模拟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可为预测冰川未来变化趋势提供更多的相似型或早期的信号。本文以该区域第四纪冰川作用遗迹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地貌地层学和冰川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贡嘎山西坡贡嘎沟子梅和魏石达两个阶段冰碛进行10Be暴露定年,再结合东坡已有冰川沉积的年代数据,建立了较为可靠且完善的贡嘎山古冰川演化的绝对年代序列;然后,运用基于古冰川物质平衡的2-D冰川流动模型模拟出了冰川作用遗迹保存较为完整的MIS3中期、全球末次冰期最盛期(global last glacial maximum,LGMG)、Heinrich1(H1)、全新世早期、新冰期和小冰期的古冰川规模以及各阶段冰川发育所需的古气候状况,进而探讨了各次冰进的气候驱动机制,初步得到的结论如下:1.贡嘎山西坡贡嘎沟子梅阶段和魏石达阶段冰碛垄上的10Be暴露年代分别为16.55±1.6118.62±1.80 ka(n=8)与10.00±0.9910.52±1.03 ka(n=6),可能分别对应于晚冰期的H1和全新世早期;结合贡嘎山东坡已有冰川沉积年代数据,确认贡嘎山地区第四纪以来至少经历了MIS6、MIS3中期、LGMG、H1、全新世早期、新冰期以及小冰期等7次较大规模的冰进,表明该区的古冰川不仅记录到了冰期–间冰期尺度的气候变化信息,也能灵敏地响应亚轨道尺度气候波动的影响。2.基于2-D冰川流动模型模拟获得贡嘎山贡嘎沟H1和全新世早期的古冰川面积为65.8 km2和66.47 km2,冰量为9.9811.44 km3与9.811.15 km3;海螺沟MIS3中期、LGMG、新冰期和小冰期的古冰川面积为111.1 km2、85.1 km2、66.85km2以及54.5 km2,冰量分别为15.0716.19 km3、8.8710.71 km3、7.367.49 km3和5.75.96 km3。当降水与现代相当时(?P=100%),MIS3中期、LGMG、H1、全新世早期、新冰期和小冰期的气温需分别比现代降低8.4°C、6.0°C、3.0°C、2.4°C、3.0°C和1.7°C。3.基于已有的古降水资料,设定贡嘎山MIS3中期、LGMG、H1、全新世早期、新冰期和小冰期冰进的降水分别为现代140%200%、40%80%、50%100%、100%130%、100120%以及80100%时,气温需分别较现代降低5.06.8°C、6.99.2°C、3.04.8°C、1.62.4°C、2.23.0°C以及1.72.5°C;LGMG、H1、新冰期和小冰期冰进主要是由气温降低驱动,MIS3中期与全新世早期冰进则为较丰富降水和低温共同驱动。

裴巧敏,马玉贞,胡彩莉,李丹丹,郭超,刘杰瑞[5](2016)在《全球典型地区MIS 5e阶段气候特征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深海氧同位素(MIS)5e阶段的环境要素可与现代暖期对比,研究其气候特征和持续时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代暖期过程和未来气候发展趋势,是第四纪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但对MIS 5e时期气候特征存在不同见解。通过对全球典型地区的35个具有可靠年代和可信代用指标古气候记录综合分析,初步认为:1MIS 5e起止时间为(128±2)116±2ka,该时期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存在小幅度波动,但对于是否存在冷事件及其变化幅度和起止时间,区域间的差异明显,如北大西洋区海洋气候记录指示MIS 5e阶段气候比较稳定,而挪威海区的气候记录显示MIS 5e早期气候有2个明显的变化,在中期存在一个冷事件;南极洲和格陵兰的δ18O,δD和CH4记录说明两区MIS 5e时期的气候都呈相对稳定状态;欧洲地区Eemian间冰期从南到北持续时间变短,气候波动幅度变大;中国地区MIS 5e气候特征研究分歧较大。2在亚轨道尺度上,MIS 5e时期全球气候具较好的一致性,太阳辐射可能是统一的驱动因子;在千年/百年尺度上,各个地区气候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能受区域局地因子的控制。3在全球MIS 5e气候变化的研究中,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提高,如关于全球性和区域性气候事件的联系、差异和机制问题、代用指标的指代意义及机理和MIS 5e阶段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及古气候模拟研究等。

田立德,姚檀栋[6](2016)在《青藏高原冰芯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冰川高分辨率连续记录了过去气候环境变化信息.通过多种代用指标的分析可以重建气候变化历史.稳定同位素是冰芯记录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青藏高原现代降水同位素过程的研究明确了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与气温的关系,奠定了青藏高原冰芯古气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青藏高原不同地区冰芯稳定同位素记录研究,恢复了末次间冰期以来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演化历史,冰川积累量变化揭示了过去降水量的变化过程;青藏高原冰芯中也保存了一系列的近代人类活动记录.此外,从青藏高原冰芯记录中提取了冰芯微生物种群及数量变化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解释过去气候环境变化,获得了冰芯中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新指标.

刘维明,杨胜利,方小敏[7](2013)在《川西高原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期气候变化》文中研究说明川西高原位于高原气候区和季风气候区的过渡位置,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对于认识青藏高原对周边气候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漳腊黄土剖面的14 C年代测试、地层对比,结合粒度-年龄模型建立了剖面的年代序列。测试了粒度、色度、磁化率和碳酸盐等指标,建立了剖面的气候演化序列。结果表明,剖面记录了104ka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漳腊黄土粒度在MIS(深海氧同位素阶段)3和MIS4阶段的中值粒径接近,分别为17.6μm和17.7μm,反映了期间有一次高原隆升。漳腊黄土粒度曲线记录了多个粒度变粗和变细事件,粒度在H(海因里希)2时明显粗于H1,表明受到了高纬气候系统的影响。另外还存在2个明显的粒度变细事件,分别发生在处于MIS3的28~31ka和42~45ka,是低纬气候系统影响的结果。漳腊黄土研究结果表明川西高原气候系统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郭志永[8](2012)在《北大西洋U1313站深海沉积物记录的早更新世气候变化》文中研究指明深海沉积物具有沉积剖面连续、后期干扰少、气候信息丰富及对比性强等优点,在揭示古气候变化方面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古气候研究。北大西洋对全球变化极其敏感,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源头和驱动器。格陵兰冰芯记录中发现的Dansgaard—Oeschger循环和大西洋深海沉积记录中的Heinrich事件等均反映了北大西洋地区在古海洋学、古气候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大洋钻探计划(ODP)北大西洋162和172航次已经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大洋钻探(IODP)伊始就安排2个航次(303和306)在北大西洋进行钻探,主要目标就在于重建上新世以来的标准地层,探讨古气候变化规律和机制。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记录的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研究(批准号:40601105)”的资助下,立足于IODP北大西洋306航次位于大洋中瘠西部侧面的U1313站(约41°N,32°W)2个高分辨率钻孔(A孔和D孔)拼接的深海沉积物研究剖面,在分析利用U1313站A孔和D孔颜色反射率、磁化率和密度等航行资料的基础上,对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 (White)壳体的氧、碳同位素组成、Mg/Ca比值、Sr/Ca比值、粒度组成和矿物成分等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重建了海水表层古盐度(SSS)、海水氧同位素背景值δ18Oseawater、古海水表层水温(SST)和CaCO3含量;采用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环境指示意义;引入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并和小波分析方法相对比,对U1313站的多个沉积记录指标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发现一系列亚轨道尺度古气候变化周期;恢复了北大西洋早更新世(2420.88~1460.89kaB.P.)古气候变化情况,确定了26个冰期—间冰期旋回。主要的结论如下:1.北大西洋早更新世2420.88~1460.89kaB.P.,发生了多次冰漂砾沉积事件,尤以研究剖面A10H5段104~124cm (98.97~99.17mcd,2082.63~2086.79kaB.P.)最为显着,出现了明显的冰漂碎屑沉积层,肉眼可见存在有数块粒径约3-20mm左右的砾石。2.研究剖面粒度组成主要是由黏土和粉砂组成,其中又以黏土含量为主,平均达到了76.13%,粉砂含量平均为23.84%,砂的含量平均仅为0.03%。粒度频率曲线均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说明由两种不同的物源组成。对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分析表明,存在组分Ⅰ(<1.729um)和组分Ⅱ(>1.729um)两个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它们对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基本相同,分别代表岩芯沉积的粗细颗粒的多少,推测是由西风环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两种动力条件的搬运下沉积形成的,其含量高低的变化能够反映气候的冷暖波动情况。矿物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剖面样品主要由石英、钙长石和伊利石等矿物组成。3.利用EMD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对颜色反射率、CaCO3含量、平均粒径、中值粒径、细黏土(%)、细粉砂(%)、细黏土/细粉砂、细黏土/>8um、组分Ⅱ和组分Ⅰ/组分Ⅱ等指标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的结果表明,大西洋地区早更新世气候变化不仅存在着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引起的偏心率周期(400ka和100ka)、岁差周期(23ka和19ka)和倾斜角周期(41ka),还存在着8ka (7.4-8.12ka)、6ka (5.79-6.4ka)、4ka (4.24-4.54ka)、3ka (3.16-3.65ka)、2ka (1.99-2.88ka)和lka (1.38-1.48ka)等一系列亚轨道的千年尺度周期。4.依据CaCO3含量和亮度L*的波动情况,在研究剖面115.48-69.43mcd(2420.88~1460.89kaB.P.)可以分为26个沉积旋回。根据深海CaCO3沉积第四纪大西洋型旋回的冰期CaCO3含量低和间冰期含量高的明显特点,可以判断出CaCO3含量和亮度L*的峰值对应间冰期、谷值对应冰期,说明在2420.88~1460.89kaB.P.,北大西洋地区气候变化波动频繁,至少发育了26次大小不等的冰期,δ18O和SST与CaCO3含量和亮度L*的波动情况吻合较好,证实了以上结论。5.综合分析CaCO3含量、亮度L*、磁化率、平均粒径、中值粒径、细黏土(%)、细粉砂(%)、细黏土/细粉砂、细黏土/>8um、组分Ⅱ、组分Ⅱb、组分Ⅰ/组分Ⅱ、δ18O、δ13C、SST和Mg/Ca等16个指标,U1313站115.48-69.43mcd(2420.88~1460.89kaB.P.)揭示的古气候变化过程可以分为A、B、C、D、E、F、G、H和Ⅰ共9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古气候变化特征如下:A阶段(2420.88~2376.49kaB.P.),时间跨度为44.39ka,包括2个冰期。粗颗粒含量增加,气候变冷,对应冰期,全球冰量增加,伴有IRD事件发生。B阶段(2376.49~2261.53kaB.P.),时间跨度为114.96ka。包含3个冰期。细颗粒含量明显增加,气候变暖,以间冰期为主,全球冰量减少,没有证据显示发生IRD事件。C阶段(2261.53~2219.64kaB.P.),时间跨度为41.89ka。仅包含1个冰期,粗颗粒含量增加,气候变冷,对应冰期,全球冰量增加,伴有IRD事件发生。D阶段(2219.64~2092.21kaB.P.),时间跨度为127.43ka。包含有4个冰期。粗细颗粒含量均没有明显增加或者减少,气候波动较小,对应较长时间的间冰期,全球冰量减少,没有证据显示发生IRD事件。E阶段(2092.21~2019.66kaB.P.),时间跨度为72.55ka。包含3个冰期。A10H5段80~138cm(98.73~99.29mcd,2077.63~2089.29kaB.P.),出现明显的冰漂碎屑沉积层,证实发生多次IRD事件。此阶段粗颗粒含量增加,气候变冷,对应冰期,冰期的规模要大于相邻阶段,全球冰量增加幅度较大。F阶段(2019.66~1914.7kaB.P.),时间跨度为104.96ka。包含2个冰期。此阶段粗细颗粒含量均没有明显增加或者减少,气候波动较小,对应较长时间的间冰期,全球冰量减少,没有证据显示发生IRD事件。G阶段(1914.7~1865.57kaB.P.),时间跨度49.13ka。仅包含1个冰期。此阶段粗颗粒含量增加,气候变冷,对应冰期,全球冰量增加,但组分Ⅱb在此阶段内全部为零,没有证据发生多次IRD事件。H阶段(1865.57~1683.87kaB.P.),时间跨度181.7ka。包含5个冰期。此阶段细颗粒含量明显增加,气候变暖,对应间冰期,全球冰量减少,没有证据显示发生IRD事件。Ⅰ阶段(1683.87~1460.89kaB.P.),时间跨度为222.98ka。包含5个冰期。此阶段粗细颗粒含量高低变换频繁,且幅度较大,说明气候极端不稳定,波动剧烈,冰川多次进退,冰期和间冰期迅速转换,全球冰量多次迅速增加又快速减少,发生多次IRD事件。

田庆春[9](2012)在《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物记录的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文中认为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升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普遍认为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可可西里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该区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小,大部分地区仍保持原始的自然状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壳结构和自然环境以及特有的生物区系组成等,是研究高原内部气候演化历史以及分析区域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异同点的理想地点。文章以可可西里边缘地区106m深钻湖泊岩芯为材料,根据磁性地层学方法建立了BDQ06孔的天文轨道调谐时间标尺,坚实的年代学基础为区域和全球气候对比提供了可能。通过对BDQ06孔沉积物粒度、总有机碳、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org)、C/N、磁化率、色度、碳酸盐及其碳、氧同位素(δ13Ccar、δ18Ocar)等多环境指标的分析,重建了可可西里地区中更新世以来古气候古环境演化序列,并将本区气候变化与其它地质记录进行对比,发现它们在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尺度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既表现出与全球气候变化-致的信息,也反映了一定的区域特征。通过粒度特征并结合沉积速率的分析,分辨出中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的3次明显隆升时期,分别为-0.6Ma、0.36Ma和0.16Ma。功率谱分析显示本区0.9Ma以来气候变化既存在明显的轨道周期,同时也存在一些万年、千年尺度的气候不稳定振荡。同时小波分析显示本区0.9Ma以来不同时段气候变化周期信号强度不同,在约0.78Ma前出现较为显着的41ka周期,它与100ka周期同时出现,结束时伴随着100ka周期的最强功率谱出现,也就是说本区100ka周期在0.9Ma左右就已经出现,直到0.78Ma左右占据了主导优势,到0.58Ma左右100ka周期信号减弱,气候变化周期较为复杂,可能出现多种气候模式的组合。青藏高原隆升可能对本区气候环境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昆黄运动(~0.6Ma)使高原隆升到一个临界高度(3000~3500m),导致大气环流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转变,由于高原的阻挡使原来爬越高原的西风改为绕流,高空西风波槽增强,扰动加剧。使青藏高原大范围进入冰冻圈,强烈的高原冬季风吹向阿拉伯海,降低海面表层温度,从而又削弱了夏季风。导致高原内部环境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暖期不暖的特点,BDQ06孔显示此时气候波动幅度比上一阶段明显降低,各指标都显示出温度比较低。并且此时BDQ06孔各指标小波分析显示出100ka周期信号也受到影响,100ka周期信号变得较弱。说明此时气候变化不仅受到轨道驱动的影响,构造运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占有相当的比重,从而使本区气候表现出不规律的变化。0.36Ma的高原隆升可能导致了亚洲冬、夏季风都有加强,但其具体的隆升高度及其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共和运动(0.16Ma)使高原抬升到现代高度,奠定了现代气候的格局。

倪志云[10](2011)在《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化》文中认为近年来气候系统的快速变暖,使人类更为迫切地希望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距今时段较近,各种地质记录信息极为丰富,更重要的是其刚好包括了最后一次冰期-间冰期旋回,对于揭示第四纪气候特征和预测未来环境变迁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北京平原区作为研究区域—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灵敏区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能更好反映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历史。本文通过对北京平原区昌平钻孔高密度采样,运用OSL测年,对样品进行δ13Corg、碳酸钙、粒度特征分析,揭示了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变化特征及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事件。结合格陵兰冰芯和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初步探讨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δ13Corg值主要反映了温度是其主要控制因素,粒度和碳酸钙含量变化主要与降水量的大小有关。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化可划分出4个主要阶段:末次间冰期(MIS5;76 ka B.P.以前)气候温暖;末次冰期早冰阶(MIS4;76-56 ka B.P.)气候温和适度;末次冰期间冰阶(MIS3;56-18 ka B.P.)气候出现多次急剧的冷暖波动;末次冰期盛冰期(MIS2;18-13 ka B.P.)气候冷干,而其中的每个阶段可以划分出若干个次级波动。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与国内黄土研究相符合,存在与GRIP冰芯、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相似的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深海氧同位素的MIS5-2阶段、H1-H9冷事件及Bond旋回暖事件(1,2,4,8,12,17,18,19,20,21,23),亚洲季风系统模式与末次冰期-间冰期循环是耦合的,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明显表明了亚洲季风系统的不稳定性。但气候变化的耦合中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与格陵兰冰芯记录相比,研究区MIS3阶段有所推迟,MIS3阶段晚期为冬季风较弱的相对温暖时期;此外亚洲季风的加强快于GRIP氧同位素记录,且各H事件的变化幅度差别较大,差异性的存在是全球气候背景下区域古环境变化的反映。在驱动机制上,冬、夏季风主要受全球冰量的驱动,但夏季风在冰期与间冰期短时间尺度上的气候事件还有其他驱动因子,不能用轨道尺度的米兰科维奇理论来直接解释,这些可能与微地形、气象、水文等区域因素及其他更复杂的驱动机制有关。

二、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记录的轨道、亚轨道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记录的轨道、亚轨道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深水源—汇系统对多尺度气候变化的过程响应与反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深水源—汇系统的类型划分及其形成条件
    1.1 深水源—汇系统的类型划分
    1.2 迟滞响应深水源—汇系统的有利形成条件
    1.3 瞬态响应深水源—汇系统的有利形成条件
2 迟滞响应深水源—汇系统对多尺度气候变化的过程响应
    2.1 构造—轨道尺度(≥104年)气候变化的深水源—汇过程响应
    2.2 亚轨道—人类尺度(≤104年)气候变化的深水源—汇过程响应
3 瞬态响应深水源—汇系统对多尺度气候变化的过程响应
    3.1 构造—轨道尺度(≥104年)气候变化的深水源—汇过程响应
    3.2 亚轨道—人类尺度(≤104年)气候变化的深水源—汇过程响应
4 深水源—汇系统对多尺度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4.1 可容空间驱动的迟滞响应源—汇反馈机制
    4.2 物源供给驱动的瞬态响应源—汇反馈机制
5 讨论与展望
    5.1 深水源—汇系统对多尺度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5.2“浊流活动与气候变化的源—汇响应”之争
    5.3 如何甄别不同成因的浊流沉积
    5.4 利用深水沉积记录重构多尺度气候变化及其在源—汇系统中的源汇过程?
    5.5 深水源—汇系统对气候变化研究的能源—环境效应
6 认识与结论

(2)青藏高原东缘四姑娘山末次冰期冰川演化及其气候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原古冰川范围和时代的研究进展
    1.2 高原基于冰川模型对古气候重建的研究进展
    1.3 选题依据、拟解决的问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选题依据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及地形
    2.2 地质背景
    2.3 气候
    2.4 现代冰川发育、分布及第四纪冰川遗迹
    2.5 第四纪冰川遗迹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测年
        3.1.1 测年方法的发展历程
        3.1.2 暴露测年的原理
    3.2 宇宙成因核素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及测试
        3.2.1 样品采集
        3.2.2 样品的预处理
    3.3 2-D冰川流动模型
        3.3.1 模型原理
        3.3.2 物质平衡模型
        3.3.3 冰川流动模型
        3.3.4 数据来源及参数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姑娘山古冰川演化的年代序列及区域对比
    4.1 四姑娘山冰川沉积的暴露定年结果
    4.2 青藏高原东缘极高山地古冰川演化序列及区域对比
        4.2.1 四姑娘山末次冰期古川的演化序列
        4.2.2 青藏高原东缘极高山地古冰川的演化序列
        4.2.3 区域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冰川模型的高原东缘山地末次冰期冰进的气候驱动机制探讨
    5.1 四姑娘山末次冰期冰川规模及其古气候模拟
        5.1.1 古冰川规模重建
        5.1.2 冰川模拟的误差及各期次冰进所需气温
    5.2 高原东缘极高山地末次冰期以来各次冰进的气候驱动机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3)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进展
    2.1 干旱环境与沙漠演化
        2.1.1 干旱环境演化
        2.1.2 沙漠演化
        2.1.3 风沙地貌
    2.2 青藏高原地貌演化与大江大河发育
        2.2.1 青藏高原隆升与新生代环境
        2.2.2 青藏高原周缘河流发育与演化
    2.3 冰冻圈:冰川、冻土及其变化
        2.3.1 第四纪冰川研究的争论和进展
        2.3.2 青藏高原冰芯研究
        2.3.3 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变化
        2.3.4 多年冻土
    2.4 中国气候及气候变化
        2.4.1 季风气候及变化
        2.4.2 西风气候及变化
        2.4.3 中国全新世温度变化
        2.4.4 树木年轮与中国近2000年来年分辨率气候变化
    2.5 中国湖泊与湿地
        2.5.1 古湖沼学研究及大湖期争论
        2.5.2 湖泊污染与富营养化
        2.5.3 中国湿地研究进展
    2.6 流域模型与水土流失
        2.6.1 流域模型
        2.6.2 土壤侵蚀
        2.6.3 黄土高原水土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
        2.6.4 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的非线性机理
    2.7 过去人-地相互作用
        2.7.1 新石器时代与农业文明
        2.7.2 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
        2.7.3 欧亚大陆史前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
    2.8 生物地理
    2.9 自然地理地带性
3 结论与展望
    3.1 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正在全面走向国际研究第一方阵
    3.2 国际接轨和手段现代化的研究推动中国自然地理研究走向国际前沿
    3.3 立足中国特色在全球视野下的自然环境研究推动中国自然地理研究引领国际前沿

(4)贡嘎山地区古冰川演化序列及其气候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山地古冰川演化序列的研究进展
        1.1.1 序列相对年代的划分
        1.1.2 序列的绝对定年
    1.2 基于2-D冰川流动模型的气候重建研究进展
    1.3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2.2 地质背景
    2.3 气候
    2.4 现代冰川概况
    2.5 第四纪冰川遗迹分布
        2.5.1 东坡冰川沉积
        2.5.2 西坡冰川沉积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测年
        3.1.1 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测年的原理
        3.1.2 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及测试
    3.2 2-D冰川流动模型
        3.2.1 物质平衡模型
        3.2.2 冰川流动模型
        3.2.3 模型的数据来源及参数选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贡嘎山古冰川演化的年代序列
    4.1 贡嘎山西坡冰川沉积的暴露年代
    4.2 贡嘎山古冰川的演化序列及区域对比
        4.2.1 贡嘎山古冰川的演化序列
        4.2.2 区域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贡嘎山末次冰期以来的古气候重建及冰进驱动因素探讨
    5.1 贡嘎山末次冰期以来的古气候重建
        5.1.1 各次冰期的规模重建
        5.1.2 各次冰期的古气候重建
    5.2 贡嘎山末次冰期以来各次冰进的气候驱动因素探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全球典型地区MIS 5e阶段气候特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筛选
    2.2 分析方法
3 MIS 5e阶段气候变化特征
    3.1 北大西洋区
    3.2 南极洲区
    3.3 格陵兰区
    3.4 欧洲地区
    3.5 中国
4 讨论与展望

(6)青藏高原冰芯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藏高原现代大气降水同位素变化研究为冰芯气候意义解释奠定基础
    1.1 青藏高原北部降水同位素与气温转换函数的建立
    1.2 大气环流对降水和冰芯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2 青藏高原冰芯记录所揭示的气候环境变化
    2.1 青藏高原冰芯记录的轨道尺度的气候变化
    2.2 青藏高原过去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
    2.3 过去100年冰芯记录与全球变化
    2.4 冰芯记录恢复的降水量变化历史
    2.5 冰芯中的人类活动记录
    2.6 冰芯中的微生物
3 展望
    3.1 冰芯钻取技术与冰芯定年技术的发展是冰芯研究急需突破的核心技术
    3.2 更多的气候环境指标的挖掘为冰芯环境科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3 冰芯中的人类活动记录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7)川西高原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期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2.1 色度、碳酸盐和磁化率结果
    2.2 粒度特征
    2.3 年代控制
3 讨论
    3.1 末次冰期以来的高原干旱化过程
    3.2 亚轨道尺度的气候变化特征
4 结论

(8)北大西洋U1313站深海沉积物记录的早更新世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环境变化与古气候变化研究
    1.2 国内外古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框图
        1.3.5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背景
    2.1 区域概况
        2.1.1 洋底地形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文特征
    2.2 研究背景
        2.2.1 科学大洋钻探历史回顾
        2.2.2 IODP北大西洋气候研究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样品来源
        3.1.2 钻孔剖面岩性特征
        3.1.3 年代框架
    3.2 实验方法
        3.2.1 碳氧同位素
        3.2.2 镁钙比值(Mg/Ca)
        3.2.3 粒度
        3.2.4 矿物
第四章 U1313站碳氧同位素记录
    4.1 U1313站浮游有孔虫碳氧同位素记录
        4.1.1 有孔虫壳体碳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4.1.2 与607δ~(18)O等经典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4.1.3 与607δ~(13)C等经典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4.2 海水表层古水温SST推算
        4.2.1 SST推算公式的选择
        4.2.2 SST数据统计特征分析
        4.2.3 SST和氧碳同位素曲线分阶段对比分析
    4.3 碳氧同位素记录反映的古气候变化
        4.3.1 氧同位素反映的冰量变化
        4.3.2 古气候变化各阶段分析
第五章 U1313站Mg/Ca记录
    5.1 有孔虫壳体Mg/Ca的研究意义
        5.1.1 有孔虫壳体Mg/Ca重建SST的优越性/优点
        5.1.2 有孔虫壳体Mg/Ca重建SST的研究进展
        5.1.3 有孔虫壳体Mg/Ca重建SST的原理
    5.2 U1313站有孔虫壳体Mg/Ca和Sr/Ca记录
        5.2.1 Mg/Ca和Sr/Ca数据统计特征分析
        5.2.2 Mg/Ca和Sr/Ca分阶段对比分析
    5.3 重建海洋表层古水温(SST_(Mg/Ca))
        5.3.1 理论公式的初步选择
        5.3.2 理论公式的鉴别与确立
        5.3.3 SST_0、SST_(2000)、SST_(2003)和Mg/Ca对比
    5.4 重建2414.2~2253.77kaB.P.古盐度SSS和海水背景值δ~(18)O_(seawater)
        5.4.1 利用Mg/Ca比值重建海水表层古盐度(SSS)
        5.4.2 重建海水氧同位素背景值δ~(18)O_(seawater)(SMOW)
        5.4.3 利用海水背景值重建海水表层古盐度(SSS)
    5.5 重建表层海水古水温(SST_(δ~(18)_O))
        5.5.1 重建2414.2~2253.77kaB.P.的(SST_(δ~(18)_O))
        5.5.2 设定2253.77~1471.53kaB.P.的海水背景值重建(SST_(δ~(18)_O))
        5.5.3 建立回归方程重建2414.2~1471.53kaB.P.的(SST_(δ~(18)_O))
第六章 U1313站粒度记录
    6.1 粒度参数特征分析
        6.1.1 粒度参数统计分析与物理意义分析
        6.1.2 粒度参数特征分析
    6.2 粒级组成特征
        6.2.1 粒度组成等级划分
        6.2.2 粒度组成各等级统计分析
        6.2.3 粒度组成各等级相关性
        6.2.4 粒度频率曲线和累积频率曲线
        6.2.5 粒度比值分析
    6.3 对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分析
        6.3.1 对环境敏感粒度组分提取方法
        6.3.2 对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统计特征分析
        6.3.3 对环境敏感粒度组分指示的环境意义分析
    6.4 粒度记录反映的气候变化
        6.4.1 反映气候变化的粒度指标选择
        6.4.2 粒度记录反映的气候变化阶段分析
第七章 U1313站磁化率、颜色反射率、密度和矿物分析
    7.1 U1313站磁化率记录分析
        7.1.1 U1313站磁化率统计特征分析
        7.1.2 U1313站磁化率环境指示意义
        7.1.3 U1313站磁化率反映的气候变化
    7.2 U1313站颜色反射率
        7.2.1 U1313站颜色反射率统计特征分析
        7.2.2 U1313站颜色反射率的环境指示意义
        7.2.3 U1313站颜色反射率反映的气候变化
    7.3 U1313站密度
    7.4 U1313站矿物分析
第八章 古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8.1 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小波分析方法
        8.1.1 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
        8.1.2 小波分析方法
    8.2 颜色反射率和CaCO_3含量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8.2.1 时间序列的选取和数据处理
        8.2.2 EMD方法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
        8.2.3 小波变换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
    8.3 粒度系列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8.3.1 粒度系列指标的选取和数据处理
        8.3.2 EMD方法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
        8.3.3 小波变换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
    8.4 磁化率、δ~(18)O、δ~(13)C和SST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8.4.1 数据处理
        8.4.2 EMD方法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
        8.4.3 小波变换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
第九章 U1313站沉积记录揭示的古气候变化特征及讨论
    9.1 U1313站沉积记录多指标评述与选择
    9.2 多指标的统计特征和环境指示意义分析
        9.2.1 多指标的统计特征分析
        9.2.2 多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分析
    9.3 古气候变化的特征
        9.3.1 A阶段(2420.88~2376.49kaB.P.)
        9.3.2 B阶段(2376.49~2261.53kaB.P.)
        9.3.3 C阶段(2261.53~2219.64kaB.P.)
        9.3.4 D阶段(2219.64~2092.21kaB.P.)
        9.3.5 E阶段(2092.21~2019.66kaB.P.)
        9.3.6 F阶段(2019.66~1914.7kaB.P.)
        9.3.7 G阶段(1914.7~1865.57kaB.P.)
        9.3.8 H阶段(1865.57~1683.87kaB.P.)
        9.3.9 I阶段(1683.87~1460.89kaB.P.)
    9.4 讨论
第十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10.1 认识和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不足与展望
附录一:第三章部分插图(图3.3—图3.5)
附录二:第八章部分插图(图8.2—图8.24)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物记录的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1.2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概述
    1.3 选题意义和文章拟解决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年代模型的建立
    2.1 研究区概况和钻孔描述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钻孔描述
    2.2 磁性地层学
        2.2.1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2.2 实验结果
    2.3 年代模型的建立
        2.3.1 初始年代模型的建立
        2.3.2 BDQ06钻孔轨道调谐标尺的建立
    2.4 BDQ06孔时间标尺的检验
        2.4.1 与古地磁磁场转化点绝对年龄的对比
        2.4.2 BDQ06孔初始年代滤波与年代关系验证
第三章 气候代用指标分析
    3.1 粒度
        3.1.1 粒度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结果
    3.2 TOC、C/N和TOC的δ~(13)C
        3.2.1 TOC、C/N和TOC的δ~(13)C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结果
    3.3 碳酸盐岩及其XRD分析
        3.3.1 碳酸盐气候意义
        3.3.2 实验方法
        3.3.3 实验结果
    3.4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
        3.4.1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气候意义
        3.4.2 实验方法
        3.4.3 实验结果
    3.5 磁化率和色度
        3.5.1 磁化率和色度的气候意义
        3.5.2 实验方法
        3.5.3 实验结果
第四章 中更新世以来可可西里地区环境重建
    4.1 中更新世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候变化
    4.2 区域气候对比
        4.2.1 与深海δ~(18)O曲线的对比
        4.2.2 与冰芯记录对比
        4.2.3 与黄土记录对比
        4.2.4 与高原其它地区气候记录对比
    4.3 讨论
第五章 中更新世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候演变的周期分析
    5.1 青藏高原腹地BDQ06孔记录的古气候变化周期分析
        5.1.1 BDQ06孔记录的功率谱分析
        5.1.2 BDQ06孔记录的小波分析
    5.2 讨论
        5.2.1 气候变化的周期分析
        5.2.2 青藏高原隆升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图目录
表目录

(10)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晚更新世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现状
        1.3.2 北京平原区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北京平原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与植被
    2.3 地貌及区域地质特征
        2.3.1 北京平原区地貌
        2.3.2 地质构造特征
        2.3.3 第四纪地层特征
第3章 剖面的地层特征及测年
    3.1 昌平钻孔的岩性特征
    3.2 样品的采集及剖面测年
        3.2.1 样品的采集
        3.2.2 剖面测年
第4章 昌平钻孔晚更新世以来的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4.1 有机碳同位素分析原理
    4.2 实验方法
    4.3 有机碳同位素测试结果
    4.4 有机碳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4.4.1 76 ka B.P.以前的末次间冰期(MIS5;30.15-22.8m)
        4.4.2 76-13 ka B.P.的末次冰期(MIS 4-2;22.8-3.18m)
    4.5 昌平钻孔有机碳同位素与黄土高原地区的对比
第5章 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
    5.1 粒度分析原理
        5.1.1 分析原理
        5.1.2 分析方法
    5.2 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第6章 剖面碳酸钙含量及古环境意义
    6.1 碳酸钙测试的理论基础
    6.2 实验方法
    6.3 碳酸钙测试结果
    6.4 碳酸钙古环境意义
    6.5 碳研究区碳酸钙含量与中国北方黄土剖面的对比
第7章 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特征及区域对比
    7.1 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特征
    7.2 区域及远程对比
    7.3 末次冰期-间冰期气候突变事件
        7.3.1 Heinrich 事件
        7.3.2 Dansgaardr-Oeschger 事件(D-O)
    7.4 晚更新世以来区域气候环境变化机制浅析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成果
    8.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四、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记录的轨道、亚轨道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深水源—汇系统对多尺度气候变化的过程响应与反馈机制[J]. 龚承林,齐昆,徐杰,刘喜停,王英民. 沉积学报, 2021(01)
  • [2]青藏高原东缘四姑娘山末次冰期冰川演化及其气候驱动机制研究[D]. 王飞. 兰州大学, 2020(01)
  • [3]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J]. 陈发虎,傅伯杰,夏军,吴铎,吴绍洪,张镱锂,孙航,刘禹,方小敏,秦伯强,李新,张廷军,刘宝元,董治宝,侯书贵,田立德,徐柏青,董广辉,郑景云,杨威,王鑫,李再军,王飞,胡振波,王杰,刘建宝,陈建徽,黄伟,侯居峙,蔡秋芳,隆浩,姜明,胡亚鲜,冯晓明,莫兴国,杨晓燕,张东菊,王秀红,尹云鹤,刘晓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4]贡嘎山地区古冰川演化序列及其气候驱动机制研究[D]. 于贝贝. 兰州大学, 2018(11)
  • [5]全球典型地区MIS 5e阶段气候特征研究进展[J]. 裴巧敏,马玉贞,胡彩莉,李丹丹,郭超,刘杰瑞. 地球科学进展, 2016(11)
  • [6]青藏高原冰芯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研究进展[J]. 田立德,姚檀栋. 科学通报, 2016(09)
  • [7]川西高原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期气候变化[J]. 刘维明,杨胜利,方小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03)
  • [8]北大西洋U1313站深海沉积物记录的早更新世气候变化[D]. 郭志永. 南京大学, 2012(03)
  • [9]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物记录的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D]. 田庆春. 兰州大学, 2012(09)
  • [10]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化[D]. 倪志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标签:;  ;  ;  ;  ;  

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记录的轨道和亚轨道时间尺度气候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