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论文和设计-陈光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包括箱体,箱体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一和隔板二,箱体两侧对称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与箱体侧壁之间对应安装有子母扣和卡块,活动板与箱体侧壁之间连接有折叠布,箱体侧壁贯穿开设有柱形孔,柱形孔内壁固定设有固定块,拉杆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环体,上侧的环体与固定块之间通过弹簧一相连,箱体底部固定设有套筒,拉杆的底端与制动块固定连接,制动块内活动设置有卡子,制动块内开设有与卡子配合的槽体,卡子与槽体侧壁之间通过弹簧二相连,制动块底部固定有橡胶凸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方便携带,便于切换移动状态,设计合理。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一(3)和隔板二(4),所述箱体(1)两侧对称设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与所述箱体(1)侧壁之间对应安装有子母扣(7)和卡块(9),所述活动板(6)与所述箱体(1)侧壁之间连接有折叠布(8),所述箱体(1)侧壁贯穿开设有柱形孔(13),所述柱形孔(13)内壁固定设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上固定贯穿设有拉杆(15),所述拉杆(15)的顶端与握杆(16)固定连接,所述拉杆(15)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环体(17),上侧的所述环体(17)与所述固定块(14)之间通过弹簧一(18)相连,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设有套筒(19),所述拉杆(15)的底端与制动块(20)固定连接,所述制动块(20)与所述套筒(19)配合,所述制动块(20)内活动设置有卡子(21),所述制动块(20)内开设有与所述卡子(21)配合的槽体,所述卡子(21)与所述槽体侧壁之间通过弹簧二(22)相连,所述制动块(20)底部固定有橡胶凸块(23)。

设计方案

1.一种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一(3)和隔板二(4),所述箱体(1)两侧对称设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与所述箱体(1)侧壁之间对应安装有子母扣(7)和卡块(9),所述活动板(6)与所述箱体(1)侧壁之间连接有折叠布(8),所述箱体(1)侧壁贯穿开设有柱形孔(13),所述柱形孔(13)内壁固定设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上固定贯穿设有拉杆(15),所述拉杆(15)的顶端与握杆(16)固定连接,所述拉杆(15)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环体(17),上侧的所述环体(17)与所述固定块(14)之间通过弹簧一(18)相连,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设有套筒(19),所述拉杆(15)的底端与制动块(20)固定连接,所述制动块(20)与所述套筒(19)配合,所述制动块(20)内活动设置有卡子(21),所述制动块(20)内开设有与所述卡子(21)配合的槽体,所述卡子(21)与所述槽体侧壁之间通过弹簧二(22)相连,所述制动块(20)底部固定有橡胶凸块(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通过拉链连接有顶盖(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壁活动放置有撑板(5),所述撑板(5)的长度等于所述折叠布(8)展开后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母扣(7)位于所述折叠布(8)外侧,所述卡块(9)位于所述折叠布(8)内侧,且所述卡块(9)与所述撑板(5)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设有支腿(10),所述支腿(10)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侧壁上铰接有两个门体(12),两个所述门体(12)分别与所述隔板一(3)和所述隔板二(4)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9)与所述柱形孔(13)位置对称且对应尺寸相等,所述套筒(19)侧壁上左右对称开设有与所述卡子(21)配合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凸块(23)至少设有三个,且所述橡胶凸块(23)关于所述制动块(20)底部中心对称分布。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

背景技术

急救包是装有急救药品及消过毒的纱布、绷带等的小包,在人们出现意外情况下应急使用的救援物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使用对象,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按不同使用对象不同可分为家用急救包、户外急救包、车用急救包、礼品急救包、地震急救包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都在走向世界,认识新事物,而急救包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但现有的野外探险用急救包通常体积较大,不便携带,移动不便,当急救箱内存放急救用品较重时,长时间背在身上会非常累,因此,会在急救箱底部设置滚轮,然而,在使用急救箱内用品时,急救箱容易发生滚动,不便进行位置固定,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有效的弥补了上述缺陷。

人们的使用需求在公开号CN207186226U,公开日期为2018年4月6日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旅行用急救包,急救包本体包括主壳体和上盖,主壳体和上盖通过铰接链和两根弹性拉带相连,主壳体通过盖板和隔离板隔离成主放置区和可横向抽拉的底部冷藏室,主放置区隔离成第一放置区、第二放置区和第三放置区,底部冷藏室隔离成成第一冷冻室和第二冷冻室,底部冷藏室外周圈放置有冷冻液盒,冷冻液盒外周圈设有隔热层;上盖内壁设有第一、第二收容袋,第一、第二收容袋上分别织有第一、第二网袋,两条以上横向长弹性袋,纵向弹性袋;本急救包结构简单有序,使用方便,满足需避光冷冻的医疗物品,内部分割排布合理。

但现有的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通常存在体积较大,不便携带,使用时位置固定不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弥补现有的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存在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包括箱体,箱体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一和隔板二,箱体两侧对称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与箱体侧壁之间对应安装有子母扣和卡块,活动板与箱体侧壁之间连接有折叠布,箱体侧壁贯穿开设有柱形孔,柱形孔内壁固定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固定贯穿设有拉杆,拉杆的顶端与握杆固定连接,拉杆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环体,上侧的环体与固定块之间通过弹簧一相连,箱体底部固定设有套筒,拉杆的底端与制动块固定连接,制动块与套筒配合,制动块内活动设置有卡子,制动块内开设有与卡子配合的槽体,卡子与槽体侧壁之间通过弹簧二相连,制动块底部固定有橡胶凸块。

优选的,箱体顶部通过拉链连接有顶盖。

优选的,箱体底壁活动放置有撑板,撑板的长度等于折叠布展开后的宽度。

优选的,子母扣位于折叠布外侧,卡块位于折叠布内侧,且卡块与撑板配合。

优选的,箱体底部固定设有支腿,支腿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

优选的,箱体侧壁上铰接有两个门体,两个门体分别与隔板一和隔板二位置对应。

优选的,套筒与柱形孔位置对称且对应尺寸相等,套筒侧壁上左右对称开设有与卡子配合的通孔。

优选的,橡胶凸块至少设有三个,且橡胶凸块关于制动块底部中心对称分布。

(三)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子母扣扣合,折叠布折叠,减小了空间占用,使得急救箱便于携带;将子母扣拉开,打开折叠布上的拉链,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撑板(将用品分放在不同的撑板上),多种急救用品分开存放,避免了较差感染的可能。

握住握杆向上提拉,拉杆沿着柱形孔向上移动,两指按压卡子,弹簧二收缩,卡子收回制动块内的槽体中,制动块进入套筒,当卡子运动到套筒侧壁上的通孔处时,在弹簧二的作用下,卡子进入通孔内卡住,此时制动块进入套筒内(远离地面),便于急救箱的移动(握住握杆拉动急救箱即可);使用急救箱时,需要将急救箱的位置进行固定,限制急救箱移动,按压卡子,卡子收回制动块内的槽体中,向下按压握杆,制动块逐步远离套筒(弹簧一的弹力作用),最终制动块底部的橡胶凸块贴紧地面,限制急救箱的移动,从而方便拿取急救箱内的用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2为折叠布撑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箱体;2、顶盖;3、隔板一;4、隔板二;5、撑板;6、活动板;7、子母扣;8、折叠布;9、卡块;10、支腿;11、滚轮;12、门体;13、柱形孔;14、固定块;15、拉杆;16、握杆;17、环体;18、弹簧一;19、套筒;20、制动块;21、卡子;22、弹簧二;23、橡胶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如图1-4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一3和隔板二4,箱体1两侧对称设有活动板6,活动板6与箱体1侧壁之间对应安装有子母扣7和卡块9,活动板6与箱体1侧壁之间连接有折叠布8(折叠布8之间的折叠处通过拉链连接),箱体1侧壁贯穿开设有柱形孔13,柱形孔13内壁固定设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上固定贯穿设有拉杆15,拉杆15的顶端与握杆16固定连接,拉杆15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环体17,上侧的环体17与固定块14之间通过弹簧一18相连,箱体1底部固定设有套筒19,拉杆15的底端与制动块20固定连接,制动块20与套筒19配合,制动块20内活动设置有卡子21,制动块20内开设有与卡子21配合的槽体,卡子21与槽体侧壁之间通过弹簧二22相连,制动块20底部固定有橡胶凸块23。

箱体1顶部通过拉链连接有顶盖2,箱体1底壁活动放置有撑板5(采用硬质塑料板制成,减轻了自重,提高了便携性),撑板5的长度等于折叠布8展开后的宽度,子母扣7位于折叠布8外侧,卡块9位于折叠布8内侧,且卡块9与撑板5配合(便于拆装),箱体1底部固定设有支腿10,支腿10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11,箱体1侧壁上铰接有两个门体12,两个门体12分别与隔板一3和隔板二4位置对应,套筒19与柱形孔13位置对称且对应尺寸相等,套筒19侧壁上左右对称开设有与卡子21配合的通孔,橡胶凸块23至少设有三个,且橡胶凸块23关于制动块20底部中心对称分布。

当所需携带的急救用品较少时,打开顶盖2和上侧的门体12,将急救用品分放在隔板一3和隔板二4上,关闭顶盖2和上侧的门体12(此时,装置折叠成图3所示形状,子母扣7扣合,减小了空间占用,便于携带);当所需携带的急救用品较多时,将子母扣7拉开,打开折叠布8上的拉链,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撑板5(将用品分放在不同的撑板5上),多种急救用品分开存放,避免了较差感染的可能。

握住握杆16向上提拉,拉杆15沿着柱形孔13向上移动,两指按压卡子21,弹簧二22收缩,卡子21收回制动块20内的槽体中,制动块20进入套筒19,当卡子21运动到套筒19侧壁上的通孔(套筒19侧壁上与卡子21配合的通孔)处时,在弹簧二22的作用下,卡子21进入通孔内卡住,此时制动块20进入套筒19内(远离地面),便于急救箱的移动(握住握杆16拉动急救箱即可);使用急救箱时,需要将急救箱的位置进行固定,限制急救箱移动,按压卡子21,卡子21收回制动块20内的槽体中,向下按压握杆16,制动块20逐步远离套筒19(弹簧一18的弹力作用),最终制动块20底部的橡胶凸块23贴紧地面,限制急救箱的移动,从而方便拿取急救箱内的用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设计图

一种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3516.7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95578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A61F17/00

专利分类号:A61F17/00

范畴分类:申请人:盐城创恩急救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盐城创恩急救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4335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洋马镇茯苓西路

发明人:陈光;陈洋

第一发明人:陈光

当前权利人:盐城创恩急救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娟

代理机构:114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野外探险用的医用急救包论文和设计-陈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