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性论文_曾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及物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物性,语法,系统,语言学,英语,功能,儒家。

及物性论文文献综述

曾艳[1](2019)在《从及物性系统看美国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识构建——关于《纽约时报》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新闻媒体报道是人们了解外界世界的重要途径,也包括国外的媒体报道。本文选取了美国最负盛名的报纸《纽约时报》中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报道,通过批评话语分析中及物性系统的分析,来探究这些报道背后的意识构建。(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师小磊[2](2019)在《及物性双分析模式视角下的英语中动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原型理论和所搜集到的英语中动结构实例,将英语中动结构做系统分类。依据系统功能理论的概念元功能视角,对英语中动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及物性分析的两种模式,即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有利于揭示英语中动结构的共性和个性。本研究隶属于系统功能语言学适用性探究领域,可进一步论证其适用性,该研究思路能给语言类型学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丹丹[3](2019)在《从及物性系统看《尚书》概念意义传译》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表达的意义归结为叁类。概念意义是其中之一,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信息内容,对它的理解与传译是翻译活动的关键。及物性系统是实现概念意义的重要语言资源,是分析小句概念意义的有效途径。《尚书》虽为中国上古语篇,但仍具有语言的普遍性质。对《尚书》原文及译文的概念意义进行及物性分析,不仅验证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典籍解读和传译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也为其对外传播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丹,刘焱[4](2019)在《巴黎圣母院火灾新闻报道的及物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具地标性的建筑,是法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瑰宝。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对《人民日报》上巴黎圣母院火灾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探讨及物性系统中的六种过程在新闻语篇中的分布规律,证明及物性分析新闻语篇的可行性,以期在新闻语篇分析方面作以探索。(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周文娟[5](2019)在《英语及物性分析的方法、假定、目标和原则——以“The earthquake destroyed the city”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的语法流派对及物性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反映出不同的假定、目标和原则:现代传统语法、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都较为关注及物性的形式;相比之下,悉尼语法、加的夫语法和生态语法则兼顾及物性的形式和意义。在语言学各学科融合发展的重大背景下,不同语法相互借鉴,可以为中国语境下生态语法的及物性本土化模式建构提供参考思路。(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晨[6](2019)在《及物性视角下孟浩然诗歌的生态话语分析——以《夜归鹿门歌》及其英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孟浩然诗歌《夜归鹿门歌》及其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为理论基础,分析诗人及译者的生态观,从而启示人们热爱并保护自然环境。《夜归鹿门歌》及其英译本主要通过对山水景色和田园生活的描写,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生态观;通过对比世俗生活的喧闹繁杂和归隐生活的悠闲平静,表达出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羁绊,淡泊名利的社会生态观;通过对隐居处所环境的描写,塑造出一个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传达出诗人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精神生态观。(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俊芳[7](2019)在《系统功能语法视域下的十九大报告英译的及物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大报告是世界了解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其英译本对于正确树立中国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为十九大报告英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探讨十九大报告英译本中及物过程的分布状况以及及物性过程转换的情况,以此说明译者需考虑语言结构、语境关系及意识形态等差异,采用恰当的及物性过程,旨在向世界正确传达十九大报告内容,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来源于《吕梁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元梅[8](2019)在《歌曲“We Are The World”赏析——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歌词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从语言学视角下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可使文本分析更具有科学客观性。基于此,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及物性理论的框架下,对"We Are The World"这首歌曲进行赏析,探讨这首歌曲中的及物性过程,发现物质过程和环境成分数量上的前景化对于表达作品主题、抒发作者情感和实现语篇目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9期)

潘云天,肖飞[9](2019)在《功能语言学中及物性的不适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生与死》四个中译本为例,运用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分析方法,对《生与死》不同中译本进行了优劣研究,从而证明及物性分析方法仅对包含多种过程类型的诗歌文本具有适用性,对只包含叁种及叁种以下过程类型的诗歌并不适用。(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19期)

周晓丽[10](2019)在《先秦儒家之“仁”的评价意义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及物性语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基于索引分析和搭配词分析,对先秦儒家典籍语料库中"仁"的评价意义进行探究,发现"仁"的提出是以天下为视野的;先秦儒者重视构建人与"仁"的心理联结和行为联结,强调"仁"当是人的欲求之所在、志向之所在,当是人们长久秉持的处世立场;先秦儒者尤其重视心理联结和行为联结之间的一致性,"仁"之心具象化为"仁"之行后才是真正的"仁"。(本文来源于《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及物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原型理论和所搜集到的英语中动结构实例,将英语中动结构做系统分类。依据系统功能理论的概念元功能视角,对英语中动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及物性分析的两种模式,即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有利于揭示英语中动结构的共性和个性。本研究隶属于系统功能语言学适用性探究领域,可进一步论证其适用性,该研究思路能给语言类型学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及物性论文参考文献

[1].曾艳.从及物性系统看美国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识构建——关于《纽约时报》的个案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2].师小磊.及物性双分析模式视角下的英语中动结构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

[3].陈丹丹.从及物性系统看《尚书》概念意义传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4].李丹,刘焱.巴黎圣母院火灾新闻报道的及物性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5].周文娟.英语及物性分析的方法、假定、目标和原则——以“Theearthquakedestroyedthecity”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刘晨.及物性视角下孟浩然诗歌的生态话语分析——以《夜归鹿门歌》及其英译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

[7].李俊芳.系统功能语法视域下的十九大报告英译的及物性分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9

[8].李元梅.歌曲“WeAreTheWorld”赏析——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分析[J].北方文学.2019

[9].潘云天,肖飞.功能语言学中及物性的不适用性[J].海外英语.2019

[10].周晓丽.先秦儒家之“仁”的评价意义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及物性语法分析[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CV和MV处理淀粉样品的水质子纵向...梁108井区纯下沉积古地貌图曹妃甸海区反射界面及地震层序特征公司在上世MTS仪总体世纪九十年外观...组元a的组分对压力的影响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不同岩性储层孔...

标签:;  ;  ;  ;  ;  ;  ;  

及物性论文_曾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