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勤:李大钊葬礼坎坷举办始末论文

李玉勤:李大钊葬礼坎坷举办始末论文

就义前的李大钊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控制的北京安国军政府特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并于当日慷慨赴死,牺牲时年仅38岁。由于那时候处于奉系军阀高压恐怖之下,李大钊遗骨一直无法下葬,其家人也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直到1933年4月,中共地下党组织通过北京大学师生和李大钊生前好友,为李大钊发起公葬,他才在牺牲6年后,入土为安。

从容就义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他东渡日本,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迅速传遍全国,李大钊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

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

4月29日早晨,李大钊的舅舅上街买报纸才知道李大钊遇害的消息,他哭着回到家中将这一噩耗告诉了赵纫兰。

当日下午2时,李大钊等20人被押往司法部街后面的刑场执行死刑。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刑台,他步履从容、神色自若。当指挥行刑官询问李大钊对家属有何遗嘱时,他镇定地说:“我是崇信共产主义者,知有主义不知有家,为主义而死分也,何函为?”说完,他将头伸进了绞环,高呼“为主义而牺牲”,从容就义。之后范鸿劼、杨景山、路友于、张挹兰等19人相继遇害。

李大钊被捕之后,敌人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严守了党的机密,并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狱中自述》。这篇约2700字的文章,是他对无产阶级事业无限忠诚的历史见证,也是一曲无产阶级的正气歌。

利用几何形貌测量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本文利用Abaqus进行模拟分析,采用非线性稳定算法,通过施加人工阻尼来计算壳体轴压屈曲临界载荷,其中边界条件为圆柱壳下端面节点固支,限制上端面节点除轴向平动自由度以外的所有自由度。载荷通过定义带参考点控制的离散刚体来模拟压头,刚体与圆柱壳上端面之间定义接触实现轴向载荷传递,并通过参考点的反作用力来获取轴压屈曲临界载荷。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的Order Logisitic回归模型,通过了极大似然法的卡方显著性检验,说明因变量与解释变量的概率关系显著,具体概率关系见表2。

1927年4月28日,特别军事法庭以所谓的“妄图扰害公安、颠覆政府,实犯刑律之内乱罪及陆军刑事条例之叛乱罪”判处李大钊死刑,并立即执行。

4月,张作霖的奉系军阀控制了北京,随后成立安国军政府后,开始通缉李大钊等共产党人。李大钊本有机会离开北京,但他为了革命工作,依然在苏联驻北京东交民巷的大使馆军营内坚持工作。1年后的4月6日,奉系军阀在帝国主义默许和支持下,指挥京师警察厅出动300多名军警闯入苏联大使馆军营内,抓捕了李大钊及其家人,同时被捕的共60余人。

李大钊牺牲后,其尸骨被反动警方用一口薄皮棺材装殓后,暂时寄放在宣武门外北头路西土地庙下斜街长椿寺内,并由警察看守。

Review of cosmetic regulatory updates in US, Canada,EU and South Korea in 2017 4 44

当天晚上,和李大钊一起被捕的李大钊夫人赵纫兰和女儿李星华、李炎华被释放。她们回到了曾经租住的灰厂豁子内朝阳里的家中。此时,她们并不知道李大钊已经遇害。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他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

当时,李大钊的大女儿星华仅15岁,次女炎华7岁,次子光华只有4岁,小儿子欣华只有几个月大。

闻此噩耗,赵纫兰“悲痛号泣,气绝复苏者数次,病乃愈加剧,以致卧床不走。小儿女绕榻环立,其孤苦伶仃之惨状,见者莫不泪下”。

李大钊牺牲后,《晨报》《京报》《东方时报》对其家中生活惨状予以关注,就连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配合侵略中国所主办的报纸《顺天时报》都撰文说,“李大钊平昔不事储蓄,身后极为萧条”,李宅室中“空无家俱,即有亦甚破烂”。

棺柩厝于浙寺

得知李大钊遇害的情况,许多生前好友一面赶往家中看望赵纫兰和孩子们,一面去长椿寺内悼念李大钊。

看到盛殓李大钊遗体的棺柩菲薄不堪,大家在征求了赵纫兰的意见后,决定在领回遗体时为他换棺。

除了北大同仁,许多外地人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其中,鲁迅捐款50元。虽然很多人和李大钊政见不合,甚至有论战,但都为李大钊的人格风范所折服,因此在他牺牲后都能慷慨捐赠,希望遗骨能早日入土为安。经统计,捐款人数达94人,捐款额2300多元。

李凌斗找到德昌桅厂的老板伊少山购买棺柩。作为一个商人,伊少山平素并不关心政治,但他痛恨奉系军阀胡作非为,敬佩李大钊先生的高洁人品,因此主动将一口标价260块大洋的柏木棺材降价140块,并让柜上的师傅用20斤松香和桐油熬制好以后,把棺材里面仔仔细细地刷了一遍。然后,又把棺材外部用红土子(一种红色颜料,一般用来绘画)涂了一遍。风干之后,又用十几斤黑生大漆前后刷了五道漆。这使棺材的防腐防潮功能大大提高。棺材后来在浙寺存放6年,入土后又埋了50年仍然完好无损,与此有直接关系。

1927年5月1日,伊少山带着16名工人抬着棺柩来到长椿寺内,小心翼翼地把李大钊的遗体用药水擦拭后,换上新的寿衣、寿帽、寿鞋,装殓入新的棺柩中。然后,又用油漆封上棺口。

大家含泪再三祭拜。11时许,由24人抬着新棺到妙光阁街浙寺南院暂时寄放,并和寺主人讲好,每月租费4块大洋。

死体可燃物含水率(Y)与降水(X1)、气温(X2)、相对湿度(X3)、风速(X5)、蒸发量(X6)之间的数学模型为:

此时,赵纫兰虽因病卧床,但反动当局仍然派人进行监视滋扰。见此,李大钊北洋法政学校的同学李青峰,便将赵纫兰和孩子们接到自己家里暂避一时,并把李大钊的书籍等物品也拉到自己家里加以保存。

李大钊(右一)与蔡元培(右三)、胡适(右二)、蒋梦麟(右四)合影

5月11日,赵纫兰和孩子们在李青峰的护送下,到火车站乘车离开北京,回到老家乐亭县大黑坨村。

期间,李大钊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生前好友,在得知他遇害的消息后,纷纷为赵纫兰及孩子们捐款。捐款人员既有李大钊教育界、文化界的同事同仁,如白眉初、章士钊、蔡孑民、蒋梦麟、马夷初等,也有国民政府的官员,如马叙伦、邵元冲、蒋伯诚等。这些捐款暂时解决了赵纫兰的家庭生活困难。

不同的幼苗需要不同的生长环境,北方季节变化通常会导致温度、光照等条件的变化。因此,在植树造林时,应充分结合苗木特点,考虑季节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从秋季落叶到春季草发芽前是树木成活率最高的时期。对于大多数种类的幼苗,可在这一时期种植。对于具有特殊生长习性的树木,有必要考虑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季节。

当时,李大钊的棺柩是暂时寄放在浙寺内的,但没想到,由于当局的迫害,加上时局混乱、变化无常,在浙寺一放就是6年之久。

1933年初,日军进攻山海关。当时在北京上学的李星华,对远在大黑坨村的母亲极不放心,于当年3月将母亲接到北京避难。

回到北京的赵纫兰触景生情,又想起了李大钊的棺柩至今仍然停放在浙寺,亡者难以入土,这让她寝食不安。于是,赵纫兰带着孩子们找到周作人、沈尹默、蒋梦麟、胡适等李大钊生前的同仁请求帮助,大家都表示一定让李大钊遗骨入土为安。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蒋梦麟,更是慨然允诺对李大钊的遗骨进行公祭公葬。

男人犹豫了一会儿,才把木排撑到表姐跟前。木排安稳多了,不用担心水浪或障碍物的冲击了。这个时候表姐才感觉到冷,一低头,发现自己身上几乎没有衣服。她赶紧蹲下身子,想借此拂掉贴在她身上的眼睛。其实也没有完全光着,上身还剩一个肚兜。肚兜因为湿透了,紧巴巴地粘在身上,身上高的高低的低,跟没穿衣服一个样。她一屁股坐到木排上,委屈地哭起来,哭自己的这副狼狈样,哭家人下落不明——娘一个不会凫水的旱鸭子,能顶得过这么大的水?还有爹和两个弟弟,这会儿都在哪儿呢?想到他们都生死不明,表姐越哭越痛,越痛越哭。与生死搏斗了整整一天,表姐哪顾得上哭?

1933年4月10日,由蒋梦麟带头,北大的周作人、胡适、傅斯年、沈尹默、钱玄同等共13人联合向社会发起募捐和公葬活动。

李大钊平时的薪水大都支持了革命工作,他牺牲后家里仅余一块大洋,生活极为困难,已无能力购买新的棺柩。于是,梁漱溟、白眉初、李青峰、李凌斗等人决定捐款购买一副上好的棺柩重新装殓李大钊的遗体。

有了捐款之后,由蒋梦麟出面为李大钊选购墓地。经与赵纫兰商量,蒋梦麟在万安公墓为李大钊选好了墓地。办好手续后,又请刘半农为李大钊撰写了碑文。全文370余字,介绍了李大钊生平,并对其人品学识给予高度评价。可惜,由于反动当局的破坏,此碑未能立于李大钊墓前。

调查得知,新生信息素质教育平台目前对应的是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平台”。平台内容包括本校图书馆规章制度、馆藏资源布局以及电子资源的查找利用,联机公共查询目录系统的使用方法、查找纸本、电子文献的途径及技巧等等。平台形式多样化,包括图书馆介绍视频、图书馆利用教程、新生答题系统、MOOC学习平台等。平台功能也不断扩展,可以实现网上新生培训、网上考试、实时开通借阅权限等功能。

葬礼轰动北平

1933年4月22日,李大钊公祭仪式在浙寺举行。

许多李大钊生前好友,甚至包括一些国民政府的官员都送来了花圈、挽联,并进行了祭奠。一些社会团体,如北平文化总联盟、河北革命互济会、妇女抗日同盟联合会、北平社会科学作家联盟等也都敬献了花圈和挽联。

此时,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入侵东北、华北,北平广大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青年学生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斗争,遭到残酷镇压,抗日进步人士、共产党人被大肆搜杀。而南京国民政府对北平的黑暗统治,也使北方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

同时,互济会还找到李大钊在北平志诚中学读书的族侄李振华(党的外围组织人员),以李大钊“长子”的名义出面办理公葬的有关事宜。这是因为李大钊的长子李葆华正受到通缉而无法出面,长女李星华按照风俗不宜出面,次子李光华又年纪太小。

河北革命互济会成立了公葬李大钊筹备小组,对葬礼各个环节进行了周密安排。

对于腕表而言,同轴擒纵系统可减少机心内部的摩擦,提高机械效率,保证腕表的长期耐用性。对于消费者而言,同轴擒纵系统可保证腕表在更长周期内的精准走时,延长了腕表的保养周期。

他们首先让李星华在4月22日的《晨报》登出讣告,写明李大钊出殡的时间、地点,然后由河北革命互济会组织人员参加公祭活动。这样安排是为了公祭活动中一旦出意外,就说是群众看到讣告自愿参加公葬的,不至于连累到李大钊的家人。

第二种,假设想象法。世间许多美好的事物都是通过假设想象来实现的。教师要让儿童通过大胆的假设想象,画出丰富多彩的作品,教师在孩子画的时候,可以一边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一边问一边夸,看情况让孩子加些什么。这样孩子会越画越起劲,画画的胆子就越来越大。儿童大胆地去描绘,就能使其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画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内心生活,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在此背景之下,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得知李大钊公祭公葬的消息后,决定把葬礼同时搞成一场群众悼念烈士、反抗反动当局的大规模群众性运动,并决定这场运动由中国赤色革命互济会(我党在与反动军阀的斗争中为援救受难的革命者、救济烈士家属而动员社会进步人士组建的社会团体)在河北的分支机构——河北革命互济会出面组织。

很快,李振华回到乐亭大黑坨村,接来了李大钊老家的多名亲属准备参加葬礼。

2.3 两组患儿心律失常情况 对照组患儿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2.5%(25/40),观察组为29.3%(12/4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684,P<0.05),见表2。

在葬礼进行的前一天,北平地下党组织又让北平法学院学生李时雨以李大钊族中晚辈的身份参加葬礼,任务就是护卫灵柩安全到达万安公墓,同时保护好李大钊次子李光华等人。

4月23日早上,陆陆续续有700余人赶到浙寺参加公葬活动。

8时许,葬礼开始。奏完哀乐后,宣读了由河北革命互济会起草的祭文《河北革命互济会为公葬无产阶级导师李大钊同志宣言》。

祭文读罢,大家唱起了《国际歌》,气氛悲壮肃穆。9时半起灵,送葬队伍出发。覆盖着绣有蓝色花朵棺罩的烈士棺柩被缓缓抬起,在大家簇拥下移出浙寺。赵纫兰及亲属紧随灵柩左右,灵柩后面为数百名群众的送葬队伍。

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缺乏兴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教学《可能性》时:以“分组摸球”比赛来探索可能性大小与什么有关,每组盒中有10个球,球的大小一样(各组盒中放的球颜色数量不同),每次摸一个球,然后把球放进去,搅拌后再摸。小组内每人摸2次,组长统计好结果,然后全班统计各组摸到颜色,评出摸到红色多的组获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获得的数据,讨论交流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对比中更好地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社会责任意识如何,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要一分为二客观地分析,不能高唱赞歌,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全盘否定。

大家举着各界人士送来的挽联缓步前行。最前面的一副挽联是“为革命而奋斗,为革命而牺牲,死固无恨;在压迫下生活,在压迫下呻吟,生者何堪!”横批“李大钊先烈精神不死”。妇女联合抗日救国会的挽联是“南陈(陈独秀)已囚,空教前贤笑后死;北李如在,哪用我辈哭先烈?”

试验结果表明,浮选金精矿经浮选分离—铅精矿、硫精矿分别再磨浸出工艺,可获得合格铅精矿,铅回收率79.83%,金总回收率为94.55%,其中贵液中金占91.83%,铅精矿中金占2.72%,银总回收率为91.67%,其中贵液中银占76.26%,铅精矿中银占15.41%,铅精矿中少量不能浸出金、银可随之计价销售。此方案避免了方案一中金、银计价销售影响收益的问题。

送葬队伍缓缓前行,时而高呼口号,时而高唱《国际歌》,并不时地散发传单和纸钱,许多纸钱上印着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口号。一路上,不断有群众团体为李大钊路祭送行,随着不断有群众加入,送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口号也越来越响亮。送葬活动,俨然成为一场轰动北平城的群众控诉当局镇压抗日人士的游行示威运动。

见此,当队伍走到西四牌楼时,国民党宪兵、军警堵住去路,对公葬活动横加阻止,引起群众抗议,继而引发冲突。大批宪兵、警察用刀枪和高压水龙头驱散群众,并抓走了数十人,一些人受伤,现场一片混乱,队伍也被冲散。

一番冲突之后,大家又重新收拾起散落在地上被踩坏的花圈、挽联,找回抬棺的杠夫,然后护送灵柩重新出发,直到黄昏时分才到达万安公墓。

正在准备下葬时,忽然一辆骡车疾驰而来。只见车上放着一块用棉衣和花圈覆盖的墓碑,上刻“中华革命领袖李大钊同志之墓”几个大字,碑顶部正中还刻有五星,星内刻有镰刀铁锤——这块碑是中共北平地下党以河北革命互济会的名义为李大钊特制的。但由于当时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下,此碑未能公开立于李大钊墓前,而是随着李大钊棺柩一同埋到地下。

在大家悲伤的哭泣中,李大钊的棺柩被缓缓放入墓穴,大家铲土培墓,肃立默哀,默默离开。就这样,李大钊在牺牲6年后,终于入土为安了。

当年5月27日,赵纫兰于协和医院去世。北大同仁再一次出面,将其安葬于万安公墓李大钊的墓侧。李大钊的孩子们在他的影响和精神鼓舞下,都先后参加了革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时攀)

标签:;  ;  ;  ;  ;  ;  ;  ;  ;  ;  ;  

李玉勤:李大钊葬礼坎坷举办始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