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荒漠区植物生态位对水盐的响应

干旱荒漠区植物生态位对水盐的响应

论文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决定着种群地位和群落演替,由于干旱区的特殊性成为研究生物响应环境变化的热点地区。为探索艾比湖流域荒漠区植物生态位对土壤水盐梯度的响应,在研究水、盐含量和植物生态位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变系数模型,分析了土壤水盐梯度下的群落组成和生态位响应趋势。结果显示:(1)随土壤水盐梯度的降低,艾比湖流域群落的物种组成呈倒"V"型分布,说明土壤水盐交互作用影响着植被分布和群落类型。(2)高水盐环境下,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等生态位宽度值(Bi)较大,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和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等Bi较小;中水盐环境下,白刺(Nitraria schoberi)和琵琶柴的Bi较大,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甘草和盐节木(Halocnemum strobilaceum)的Bi较小;低水盐环境下,梭梭、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和琵琶柴等Bi较大,盐节木的Bi较小;说明土壤水盐环境和物种生态学特性是影响Bi的重要因素。(3)物种水平上,Bi较大的种群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Oij)一般较大,但Bi较小的物种间的Oij不一定小(例如:高水盐土壤环境下柽柳和骆驼刺的Oij为1);群落水平上,Bi与Oij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说明由于资源纬度的相似性增大了低Bi物种间的Oij,并且Bi和Oij由物种向群落尺度转换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冗余。(4)土壤水盐梯度与群落生态幅呈现一种非线性相关特征,高水盐格局对群落Bi有一定的促进效应,而低水盐模式对Bi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表明土壤水盐的协同效应影响着物种在群落的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落向正负两极演替的方向。

论文目录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
  •     1.2.2 样品分析
  •     1.2.3 水盐协同聚类
  •     1.2.4 物种重要值的计算
  •     1.2.5 种群生态位的研究方法
  •       (1) 生态位宽度采用Levins[28]提出后经Colwell[29]加权修改的计算方法:
  •       (2) 生态位重叠采用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30]:
  •     1.2.6 群落生态位宽度的计算方法
  •     1.2.7 变系数模型
  •     1.2.8 数据分析
  • 2 结果和分析
  •   2.1 植物群落调查结果及水盐聚类
  •   2.2 不同水盐梯度群落下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
  •   2.3 群落生态位对水盐的响应特征
  • 3 讨论
  •   3.1 群丛分类及其决定因素
  •   3.2 不同水盐梯度群落下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
  •   3.3 群落生态位对水盐的响应特征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郄亚栋,滕德雄,吕光辉

    关键词: 变系数模型,土壤水分和盐分,群落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来源: 生态学报 2019年0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131)

    分类号: Q948

    页码: 2899-2910

    总页数: 12

    文件大小: 1717K

    下载量: 421

    相关论文文献

    • [1].信息生态位宽度测度模型及实证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9(12)
    • [2].信息生态位宽度的影响机理及调整策略[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06)
    • [3].信息生态位宽度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0(01)
    • [4].生态位宽度对红树林植物群落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J]. 四川林勘设计 2018(02)
    • [5].山西五台县草地啮齿类动物空间生态位宽度及重叠度研究[J]. 草原与草坪 2016(01)
    • [6].民间信仰地域分异的微观分析——泉州三个村庄神祇生态位宽度测量和比较[J]. 地理研究 2010(04)
    • [7].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鱼类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与重叠[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8)
    • [8].临洮县东山造林站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 2011(02)
    • [9].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下草本生态位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1(01)
    • [10].黄河口水域主要鱼种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和重叠[J]. 中国水产科学 2019(05)
    • [11].关中地区城市生态位及动态变化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12].芒果炭疽病生境生态位[J]. 热带农业科学 2009(06)
    • [13].地方院校学科生态位宽度评价研究——以铜仁学院为例[J]. 高教学刊 2018(20)
    • [14].对外传播中以国家为主体的多维传播生态位研究[J]. 东岳论丛 2019(07)
    • [15].围封对昭苏马场春秋草场种群生态位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 2009(02)
    • [16].闽江口主要渔获鱼类的生态位宽度与重叠[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9)
    • [17].药剂干扰对芒果炭疽病时间和空间生态位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3)
    • [18].企业生态位理论研究现状与趋势[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19].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测评及发展策略研究——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例[J]. 生态经济 2019(09)
    • [20].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 经济与管理 2017(06)
    • [21].青海云杉群落植物种群生态位初步研究[J]. 防护林科技 2010(01)
    • [22].科技园区孵化器生态位优化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20(04)
    • [23].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态位困境及优化策略[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0(01)
    • [24].基于生态位宽度模型的区域多功能评价及演变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 2016(06)
    • [25].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美丽中国”评价体系[J]. 经济地理 2015(12)
    • [26].果园植被对芒果炭疽病生态位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09(07)
    • [27].张家界市大鲵自然保护区金鞭溪流域植物生态位特征研究[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8].赤腹松鼠采食选择的季节性变化[J]. 四川动物 2011(04)
    • [29].长江师范学院校园白头鹎的生境分布及取食生态位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15)
    • [30].栗角斑蚜及其天敌类群时间生态位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15)

    标签:;  ;  ;  ;  ;  

    干旱荒漠区植物生态位对水盐的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