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替沙星与头孢哌酮钠治疗尿路感染

加替沙星与头孢哌酮钠治疗尿路感染

王光勇(徐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江苏徐州221009)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1-0019-02

【摘要】目的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法探讨临床常见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案,分析加替沙星与头孢哌酮钠治疗尿路感染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10月到2011年2月176例在我院治疗的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人群,其中加替沙星组有85例研究人群,头孢哌酮钠组有91例研究人群;男性为77例,女性为99例,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加替沙星组痊愈人数为68例,显效人数为15例,总有效率为97.6%,头孢哌酮钠组治疗人群痊愈人数为51例,显效人数为17例,总有效率为74.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病原体清除清除情况及清除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与头孢哌酮钠治疗有着较多的优点,应加强临床使用。

【关键词】加替沙星头孢哌酮钠尿路感染治疗方案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直接侵袭所引起。尿路感染主要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其中上尿路感染主要包括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包含尿道炎和膀胱炎等。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和症状比较多样,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器质上的异常,又有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之别;根据炎症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尿路感染。但尿路感染仍有它的共同临床表现:临床治疗尿路感染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其中加替沙星与头孢哌酮钠为主要选择药物之一[1],本研究选择176例患者进行研究,先报到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的选择本研究选择2008年10月到2011年2月176例在我院治疗的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符合1985年全国肾脏病会议制定的尿路感染诊断标准[2]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人群,其中加替沙星组有85例研究人群,头孢哌酮钠组有91例研究人群;男性为77例,女性为99例,男性略少于女性;年龄分布为43.85±11.84岁,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35岁,加替沙星组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48例,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32例,急性复杂性尿路感染5例,加替沙星组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51例,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34例,急性复杂性尿路感染6例。两组人群经比较在年龄,性别和病情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人群均排除肝肾、心脏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案的选择所有研究人群均使用静脉注射方式给养,且所有研究人群没有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加替沙星组治疗方案为加替沙星注入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注射,静脉给药剂量为0.4g/d,头孢哌酮钠组治疗方案为头孢哌酮钠注入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注射,静脉给药剂量为4g/d。两组人群均治疗10d后进行结果分析,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1.3疗效评价方案依照卫生部相关文件《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按照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进行分级[3],其中痊愈,显效总计为有效人群,计算有效率,其中显效为患者尿路感染症状基本消失,没有不良反应,显效为患者尿路感染症状大部分消失,有较少不良反应。患者细菌清除情况主要分为清除、部分清除、未清除、替换和再次感染等,其中清除和替换为有效细菌清除病例,按照细菌清除和替换病例计算有效率。

1.4质量控制与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双录入,有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统计方法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方法为t检验。

2结果

2.1研究人群一般资料分析

对研究人群一般资料分析表明,加替沙星组有85例研究人群,头孢哌酮钠组有91例研究人群,两组研究人群性别与年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研究人群治疗效果分析

研究显示,加替沙星组痊愈人数为68例,显效人数为15例,总有效率为97.6%,头孢哌酮钠组治疗人群痊愈人数为51例,显效人数为17例,总有效率为74.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加替沙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头孢哌酮钠组,见表2。

注:与头孢哌酮钠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研究人群尿路感染病原细菌清除情况及清除率比较

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病原体清除情况及清除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加替沙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头孢哌酮钠组,见表3和表4。

表3研究人群尿路感染病原细菌清除情况比较

注:与头孢哌酮钠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4研究人群菌株及清除率比较

注:与头孢哌酮钠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尿路感染的诱发因素较多,其中80%非复杂性尿路感染由大肠杆菌引起,10~15%由葡萄球菌和克雷白氏杆菌引起,仅2~5%是由变性杆菌所致。而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细菌谱则要广的多,大肠杆菌仍为主要致病菌,但许多其它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变性杆菌、沙雷菌属、克雷白菌及假单孢菌属等,均可导致复杂性尿路感染。在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霉菌的感染日益增多。

临床治疗尿路感染的药物很多,加替沙星和头孢哌酮钠为其中的代表,这两种类型均可用于敏感产酶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的治疗[4]。其中加替沙星为8-甲氧氟喹诺酮类外消旋化合物,体外具有应谱的抗革兰氏阴性和阳性微生物的活性,其R-和S-对映体抗菌活性相同[5]。加替沙星抗菌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IV,从而抑制细菌DNA复制、转录和修复过程。头孢哌酮钠,对阴性杆菌产生的广谱β-内酰胺酶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较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差,抗阴性杆头孢哌酮钠菌的作用优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但对绿脓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抗阳性菌的作用不如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但对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均有较好的作用。对厌氧菌的抗菌作用较弱。肠球菌及相当比例的肠杆菌科致病菌对本品耐药,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对头孢哌酮均耐药。抗菌性能与头孢噻肟相似。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弱,仅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较为敏感。对数的革兰阴性菌,本品的作用略次于头孢噻肟,对绿脓杆菌的作用较强。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病原体清除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故头孢哌酮钠治疗尿路感染应加强临床推广,与其他研究相似[6]。

参考文献

[1]李宏云,秦超,刘谦,等.加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7,32(5):314.

[2]李仕梅.尿路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1986,25(4):257-258.

[3]孙爱华,商立华.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治疗尿路感染疗效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2):153-15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C].新药(西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汇编,1993:2-6.

[5]张丽琴,谢家政.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22(9):152-153.

[6]肖永红,张唯力.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随机对照治疗泌尿系统感染98例[J].中国新药与临床志,2004,23(11):753.

标签:;  ;  ;  

加替沙星与头孢哌酮钠治疗尿路感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