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阅读,快乐成长

爱上阅读,快乐成长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黄洞瑶族乡民族学校542826

摘要:阅读是一个人的基本的学习能力,也是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儿童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变得丰富,思想深刻。阅读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活动,最伟大的教育家毫无例外地都推崇阅读。通过阅读可以获得终身自我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了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让每个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地获取知识,在课外阅读中快乐成长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永恒的追求。

关键词:兴趣阅读能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享受快乐,已成为阅读的基本要求。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的。

一、激发兴趣,爱上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多读课外书,培养阅读兴趣,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1.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兴趣

导语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如果导语设计得好,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赢得“开门红”,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如在教学《松鼠和松果》一课时,我出示图片:松鼠、松果,询问:你们认识它们吗?看到它们,你想到些什么呢?学生联想翩翩,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说自己的想法。而后,我话锋一转,读读课文吧,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想法要告诉大家。孩子们被我一激,又纷纷投入到了新课的阅读之中。又如在教学《夏夜多美》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师深情讲述)多彩的春天过去了,我们迎来了迷人的夏天,在一个美丽的夏夜,公园里静悄悄地──(多媒体播放夏夜动画,生观看。)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夏夜,公园的池塘边上演了一幕动人的童话剧,是什么呢?听!(师动情地朗读,讲述童话故事。)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一看二听的刺激下很快被故事所吸引,进入情境。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学生读来有情有趣。

2.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兴趣

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任何事都充满了新鲜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游戏、竞赛、表演等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那学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参与的快乐。

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如《柳树醒了》一课,在指导朗读第二小节时,让学生演一演春雨,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声中给柳树洗洗澡,孩子们边唱边演,尽情地享受着小诗。再让学生来读读小诗,“小柳枝哟,软了。”轻柔、舒缓的语调将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有情感体验,才能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用自己真实的情感、既往的经验去沟通、交融、碰撞、回应作者的心灵、文本的内涵,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如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在学习第一段,体验小路的美丽之后,教师引入: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美丽的小路却在人们眼前消失了,瞧,现在的小路变成了──(多媒体出示“苍蝇成群,垃圾成堆”的小路,在学生的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刺激。)如果你走在这条小路上,你会说些什么呢?在这情感基础上,让学生读读课文,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说的“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等3句话,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表演,学生又怎会不乐学呢?

二、授之以渔,学会阅读

教师传授学业要授之以渔,首先必须让学生识别何为鱼。书店里的书琳琅满目,而小学生因为年龄阅历的限制又缺乏一定的识别能力,很多家长也以为看的书越多越好,贪多求量。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去挑选适合自己读的书。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要教给孩子方法,让孩子多读书。一、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

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杂志,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之后,以上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的内容可略读,浏览精彩的部分可精读。

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碰到学生喜欢的好词好句、妙语佳段,就要学会做笔记了。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好词好句,仿写句子;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先让学生读一读、圈一圈。圈出读书中的生字、新词;再利用工具书弄懂这样的生字新词;再让他们划一划、想一想。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划出文章中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或精彩片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然后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

标签:;  ;  ;  

爱上阅读,快乐成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