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衍凤:探讨细节护理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疗效论文

史衍凤:探讨细节护理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疗效论文

摘 要:目的观察细节护理的实施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以2018 年3 月至2019年3 月为准,根据细节护理开展前后顺序,随机选择儿科140 例输液病例分组。对照组以一般护理,研究组以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穿刺成功率95.14%高于对照组85.71%,P<0.05;与对照组穿刺并发症对比,研究组更少,P<0.05。结论细节护理的实施可显著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因穿刺引起的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细节护理;静脉穿刺;儿科护理;并发症

0 引言

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在于护理对象特殊、工作环境复杂,疾病多变,再加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不理解,医患关系严峻,严重影响着儿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静脉穿刺是儿科常见的护理操作,因儿童依从性差,血管条件不如成年人,往往影响了一次穿刺成功率,而为降低穿刺并发症,提高穿刺成功率,合理的护理干预显得非常重要[1]。本次研究以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我科140 例输液患儿为例,观察细节护理的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时间以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为准,根据细节护理开展前后顺序,随机选择儿科140 例输液病例分组。对照组70 例中男女患儿分别有38 例、32 例,年龄(5.37±2.18)岁;研究组70 例中男女患儿分别35 例、35 例,年龄(5.28±2.25)岁。本次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认可,对两组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得到无差异(P>0.05),可做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仅实施一般护理,包括皮肤护理、严格无菌操作,积极处理并发症等;研究组患儿接受细节护理,具体如下:①穿刺环境护理。对于陌生的环境,患儿可能存在一定的紧张、害怕情况,再加上穿刺操作者为不熟悉的人,可能让患儿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穿刺的进行。为此,我院为患儿建立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输液室配备有引逗小儿的玩具、贴纸,病区及输液室内为患儿播放喜爱的动画片。同时,配套设施完善,针对儿科专用物品准备充分,以帮助患儿在穿刺时心境放松,感到舒适,从而积极配合[2]。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应该贯穿小儿输液治疗的全过程,除了入院时要先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介绍病区环境和设施设备外;在进行穿此前,还要告知家属静脉穿刺输液的必要性和目的,告知家属穿刺可能发生的情况,获得家长的理解。如果一次穿刺不成功的,要安抚家长情绪,寻找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取得患儿的再次配合后再次穿刺。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对患儿的巡视,简单向家属介绍静脉穿刺输液基本护理知识,以提高家长对患儿情况的关注[3]。③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儿童的血管穿刺条件不如成人,因此在穿刺时选择血管要注意选择弹性好、活动度低、不容易脱落的位置,年龄较小的可选择头部穿刺;年龄稍大的可选择四肢静脉穿刺。同时,根据输液时间、静脉穿刺部位及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④并发症护理。静脉炎、药物渗漏、血肿及过敏反应是静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在实际穿刺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适合的穿刺针和静脉导管,长期输液的应选择留置针;提高护理人员穿刺技术,选择弹性好、较粗的血管,穿刺前进行局部热敷以防药物渗漏;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局部隆起疑似血肿等情况,拔针后严格按压针进血管处,避免形成血肿;严格询问和标记患儿过敏情况,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一般来说下肢比上肢外渗的几率高,活动越频繁的位置外渗几率越高,所以在保证血管清晰、弹性好、健康的情况下,要尽量选择手背、前臂等位置。其次,穿刺针越大的静脉外渗的几率越大,所以在穿刺时要根据患儿的情况尽量选择小的穿刺针。如果使用留置针,留置针时间越长外渗、静脉炎等情况发生几率越高,这是因为长时间留置导致患儿血管内皮受到损伤,血管的通透性变高,所以必要时可与医师协商减少患儿的输液治疗时间。另外,具有刺激性的液体输注外渗的几率高于非刺激性的液体,这是因为刺激性的液体输注后,会引起血管壁收缩、变窄,周围组织易发生炎性水肿,更容易导致外渗和静脉炎;另外,密切巡查患儿穿刺部位的情况,有因液体刺激引起的疼痛可为患儿轻轻按摩周边、热敷,帮助扩张血管,减轻水肿和血管收缩情况。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采用SPSS 20.0 软件统计,%表示计数资料作χ2 检验,P<0.05 显示差异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穿刺成功率95.14%高于对照组85.71%,P<0.05;与对照组穿刺并发症对比,研究组更少,P<0.05。由此可见,细节护理的实施有益于儿科静脉穿刺护理工作。通过为患儿营造良好的穿刺环境,加强贯穿全程的健康教育实施,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护理流程实施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有效预防多种穿刺并发症,从而更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细节护理还注意到了静脉炎、药物渗漏、血肿、过敏反应是静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在运用细节护理中,除了注意到选择合适的部位穿刺,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外,还通过减少反复穿刺、及时拔除留置针、积极处理刺激性药物输注问题,密切关注穿刺部位情况等措施,积极处理多种并发症,从而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 结果

这与陈鑫[4]的研究结果有一致之处,陈鑫针对360 例儿科静脉穿刺输液患儿为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结果显示,细节护理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3.33%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5.00%,且细节护理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67%高于常规护理组83.33%,P<0.05。再次证明,儿科静脉穿刺患者采用细节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总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与对照组穿刺并发症对比,研究组更少,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静脉炎 药物渗漏 血肿 过敏反应 合计研究组(n=70) 0(0.00) 1(1.43) 1(1.43) 0(0.00) 2(2.86)对照组(n=70) 2(2.86) 3(4.29) 2(2.86) 2(2.86) 9(12.87)χ2 2.0289 1.0294 0.3406 2.0289 4.8344 P 0.1543 0.3103 0.5595 0.1543 0.0279

3 讨论

输液是儿科最常见的治疗手段,输液穿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静脉穿刺也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这也是引起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解决医患矛盾一直以来都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对于儿科来说,因患儿主诉不清、依从性差、耐受性差,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在进行静脉穿刺时,为进一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提高其配合度和依从性,我院提出细节护理的实施。

临床研究发现,HSP27与胃癌、膀胱癌和鼻咽癌等多种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7]。THOMAS等[11]研究发现,HSP27高表达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中位总体生存率均显著降低,且HSP27的表达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相关。CHAUHAN等[12]研究发现,HSP27在BTZ耐药的淋巴瘤细胞中高表达,且下调 HSP27表达可以逆转BTZ耐药。本研究中用CD138+免疫磁珠分选MM患者的浆细胞,获得高度富集的骨髓瘤细胞,检测其HSP27表达量,结果显示复发骨髓瘤患者HSP2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治患者,提示HSP27可作为骨髓瘤耐药的预测因子及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2.1 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研究组穿刺成功率95.14%(67/70) 高 于 对 照 组85.71%(60/70),(χ2=4.1551)P<0.05。

导向图纸审核工作是新线导向系统筹备的物质基础,导向图纸审核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实地施工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日常运营中的良好应用。由于图纸设计部门对于总部导向标识系统规定熟悉程度不高,因此在新线导向系统建设过程中,应该要更加注意图纸审核模块,把错误杜绝在建设之前。而导向图纸的审核重点可以简单分为新线导向系统的完备性、连续性、准确性及实用性等方面。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的实施可显著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因穿刺引起的并发症,值得推广。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就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我国食品工业建设。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起点低、技术薄弱、缺乏创新、内动力不足等问题成为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食品工业发展依旧缓慢。

参考文献

[1]杨翠菊.细节护理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简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2):69-71.

[2]顾竹筠.细节护理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7,30(3):151-152.

[3]彭伟利,周利侠.细节护理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10(25):5733-5734.

[4]陈鑫.浅析细节护理对于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5,9(5):193,197.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90.191

本文引用格式:史衍凤.探讨细节护理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286+288.

作者简介:史衍凤(1982-)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护师,研究方向:儿科护理。

标签:;  ;  ;  ;  ;  ;  ;  ;  ;  ;  ;  ;  

史衍凤:探讨细节护理对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疗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