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质供排水论文_唐贤春,贺艺,宋鹏,江海鑫,王正晓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质供排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黑水,耗水量,集中式,废水,用水,可持续发展,分散。

分质供排水论文文献综述

唐贤春,贺艺,宋鹏,江海鑫,王正晓[1](2019)在《半集中式分质供排水和资源化系统的集成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生活污水处理的再生水难以有效回用的问题,采用源分离式半集中式分质供排水和资源化体系处理生活污水,并对实际工程案例的进行了长期监测,探讨了其在污染物去除、污水再生利用以及污泥资源化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即使灰水和黑水管道存在一定混接现象,但是灰水和黑水处理模块的COD去除率均超过90%,出水COD分别为10~30 mg·L~(-1)和10~40 mg·L~(-1);灰水处理模块的TN去除率达到95%,最低小于5 mg·L~(-1);黑水的TN去除率保持70%~90%,出水水质均可满足回用要求并已用于周边区域;厌氧消化系统1 m~3生污泥的产气量达到7.27~10.91 m~3,甲烷含量达到70%,有机物的降解率30%~50%;投加糖蜜后,单位产气量提高了1倍,有机物的降解率平均提高10%。消化污泥经过脱水后除总汞指标略高外,各主要指标均满足污泥农用中A级污泥标准。基于生活污水源分离的半集中式处理系统,可以对污水、污泥进行有效处理,并就近利用再生水、污泥和沼气。(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陈洪斌,陈晨,郑林静,刘富强,何群彪[2](2011)在《半集中式分质供排水处理系统的最适规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生活污水源分离水质特征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半集中式分质供排水和资源化的模型单元,以灰水为例,定量分析不同模型单元的灰水收集、处理和回用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确定了半集中式分质供排水处理系统的最佳规模和服务人口。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模型单元的灰水收集和回用管网投资费用为4 424元/(m3/d),处理单元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分别为3 558~5 224元/(m3/d)和2.18~3.06元/(m3/d);随着模型单元的增加,单位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均降低并趋于稳定。综合分析后确定半集中式分质供排水系统的最佳规模为4~8个模型单元,即服务人口当量为5万~10万人,处理水量为3 000~6 000m3/d;投资成本回收期北方地区需6~8a,南方地区则需12a左右。(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11年01期)

宫鲁[3](2005)在《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分质供排水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在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规划中,采取循环用水,串接用水,废水回用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实施分质供水,分质回收,同时力争使耗水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实现生产废水的趋零排放。(本文来源于《钢铁技术》期刊2005年06期)

韩力[4](2004)在《泰安市城市分质供排水工程系统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针对我国城市供排水建设的现状,通过分析国内外城市分质供排水工程系统概念与实践现状,提出分质供水排水概念的内涵,剖析了分质供排水系统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意义。确立一个城市分质供排水模式,是解决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中水资源短缺矛盾、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 本论文中分析了城市供排水模式的两种典型类型,集中式水处理系统和分散式水处理系统,提出了混合式水处理系统。通过对泰安市水资源及给排水现状分析,指出泰城的分质供排水模式不适宜采用集中模式的应用而有利于分散模式推行。而应在现有集中式水处理模式下,系统规划并且不断扩大分散式模式成分,使泰安城市供排水模式适当混合比例的混合模式下发展。并逐步扩大混合模式中分散处理成分的份额,不断完善分散式系统城市供排水模式。 在适当的混合式水处理系统分质供排水模式下,利用合理的城市分区布局和自然地理条件,建设新型的城市供排水系统,能够将用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可有效减缓泰城严重缺水的状况,有利于节水减污目标实现,保障未来泰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04-12-01)

分质供排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我国生活污水源分离水质特征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半集中式分质供排水和资源化的模型单元,以灰水为例,定量分析不同模型单元的灰水收集、处理和回用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确定了半集中式分质供排水处理系统的最佳规模和服务人口。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模型单元的灰水收集和回用管网投资费用为4 424元/(m3/d),处理单元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分别为3 558~5 224元/(m3/d)和2.18~3.06元/(m3/d);随着模型单元的增加,单位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均降低并趋于稳定。综合分析后确定半集中式分质供排水系统的最佳规模为4~8个模型单元,即服务人口当量为5万~10万人,处理水量为3 000~6 000m3/d;投资成本回收期北方地区需6~8a,南方地区则需12a左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质供排水论文参考文献

[1].唐贤春,贺艺,宋鹏,江海鑫,王正晓.半集中式分质供排水和资源化系统的集成应用[J].环境工程学报.2019

[2].陈洪斌,陈晨,郑林静,刘富强,何群彪.半集中式分质供排水处理系统的最适规模探讨[J].给水排水.2011

[3].宫鲁.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分质供排水规划[J].钢铁技术.2005

[4].韩力.泰安市城市分质供排水工程系统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一2工业企业用水系统示意图一1区域城市群用水系统示意图8空港新城供水、污水、再生水系统规划示...% 分质供排水系统示意图清华中意环境楼节能灯具4雨水处理过程示意

标签:;  ;  ;  ;  ;  ;  ;  

分质供排水论文_唐贤春,贺艺,宋鹏,江海鑫,王正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