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头螺堵,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本体内设有轴向的通孔,位于通孔的两端安装有密封环,位于通孔的中部设有粗糙的止滑面,位于本体的六角部的两侧设有承接座,承接座上设有密封圈,承接座是:是在本体的螺栓部和六角部之间,承接座上朝向螺栓部的一端是向内倾斜的端,该倾斜的角度为5—15度,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可以固定工件,同时轴向防滑、具有气密性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双头螺堵,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本体内设有轴向的通孔,位于通孔的两端安装有密封环,位于通孔的中部设有粗糙的止滑面,位于本体的六角部的两侧设有承接座,承接座上设有密封圈,承接座是:是在本体的螺栓部和六角部之间,承接座上朝向螺栓部的一端是向内倾斜的端,该倾斜的角度为5—15度。
设计方案
1.双头螺堵,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本体内设有轴向的通孔,位于通孔的两端安装有密封环,位于通孔的中部设有粗糙的止滑面,位于本体的六角部的两侧设有承接座,承接座上设有密封圈,承接座是:是在本体的螺栓部和六角部之间,承接座上朝向螺栓部的一端是向内倾斜的端,该倾斜的角度为5—1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螺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是六角形孔,粗糙的止滑面是凸起与六角形孔壁的面,该粗糙的止滑面设有高摩擦系数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螺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摩擦系数膜层是0.10~1.0μm的铬铝硅层。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头螺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头螺堵。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头密封螺堵,授权公告号(CN 207848393 U),它包括旋拧段,其特征在于,旋拧段两端分别为外螺纹段,两端的外螺纹段与旋拧段之间依次设有锥面段一、锥面段二。
现有技术的结构过于简单,实现的功能较差,不能满足现今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简单的问题,而提出的双头螺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双头螺堵,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本体内设有轴向的通孔,位于通孔的两端安装有密封环,位于通孔的中部设有粗糙的止滑面,位于本体的六角部的两侧设有承接座,承接座上设有密封圈,承接座是:是在本体的螺栓部和六角部之间,承接座上朝向螺栓部的一端是向内倾斜的端,该倾斜的角度为5—15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孔是六角形孔,粗糙的止滑面是凸起与六角形孔壁的面,该粗糙的止滑面设有高摩擦系数膜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摩擦系数膜层是0.10~1.0μm的铬铝硅层。
作为优选,所述铬铝硅层中,铬的含量为10~25at%,硅的含量为15~35at%,余量为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头螺堵,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双头螺堵,它克服了现有技术螺堵不能插接工件的缺陷,也克服了常见的六角形孔在插接工件后,工件易轴向滑动的缺陷,达到了固定工件稳固,工作稳定的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是可用于气密领域的双头螺堵,可以达到气密的效果。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双头螺堵,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本体内设有轴向的通孔2,位于通孔2的两端安装有密封环3,位于通孔2的中部设有粗糙的止滑面4,位于本体的六角部5的两侧设有承接座6,承接座上设有密封圈7,承接座6是:是在本体的螺栓部8和六角部5之间,承接座6上朝向螺栓部8的一端是向内倾斜的端,该倾斜的角度为5—15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孔2是六角形孔,粗糙的止滑面是凸起与六角形孔壁的面,该粗糙的止滑面设有高摩擦系数膜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摩擦系数膜层是0.10~1.0μm的铬铝硅层。
作为优选,所述铬铝硅层中,铬的含量为10~25at%,硅的含量为15~35at%,余量为铝。
设置六角形孔是为了便于固定,但是通常的固定容易产生轴向的滑动,因此设置高摩擦系数膜层,即不减少孔的大小,也达到了更好的防滑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2924.0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511331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F16L 15/04
专利分类号:F16L15/04
范畴分类:27G;
申请人:杭州恒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杭州恒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禹航路640号
发明人:朱德强
第一发明人:朱德强
当前权利人:杭州恒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