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杨人工林论文_郭月峰,祁伟,姚云峰,王娟,张美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叶杨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叶杨,人工林,土壤,黄土高原,生境,侧柏,沙棘。

小叶杨人工林论文文献综述

郭月峰,祁伟,姚云峰,王娟,张美丽[1](2016)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小叶杨人工林碳汇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造林工程已经对生态恢复起到重要作用,并将对全球碳素循环起到积极作用。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以天然草地为对照,分析了退牧还林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活动使植被碳库迅速增加,凋落物碳库及生态系统碳库基本上随林龄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土壤碳库则随林龄增加出现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小叶杨林木平均碳汇速率表现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以成熟林(30 a)为参照,小叶杨林木固碳潜力为4 500 g·m~(-2),生态系统固碳潜力为5 141.79 g·m~(-2)。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退牧还林后种植的小叶杨人工林在长时间尺度上是一个可观的碳汇。(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赵玮,胡中民,杨浩,张雷明,郭群[2](2016)在《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和小叶杨人工林碳密度特征及其与林龄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榆树(Ulmus pumila)疏林是浑善达克沙地的地带性隐域植被,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是该区域主要的防风固沙造林树种。该文通过测定两种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叶、枝、干、根)、草本层(地上植被和地下根系)和土壤层(0–100 cm)的碳含量,比较了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并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阐明了乔木层、土壤层和总碳密度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估算了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速率。结果表明,榆树疏林乔木层和土壤层平均碳含量都低于小叶杨人工林,榆树疏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是小叶杨人工林的1/2。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密度中,乔木层碳密度和土壤层碳密度总占比98%以上;土壤层与植被层碳密度的比值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过熟林时该比值分别为1.66(榆树疏林)和1.87(小叶杨人工林);榆树疏林和小叶杨人工林的乔木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的总碳密度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乔木层碳密度及榆树疏林总碳密度与林龄均呈现出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小叶杨人工林乔木层的固碳速率约为榆树疏林的5倍,榆树疏林生态系统和小叶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总固碳速率分别为0.81 Mg C·hm~(–2)·a~(–1)和5.35 Mg C·hm~(–2)·a~(–1)。这一研究结果有利于估算沙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为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和增加碳汇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刘栋[3](2015)在《黄土高原小叶杨人工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土高原西部典型小叶杨人工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区内不同土层中的土壤及其团聚体有机碳氮的含量和储量,分析并探讨了土壤有机碳氮的分布及其随土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小叶杨林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受土壤质地影响,壤土以<0.053mm团聚体为主,而砂土以0.250~0.053mm团聚体为主;2)、研究区内小叶杨人工林下表层土壤碳氮含量高于底层土壤,且壤土差异较砂土更为明显,且含量也高于砂土;3)、土壤质地影响土壤中碳氮元素随团聚体的分布:壤土有机碳氮的分布取决于各团聚体有机碳氮的分布特征,而砂土有机碳氮的含量取决于<0.053mm团聚体的有机碳氮含量,有机碳氮的储量则取决于0.25~0.053mm团聚体的有机碳氮储量。(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许喜明[4](2012)在《黄土高原侧柏小叶杨混交幼龄人工林碳密度研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植被破坏、地形破碎、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之一,森林生态系统不仅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碳循环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植树造林既可以恢复生态环境,同时人工生态林面积增加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了解该区域不同植被造林后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状况,探究人工林碳储量及其潜力,评价人工林的碳汇能力及其在区域碳平衡中的作用,也为黄土高原植被造林模式提供依据。本文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混交幼龄林为研究对象,设有邻近荒地为对照,采用样地调查法,对该生态系统各层次的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后,得出如下结论:(1)侧柏、小叶杨混交幼龄人工林植被各层次碳密度分别为:乔木层11.539t·hm~(-2),灌木和草本层分别为0.113t·hm~(-2)、0.580t·hm~(-2),乔木层碳密度占整个植被碳密度的94.33%。凋落物碳密度仅为0.142t·hm~(-2)。两种造林树种,侧柏每株碳储量为3.597kg,小叶杨为1.877kg,侧柏对碳储量的贡献较大。(2)侧柏、小叶杨各组织器官及灌木、草本层、凋落物层含碳率平均值分别为:50.70%、50.35%、46.88%、48.44%、35.6%,凋落物含碳率明显低于其它部分,其它各部分差异较小,碳密度的影响主要是生物量的大小。(3)侧柏、小叶杨混交幼龄人工林地0-80cm土壤碳密度为53.172t·hm~(-2),和荒地相比降低了5.19%,不论是林地还是荒地,土壤碳密度都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林地和荒地表层0-10cm土壤碳密度分别是土壤总碳密度的17.21%和17.25%,显着高于其他土壤层次(P<0.05)。(4)侧柏、小叶杨混交幼龄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65.546t·hm~(-2),与临近的荒地相比较,提高了10.57%,说明造林增加了生态系统碳储量。人工林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碳密度依次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表明土壤层是人工幼龄林生态系统中碳密度的最大贡献者。(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2-11-01)

刘鑫,满秀玲[5](2009)在《毛乌素沙地小叶杨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叶杨(Populus simoniiCar·r)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常见的乡土树种之一,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的特点,并具有适应性广、生长优良、寿命长、可改善土壤等特性[1]。但是,在半干旱地区小叶杨林却生长缓慢,发育不良,能否成林是多年争论的焦点[2,(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刘鑫[6](2008)在《毛乌素地区梁地小叶杨人工林土壤环境及根系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地土壤环境的改善是植被恢复效果的重要指标;根系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器官,其分布特征对植物生长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土壤环境和根系分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是毛乌素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常见的造林树种之一,因此,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梁地小叶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小叶杨在不同混交方式、不同坡位条件下其生长状况、土壤环境及根系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小叶杨与柠条的混交林生长状况良好,土壤有机质、N、K含量均高于纯林,小叶杨与沙柳的混交林林木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均最差;坡底部位小叶杨人工林生长和土壤养分优于坡顶部位。3种林型土壤养分垂直变化在0~40cm土层中较明显。小叶杨和柠条的混交林土壤含水量大于其它2种林型,但3种林型垂直变化趋势有差异,坡底部位随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坡顶部位则一直增加。(2)坡底部位林地土壤剖面比较均匀,坡顶有明显的分界线(40cm)。小叶杨与柠条的混交林在坡底部位的土壤容重较小,孔隙度较大,土壤持水量较高,土壤供水和保水均较好,小叶杨和沙柳的混交林土壤容重较大,孔隙度较小,土壤持水量较低,土壤供水和保水较差,纯林居中。坡顶部位在0~40cm土层中,小叶杨与沙柳的混交林土壤容重小,孔隙度较大,土壤持水量较高,土壤供水和保水较好,小叶杨和柠条的混交林土壤容重较大,孔隙度较小,土壤持水量较低,土壤供水和保水均较差。但是,整体上,小叶杨和柠条的混交林植株保存率高、覆盖度大、土壤结皮条件较好,小叶杨和沙柳的混交林相对较差。(3)小叶杨根系大部分分布在0~40cm土层中。小叶杨纯林根系分布对不同立地条件有明显的适应性,0~40cm土层内距树干1.0m和1.5m处,坡顶部位细根(D<3mm)和粗根(D>3mm)密度均明显大于坡底部位,而坡底部位细根分布则趋向深层土壤。坡底部位混交林中细根(D<3mm)分布的范围较广,粗根(D>3mm)差异不大。柠条对小叶杨的根系影响较小;沙柳对小叶杨根系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土壤中沙柳和小叶杨根系密度大小交替变化。坡底部位小叶杨根系对土壤环境的作用不强,而小叶杨纯林在坡顶部位根系对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有一定的作用(相关性达到显着水平)。综上所述,建议在该地区优先发展小叶杨和柠条的混交林,其次是纯林,小叶杨与沙柳的混交林不提倡。(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08-04-01)

刘鑫,满秀玲,陈立明,李文影[7](2007)在《坡位对小叶杨人工林生长及土壤养分空间差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毛乌素地区东北部梁地上3种类型的小叶杨人工林,研究了坡位对其生长和土壤养分空间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坡位对小叶杨和沙柳的生长均有显着影响。小叶杨人工林植被生长均表现为:坡底>坡顶≥坡中,小叶杨和柠条的混交林比其他两个林型生长好。小叶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坡底部位多数土层中含量较高,在0.57%~1.09%之间,坡中和坡顶部位含量较小,分别在0.36%~1.07%和0.32%~0.82%之间,这与植被生长较好密切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坡位均呈波动式减少的趋势,0~10 cm土层中含量均最大,在0.63%~1.09%之间。坡中部位各土层中的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较高,分别在18.82~66.63 m g/kg,24.07~90.06 m g/kg和51.94~190.24 m g/kg,这与坡中植被生长较差有关;而坡底和坡顶较小,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在不同坡位垂直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另外,小叶杨和柠条混交林的土壤平均养分含量均较高,土壤有机质0.81%,速效N 33.84 m g/kg,速效P 49.03 m g/kg,速效K 104.14 m g/kg。(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张婷,张文辉,郭连金,刘国彬[8](2007)在《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生境小叶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样地调查,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处于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4种生境条件下,经过30年发育的小叶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动态和土壤水分养分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小叶杨人工林总体上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现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的趋势,且林内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2)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小叶杨人工林年龄结构分析表明,尽管阴坡小叶杨长势相对较好,但更新幼苗数量相当有限,很难实现种群的自我更新,不适合作为人工林培育;(3)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因坡向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尽管阴坡和半阴坡的水分、养分条件相对较好,但也出现了枯梢、病虫害等衰老特征,因此阴坡、半阴坡的生境对小叶杨来说也不合适.未来应该对现有林地在保护的前提下,间伐衰老个体,补植和引入乡土物种,进行天然化培育.(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郭连金[9](2005)在《黄土丘陵区沙棘和小叶杨人工林群落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丘陵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该区人口增长过快,盲目开垦耕地以及过度放牧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天然森林已全部遭受破坏,植被类型主要为零星分布的旱生小灌木狼牙刺、虎榛子等及以生态修复为目的的人工林沙棘、小叶杨、刺槐等。但近年来发现,部分人工林由于不适应当地环境而逐步衰退,不能起到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的作用。本研究以该区主要的人工灌木林沙棘和乔木林小叶杨为例,系统研究了其种群结构、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分养分效益、环境因子影响,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确定其适生环境,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沙棘是一个良好的人工林天然化灌木物种,在黄土丘陵区该种群更新良好。在一个发育系列里,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结构逐步呈进展型、物种多样性持续增加、土壤水分、养分明显好转,群落越来越稳定。在非阳坡地段,幼龄、中龄个体多,属于进展型的种群,能够长期稳定存在下去;半阳坡和半阴坡地段的沙棘人工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强的种间的关联度以及较优越的土壤水分、养分条件,这些对群落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因此,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建设工程中,应该利用沙棘特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在半阳坡、半阴坡条件下营造人工林,以发挥其加强水土保持、改善土壤理化结构的生态功能。 小叶杨种群在黄土丘陵区更新困难。在一个发育系列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叶杨在发育20 年时产生更新幼苗,30 年时幼苗相对较多,物种多样性较高,群落组成、结构较为合理,但乔木层仍然过于单一,并发育至45 年时表现出衰退现象,土壤养分虽有一定的改善,但仍不能为群落稳定发展提供水分和养分的保障。不同生境研究表明:小叶杨无法在阳坡更新,相比较而言,在水分条件较好的阴坡、沟坡等地段小叶杨长势较好,并产生少量幼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土壤水肥条件达到最好,但仍不能改变整个种群的衰退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叶杨种群将会消失,其所在群落也不稳定。因此小叶杨造林应选栽在阴坡、沟谷等水分条件较好的生境下栽植,并要实施适当的抚育措施,阻止其衰退,促进其更新。 如何提高人工植被的稳定性和生产力是目前生态环境重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表明提高人工植被的稳定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根据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建立与当地环境条件特别是水热条件相适应的植被类型(乔木、灌木或草本)为目标植被;重视乡土物种的选择和运用;选择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好的物种;对于更新差的人工林,应进行适当的人工抚育措施;重视植被的合理配置方式,模拟天然植被的斑块格局促进群落自然更新,形成稳定群落。(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5-05-01)

张韵萍,夏忠义,刘雅贤[10](2000)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小叶杨人工林成熟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小叶杨林地地位质量的划分 ,编制了标准木树干解析表 ,人工林地位级表和立地条件分类表 ;并据此确定了小叶杨的各类成熟龄。为小叶杨近、成熟林地的经营利用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00年02期)

小叶杨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榆树(Ulmus pumila)疏林是浑善达克沙地的地带性隐域植被,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是该区域主要的防风固沙造林树种。该文通过测定两种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叶、枝、干、根)、草本层(地上植被和地下根系)和土壤层(0–100 cm)的碳含量,比较了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并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阐明了乔木层、土壤层和总碳密度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估算了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速率。结果表明,榆树疏林乔木层和土壤层平均碳含量都低于小叶杨人工林,榆树疏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是小叶杨人工林的1/2。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密度中,乔木层碳密度和土壤层碳密度总占比98%以上;土壤层与植被层碳密度的比值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过熟林时该比值分别为1.66(榆树疏林)和1.87(小叶杨人工林);榆树疏林和小叶杨人工林的乔木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的总碳密度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乔木层碳密度及榆树疏林总碳密度与林龄均呈现出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小叶杨人工林乔木层的固碳速率约为榆树疏林的5倍,榆树疏林生态系统和小叶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总固碳速率分别为0.81 Mg C·hm~(–2)·a~(–1)和5.35 Mg C·hm~(–2)·a~(–1)。这一研究结果有利于估算沙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为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和增加碳汇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叶杨人工林论文参考文献

[1].郭月峰,祁伟,姚云峰,王娟,张美丽.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小叶杨人工林碳汇效应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6

[2].赵玮,胡中民,杨浩,张雷明,郭群.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和小叶杨人工林碳密度特征及其与林龄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16

[3].刘栋.黄土高原小叶杨人工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

[4].许喜明.黄土高原侧柏小叶杨混交幼龄人工林碳密度研究初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刘鑫,满秀玲.毛乌素沙地小叶杨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特性研究[J].土壤学报.2009

[6].刘鑫.毛乌素地区梁地小叶杨人工林土壤环境及根系分布特征[D].东北林业大学.2008

[7].刘鑫,满秀玲,陈立明,李文影.坡位对小叶杨人工林生长及土壤养分空间差异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7

[8].张婷,张文辉,郭连金,刘国彬.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生境小叶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稳定性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7

[9].郭连金.黄土丘陵区沙棘和小叶杨人工林群落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10].张韵萍,夏忠义,刘雅贤.吉林省西部地区小叶杨人工林成熟龄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0

论文知识图

不同坡位小叶杨人工林生长环境...不同生境条件下小叶杨种群径级结构不同坡位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王宗汉不同营造方式小叶杨林生长环境土壤特...2.1样地位置图Fig.2.1...

标签:;  ;  ;  ;  ;  ;  ;  

小叶杨人工林论文_郭月峰,祁伟,姚云峰,王娟,张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