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促开环聚合论文_张秋平,张文银,张月季,曹宛雪,田如梦

导读:本文包含了酶促开环聚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开环,共聚物,内酯,原子,自由基,甲基丙烯酸,离子。

酶促开环聚合论文文献综述

张秋平,张文银,张月季,曹宛雪,田如梦[1](2019)在《酶促开环聚合合成PCL-PEG-PCL叁嵌段共聚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酶促开环聚合(eROP)是以固定化酶为引发剂的聚合方法,固定化酶在反应后期容易分离,还可回收循环利用。首先探究了ε-己内酯的酶促开环聚合中固定化酶Novozym 435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以及酶的重复使用次数对ε-己内酯转化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采用固定化酶Novozym 435和聚乙二醇为共引发剂,引发ε-己内酯聚合,成功合成了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PEG-PCL)叁嵌段共聚物。为其作为药物载体运用到生物医药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相世栋[2](2014)在《联用烯烃开环易位聚合与酶促开环聚合制备多种嵌段聚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酶法合成共聚物近些年取得了很大进展。做出成绩最突出的就是酶促开环聚合(eROP)与可控自由基聚合的联合,这一概念最早由A. Heise提出。eROP使用酶作为催化剂,有诸多方面优势,如立体选择性,生物相容性,可循环使用,以及可在温和条件下反应等。这种绿色的聚合方法eROP与其他联合的化学酶合成法也进而取得了诸多进步,分别实现了与ATRP, NMP和RAFT的联合使用制备了目标共聚物。在上述自由基聚合中,有一个共同点,即带羟基(OH)的双官能引发剂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试图将这种联合策略拓展到非自由基聚合中,而烯烃开环易位聚合(ROMP)作为独特的聚合方法进入到我们的视野。ROMP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聚合后产物中保留大量碳碳双键。在实际使用中,Ru催化体系的ROMP应用最多,因为它有高的官能团耐受性等诸多好处。然而,这样一种独特的聚合方法引入到与绿色聚合方法eROP的联合中的工作未见报道,同时却有很多研究组联合ROMP与化学法开环聚合cROP,来制备共聚物。例如,最早的报道中将带酯基的降冰片烯发生ROMP,酯基水解得到OH,进而此OH引发cROP得到梳型共聚物。OH这种活泼的亲核基团并不稳定,却是引发cROP不可或缺的,所以常常需要OH的保护/脱保护这一繁琐的步骤。我们注意到eROP具有独特的优势,即,在催化聚合的同时能催化断开单体以外的酯基。如果酯前驱体能用于引发eROP,那么就能省略水解形成OH的步骤,并且解决了OH可能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实现传统联用后,又提出酯引发概念,改进了传统方法。在本轮文中,我们首先利用ROMP制备了多种端基的遥爪聚合物。随后采用常规方法端羟基大分子引发了eROP得到嵌段共聚物。然后转换思路,先使用eROP制备中间含有双键的聚酯作为CTA,后用ROMP/CT也合成了类似结构的嵌段共聚物。在这两条传统线路都实现后。我们提出并尝试研究酯前驱体(酯引发)的eROP,并对酯前驱体的eROP提出一个可能的机理。这样的线路得到的产物无明显差别,却节省了保护/脱保护的步骤。更重要的是,酯引发的概念给一锅法实现eROP和ROMP的连续聚合,甚至于同时聚合提供了条件。为此我们又采用连续法与分步法进行了对比,并最后成功尝试了eROP和ROMP的同时聚合。当然,酯引发eROP的概念还有待丰满和完善。然而,这种不使用羟基前驱体的eROP方法非常有可能被用于其他方法的联合中,尤其是受羟基限制的化学反应。(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12-01)

刘啸天,刘传生,王励申[3](2013)在《酶促开环聚合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串联法合成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二嵌段聚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单苄撑缩季戍四醇为前体,合成了一端为α-溴代丙酸酯,一端为羟基的双官能引发剂。以此引发剂,先引发脂肪酶催化的甲基环碳酸酯开环聚合(ROP)反应,再进一步在CuCl/2,2’-bpy催化下于同一反应器中串联引发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利用温度的变化,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了两种不同的反应。对不同反应条件下所得聚合产物进行了GPC,1HNMR,13CNMR测试。(本文来源于《东莞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吴称意[4](2013)在《离子液体的设计及用于ε-己内酯酶促开环聚合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 ILs)具有极低的挥发性、广泛的溶解性、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高度的结构可设计性等独特性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在有机合成、分离与萃取、电化学、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工程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酶促聚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绿色聚合方法,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特别是酶固定化后可显着改善其稳定性以及回收使用性,有效提高酶催化剂的实际使用性能,如商品化的Novozyme-435(Immobilized lipase B from Candida antarctica)。相对于有机溶剂,离子液体更有利于酶的活力保持与稳定性的提高,ILs中酶促聚合反应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第一章对ILs的合成、物理性质以及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了ILs对酶稳定性与活性的影响以及ILs中酶促反应的研究。聚ε-己内酯(PCL)是一类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药物通透性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通常采用ε-CL的开环聚合反应来制备。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具有不同阳离子结构以及阴离子结构的咪唑型离子液体,以Novozyme-435为催化剂,ε-CL为模型单体,优化筛选了聚合反应条件,重点探讨了离子液体的黏度、极性以及阴离子摩尔浓度等物理性质对酶促聚合反应的影响规律。论文第二章设计合成了由3种不同种类阴离子以及3种不同烷基链取代咪唑组成的单阳离子型离子液体(MILs),[CnMIm][X](X=BF4、PF6、NTf2)(n=2,6,12)。通过1H-NMR、13C-NMR、IR、EA等方法对不同类型MIL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密度、黏度、极性等物理性质。考察了在不同聚合反应温度、时间以及酶和MILs用量的条件下,MILs的结构与性质对酶促聚合反应的影响。BF4型亲水性离子液体中酶促聚合反应不能有效进行,NTf2型MILs较PF6型MILs更有利于ε-CL酶促聚合反应的进行。阳离子咪唑环上取代烷基的链长影响明显,[C6MIm]中聚合效果优于[C12MIm]优于[C2MIm];随着取代烷基链长的增加,黏度的增大、疏水性的增强以及极性减小都有利于酶在ILs中的活力保持,但反应介质黏度的增大导致传质阻力的增加而不利于聚合产物分子链的增长。论文第叁章设计合成了由3种不同种类阴离子以及3种不同烷基链取代咪唑组成的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DILs,[C4(CnIm)2][X]2(X=BF4、PF6、NTf2)(n=2,6,12),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物理性质。相同温度下DILs的黏度高于相应的MILs。BF4型DILs中酶促聚合反应仍不能有效进行,PF6型DILs中聚合效果好于NTf2型DILS。DILs的高黏度以及低阴离子摩尔浓度有利于酶的稳定性以及活性保持,较MILs具有更好的聚合效果。论文第四章设计合成了两种含不同链长PEG的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PEG200(MIm)2][NTf2]2和[PEG400(MIm)2][NTf2]2,对其结构与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与测定。同样考察了聚合反应条件以及离子液体物理性质对酶促聚合反应的影响。[PEG200(MIm)2][NTf2]2中聚合效果优于[PEG400(MIm)2][NTf2]2。与MILs和DILs相比,含有PEG结构的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可实现低温度下的聚合反应,并且在五次回收再使用的ILs中仍能较好地实现ε-CL的酶促开环聚合反应。论文第五章制备了不同种类ILs修饰的Novozyme-435,用扫描电镜(SEM)以及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对其表面形貌与组成进行了表征。进一步以ILs-coated Novozyme-435作为催化剂,研究了本体条件以及甲苯中的酶促聚合反应体系。对于ε-CL的酶促开环聚合反应,本体条件下ILs-coated Novozyme-435的催化性能优于相应ILs中Novozyme-435的催化性能;[PEG200(MIm)2][NTf2]2-coated Novozyme-435在甲苯中的催化性能不仅明显优于Novozyme-435在[PEG200(MIm)2][NTf2]2中的催化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回收使用性能。(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3-05-01)

吴称意,张宗勇,陈冲,贺枫,卓仁禧[5](2011)在《离子液体中ε-己内酯的酶促开环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ionic Liqids,ILs)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非挥发性和独特广泛的溶解性能,近年来受到广泛的研究与关注,并在合成以及分离技术等方面显示出较传统有机溶剂显着的优势。酶促聚合作为一种绿色合成方法,(本文来源于《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9-24)

王书唯,张宝,艾鹏,祝明,王维[6](2009)在《酶促开环聚合合成双亲性H型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组装》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固定化酶Novozyme435(NV435)催化聚乙二醇(PEG)开环聚合己内酯(CL)得到端基带有羟基的ABA型叁嵌段聚合物,用2,2-二氯代乙酰氯将聚合物的端羟基功能化形成H型大分子引发剂,在CuCl/HMTETA体系中引发4-乙烯基吡啶(4VP)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得到了具有两亲性的H型五嵌段聚合物(PVP)2-b-PCL-b-PEG-PCL-(PVP)2,用红外光谱(FT IR),核磁共振(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与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型五嵌段聚合物分子量46121g/mol,分子量分布1.30.并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H型嵌段聚合物的胶束呈球形结构,平均直径为70nm左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B辑:化学)》期刊2009年06期)

冯俊,王华芬,李双凤,卓仁禧[7](2008)在《大环碳酸酯的Novozym-435酶促开环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14元环的碳酸丁二酯二聚体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下的开环聚合反应制备聚碳酸丁二酯.聚合在常压,75℃的甲苯溶液中进行,反应条件温和.详细探讨了反应条件诸如单体浓度,酶浓度对于聚合的影响.结果显示Novozym-435具有与异辛酸亚锡可比拟的高催化活性,同时可以回收重复使用.聚合动力学研究表明碳酸丁二酯的酶促甲苯溶液开环聚合和环状内酯的酶促甲苯溶液聚合有所不同,没有表现出活性聚合的特征.(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08年07期)

王迪,张宝,李亚鹏,孙景辉[8](2008)在《酶促开环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新型H型嵌段共聚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物酶催化剂Novozyme-435的作用下,乙二醇引发己内酯(ε-CL)酶促开环聚合,再用叁乙胺作催化剂,将PCL端羟基与2,2-二氯代乙酰氯反应,生成四官能度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H型叁嵌段共聚物(PGMA)2-b-PCL-b-(PGMA)2.嵌段共聚物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得到了确证,其多分散性为1.32,分子量为32000.通过差热扫描量热法对嵌段共聚物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8年07期)

刘啸天,李亚鹏,王书唯,沙柯,王薇[9](2007)在《酶促开环聚合与自缩合乙烯基共聚合相结合制取超支化聚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This work was directed to develop a novel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hyperbranched polymers by combining enzymat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ROP) with self-condensing vinyl copolymerization(SCVCP). Functionalized PCL was prepared by ROP of ε-CL with HEMA as the initiator and catalyzed by Novozyme 435,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AB* macroinimer by the esterification with 2-bromoisobutyryl bromide. The target polymer was obtained by SCVCP of AB* macroinimer with styrene via ATRP.(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马玖彤,李全顺,王元鸿,韩四平,冯雁[10](2006)在《引发剂对酶促开环聚合ε-己内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的ε-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在无溶剂体系中研究了聚己内酯的合成及末端官能化。以醇类为引发剂,研究了引发剂对聚合过程单体转化率、产物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无引发剂时单体转化率为79.32%,乙醇和乙二醇为引发剂时分别为97.43%和89.90%。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在无引发剂时为5 393,乙醇和乙二醇为引发剂时分别下降到2 127和1 851。另外,产物的红外光谱和1H NMR谱图显示,引发剂的加入实现了聚合物的末端官能化。(本文来源于《生物加工过程》期刊2006年04期)

酶促开环聚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化学酶法合成共聚物近些年取得了很大进展。做出成绩最突出的就是酶促开环聚合(eROP)与可控自由基聚合的联合,这一概念最早由A. Heise提出。eROP使用酶作为催化剂,有诸多方面优势,如立体选择性,生物相容性,可循环使用,以及可在温和条件下反应等。这种绿色的聚合方法eROP与其他联合的化学酶合成法也进而取得了诸多进步,分别实现了与ATRP, NMP和RAFT的联合使用制备了目标共聚物。在上述自由基聚合中,有一个共同点,即带羟基(OH)的双官能引发剂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试图将这种联合策略拓展到非自由基聚合中,而烯烃开环易位聚合(ROMP)作为独特的聚合方法进入到我们的视野。ROMP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聚合后产物中保留大量碳碳双键。在实际使用中,Ru催化体系的ROMP应用最多,因为它有高的官能团耐受性等诸多好处。然而,这样一种独特的聚合方法引入到与绿色聚合方法eROP的联合中的工作未见报道,同时却有很多研究组联合ROMP与化学法开环聚合cROP,来制备共聚物。例如,最早的报道中将带酯基的降冰片烯发生ROMP,酯基水解得到OH,进而此OH引发cROP得到梳型共聚物。OH这种活泼的亲核基团并不稳定,却是引发cROP不可或缺的,所以常常需要OH的保护/脱保护这一繁琐的步骤。我们注意到eROP具有独特的优势,即,在催化聚合的同时能催化断开单体以外的酯基。如果酯前驱体能用于引发eROP,那么就能省略水解形成OH的步骤,并且解决了OH可能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实现传统联用后,又提出酯引发概念,改进了传统方法。在本轮文中,我们首先利用ROMP制备了多种端基的遥爪聚合物。随后采用常规方法端羟基大分子引发了eROP得到嵌段共聚物。然后转换思路,先使用eROP制备中间含有双键的聚酯作为CTA,后用ROMP/CT也合成了类似结构的嵌段共聚物。在这两条传统线路都实现后。我们提出并尝试研究酯前驱体(酯引发)的eROP,并对酯前驱体的eROP提出一个可能的机理。这样的线路得到的产物无明显差别,却节省了保护/脱保护的步骤。更重要的是,酯引发的概念给一锅法实现eROP和ROMP的连续聚合,甚至于同时聚合提供了条件。为此我们又采用连续法与分步法进行了对比,并最后成功尝试了eROP和ROMP的同时聚合。当然,酯引发eROP的概念还有待丰满和完善。然而,这种不使用羟基前驱体的eROP方法非常有可能被用于其他方法的联合中,尤其是受羟基限制的化学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酶促开环聚合论文参考文献

[1].张秋平,张文银,张月季,曹宛雪,田如梦.酶促开环聚合合成PCL-PEG-PCL叁嵌段共聚物[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9

[2].相世栋.联用烯烃开环易位聚合与酶促开环聚合制备多种嵌段聚合物[D].吉林大学.2014

[3].刘啸天,刘传生,王励申.酶促开环聚合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串联法合成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二嵌段聚合物[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

[4].吴称意.离子液体的设计及用于ε-己内酯酶促开环聚合反应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

[5].吴称意,张宗勇,陈冲,贺枫,卓仁禧.离子液体中ε-己内酯的酶促开环聚合[C].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2011

[6].王书唯,张宝,艾鹏,祝明,王维.酶促开环聚合合成双亲性H型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组装[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9

[7].冯俊,王华芬,李双凤,卓仁禧.大环碳酸酯的Novozym-435酶促开环聚合[J].高分子学报.2008

[8].王迪,张宝,李亚鹏,孙景辉.酶促开环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新型H型嵌段共聚物[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

[9].刘啸天,李亚鹏,王书唯,沙柯,王薇.酶促开环聚合与自缩合乙烯基共聚合相结合制取超支化聚合物[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

[10].马玖彤,李全顺,王元鸿,韩四平,冯雁.引发剂对酶促开环聚合ε-己内酯的影响[J].生物加工过程.2006

论文知识图

伯胺作为酶促开环聚合反应中的...内酯酶促开环聚合反应机理[16]微流控反应装置中进行的酶促开环聚酶促开环聚合与酶促缩聚反应串...反应1 d后的数据显示环状磷酸酯的酶促...(B)可知,由于酯键的形成,端羟基所连的亚...

标签:;  ;  ;  ;  ;  ;  ;  

酶促开环聚合论文_张秋平,张文银,张月季,曹宛雪,田如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