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论文_吴燕华,董璐,张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干涉仪,双频,激光,振荡器,混频器,测量,相位。

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论文文献综述

吴燕华,董璐,张涛[1](2010)在《高测速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合适频率的高稳定度电子振荡器信号分别与双纵模热稳频双频激光干涉仪输出的频率过高的测量和参考信号混频,将信号载波频率降至计数器允许频率范围内,得到全交流的高测速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系统。本文给出了高测速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系统光路框图和信号处理框图,并给出了振荡器频率选择的基本公式。所研制系统纵模间隔约728MHz,计数器选用最大允许计数频率10MHz的82c54,振荡器为频率为723MHz的JE0723型介质振荡器。在3m激光测长机上的实验证实:系统分辨率为0.32μm时,最大允许测量速度可达1300mm/s,能满足各种高速运动设备的检测及标定需求。(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0年07期)

韦进强,张涛,何子牛,吴振林[2](2009)在《基于AD8302的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信号处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原有信号处理电路两路信号易直流漂移、不正交对干涉仪系统测量精度和速度的限制及调整光路观察信号不方便等问题,利用AD8302的良好高频处理特性,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AD8302的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信号处理系统,给出了方案的总体框图和信号处理流程图,详细地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以及提高相位测量精度方法。由于器件相位测量的高分辨率,该系统也可用于高分辨率双纵模双频激光轮廓仪的信号处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09年03期)

杨春生,张涛,成俊康,刘国栋[3](2008)在《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的非线性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具有特殊后续电信号处理系统的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的非线性误差进行了研究。根据理论分析推导出了存在非线性时输出信号的表达式,并据此给出了非线性误差的表现形式是使混频输出信号产生漂移起伏,主要影响因素是偏振分光镜分光偏振度及光路调整理想程度。根据分光偏振度可计算信号最大漂移幅度及其带来的测量误差,计算出的漂移幅度值与实际观测值相近,该值可作为判断光路调整精度的一个标准,也是确定后续信号处理环节(细分辨向计数)中最大细分数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康岩辉[4](2005)在《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信号处理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频激光干涉仪是现代几何量精密测量中最常见,也是工业中最具权威的长度测量仪器。本课题在现有的以双纵模热稳频He-Ne激光器为光源构成的双频激光干涉仪基础之上,对系统进行了改进。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首先,对现有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非线性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其结果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相吻合;并确定了非线性对测量速度和测量精度的影响大小,最后给出定量结论。 然后,针对现有电路系统的信号易有直流漂移、调整光路观察信号不方便的不足之处提出解决方案,即:高稳定度的高频振荡器(输出频率为v)输出的信号经0°功分器后分成两路,它们分别与测量信号和参考信号进行混频(测量信号和参考信号频率分别为△v±△f和△v),得到测量镜运动调制的测量信号|v-△v|±△f和参考信号形成的信号|v-△v|,式中△f为Doppler频移。根据峰值运算电路,可以得到测量信号的强弱,从而判断出光路调整的好坏。然后分别将混频后的测量和参考两路信号进行自增益控制放大和整形,最终得到计数器可直接计数的方波脉冲信号。此方案的优点在于:改进后系统具有交流系统的特点,原来导致信号产生直流漂移等问题的各种因素(包括非线性的影响),都可以通过交流自动增益放大等手段加以处理,并使整个系统容易满足正常工作的条件。 再次,对改进后的电路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峰值运算电路、基于AD603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和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的计数电路等。 最后,在完成了电路板的制作、安装和软、硬件调试后,对改进系统中的(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5-11-07)

闫晓茹[5](2004)在《高速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学位论文以实用高速双频激光干涉仪测量系统为研究目标,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 (1)在详细了解了激光干涉测量的国内外现状基础上,分析了高速激光干涉测量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在现有的具有一定优势的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基础上,对其电路系统进行改进,研制具有较高测量速度(不小于1000mm/S)、有良好抗干扰性能、测量智能化及自动化程度均较高的高速激光干涉仪系统的研究目标。 (2)详细介绍了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的结构组成,从理论上分析了双频激光干涉仪的测量原理及光外差原理,并对该干涉仪光路结构上的叁个特点作出介绍。即测量光路采用角锥镜作测量镜及参考镜以保证测量光与参考光合光后的平行度要求。采用倒置望远镜光路及针孔结构构成准直扩束及滤波系统,使高斯激光束束腰扩大了M倍(M=f_2/f_1),发散角减小了1/M,等效腔长增大了M~2倍。由于拍频频率高达728MHz,采用延迟线移相技术仅需80mm长syv型聚乙烯介质同轴电缆即可获得相位差为90°的两路信号,比传统的光学镀膜移相法简单。其具有的一系列优异特性,使它可满足各种高精度测量的要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针对原有电路系统的信号易有直流漂移、调整光路观察信号不方便的不足之处提出解决方案,即将高稳定度的高频振荡器输出的频率为v的振荡信号由功分器分成两路分别与测量信号和参考信号进行混频,测量信号和参考信号频率为拍波频率△v,则可以得到测量镜运动调制的测量信号{。一△叫十牙和参考信号形成的信号}材一△叫,式中丫为多普勒频移。然后分别将两路信号进行自增益控制放大和整形,即可得到计数器可直接接收计数的方波脉冲信号,由计数系统分别计数,CPU系统读出计数值相减乘以脉冲当量即可得出所测长度值。并给出了振荡器频率选择的基本公式及对混频后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放大稳幅和整形处理的具体电路。 (4)根据研究目标的要求,给出了计数系统的设计公式。以此公式为基础设计出了基于8254的计数系统及基于74HC161的计数系统。上述两种计数系统各有特点,适用的场合也不相同。基于8254的计数系统,单片计数范围大,电路集成度高,与89C51接口简单,但是当系统分辨率要求较高时,系统的测量速度将受到限制。基于74HC161的计数系统,单片计数范围小,所需计数器数目较大,电路集成度不高,但它的计数频率很高,在高分辨率下能满足高速测量的计数要求。 (5)设计出了以5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CPU测量控制及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设有16个按键,12位高亮共阴LED显示,通过按键可控制启停测量,可直接显示长度值,动静态采样及输入环境参数修正波长误差,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能实现与系统机通讯,最大波特率可达19.2K。 (6)在完成电路系统的设计、加工及调试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千涉仪能够满足测量速度不小于I000llun/s的要求;并具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关键词: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测量速度振荡器混频器计数系统(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4-11-10)

周肇飞,迟桂纯,程相荣,黄仲平[6](1988)在《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原理,结构及激光光源采用的热稳频原理。激光源采用热稳频方法,不使用压电晶体也不用线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做谐振腔,无须外加磁场,只使用电真空玻璃制造的普通全内腔式He-Ne激光管。干涉仪成本低,激光管寿命长,并能获得550—650MHz的拍频,使干涉仪具有良好的动态测量性能。本仪器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测定,其偏差小于0.1μm/800mm,稳频精度优于2×10~(-9),频率复现性:1×10~(-8)。(本文来源于《光学工程》期刊1988年02期)

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决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原有信号处理电路两路信号易直流漂移、不正交对干涉仪系统测量精度和速度的限制及调整光路观察信号不方便等问题,利用AD8302的良好高频处理特性,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AD8302的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信号处理系统,给出了方案的总体框图和信号处理流程图,详细地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以及提高相位测量精度方法。由于器件相位测量的高分辨率,该系统也可用于高分辨率双纵模双频激光轮廓仪的信号处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论文参考文献

[1].吴燕华,董璐,张涛.高测速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系统的研究[J].工具技术.2010

[2].韦进强,张涛,何子牛,吴振林.基于AD8302的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信号处理系统[J].中国测试.2009

[3].杨春生,张涛,成俊康,刘国栋.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的非线性对测量精度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

[4].康岩辉.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信号处理系统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

[5].闫晓茹.高速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系统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

[6].周肇飞,迟桂纯,程相荣,黄仲平.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J].光学工程.1988

论文知识图

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原理示意...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光路图信号处理框图激光干涉仪位移测量原理测量速度实验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标签:;  ;  ;  ;  ;  ;  ;  

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论文_吴燕华,董璐,张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