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比较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比较

论文摘要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内皮舒张功能(FM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在治疗6个月后随访,比较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LDL-C、hs-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但瑞舒伐他汀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改善炎症反应的效果更佳。

论文目录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   2.3 治疗前后两组hs-CRP、FMD、LVEF比较
  •   2.4 两组预后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影,王凤芝,时慧,李冬,刘思佳,王曦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来源: 中国民康医学 2019年2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救医学

    单位: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分类号: R541.4;R542.22

    页码: 6-7+10

    总页数: 3

    文件大小: 928K

    下载量: 21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老年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24)
    • [2].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42)
    • [3].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0(08)
    • [4].早发冠心病、非早发冠心病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02)
    • [5].吸烟、超重及肥胖对女性早发冠心病影响[J]. 临床军医杂志 2019(10)
    • [6].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28)
    • [7].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冠脉病变特点研究[J]. 安徽医药 2018(04)
    • [8].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27)
    • [9].早发冠心病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01)
    • [10].冠心病危险因素在女性早发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09)
    • [11].γ-谷氨酰转移酶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7(07)
    • [12].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23)
    • [13].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脉病变特点的性别差异分析[J]. 心脏杂志 2015(06)
    • [14].新疆维吾尔族早发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 安徽医学 2015(11)
    • [15].冠心病危险因素在诊断女性早发冠心病中的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36)
    • [16].女性早发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01)
    • [17].青年早发冠心病的病变特点和危险因素[J]. 心脏杂志 2016(01)
    • [18].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06)
    • [19].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36)
    • [20].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动脉病变特征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10)
    • [21].女性早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探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5(07)
    • [22].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关系[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10)
    • [23].冠心病危险因素在诊断女性早发冠心病中的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14)
    • [2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30)
    • [25].克拉玛依地区45岁及以下冠心病调查研究—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点研究[J]. 当代医学 2020(33)
    • [26].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36)
    • [27].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04)
    • [28].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J]. 心脏杂志 2019(01)
    • [29].早发冠心病血清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9(05)
    • [30].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S2)

    标签:;  ;  ;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