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示系统论文_冯爱国,吴炜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示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统,罗经,郑州铁路局,陀螺,电话网,航向,分界。

复示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冯爱国,吴炜[1](2015)在《传感网式罗经航向数字复示与方位测量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能耗及制造成本,提高便携性和驾驶台集成度,通过对船用陀螺罗经信号转化、IEC61162(船用仪器数字接口IEC标准)和角位移数字测量方法的研究,提出利用陀螺罗经数字输出与以角度传感器为基础的数字化舷角测量终端相结合的航向复示与方位测量系统.该系统给出利用串口通信采集罗经航向数据的方法,滑阻式角度传感器数据输出方法,航向及电子方位线虚拟仪表设计方法、误差补偿与标定方法以及数据有线及无线网络共享方法.样机实测结果与传统机电分罗经测量结果比对,精度高于直接测读结果;该方案对数字化罗经工程实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上海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左长进[2](2015)在《铁路统型云端复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统型云端复示系统是铁路列车自动识别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车辆段,车站,机务段有关岗位提供了机车车辆管理的有效手段。系统安装简单,使用方便,运行稳定,便于维护。系统的投入使用,提高了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文来源于《铁路计算机应用》期刊2015年01期)

[3](2013)在《“铁路统型AEI云端设备及其复示系统”通过路局技术评审》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9月13日,局科委组织相关专家在郑州召开会议,对局车辆处主持研发的"铁路统型AEI云端设备及其复示系统"科研成果进行了技术评审。该系统由AEI设备(工控机、前置机、微波天线、磁钢等)和处理软件组成,采用RFID技术实现了机车车辆标签的自动识别、入库和报表生成,准确率达99.9%以上。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技术评审并建议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郑铁科技》期刊2013年04期)

[4](2009)在《郑州铁路局分界口统计复示系统完成升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贯彻落实铁道部《关于实施新颁<铁路货车统计规则>的通知》(运综分析〔2008〕556号)和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2008年12月15日视频会议精神,自2009年1月1日起,全路开始执行新货车统计规则,铁路局间分界口统计复示系统需要进行相应升(本文来源于《铁路计算机应用》期刊2009年01期)

薛兵[5](2005)在《ATIS分界站统计复示系统故障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车站ATIS统计复示系统正常运行,对统计复示数据流向,ATIS报文入库、Scounix下 MQ确报、ScounixOracleClient、MQClient故障诊断处理步骤以及系统维护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成立30周年暨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工程全面竣工投产TMIS工程建设论文专辑(二)》期刊2005-07-01)

刘德强[6](2002)在《SCADA系统复示网络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 SCADA系统远程复示终端系统的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 ,提出多种复示网络系统实现方案。描述了通过电话网、internet、以及专用通讯线路实现 SCADA系统多层网络通讯复示系统的具体方法。以及在 WINDOWS和UNIX环境下的编程实现(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谭建龙[7](2002)在《基于Internet的复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便于远程用户及时地了解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视、移动监视,在现有的微机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复示系统是必要的。 本文首先分析了复示系统的需求,得出复示系统在功能上要满足系统状态显示、网络报文显示、事件显示、遥信和遥测全召、报表功能以及远程用户管理功能,在非功能上要满足可用性的要求、实时性的要求、可靠性的要求、数据的一致性、可移植性的要求、系统安全性的要求。根据这些具体的需求,提出了复示系统的解决方案。复示服务器既是Web服务器又是应用程序服务器,复示终端采用通用的浏览器作为客户机。复示服务器为复示终端提供客户机代码(Java Applet)和实时数据库。复示终端通过接收网络报文来实时刷新系统画面。 复示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解决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实时的数据处理和可靠的数据显示。实时的数据处理的解决是通过采用数据的本地化处理和实时的网络通讯来保证的。通过CORBA中间件技术,将服务器端的实时数据库拷贝到客户机上,从而实现实时数据的本地化操作。整个系统的网络通讯是基于UDP的一种五连接的网络通讯,系统开销小,相应快。可靠的数据显示是通过带计数的报文重传机制和本地数据的真确性获得来保证。网络报文的编号,报文的重传,都封装在网络通讯模块,这些对于上层的SCADA应用程序来说是透明的,SCADA应用程序只需调用网络通讯模块提供的发送和接收报文接口来接受和发送报文。 最后,我们搭建一个试验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测试,系统的功能、实时性及可靠性基本上满足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2-04-15)

李宏生,周百令[8](1994)在《船用数字式航向复示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详细阐述一种船用数字式航向复示系统的系统配置、硬件组成与软件流程。该系统能与几乎所有国产陀螺罗经相联接,并具有很强的带负载能力,工作可靠,性能价格比高。(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1994年05期)

复示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铁路统型云端复示系统是铁路列车自动识别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车辆段,车站,机务段有关岗位提供了机车车辆管理的有效手段。系统安装简单,使用方便,运行稳定,便于维护。系统的投入使用,提高了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示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冯爱国,吴炜.传感网式罗经航向数字复示与方位测量系统设计[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5

[2].左长进.铁路统型云端复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5

[3]..“铁路统型AEI云端设备及其复示系统”通过路局技术评审[J].郑铁科技.2013

[4]..郑州铁路局分界口统计复示系统完成升级[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9

[5].薛兵.ATIS分界站统计复示系统故障诊断[C].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成立30周年暨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工程全面竣工投产TMIS工程建设论文专辑(二).2005

[6].刘德强.SCADA系统复示网络研究与开发[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2

[7].谭建龙.基于Internet的复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2

[8].李宏生,周百令.船用数字式航向复示系统的设计[J].船舶工程.1994

论文知识图

内基于FP-LD自激励的10Gbit/s时分...雷达系统实信号、复了一24信息复示系统示意图一5列检复示系统车站CPS到列检复示系统的数据流程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电力监控系统结构图

标签:;  ;  ;  ;  ;  ;  ;  

复示系统论文_冯爱国,吴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