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论文和设计-金石川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箱体,具有侧面板和设置在所述侧面板的上侧的上侧面板;前侧面板,设置于所述侧面板和所述上侧面板的前方;电装板,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位于所述上侧面板的下方;空气调节室,形成于所述电装板的下方,安装有空气过滤器和送风风扇;以及显示器模块,安装在所述电装板,具备设有用户输入菜单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前侧面板和所述上侧面板之间。由于电装部的上侧具备上侧面板,因此能够利用上侧面板保护电装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具有侧面板和设置在所述侧面板的上侧的上侧面板;前侧面板,设置于所述侧面板和所述上侧面板的前方;电装板,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上侧面板的下方;空气调节室,形成于所述电装板的下方并安装有空气过滤器和送风风扇;以及显示器模块,安装在所述电装板并具备设有用户输入菜单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前侧面板和所述上侧面板之间。

设计方案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具有侧面板和设置在所述侧面板的上侧的上侧面板;

前侧面板,设置于所述侧面板和所述上侧面板的前方;

电装板,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上侧面板的下方;

空气调节室,形成于所述电装板的下方并安装有空气过滤器和送风风扇;以及

显示器模块,安装在所述电装板并具备设有用户输入菜单的显示器,

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前侧面板和所述上侧面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中形成有显示器槽,该显示器槽由所述前侧面板的背面和所述上侧面板的前表面之间凹陷的空间限定,

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显示器槽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装板包括:

电装基座,安装有多个电气部件;以及

基座支撑件,沿着所述电装基座的边缘向上方延伸并支撑所述显示器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器沿着所述电装基座的前端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面板结合有能够向前方或后方移动的抽屉,

所述显示器模块能够向远离所述抽屉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器模块包括:

设置显示器PCB的显示器安装部;以及

在所述显示器安装部的上侧设置的显示器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器模块还包括从所述显示器盖向后方凸出的引导凸起,

所述引导凸起插入到从所述电装板向上方凸出的引导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器模块还包括:

形成在所述显示器盖上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开口,

螺丝插入所述引导开口中并与设置在所述电装板上的紧固凸台紧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调节所述显示器模块向前方移动的速度的阻尼器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装板包括排水口,

所述电装板朝所述排水口向下倾斜地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充电模块,被所述电装板支撑并安装在所述上侧面板的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面板包括从下表面向上方凹陷而形成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散热空间的充电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面板还包括加压肋,

该加压肋从所述充电槽向下方凸出,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上表面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

模块主体,具备线圈组件;

下部壳,设置在所述模块主体的下侧;以及

上部壳,设置在所述模块主体的上侧并与所述上侧面板的下表面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线圈组件包括:

前后排列的两个底部线圈;以及

在所述两个底部线圈的上侧叠置的一个顶部线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被理解为是在吸入并净化污染的空气之后将净化空气排出的装置。作为一例,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送风装置,用于将外部的空气流入空气净化器的内部;以及过滤器,能够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或细菌等。

最近,将空气净化器视为家具的一种,因此正在开发一种重视所述空气净化器和周边家具之间的协调性而设计的空气净化器。尤其,公开了这样的空气净化器:这种空气净化器因重视配置于卧室时与衣柜或床之间的协调性而将外观板由木材制成。

所述空气净化器可以具有类似于普通家具的抽屉式结构的门,可以通过打开所述门来清洁或更换空气净化器的内部部件。

另外,空气净化器的上侧面可以平坦地构成,以用作什物柜等。作为一例,可以将空气净化器的上侧面用于保管书籍或者个人物品,或者用作餐桌等。

关于这种空气净化器,公开了如下的专利文献。

中国专利公告号(公告日期):CN203274184U(2013.11.06),实用新型名称:室内空气净化器的外壳(Casing of indoor air purifier)。

上述专利文献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难以将空气净化器构成为家具的外观,并且构成和设置用于显示空气净化器的运行信息的显示器。另外,也不容易构成和设置用户能够输入规定命令的输入部。

第二,当空气净化器用作什物柜或者餐桌时,水或饮料可能会洒在空气净化器上并流入空气净化器的内部。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净化器的驱动部或者电装装置可能由于流入的流体而发生故障。

第三,在空气净化器的门以抽屉式提供的情况下,打开所述门更换空气净化器的过滤器等后关闭所述门时,会发生用户的手可能被夹住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在上部设置显示器装置,容易地进行空气净化器的操作信息的确认和输入操作。

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上部具备电装部,所述电装部的上侧具备上侧面板,从而利用上侧面板能够保护所述电装部。

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中设置有多个电气部件的电装板沿着特定方向向下倾斜地形成,并在电装板的下部形成排水口,从而即使流体流入到电装部的内部,也能够通过所述排水口来排出。

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中设置有门的空气净化器的前方结构构成为能够移动。

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即使在关闭门时用户的手被所述门夹住,由于与手接触的结构能够向远离门的方向移动,因此也能保护用户。

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提供前后移动时用于防止晃动的引导结构。

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在空气净化器中设置有线充电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能够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在前侧面板和上侧面板之间可以设置显示器。

所述前侧面板可以结合有向所述显示器引入或向远离所述显示器的方向引出的门。

具有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器模块位于所述上侧面板的下方。

所述显示器模块可以在空气净化器的上部设置的电装板上安装。

设置有空气过滤器和送风风扇的空气调节室形成在所述电装板的下侧,电装部形成在所述电装板的上侧。

所述显示器模块可以在向后方后退或向前方引出的方向上移动。

所述显示器模块包括用于引导所述显示器模块前后移动的引导凸起。

所述电装板包括供所述引导凸起插入的引导肋。

在所述引导凸起上还可以安装有用于提供弹力的弹簧。

所述显示器模块还包括用于减小所述显示器模块的向前移动速度的阻尼器。

所述阻尼器包括与所述电装板的阻尼器引导件联动的齿轮。

所述电装板沿后方向下倾斜。

所述电装板朝排水口沿后方向下倾斜。

所述上侧面板安装有无线充电模块。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由三个线圈构成的线圈组件。

所述三个线圈包括两个底部线圈以及在所述两个底部线圈的上侧叠置的一个顶部线圈。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在从箱体引出的门和所述箱体的上侧面之间设置有显示器,使得用户能够容易识别并容易进行输入菜单操作。

这种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门,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箱体的前侧面;以及上侧面板,从所述门向后方隔开设置,形成所述箱体的上侧面。

此外,可以包括显示器模块,该显示器模块通过由所述上侧面板的前表面和所述门的背面的间隔空间限定的显示器槽露出到外部。

另外,所述门可以从所述箱体的前侧面引出或者引入。

另外,所述门中可以设置有用于净化空气的空气过滤器以及用于加湿空气的加湿过滤器。

另外,所述显示器模块的前表面可以与所述门的背面接触。此外,所述显示器模块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由此,即使用户的手被夹住,由于显示器模块向后方移动而免受伤害。

另外,所述上侧面板可以包括从所述上侧面板的前表面向后方切开而形成的前方槽。这里,所述前方槽可以形成所述显示器模块能够移动的后退空间。因此,利用所述后退空间,所述显示器模块可以向后方移动而不受干涉。

另外,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上侧面板的下方的电装板。此外,所述显示器模块可移动地与所述电装板结合。

另外,所述电装板可以包括构成前端部分的前方支撑件。

另外,所述显示器模块可以包括:被所述前方支撑件支撑的显示器安装部以及与所述显示器安装部的上侧结合的显示器盖。

另外,所述显示器盖可以包括:第一盖部,经由所述显示器槽露出以及第二盖部,向所述第一盖部的后侧延伸,具有用于引导与所述电装板的连接的凹陷部。

另外,所述凹陷部可以包括:第一凹陷部,引导用于调节所述显示器模块的前后移动速度的阻尼器组件与该第一凹陷部的结合;以及第二凹陷部,紧固构件贯通该第二凹陷部,该紧固构件用于限制所述显示器模块的上下方向和两侧方向的移的。

另外,所述第二凹陷部可以形成有引导开口,该引导开口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开口。这里,所述紧固构件可以插入所述引导开口并与所述电装板结合。

另外,所述阻尼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下端结合并具有齿轮的阻尼器和在所述电装板上设置并与所述齿轮联动的阻尼器引导件。

另外,所述阻尼器可以包括旋转式油压阻尼器。

另外,所述显示器模块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器安装部的上侧并安装有LED元件的显示器PCB。

另外,所述显示器模块还可以包括在所述显示器PCB的上侧对应所述LED元件设置的反射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提供一种结构:当门在前后方向上引出或引入时,由于把持门的上端的用户的手与显示器的前表面接触,因此可以通过将所述显示器前后移动来减小对用户施加的冲击。

这种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箱体,具有侧面板和设置在所述侧面板的上侧的上侧面板;前侧面板,设置于所述侧面板和所述上侧面板的前方;电装板,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上侧面板的下方;空气调节室,形成于所述电装板的下方并安装有空气过滤器和送风风扇;以及显示器模块,安装于所述电装板并具备设有用户输入菜单的显示器。

这里,所述显示器可以位于所述前侧面板和所述上侧面板之间。

另外,在所述箱体中可以形成有显示器槽,该显示器槽由所述前侧面板的背面和所述上侧面板的前表面之间凹陷的空间限定。

另外,所述显示器可以位于所述显示器槽的下部。

另外,所述电装板可以包括:电装基座,安装有多个电气部件,以及基座支撑件,沿着所述电装基座的边缘向上方延伸并支撑所述显示器模块。

另外,所述显示器可以沿着所述电装基座的前端配置。

另外,所述前侧面板可以结合有能够向前方或后方移动的抽屉。此外,所述显示器模块可以向远离所述抽屉的方向移动。

另外,所述显示器模块可以包括:设置显示器PCB的显示器安装部以及在所述显示器安装部的上侧设置的显示器盖。

另外,所述显示器模块还可以包括从所述显示器盖向后方凸出的引导凸起,所述引导凸起插入到从所述电装板向上方凸出的引导肋。

另外,所述显示器盖可以包括:第一盖部,覆盖所述显示器PCB的第一部分,构成所述显示器;以及第二盖部,向所述第一盖部后侧延伸,覆盖所述显示器PCB的第二部分。

另外,所述引导凸起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盖部的中央部向后方延伸的第一引导凸起以及从所述第一盖部的两侧部向后方延伸的第二引导凸起。

另外,所述引导凸起上可以套设弹簧。另外,所述弹簧的一侧端部可以被所述显示器盖支撑,另一侧端部可以被所述引导肋支撑。

另外,所述显示器模块还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显示器盖上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开口。

螺丝可以插入所述引导开口中并与设置在所述电装板上的紧固凸台紧固。

所述螺丝的头部结合有垫圈,所述垫圈的直径D1可以大于所述引导开口的宽度D2。

另外,所述电装板还可以包括与所述显示器盖结合并用于调节所述显示器模块向前方移动的速度的阻尼器组件。

另外,所述电装板可以具有排水口。

另外,所述电装板可以朝所述排水口向下倾斜地延伸。

另外,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被所述电装板支撑并安装在所述上侧面板的下方。

另外,所述电装板可以包括电装基座,安装有多个电气部件的电装基座以及基座支撑件,沿着所述电装基座的边缘向上方延伸。这里,所述排水口可以在所述基座支撑件上形成。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可以具备有线充电模块和\/或无线充电模块,用户通过在空气净化器上放置电子设备来容易地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此外,可以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考虑到从所述空气净化器吐出的空气的特性,能够引导所述电子设备的适当充电位置。

这种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箱体,具有侧面板、在所述侧面板的前方设置的前侧面板和在所述侧面板的上侧设置的上侧面板;电装板,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位于所述上侧面板的下方;空气调节室,在所述电装板的下方形成,安装有送风风扇;吐出部,在所述上侧面板的后侧设置,用于吐出通过了所述送风风扇的空气;以及无线充电模块,被所述电装板支撑,安装在所述上侧面板的下方。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可以与所述上侧面板的下表面接触。

所述上侧面板可以包括形成在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相对应的位置,并从下表面向上方凹陷而形成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散热空间的充电槽。

另外,所述上侧面板还可以包括加压肋,该加压肋从所述充电槽向下方凸出,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上表面接触。

另外,所述上侧面板可以具有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上方并表示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区域的薄片。

另外,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可以位于所述吐出部中不吐出空气的部分的前方。

另外,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可以包括:模块主体,具备线圈组件;下部壳,设置在所述模块主体的下侧;以及上部壳,设置在所述模块主体的上侧并与所述上侧面板的下表面接触。

另外,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线圈组件可以包括:前后排列的两个底部线圈;以及在所述两个底部线圈的上侧叠置的一个顶部线圈。

另外,所述两个底部线圈或者所述一个顶部线圈可以包括卷绕12圈的线圈圈。

另外,所述底部线圈或者所述顶部线圈可以具有所述内部为空心的矩形形状、环形形状或者圆环形状。

另外,所述顶部线圈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大于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底部线圈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大于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上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具有如下效果。

首先,在空气净化器的上部设置显示器装置,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空气净化器的操作信息的确认和输入操作。

另外,形成空气净化器的前侧面的门和上侧面板之间形成间隔,并通过所述间隔来露出显示器,从而用户能够容易接近。

另外,在空气净化器的上部设置电装部,所述电装装置的上侧设置上侧面板,从而能够利用上侧面板保护所述电装部。

另外,设置有多个部件的电装板朝后方向下倾斜地形成,并在电装板的后方部形成排水口,从而即使流体流入到电装部的内部,也能够通过所述排水口来排出。

另外,电装板上具备多个PCB,所述PCB利用支撑肋从所述电装板向上方间隔开,从而能够防止所述流体流入PCB。

另外,由于显示器装置能够移动,因此在关闭门时,即使用户的手夹入所述门和所述显示器装置之间,由于所述显示器装置向远离门的方向移动,因此也能够防止手会伤到。

尤其,门构成为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引出或引入,所述显示器装置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减小对用户施加的冲击。

另外,空气净化器设置有充电模块,从而能够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尤其,空气净化器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从而能够通过将电子设备放置在空气净化器上来容易地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另外,空气净化器设置有线充电模块,从而能够通过将电子设备和USB接口进行有线连接来容易地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门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一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沿图1的V-V’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上侧面的一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上侧面板开放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装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装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器模块安装在电装板上的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装部中移除显示器模块的状态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器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器盖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器盖的结构的仰视图。

图15是表示用户的手被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夹住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器模块向后方移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7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器模块向后方移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7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器模块向前方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个PCB和电装板的构成的立体分解图。

图1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模块结合到电装板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模块和电装板的构成的立体分解图。

图2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装板的排水口的立体分解图。

图2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侧面板的下表面结构的图。

图23是沿图3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模块的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结构的图。

图2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部线圈的结构的图。

图2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部线圈的结构的图。

图28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侧面板的上侧放置移动设备来实现无线充电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体流入上侧面板的下侧的状态的图。

图3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中的内部排水流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示例将在附图中示出。

在以下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参考形成其一部分的附图,并且,以例示的方式示出了可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特定优选实施例。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实施例,并且,进行逻辑结构、机械、电子以及化学变化。为了避免对于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实用新型来说不必要的细节,说明可能省略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某些信息。因此,下文的详细说明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此外,在对实施例的说明中,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部件时,在文中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些术语中的每一个都不用于定义相应组件的本质、次序或顺序,而仅用于将相应组件与其他组件进行区分。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门打开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可以包括:箱体100,其形成外观;以及门组件200,与所述箱体100结合并从所述箱体100引出。

所述箱体100包括由多个板组成的板组装体。

所述多个板包括:下部基座101;两个侧面板103,分别设置于所述下部基座101的两侧并向上方延伸;上侧面板105,结合于所述两个侧面板103的上侧;后侧面板107,结合于所述两个侧面板103的后侧。

所述箱体100利用所述基座101、所述两个侧面板103、所述上侧面板105以及后侧面板107可以形成前侧面开口的长方体形状。

所述多个板可以由木材制成。因此,所述空气净化器10可以在外观上带来家具的美感。即,外观漂亮。

所述箱体100的内部空间内可以设置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加湿过滤器组件300以及送风风扇420(参见图5)等。可以将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和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统称为“过滤器组件”。

所述门组件200可以构成为向所述箱体100的前方引出而开放该箱体,或者向后方引入而关闭该箱体。

因此,所述门组件200可以称为“门”。

所述门组件200包括构成所述空气净化器10的前侧面部的门板210。因此,所述门板210可以称为“前侧面板”。

所述门板210可以具有矩形板的形状。此外,所述门组件200处于关闭的状态下,所述门板210形成所述空气净化器10的外观的前侧面。另外,所述门板210由木材制成,因此,能够感受到家具般的美感。

所述门板210的下端和所述基座101的之间可以形成有凹陷部30,该凹陷部形成向后方凹陷的空间。

此外,所述凹陷部30的上侧可以形成有空气吸入口225,用于向所述箱体100的内部吸入空气。作为一例,所述空气吸入口225可以形成在抽屉220的底部。

所述箱体100的上侧面板105形成有吐出部109,已净化的空气从该吐出部排出(参考图2的箭头)。所述吐出部109可以位于所述上侧面板105的后侧。

所述上侧面板105包括可以实现移动设备M的无线充电的区域。所述区域可以位于所述吐出部109的前方。

另外,所述区域可以形成在从所述上侧面板105的横向的中心部偏向一个侧面板103且与该一个侧面板103隔开的位置。

作为一例,所述上侧面板105可以以象限分区。这里,实现所述移动设备M的无线充电的区域可以形成在所述上侧面板105的第一象限105h。

另一方面,在所述吐出部109中,位于所述第一象限105h的后侧的部分是空气因从壳体盖430延伸的引导板437而不会吐出的部分。

详细地,所述引导板437可以从壳体盖430的一侧上端延伸规定长度。因此,所述引导板437可以覆盖用于吐出通过了送风风扇420的空气的吐出口401的一部分。作为一例,所述引导板437与所述壳体盖430的前侧面和所述风扇罩410的后侧面相接。此外,所述引导板437从所述风扇罩410的上侧面延伸规定长度。由此,所述引导板437能够遮蔽所述吐出口401的上侧部分。因此,所述引导板437能够引导所述空气吐出方向(参考图2的箭头)相对地向上方集中。

即,考虑到床、衣柜等家具之类的安装在室内的所述空气净化器10的使用环境,所述引导板437能够引导从所述吐出部109吐出的空气(“吐出空气”)不会向侧方流动。

通常,所述空气净化器10在室内可以布置在床边或者靠近墙壁等。如果所述吐出空气的流动朝向侧方,则会使室内墙壁面潮湿,从而产生霉菌等,并且由于气流直接吹向床上的用户,从而可能带来不适感。因此,考虑到用户的睡眠环境和室内卫生环境,所述引导板437能够引导从所述吐出部109吐出的吐出空气相对地向上方集中。

因此,所述移动设备M的无线充电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象限105h优于设置在其他象限区域,从而保护所述移动设备M不受含有水分的加湿空气的影响。

所述移动设备M的无线充电区域可以设置用于表示无线充电位置的薄片S。作为一例,所述薄片S可以包括贴纸或软布。另外,所述薄片S可以附着在所述上侧面板105上。

即,所述薄片S可以附着在所述吐出部109中不吐出空气的部分的前方。所述薄片S的正下方可以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600。因此,所述无线充电模块600可以位于所述吐出部109中不吐出空气的一部分区域的前方。

这里,所述吐出部109中不吐出空气的部分可以限定为所述吐出部109的与所述引导板437的上方相对应的位置所在的区域。

所述门组件200还包括抽屉220(drawer),其从所述门板210的背面向后方延伸。

所述抽屉220中设置有所述空气净化器10的部件。所述部件可以包括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和加湿装置。此外,所述加湿装置可以包括加湿过滤器组件300、水槽260以及水箱270。

所述门组件200向前方被引出而开放所述箱体100的前侧面时,设置于所述抽屉220中的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加湿过滤器组件300和水箱270能够一起向前方引出。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接近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加湿过滤器组件300和水箱270。

所述门组件200还包括导轨引导件230,用于引导所述门组件200的引出或引入。所述导轨引导件230可以分别结合到所述收容部230的下部两侧。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一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沿图1的V-V’线剖开的剖视图。

参照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包括:用于过滤空气的空气过滤器组件280、用于加湿空气的加湿过滤器组件300以及用于产生空气流动的送风风扇420。在所述送风风扇420上结合有风扇马达425。

详细地,所述箱体100包括主体框架110,该主体框架形成有用于设置空气净化器的部件的空间部112。

所述主体框架110可以形成为前侧面、后侧面和上侧面开放的六面体。详细地,所述主体框架110的前侧面开放,并且所述开放的前侧面能够被所述门组件200遮蔽。另外,所述主体框架110的后侧面开放,并且所述开放的后侧面能够被风扇罩410和壳体盖430遮蔽。另外,所述主体框架110的上侧面开放,并且所述开放的上侧面能够被电装部450遮蔽。

所述两个侧面板103结合于所述主体框架110的两侧。

所述上侧面板105结合于所述电装部450的上侧,所述后侧面板107结合于所述壳体盖430的后侧。

所述上侧面板105可以形成所述箱体100的上侧面。此外,所述上侧面板105可以从形成所述门组件200的前侧面外观的门板210向后方隔开设置。作为一例,所述上侧面板105的前表面105a可以从所述门板210的背面200a向后方隔开设置。

另一方面,所述两个侧面板103、上侧面板105、后侧面板107和门板210中的至少一个板可以由木材制成。因此,所述两个侧面板103、上侧面板105、后侧面板107和门板210中的至少一个板可以在内表面插入金属材质的加强框架105e,以防止所述木材的变形并确保刚性。

所述主体框架110的两个侧面可以具有多个加强肋111a、111b。所述加强肋111a、111b包括:多个第一加强肋111a,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多个第二加强肋111b,沿着与所述第一加强肋111a交叉的方向延伸。作为一例,所述第二加强肋111b可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另外,所述主体框架110的两个侧面可以形成有排水流路111c,用于将从电装部450排出的流体引向下方。所述排水流路111c可以理解成形成在所述第一加强肋111a和第二111b加强肋之间的流路。

所述门组件200还包括形成前侧面外观的门板210;以及向所述门板210的后方延伸的抽屉220。

所述抽屉220包括与所述门板210的背面结合的门前侧面部221。可以将所述门板210和所述门前侧面部221统称为“门前侧面部”。

所述抽屉220还包括:门侧面部222,从所述门前侧面部221的两侧向后方延伸;门底面部,设置于所述门侧面部222的下侧;以及门后侧面部,从所述门底面部的后侧向上方延伸。

在所述门底面部可以形成有所述空气吸入口225。

另外,在所述抽屉220的内部,可以由所述门前侧面部221、门底面部、门侧面部222和所述门后侧面部限定安装空间,在该安装空间安装水槽260、水箱270、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和加湿过滤器组件300。

例如,可以在所述抽屉220的前方部安装空气过滤器组件280。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可以包括空气过滤器壳281以及结合于所述空气过滤器壳281的空气过滤器285。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可以设置成向上方提起来分离。

以前后方向为基准,所述抽屉220的大致中央部、即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的后侧可以设置水箱270。

所述水箱270可以安装于水槽260的内部。所述水箱270可以设置成向上方提起来分离,用户能够通过分离所述水箱270来填充水或清洁所述水箱270。此外,所述水箱270的上部可以设置可打开的水箱盖271。

所述水箱270的底面可以设置用于排出水的阀孔,所述阀孔上可以设置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阀孔的阀装置276。

当所述阀装置276放置于在所述水槽260中设置的阀支撑部(未示出)时,所述阀装置276打开所述阀孔,当该所述阀装置从所述阀支撑部分离时,该阀装置关闭所述阀孔。

所述水槽260可以具有上部为开放的大致六面体形状。所述水槽260的下部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水箱270的水箱支撑部261。所述水箱支撑部261形成平坦的面。

所述水槽260还包括浮动体收容部262,该浮动体收容部从所述水箱支撑部261向下方凸出并具有安装浮动装置267的空间。所述浮动体收容部262具有内部为空心的中空形状,作为一例,该浮动体收容部可以位于所述水箱支撑部261的大致中央部。

所述浮动体收容部262形成储存水的第一贮水部262a,所述浮动装置267能够随着储存在所述第一贮水部的水位的变化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当所述第一贮水部的水位达到预定水位以上时,所述浮动装置267能够向上方移动以堵住所述水箱270的阀孔。

所述水槽260的内部可以形成有从所述浮动体收容部262向后方延伸并储存水的第二贮水部229。所述第二贮水部229与所述第一贮水部262a连通而能够形成与所述第一贮水部相同的水位。

所述第二贮水部229可以安装有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可以收容于所述抽屉220的内部空间中后方部分。此外,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可以设置于所述水箱270的后侧。

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包括:加湿过滤器壳310;以及加湿过滤器330,能够旋转地支撑所述加湿过滤器壳310并吸收储存在所述水槽260中的水。

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的下部可以设置成浸没在所述第二贮水部229。

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具有大致圆形形状,设置成能够旋转。作为一例,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具有与“水车(water-wheel)”结构类似的结构,当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向上旋转时,从第二贮水部229收集的水向上方移动,当所述加湿过滤器330旋转时,所述收集的水由于重力而流到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的中央部。

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可以由易于吸水的布、毛毡或海绵材料制成。

所述水槽260的后侧可以设置有杀菌装置269,该杀菌装置朝所述水槽260的内部照射光,以对储存在所述水槽260中的水进行杀菌。作为一例,所述杀菌装置269可以包括紫外线LED。

所述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内部的壳体组件400。所述壳体组件400可以设置于所述门组件200的后侧。即,所述壳体组件400设置于所述抽屉220的门后侧面部的后侧。

详细地,所述壳体组件400包括:送风风扇420,产生空气流动;风扇罩410,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扇420的前方并具有吸入空气的风扇吸入部;以及壳体盖430,结合到所述风扇罩410的后侧。所述送风风扇420可以安装在由所述风扇罩410和所述壳体盖430限定的风扇安装空间中。

所述送风风扇420包括离心式风扇,该离心式风扇沿轴向吸入空气径向排出空气。作为一例,所述离心式风扇可以包括西罗科风扇。所述送风风扇420的轴向可以是前后方向。

所述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具备多个电气部件的电装部450。所述电装部450还包括电装板460,用于覆盖所述主体框架110中开放的上部,所述电气部件可以在所述电装板460的上表面上安装。

所述箱体100的内部可以包括能够净化和\/或加湿空气的过滤器285、330以及安装有送风风扇420的空气调节室。所述空气调解室可以设置有空气过滤器285和\/或加湿过滤器330。

此外,所述箱体100的内部包括安装有电气部件的电装室。

所述空气调节室和所述电装室利用所述电装板460上下分隔。即,所述电装室可以位于所述电装板460的上侧,所述空气调节室可以位于所述电装板460的下侧。

所述电装板460可以从所述壳体组件400的上部向前方延伸。

此外,所述上侧面板105与所述电装板460的上侧结合而能够保护所述电气部件。

如上所述,在所述上侧面板105中可以设置加强框架105e,用于防止木材的变形并确保刚性。

所述加强框架105e可以插入所述上侧面板105的内侧面。即,所述加强框架105e可以从所述上侧面板105的下表面向上方插入。此外,所述加强框架105e可以具有多个。

另外,所述上侧面板105中可以形成有供显示器模块510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后退空间106a,用于防止用户的手被夹住。所述显示器模块510可以称为显示器装置。

详细地,在所述上侧面板105的下表面可以形成有前方槽106,该前方槽从所述上侧面板105中面向所述门板210的背面200a的前表面105a向后方切开规定长度形成。

即,所述前方槽106可以形成从所述上侧面板105的前表面105a向后方凹陷的后退空间106a。作为一例,所述前方槽106可以在所述上侧面板105的下表面形成设计图

空气净化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9627.7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KR

国家/省市:KR(韩国)

授权编号:CN209672502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F24F 3/16

专利分类号:F24F3/16;F24F11/52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第一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韩国首尔市

发明人:金石川;具命辰;金泰润;李建荣;白尚均

第一发明人:金石川

当前权利人:LG电子株式会社

代理人:向勇;崔炳哲

代理机构:72003

代理机构编号: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优先权:KR10-2018-0007385;KR10-2018-0019440;KR10-2018-0087983;KR10-2018-0133162

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空气净化器论文和设计-金石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