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论文和设计-冷宇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包括底座、支架和安装板,所述底座上方的四角处均设有支架,且支架上方设有安装板,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固定组件,且第一固定组件内安装有下模座,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气压缸,且气压缸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安装板,所述气压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二固定组件,且第二固定组件内安装有上压模;本实用新型将下模座固定在底座上,将上压模固定在压板上,通过气压缸推动压板,使上压模契合下模座,从而将密封圈压入轴承内,相较于人工压模更加方便,效率高,且通过滑套和限位滑竿的设置,使压板下压时不会偏移,密封圈安装效果更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包括底座(1)、支架(2)和安装板(3),所述底座(1)上方的四角处均设有支架(2),且支架(2)上方设有安装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固定组件(4),且第一固定组件(4)内安装有下模座(5),所述安装板(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气压缸(6),且气压缸(6)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安装板(3),所述气压缸(6)的输出端安装有压板(7),所述压板(7)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二固定组件(8),且第二固定组件(8)内安装有上压模(9)。

设计方案

1.一种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包括底座(1)、支架(2)和安装板(3),所述底座(1)上方的四角处均设有支架(2),且支架(2)上方设有安装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固定组件(4),且第一固定组件(4)内安装有下模座(5),所述安装板(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气压缸(6),且气压缸(6)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安装板(3),所述气压缸(6)的输出端安装有压板(7),所述压板(7)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二固定组件(8),且第二固定组件(8)内安装有上压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缸(6)、上压模(9)和下模座(5)位于同一条垂直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上围绕所述气压缸(6)设有滑套(10),且滑套(10)设有四组,所述压板(7)顶部的四角处均设有限位滑竿(11),且限位滑竿(11)活动插设入所述滑套(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4)设有相互配合的四组,且第一固定组件(4)包括挡块(12)、旋钮螺杆(13)和第一弧形夹片(14),所述旋钮螺杆(13)螺纹贯穿所述挡块(12),且旋钮螺杆(13)的内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弧形夹片(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8)设有相互配合的两组,且第二固定组件(8)包括半圆挡片(15)、弹簧(16)和第二弧形夹片(17),所述半圆挡片(15)的内侧设有弹簧(16),且弹簧(16)至少设有三组,所述弹簧(16)的内端设有第二弧形夹片(1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其中滚动轴承已经标准化、系列化,滚动轴承内广泛使用有轴承密封圈,具有防止油脂起火、避免经常加油且结构简单等特点,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通过模具将轴承密封圈压入轴承内,不够方便,效率低,而且由于手工用力的不均匀性,密封圈安装的效果不够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该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将下模座固定在底座上,将上压模固定在压板上,通过气压缸推动压板,使上压模契合下模座,轴承安装在上下模具之间,从而将密封圈压入轴承内,相较于人工压模更加方便,效率高,且该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通过滑套和限位滑竿的设置,使压板下压时不会偏移,垂直下压,上压模和下模座受力更均匀,密封圈安装效果更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包括底座、支架和安装板,所述底座上方的四角处均设有支架,且支架上方设有安装板,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固定组件,且第一固定组件内安装有下模座,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气压缸,且气压缸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安装板,所述气压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二固定组件,且第二固定组件内安装有上压模。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压缸、上压模和下模座位于同一条垂直直线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围绕所述气压缸设有滑套,且滑套设有四组,所述压板顶部的四角处均设有限位滑竿,且限位滑竿活动插设入所述滑套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有相互配合的四组,且第一固定组件包括挡块、旋钮螺杆和第一弧形夹片,所述旋钮螺杆螺纹贯穿所述挡块,且旋钮螺杆的内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弧形夹片。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设有相互配合的两组,且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半圆挡片、弹簧和第二弧形夹片,所述半圆挡片的内侧设有弹簧,且弹簧至少设有三组,所述弹簧的内端设有第二弧形夹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下模座固定在底座上,将上压模固定在压板上,通过气压缸推动压板,使上压模契合下模座,轴承和密封圈安装在上下模具之间,从而将密封圈压入轴承内,相较于人工压模更加方便,效率高,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套和限位滑竿的设置,使压板下压时不会偏移,垂直下压,上压模和下模座受力更均匀,密封圈安装效果更好,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固定下模座,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固定上压模,便于根据轴承的型号来更换不同的模具,适用范围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固定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压模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支架,3-安装板,4-第一固定组件,5-下模座,6-气压缸,7-压板,8-第二固定组件,9-上压模,10-滑套,11-限位滑竿,12-挡块,13-旋钮螺杆,14-第一弧形夹片,15-半圆挡片,16-弹簧,17-第二弧形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2、3、4、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包括底座1、支架2和安装板3,所述底座1上方的四角处均设有支架2,且支架2上方设有安装板3,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一固定组件4,且第一固定组件4内安装有下模座5,阶梯状模具,便于放置轴承,所述安装板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气压缸6,且气压缸6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安装板3,所述气压缸6的输出端安装有压板7,所述压板7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二固定组件8,且第二固定组件8内安装有上压模9,与下模座5的阶梯状相配合,气压缸6推动压板7,使上压模9契合下模座5,轴承和密封圈安装在上下模具之间,从而将密封圈压入轴承内。

所述气压缸6、上压模9和下模座5位于同一条垂直直线上,保证密封圈挤压受力位置。

所述安装板3上围绕所述气压缸6设有滑套10,且滑套10设有四组,所述压板7顶部的四角处均设有限位滑竿11,且限位滑竿11活动插设入所述滑套10内,使压板7下压时不会偏移,垂直下压,上压模9和下模座5受力更均匀,密封圈安装效果更好。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4设有相互配合的四组,且第一固定组件4包括挡块12、旋钮螺杆13和第一弧形夹片14,所述旋钮螺杆13螺纹贯穿所述挡块12,且旋钮螺杆13的内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弧形夹片14,通过旋钮螺杆13便于调节第一弧形夹片14的夹紧范围,方便固定不同型号的下模座5。

所述第二固定组件8设有相互配合的两组,且第二固定组件8包括半圆挡片15、弹簧16和第二弧形夹片17,所述半圆挡片15的内侧设有弹簧16,且弹簧16设有五组,使夹持更稳定,所述弹簧16的内端设有第二弧形夹片17,通过弹簧16的延展作用,方便第二弧形夹片17固定不同型号的上压模9。

该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将下模座5固定在底座1上,将上压模9固定在压板7上,通过气压缸6推动压板7,使上压模9契合下模座5,轴承和密封圈安装在上下模具之间,从而将密封圈压入轴承内,相较于人工压模更加方便,效率高,且该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通过滑套10和限位滑竿11的设置,使压板7下压时不会偏移,垂直下压,上压模9和下模座5受力更均匀,密封圈安装效果更好,同时,该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通过第一固定组件4固定下模座5,通过第二固定组件8固定上压模9,便于根据轴承的型号来更换不同的模具,适用范围更广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一种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5380.X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305020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B29C 65/64

专利分类号:B29C65/64;B23P19/027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江苏钱潮轴承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钱潮轴承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钱潮路1号

发明人:冷宇明;殷元生;江钰;殷秋香

第一发明人:冷宇明

当前权利人:江苏钱潮轴承有限公司

代理人:冯子玲

代理机构:31253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轴承密封圈挤压装置论文和设计-冷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