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折叠手推车的侧架收折组件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折叠手推车的侧架收折组件,包括第一长交叉管、第二长交叉管、第一短交叉管、第二短交叉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长交叉管的上端与第二长交叉管的上端铰接形成第一铰接位,第一短交叉管的下端与第二短交叉管的下端铰接形成第二铰接位,第一短交叉管的上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铰接,第二短交叉管的上端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铰接,第一短交叉管与第一长交叉管相互交叉铰接,第二短交叉管与第二长交叉管相互交叉铰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铰接位的设置,不仅在中间处有第一铰接位作为支撑点,而且在两端还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支撑布套,有效防止布套侧边松垮脱落,增强侧面遮挡支撑强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折叠手推车的侧架收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长交叉管、第二长交叉管、第一短交叉管、第二短交叉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长交叉管的上端与第二长交叉管的上端铰接形成第一铰接位,所述第一短交叉管的下端与第二短交叉管的下端铰接形成第二铰接位,所述第一短交叉管的上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短交叉管的上端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短交叉管与第一长交叉管相互交叉铰接,所述第二短交叉管与第二长交叉管相互交叉铰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折叠手推车的侧架收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长交叉管、第二长交叉管、第一短交叉管、第二短交叉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长交叉管的上端与第二长交叉管的上端铰接形成第一铰接位,所述第一短交叉管的下端与第二短交叉管的下端铰接形成第二铰接位,所述第一短交叉管的上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短交叉管的上端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短交叉管与第一长交叉管相互交叉铰接,所述第二短交叉管与第二长交叉管相互交叉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折叠手推车的侧架收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收折组件打开状态下,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铰接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折叠手推车的侧架收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收折组件打开状态下,第一连接管与第一短交叉管位于同一斜线上,第二连接管与第二短交叉管位于同一斜线上,该第一连接管的上端、第二连接管的上端、第一铰接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折叠手推车的侧架收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位、第二铰接位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折叠手推车的侧架收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交叉管的上端设有第一铰接部,该第一铰接部的厚度等于二分之一第一长交叉管的厚度,所述第二长交叉管的上端设有第二铰接部,该第二铰接部的厚度等于二分之一第二长交叉管的厚度,该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折叠手推车的侧架收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交叉管的下端设有第三铰接部,该第三铰接部的厚度等于二分之一第一短交叉管的厚度,所述第二短交叉管的下端设有第四铰接部,该第四铰接部的厚度等于二分之一第二短交叉管的厚度,该第三铰接部与第四铰接部铰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折叠手推车的侧架收折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手推车多采用平移收折式手推车,通过钢管交叉铰接形成一组X型交叉管折叠收放,该结构虽然简单,但是该结构打开后因为支架只有中间一个交叉点,其它位置都是从两端向交叉点下凹的斜边,侧面遮挡支撑能力较弱,对手推车内搬运的物品的侧向保护较弱,手推车内物品在手推车的运动中容易滑出,减弱了手推车的实际装载能力,而且给手推车套布套时,两侧边的上沿只有中间一个交叉点作为固定点,对布套的支撑较差,布套容易松垮脱落,如何改善和增强手推车侧面遮挡支撑强度,提高手推车的实际承载能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折叠手推车的侧架收折组件,该侧架收折组件结构简单,收折方便,并能增强手推车侧面遮挡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折叠手推车的侧架收折组件,包括第一长交叉管、第二长交叉管、第一短交叉管、第二短交叉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长交叉管的上端与第二长交叉管的上端铰接形成第一铰接位,所述第一短交叉管的下端与第二短交叉管的下端铰接形成第二铰接位,所述第一短交叉管的上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短交叉管的上端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短交叉管与第一长交叉管相互交叉铰接,所述第二短交叉管与第二长交叉管相互交叉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架收折组件打开状态下,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铰接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架收折组件打开状态下,第一连接管与第一短交叉管位于同一斜线上,第二连接管与第二短交叉管位于同一斜线上,该第一连接管的上端、第二连接管的上端、第一铰接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位、第二铰接位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交叉管的上端设有第一铰接部,该第一铰接部的厚度等于二分之一第一长交叉管的厚度,所述第二长交叉管的上端设有第二铰接部,该第二铰接部的厚度等于二分之一第二长交叉管的厚度,该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短交叉管的下端设有第三铰接部,该第三铰接部的厚度等于二分之一第一短交叉管的厚度,所述第二短交叉管的下端设有第四铰接部,该第四铰接部的厚度等于二分之一第二短交叉管的厚度,该第三铰接部与第四铰接部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长交叉管、第二长交叉管、第一短交叉管、第二短交叉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互相铰接配合,采用双交叉收折结构,结构牢固,收折方便,承重抗震性好,另外,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铰接位的配合设置,使得侧架收折组件能更好的撑开安装在手推车上的布套,不仅在中间处有第一铰接位作为支撑点,而且在两端还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支撑布套,有效防止布套侧边松垮脱落,增强了侧面遮挡支撑强度,提高手推车的承载能力,防止手推车内物品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收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手推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第一长交叉管,2第二长交叉管,3第一短交叉管,4第二短交叉管,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第一铰接位,8第二铰接位,9第一铰接部,10第二铰接部,11第三铰接部,12第四铰接部,13前支架,14后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折叠手推车的侧架收折组件,包括第一长交叉管1、第二长交叉管2、第一短交叉管3、第二短交叉管4、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其中第一长交叉管1与第二长交叉管2形状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短交叉管3与第二短交叉管4形状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第一连接管5与第二连接管6形状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该第一长交叉管1的长度大于第一短交叉管3的长度,第一短交叉管3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管5的长度,所述第一长交叉管1的下端与手推车前支架13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长交叉管1的上端与第二长交叉管2的上端铰接形成第一铰接位7,所述第二长交叉管2的下端与手推车后支架14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短交叉管3的下端与第二短交叉管4的下端铰接形成第二铰接位8,所述第一短交叉管3的上端与第一连接管5的一端铰接,该第一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手推车前支架13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短交叉管4的上端与第二连接管6的一端铰接,该第二连接管6的另一端与手推车后支架14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短交叉管3与第一长交叉管1相互交叉铰接,所述第二短交叉管4与第二长交叉管2相互交叉铰接,形成双交叉结构,提升手推车的侧面支撑强度,承重抗震性好。

作为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侧架收折组件打开状态下,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第一铰接位7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使得侧架收折组件能更好的撑开安装在手推车上的布套,不仅在中间处有第一铰接位7作为支撑点,而且在两端还有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对布套的两端提供水平横向支撑,从而将布套两侧边平整撑开,有效防止布套侧边松垮脱落,增强了侧面遮挡支撑强度,提高手推车的承载能力,防止手推车内物品掉落。

作为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侧架收折组件打开状态下,第一连接管5与第一短交叉管3位于同一斜线上,第二连接管6与第二短交叉管4位于同一斜线上,该第一连接管5的上端、第二连接管6的上端、第一铰接位7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通过三个点位对布套侧边进行支撑,从而将布套两侧边平整撑开。

所述第一铰接位7、第二铰接位8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使得侧架收折组件在打开的时候向远离第一铰接位7与第二铰接位8连接的竖直线的方向展开,在收折的时候向靠近第一铰接位7与第二铰接位8连接的竖直线的方向收拢,第一铰接位7、第二铰接位8两个交点相较于现有的一个交点的结构收放更稳定,支撑强度更好。

所述第一长交叉管1的上端设有第一铰接部9,该第一铰接部9的厚度等于二分之一第一长交叉管1的厚度,所述第二长交叉管2的上端设有第二铰接部10,该第二铰接部10的厚度等于二分之一第二长交叉管2的厚度,该第一铰接部9与第二铰接部10铰接,使得第一长交叉管1与第二长交叉管2相对转动的时候位于同一平面内,防止第一长交叉管1与第二长交叉管2连接后前后有落差,折叠时可以减少体积,而且不会因为第一长交叉管1、第二长交叉管2自身厚度造成错位影响其他管子的折叠收缩。

所述第一短交叉管3的下端设有第三铰接部11,该第三铰接部11的厚度等于二分之一第一短交叉管3的厚度,所述第二短交叉管4的下端设有第四铰接部12,该第四铰接部12的厚度等于二分之一第二短交叉管4的厚度,该第三铰接部11与第四铰接部12铰接,使得第一短交叉管3与第二短交叉管4相对转动的时候位于同一平面内,防止第一短交叉管3与第二短交叉管4连接后前后有落差,而且第一长交叉管1、第二长交叉管2、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均铰接在第一短交叉管3与第二短交叉管4的同侧,从而保证第一长交叉管1、第二长交叉管2、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在同一平面内转动,折叠时不会因为管子自身厚度造成错位影响折叠收缩。

打开时,手推车的前支架13带动第一连接管5、第一长交叉管1,手推车的后支架14带动第二连接管6、第二长交叉管2,分别向两端展开,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分别带动第一短交叉管3、第二短交叉管4向两端展开,直至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第一铰接位7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此时,第一铰接位7与第二铰接位8之间的距离最小,布套侧边被水平横向撑开,不易松垮,收折时,手推车的前支架13推动第一连接管5、第一长交叉管1,手推车的后支架14推动第二连接管6、第二长交叉管2,分别向第一铰接位7与第二铰接位8连接的竖直线的方向收拢,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分别推动第一短交叉管3、第二短交叉管4向中间收折,直至第一连接管5的长边与第一长交叉管1的长边相抵,第二连接管6的长边与第二长交叉管2的长边相抵,此时,第一铰接位7与第二铰接位8之间的距离最大,侧架收折组件收合后体积小,方便携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设计图

一种用于折叠手推车的侧架收折组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7874.6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719651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62B3/02

专利分类号:B62B3/02;B62B5/00

范畴分类:32C;32G;

申请人:宁波漫道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漫道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199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天童南路578弄45号9-1A室

发明人:吴国祥

第一发明人:吴国祥

当前权利人:宁波漫道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瑜

代理机构:33228

代理机构编号: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用于折叠手推车的侧架收折组件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