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岔连续梁模板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道岔连续梁模板,一种道岔连续梁模板,包括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方木、竹胶板、钢板、下圆倒角竹胶板、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下圆倒角方木和木模平台。通过采用钢模与木模结合方式,圆弧倒角部分采用定型钢模,直线部分采用桥梁专用的竹胶板以及方木,这种钢木结合方式减少了钢材的消耗,降低资源浪费,木模板可重复使用及回收,且钢木组合模板安装简单轻便,不需租赁大型机械设备吊装,上圆倒角模板下部与下圆倒角模板上部安装固定平台,既可以用来安装木模板,避免施工人员安装模板时意外坠落,又可以用于固定腹板直线段面板及背肋。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道岔连续梁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方木(3)、竹胶板(5)、钢板(6)、下圆倒角竹胶板(7)、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下圆倒角方木(9)和木模平台(10),所述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右侧上部固定有钢板(6),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右侧固定有下圆倒角竹胶板(7)与下圆倒角方木(9),所述方木(3)上端固定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底部,下端固定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所述竹胶板(5)端固定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底部,下端固定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所述木模平台(10)设置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底部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之间。

设计方案

1.一种道岔连续梁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方木(3)、竹胶板(5)、钢板(6)、下圆倒角竹胶板(7)、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下圆倒角方木(9)和木模平台(10),所述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右侧上部固定有钢板(6),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右侧固定有下圆倒角竹胶板(7)与下圆倒角方木(9),所述方木(3)上端固定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底部,下端固定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所述竹胶板(5)端固定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底部,下端固定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所述木模平台(10)设置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底部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岔连续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胶板(5)厚度为1.6cm,所述方木(3)长宽为10cm×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岔连续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模平台(10)设置在方木(3)与竹胶板(5)之间,木模平台(10)下端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固定,木模平台宽度为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岔连续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底部与方木(3)上端连接处设置有上圆倒角支撑限位角钢(2),所述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与方木(3)下端连接处设置有下圆倒角支撑限位角钢(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岔连续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倒角支撑限位角钢(2)焊接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底部,所述下圆倒角支撑限位角钢(4)焊接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上圆倒角支撑限位角钢(2)、下圆倒角支撑限位角钢均位于方木(3)左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岔连续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倒角支撑限位角钢(2)和下圆倒角支撑限位角钢(4)到竹胶板(5)距离均为11.6c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道岔连续梁模板。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带动铁路交通发展迅猛发展,导致铁路桥梁施工越来越多,其中涉及现浇箱梁施工,传统的梁部外侧模板采用整体钢模板。整体钢模板在本道岔连续梁存在以下缺点:

1、本道岔连续梁结构特殊,模板周转率低,整体钢模成本大,造成资源浪费;

2、道岔连续梁设置在山谷,桥梁左侧为陡峭的山体,梁面较宽,采用大型钢模,普通吊装设备达不到安装左侧模板要求,需要再设计模板或租赁大吨位起吊设备,造成机械设备租赁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周转换率高、便于运输、成本降低的道岔连续梁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道岔连续梁模板,包括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方木、竹胶板、钢板、下圆倒角竹胶板、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下圆倒角方木和木模平台,所述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右侧上部固定有钢板,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右侧固定有下圆倒角竹胶板与下圆倒角方木,所述方木上端固定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底部,下端固定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顶部,所述竹胶板上端固定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底部,下端固定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顶部,所述木模平台设置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底部与下圆倒角钢模顶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竹胶板厚度为1.6cm,所述方木长宽为10cm×10cm。进一步地,所述木模平台设置在方木与竹胶板之间,木模平台下端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顶部固定,木模平台宽度为20cm。

进一步地,所述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底部与方木上端连接处设置有上圆倒角支撑限位角刚,所述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顶部与方木下端连接处设置有下圆倒角支撑限位角钢。

进一步地,所述上圆倒角支撑限位角刚焊接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底部,所述下圆倒角支撑限位角刚焊接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顶部,上圆倒角支撑限位角刚、下圆倒角支撑限位角钢均位于方木左侧。

进一步地,上圆倒角支撑限位角刚和下圆倒角支撑限位角刚到竹胶板距离均为11.6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钢模与木模结合方式,圆弧倒角部分采用定型钢模,直线部分采用桥梁专用的竹胶板以及方木,这种钢木结合方式减少了钢材的消耗,降低资源浪费,木模板可重复使用及回收,且钢木组合模板安装简单轻便,不需租赁大型机械设备吊装,上圆倒角模板下部与下圆倒角模板上部安装固定平台,既可以用来安装木模板,避免施工人员安装模板时意外坠落,又可以用于固定腹板直线段面板及背肋。因此,本实用新型安装操作简单,木模板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视图。

图中:1-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2-上圆倒角支撑限位角钢,3-方木,4-下圆倒角支撑限位角钢,5-竹胶板,6-钢板,7-下圆倒角竹胶板,8-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9-下圆倒角方木,10-木模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道岔连续梁模板,如图所示,包括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方木3、竹胶板5、钢板6、下圆倒角竹胶板7、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下圆倒角方木9和木模平台10,所述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右侧上部固定有钢板6,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右侧固定有下圆倒角竹胶板7与下圆倒角方木9,圆弧倒角部分仍然使用定型钢模,直线段部分采用竹胶板5与方木3组合模板,构成钢木混合结构,减少了钢材的使用;所述方木3上端固定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底部,下端固定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所述竹胶板5上端固定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底部,下端固定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所述木模平台10设置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底部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之间,用于固定腹板直线段面板及背肋。

进一步地,所述竹胶板5厚度为1.6cm,所述方木3长宽为10cm×10cm,在保证外观质量及线性的前提下,可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竹胶板5与方木3组合模板轻便,便于人工运输与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木模平台10设置在方木3与竹胶板5之间,木模平台10下端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固定,木模平台宽度为20cm,为梁体腹板方木3与竹胶板5组合模板提供支撑平台,且施工人员可在平台上进行操作,避免发生坠落事故。

进一步地,所述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底部与方木3上端连接处设置有上圆倒角支撑限位角刚2,所述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与方木3下端连接处设置有下圆倒角支撑限位角钢4,使得上圆倒角支撑限位角刚2或下圆倒角支撑限位角刚4能够对竹胶板5与方木3组合模板进行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上圆倒角支撑限位角刚焊接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底部,所述下圆倒角支撑限位角刚焊接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顶部,上圆倒角支撑限位角刚、下圆倒角支撑限位角钢均位于方木左侧,减少木模与钢模接缝处产生的错台。

进一步地,上圆倒角支撑限位角刚2和下圆倒角支撑限位角刚4到竹胶板5距离均为11.6cm。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在箱梁底模板铺设好以后,铺设梁部侧模板时,先安装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其上固定有6mm厚钢板6,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右侧固定有1.6cm厚的下圆倒角竹胶板7与下圆倒角方木9长宽为10cm×10cm的组合模板,然后在腹板直线段部分,方木3与竹胶板5的组合模板上端固定在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底部,下端固定在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在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底部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之间设置宽度为20cm的木模平台10,木模平台10下端固定在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便于施工人员操作,同时用于固定腹板直线段面板及背肋,在竹胶板5与上圆倒角钢支架模板1底部连接部位左侧焊接上圆倒角支撑限位角刚2,在竹胶板5与下圆倒角钢支架模板8顶部连接部位左侧焊接下圆倒角支撑限位角钢4。

上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道岔连续梁模板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8672.7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4(山西)

授权编号:CN209760044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E01D21/00

专利分类号:E01D21/00;E01D101/24

范畴分类:36A;

申请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人民南路19号

发明人:杨川;张永国;王锦山;谢钊;李兴兴

第一发明人:杨川

当前权利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申绍中

代理机构:1143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道岔连续梁模板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