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翅目论文_胡桂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翅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类学,口器,生境,上颚,线粒体,食性,幼虫。

长翅目论文文献综述

胡桂林[1](2019)在《蝎蛉总科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暨双角蝎蛉属整合分类学研究(长翅目)》一文中研究指出现生蝎蛉总科Panorpoidea(昆虫纲Insecta:长翅目Mecoptera)由蝎蛉科Panorpidae和拟蝎蛉科Panorpodidae组成。蝎蛉科是长翅目中物种最丰富的科,目前包含8属470多种,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但是,目前该科系统发育研究较少,取样范围局限,属、种间关系未被详细阐明。另外,该科地理分布格局的成因、起源和扩散等生物地理历史进程也缺乏研究。因此,本文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探讨了蝎蛉科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该科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拟蝎蛉科物种稀少,仅包含13种,分为2属,即拟蝎蛉属Panorpodes MacLachlan,1875和短喙蝎蛉属Brachypanorpa Carpenter,1931。拟蝎蛉属分布在东亚和北美西部,而短喙蝎蛉属在北美西部和东部地区均有分布。此外,来自波罗的海的拟蝎蛉琥珀化石暗示该科物种在普利亚本阶时期在欧洲也有分布。本研究采用历史生物地理学方法,探讨了拟蝎蛉科的起源和当前间断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双角蝎蛉属Dicerapanorpa Zhong&Hua,2013是蝎蛉科中的小属,目前仅有8个已知种,分布在全球着名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横断山脉和邻近的秦岭-巴山山脉。该属物种可分为2个种团,即大双角蝎蛉种团D.magna group和双角蝎蛉种团D.diceras group。双角蝎蛉属存在复杂的种内形态变异和种间相似性,物种界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采用整合分类学方法研究了双角蝎蛉属的物种界定。此外,该属物种独特的地理分布格局、有限的扩散能力和严格的生境需求,使其成为研究东亚地区高山昆虫物种形成机制和多样性分化的理想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蝎蛉科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研究:基于COI,COII和28S rRNA等3个基因片段,重建了蝎蛉科系统发育关系和祖先分布区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华蝎蛉属Sinopanorpa、双角蝎蛉属Dicerapanorpa、单角蝎蛉属Cerapanorpa、以及新蝎蛉属Neopanorpa均为单系群;蝎蛉属Panorpa并系于华蝎蛉属、叉蝎蛉属Furcatopanorpa、双角蝎蛉属和单角蝎蛉属。生物地理重建表明,蝎蛉科大约起源于古近纪早期至始新世中期,起源中心为东亚地区,向东经过白令陆桥扩散至北美,向西扩散至欧洲;中国蝎蛉科物种扩散至日本,二者在日本海形成之后逐渐产生隔离。2)拟蝎蛉科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研究:基于COI,COII,28S rRNA和EF-1α等联合基因数据,构建了拟蝎蛉科系统发育,证实了拟蝎蛉属和短喙蝎蛉属均为单系群。基于扩散-隔离分析(DIVA),扩散-灭绝-分枝演化(DEC)和Bayesian binary MCMC模型(BBM),重建了拟蝎蛉科的祖先分布区域,表明该科的物种多样化最初发生在始新世伊普雷斯阶(53.9 Ma)。生物地理分析表明,拟蝎蛉科祖先分布于东亚地区和北美西部;拟蝎蛉属最初在东亚地区和北美西部均有分布,之后因白令陆桥沉没分布不同大陆产生隔离;短喙蝎蛉属最初局限于北美西部,之后扩散至北美东部地区。3)双角蝎蛉属整合分类学研究:基于DNA条形码、形态特征、几何形态测量和系统发育的整合分析,共发现12新种(其中7新种已发表),将双角蝎蛉属的物种数目提升至20。这些新种为斑头双角蝎蛉D.macula Hu,Wang&Hua,2019,德钦双角蝎蛉D.deqenensis Hu,Wang&Hua,2019,谭氏双角蝎蛉D.tanae Hu,Wang&Hua,2019,纤细双角蝎蛉D.tenuis Hu,Wang&Hua,2019,中甸双角蝎蛉D.zhongdianensis Hu,Wang&Hua,2019,义君双角蝎蛉D.yijunae Hu&Hua,2019,螺髻山双角蝎蛉D.luojishana Hu&Hua,2019,宽瓣双角蝎蛉D.lativalva sp.n.,岷山双角蝎蛉D.minshana sp.n.和化龙山双角蝎蛉D.hualongshana sp.n.,政坤双角蝎蛉D.zhengkuni sp.n.和二叉双角蝎蛉D.bifurcata sp.n.。该属有些物种为并系群,可能是由不完全的世系分选、杂交渐渗和近期演化等原因造成的。4)双角蝎蛉属分布格局及其成因:基于COI,COII,cytb和28S rRNA等4个基因片段,探讨了双角蝎蛉属的生物地理历史和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双角蝎蛉属可分为4个单系群I–IV,这4个单系群内的物种分化时间发生在中新世晚期,分别为11.7,11.6,12.5和6.1 Ma,可能与青藏高原隆升相关;该属的最近共同祖先起源时间是早中新世(20.4 Ma),在横断山脉南部和巴山山脉均有分布;位于横断山脉南部的祖先种群向北扩散至岷山,向东扩散至贵州高原,经过分枝演化成新物种;巴山山脉的祖先种群向西扩散至岷山山脉,向北扩散至秦岭山脉;该属的平均物种形成速率为0.143 species/Ma,灭绝速率为0.070 species/Ma,多样化速率为0.073 species/Ma。5)大双角蝎蛉复合体的演化历史:大双角蝎蛉复合体由大双角蝎蛉D.magna,岷山双角蝎蛉D.minshana sp.n.和化龙山双角蝎蛉D.hualongshana sp.n.组成。基于mtDNA COI序列,我们分析了大双角蝎蛉复合体的种群遗传结构,探讨了该复合体的演化历史和更新世冰期循环对物种形成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体具有明显种群遗传结构,包含3个遗传支系Lineage I–III,可追溯至更新世时期,分别对应岷山、巴山和秦岭种群;巴山种群的整体遗传多样性高于秦岭和岷山种群,黎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可能为3个支系二次接触的杂交带;支系I–III在更新世分别经历了种群微增长或稳定、种群长期稳定后的略微收缩、以及种群扩张;该复合体在末次冰盛期和当前状况下的适生区保持一致,均为秦岭和巴山地区;该复合体的3个支系可能正处于雏形成种阶段,从各自的冰期避难所衍生出现有的分布范围,之后发生隔离和分化。(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胡桂林,花保祯[2](2019)在《中国四川双角蝎蛉属两新种(长翅目:蝎蛉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分布于中国四川的双角蝎蛉属Dicerapanorpa Zhong&Hua,2013二新种。义君双角蝎蛉Dicerapanorpa yijunae sp. nov.的鉴别特征为雄虫阳基侧突基枝的基部内弯、端部平行,中枝和侧枝的端部向内弯曲,伸达生殖刺突的基齿;雌虫的生殖主板中部加阔,约与后臂等长。螺髻山双角蝎蛉Dicerapanorpa luojishana sp. nov.的鉴别特征是雄虫阳基侧突的基枝和中枝伸达中齿,侧枝伸达基齿,阳茎长度超过生殖基节顶端;雌虫的生殖主板梨形,长度约为后臂的2倍。双角蝎蛉属(Dicerapanorpa)物种数目增加至15种。(本文来源于《Entomotaxonomia》期刊2019年01期)

王萌[3](2018)在《中国新蝎蛉属系统发育分析和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区系研究(长翅目:蝎蛉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蝎蛉属Neopanorpa van der Weele是蝎蛉科Panorpidae(长翅目Mecoptera)第二大属,局限分布于东洋区。新蝎蛉属成虫翅窄长,背中突发达,唾液腺退化,雄虫交配时没有献礼行为,幼虫营地下生活。新蝎蛉属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知有169种,中国是新蝎蛉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共记载有96种。然而我国新蝎蛉属的分类工作十分缺乏,而且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新蝎蛉属属征模糊,无法有效与蝎蛉科的其他属进行区分,急需对属间划分标准进行修订,明确其属征。另外新蝎蛉属不同区系种类之间形态差异显着,需要进一步的种团划分。种团的划分需要系统发育分析的支持,然而新蝎蛉属的系统发育研究极少,涉及的种类也很少。我国新蝎蛉属系统发育分析目前仍是空白,较为全面的系统发育分析亟需进行。本研究首次基于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对新蝎蛉属Neopanorpa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共选取成虫外部特征84个,以无翅蝎蛉科Apteropanorpidae、拟蝎蛉科Panorpodidae和蝎蛉科Panorpidae作为外群,世界范围内61种新蝎蛉Neopanorpa作为内群,构建最大简约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另外,本研究首次基于2个核基因28S rRNA与EF-1α和2个线粒体基因COII和Cytb基因对中国新蝎蛉属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探究新蝎蛉属内部亲缘关系,为进一步的种团划分提供依据。研究以中国境内74种新蝎蛉属昆虫Neopanorpa作为内群,以7种蝎蛉属昆虫Panorpa和2种拟蝎蛉Panorpodes为外群。研究新获得蝎蛉科新蝎蛉属62种共159条序列,其中包括67条28S rRNA、42条COII、44条Cytb和6条EF-1α。研究分别利用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基于单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基于形态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新蝎蛉属Neopanorpa是并系群。印度南部区系的新蝎蛉种类单独形成一支,与蝎蛉科Panorpidae(除长腹蝎蛉属Leptopanorpa外)其他属形成姊妹群关系,且形态上与其他区系新蝎蛉有显着差异,因此建议将印度南部的种类移出新蝎蛉属,移入蝎蛉属或单独建立一属。除印度南部的种类外,新蝎蛉属Neopanorpa的其余种类聚为一支并系群,长腹蝎蛉属Leptopanorpa位于其中,系统发育树中长腹蝎蛉L.cingulata Enderlein,1921与净翅新蝎蛉N.puripennis Chou&Wang,1988是姊妹群。基于4种靶标基因的分子系统发育树与基于形态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较为相似。因为暂无长腹蝎蛉属Leptopanorpa的分子数据,新蝎蛉属Neopanorpa在分子系统发育树中为单系群。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均显示契氏新蝎蛉N.chillcotti和剩余新蝎蛉种类形成姊妹群关系。并且该种与其他新蝎蛉形态差异较大,分歧时间较早,建议将其提升为亚属。结合分子与形态系统发育分析,本研究对新蝎蛉属Neopanorpa进行了种团的划分。中国新蝎蛉属内部主要分为5大支系,分别是秦岭支系、华东支系、滇北支系、华南支系和西南支系。支系中形态和分子数据支持度高的分支被划分为种团,共有9个种团。分别是路氏种团N.lui group(3种),网翅种团N.caveata group(7种),莽山种团N.mangshanensis group(2种),长杆种团N.longistipitata group(2种),布里斯种团N.brisi group(3种),尼尔森种团N.nielseni group(6种),长毛种团N.longisetus group(4种),黑尾种团N.nigrocauda group(5种)和黑斑种团N.nigromacula group(6种)。本研究明确了新蝎蛉属的属征,对之前不合理的划分依据进行了修正。新蝎蛉属与蝎蛉科其他属(除长腹蝎蛉属外)属间划分依据修订为:前翅翅基部臀脉间的横脉数目2条的是新蝎蛉属,大于2条的是其他属。新蝎蛉属属征总结如下:翅基部窄,3A极短,1A和2A之间横脉数目为1条;雄虫腹部短于翅或略长于翅;下板基柄基部较宽,向尾部延伸长度超过生殖基节总长的1/3;生殖刺突基齿无明显分支;阳茎中腹瓣大,刀片状,向腹面突出;背瓣小而钝,腹面观时背瓣往往被大的腹瓣所掩盖;阳基侧突基柄向尾部延伸分为腹分支和背分支,背分支膨大形成侧突起和背突起;侧突起发达,阔长;背突起较发达;雌性下生殖板端部具凹陷;雌性生殖板主板不发达,不超过总长的1/2,后臂发达,长度超过总长的1/3,中轴基部通常不伸出主板或伸出很短距离。本文还记述了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的新蝎蛉属区系共39种,其中包括新种21个,新纪录2个,修订1个同物异名,丰富了中国新蝎蛉属的多样性。中国新蝎蛉属种类从94种增加到116种。记述的21个新种分别是双钩新蝎蛉N.bihamatus,双环新蝎蛉N.biorbiculata,点苍山新蝎蛉N.diancangshanensis,分歧新蝎蛉N.discors,涪陵新蝎蛉N.fulingensis,细枝新蝎蛉N.leptoclada,长瓣新蝎蛉N.longihypovalva,长毛新蝎蛉N.longisetus,长杆新蝎蛉N.longistipitata,巨突新蝎蛉N.magnatitilana,黑尾新蝎蛉N.nigrocauda,黑斑新蝎蛉N.nigromacula,黑痣新蝎蛉N.nigrostigma,斜带新蝎蛉N.obliquifascia,粗新蝎蛉N.robusta,红痣新蝎蛉N.rufostigma,半圆新蝎蛉N.semiorbiculata,具毛新蝎蛉N.setigera Wang&Hua,2018(已发表),棠梨山新蝎蛉N.tanglishanensis,染翅新蝎蛉N.tincta,叁角新蝎蛉N.triangulata spp.nov.其中涪陵新蝎蛉和长毛新蝎蛉分布于重庆,具毛新蝎蛉分布于四川。其余种类分布于云南。契氏新蝎蛉N.chillcotti Byers,1971(已发表)首次在中国报道,模式产地在尼泊尔。刀状新蝎蛉N.spatulata Byers,1965 rec.nov.为中国新纪录,模式产地为泰国。首次报道了尼尔森新蝎蛉N.nielseni Byers,1965的雌虫。对半新蝎蛉N.dimidiata Navás,1930被认为是布里斯新蝎蛉N.brisi(Navás,1930)的异名。(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苗颖[4](2018)在《蝎蛉科和蚊蝎蛉科细胞分类学和染色体演化研究(长翅目)》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翅目Mecoptera是全变态类昆虫中唯一在幼虫期具有复眼的类群,其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早泥盆纪,被认为是联系全变态类与半变态类昆虫的重要纽带,在昆虫纲占据独特的地位。依据长翅目目前的分类体系,科间系统发育关系争议较大,尤其是形态最为特化的蚊蝎蛉科Bittacidae,其系统发育位置始终不明确。另外,用于分类的特征多局限于外部形态,使得种内变异现象突出的蝎蛉科Panorpidae物种划分困难并且属间系统发育关系长期存有争议,亟需引入和利用新的特征。真核生物的染色体chromosome可以为分类学研究提供独特的特征,并且由于其高度的进化保守性可能有助于揭示种或更高单元间的演化关系。染色体数目提供了大量与系统发育和演化相关的信息;不同的分带技术能够帮助鉴别一些可能有助于物种形成的染色体结构突变。染色体对分类和演化研究的重要作用在许多昆虫类群中都有记载,但是在长翅目中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C-带技术、DAPI(4’-6-二氨基-2-苯基吲哚)和吉姆萨Giemsa染色研究了蝎蛉科和蚊蝎蛉科的减数分裂和核型。此外,我们还利用分子和细胞遗传学联合法,确定了蝎蛉科染色体演化过程中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蝎蛉科昆虫均具有非交叉型减数分裂模式和X0(♂)/XX(♀)型性别决定机制,其中前者是蝎蛉科的自有衍征,而后者可能是蝎蛉科的祖征。在粗线期,我们观察到大量的非同源端对端联合,这可能与端粒的功能或异染色质片段之间的相互吸引有关。基于染色体数目的比较,蝎蛉属Panorpa Linnaeus,1758的变化最大,从n=18(蝎蛉Panorpa sp2)到n=24(昆明蝎蛉P.kunmingensis Fu&Hua,2009),再次证实了蝎蛉属为并系群。在淡黄蝎蛉P.fulvastra Chou,1981中观察到由B染色体引起的种内变异现象,这是B染色体在长翅目中的首次报道。新蝎蛉属Neopanorpa Weele,1909的染色体数目有变化,其中绝大多数的染色体数目为n=21,但在黎坪新蝎蛉N.lipingensis Cai&Hua,2009和申氏新蝎蛉N.sheni Hua&Chou,1997中,骤减为n=17,初步揭示了新蝎蛉属的异质性。单角蝎蛉属Cerapanorpa Gao,Ma&Hua,2016具有两种不同的染色体数目,其中分布于中国中部的种为n=22,而东北亚的种为n=23,表明属内已经产生了高度的遗传分化,需要进一步修订。华蝎蛉属Sinopanorpa Cai&Hua,2008和双角蝎蛉属Dicerapanorpa Zhong&Hua,2013的染色体数目均为n=23,但叉蝎蛉属Furcatopanorpa Ma&Hua,2011的却为n=21。染色体数目在属间的差异性,支持各属分类地位的确立。基于带型分析,我们发现蝎蛉科昆虫的粗线期二价体经显带处理后均能呈现明显的异染色质条带,该条带的大小、数量和分布在属间、种间、甚至近缘种间差异巨大,表明该特征在蝎蛉科分类学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蚊蝎蛉科昆虫具有交叉型减数分裂和X0(♂)/XX(♀)型性别决定机制,这两个特征可能均是蚊蝎蛉科的祖征。基于核型分析,我们发现蚊蝎蛉均属具有典型的单着丝粒染色体。地蚊蝎蛉属Terrobittacus Tan&Hua,2009的染色体数目最高,为n=21;其核型为非对称型,以端着丝粒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为主。蚊蝎蛉属Bittacus Latreille,1805的染色体数目相对较低且变化显着,从n=8(中国蚊蝎蛉B.sinicus Issiki,1931)到n=19(乌苏里蚊蝎蛉B.ussuriensis Plutenko,1985)不等;其核型为对称型,以中着丝粒和亚中着丝粒染色体为主。减数分裂行为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地蚊蝎蛉属昆虫中,每个细胞核中交叉的数目从11到20不等,每个核的平均交叉频率为15.3,每个二价体的平均交叉频率为0.8;在蚊蝎蛉属昆虫中,每个细胞核中交叉的数目从17到21不等,每个核的平均交叉频率为19.5,每个二价体的平均交叉频率为1.1。细胞遗传学特征在属间和种间的显着变化,表明它们适用于蚊蝎蛉科的物种界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支持蝎蛉科的单系性,并显示蝎蛉科可分成两个主单系群。主单系群I包括新蝎蛉属和长腹蝎蛉属Leptopanorpa MacLachlan,1875,其单倍体染色体数目不超过21且C-带型多样。主单系群II由单角蝎蛉属、双角蝎蛉属、叉蝎蛉属、蝎蛉属和华蝎蛉属组成,其单倍体染色体数目不低于21(蝎蛉1 Panorpa sp1除外)且C-带型保守。新蝎蛉属首次被证实并系于长腹蝎蛉属。单角蝎蛉属为并系群,需要进一步修订。叉蝎蛉属独特的系统发育地位可能归因于频繁的染色体重排。细胞遗传学分析表明,染色体融合和易位可能在蝎蛉科的染色体进化中起重要作用,引起染色体数目的减少和带型的复杂化。基于系统发育关系的染色体祖征重建显示,非整倍体化,尤其是下降非整倍体化是染色体数目变化的主要类型,这对蝎蛉科内的谱系分化有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我们认为,染色体变异不仅是分类研究和系统发育分析的可靠特征,而且对长翅目内类群的分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分子和细胞遗传学的整合分类能为一些缺乏较高支持度的模糊系统发育关系提供更多的证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刘璐[5](2018)在《蝎蛉科与蚊蝎蛉科幼虫中肠和马氏管超微结构比较(长翅目)》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肠是昆虫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调节离子平衡。马氏管是重要的排泄和渗透调节器官,在分泌原尿、重新吸收血淋巴中物质、保持渗透稳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肠和马氏管的研究,迄今主要集中于双翅目Diptera,半翅目Hemiptera等类群,但对于长翅目的研究比较缺乏。长翅目Mecoptera是全变态类昆虫中较原始的类群之一,在昆虫纲系统发育中占据独特地位。蝎蛉科Panorpidae和蚊蝎蛉科Bittacidae是长翅目两个最大的科。蚊蝎蛉科的幼虫在外部形态和习性上与蝎蛉科不同。同时,蚊蝎蛉幼虫还具有取食泥土,再通过肛门喷出涂抹体表的习性。然而,目前关于两个科幼虫中肠和马氏管超微结构还未见报道。本研究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六刺蝎蛉Panorpa sexspinosa Cheng,1949、拟华山单角蝎蛉Cerapanorpa dubia(Chou&Wang in Chou et al.,1981)、河南新蝎蛉Neopanorpa longiprocessa Hua&Chou,1997、扁蚊蝎蛉Bittacus planus Cheng,1949为代表对蝎蛉科和蚊蝎蛉科幼虫中肠进行比较研究。以南五台单角蝎蛉Cerapanorpa nanwutaina(Chou in Chou et al.,1981)、缠绕蚊蝎蛉Terrobittacus implicatus(Huang&Hua in Cai et al.,2006)为代表,对两科幼虫马氏管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蝎蛉科和蚊蝎蛉科幼虫中肠均为简单的管状结构,无胃盲囊和明显分节。中肠从外到内依次由肌肉层、基膜、上皮组织和管腔组成。上皮组织均由消化细胞和再生细胞组成。两个科的幼虫中肠结构有明显差异。在扁蚊蝎蛉和拟华山单角蝎蛉中上皮细胞的基部细胞膜内折,而在河南新蝎蛉中基部的细胞膜与基膜密切相连。在河南新蝎蛉和拟华山单角蝎蛉中相邻的上皮细胞之间存在间隙连接,但在扁蚊蝎蛉中存在淋巴间隙。再生细胞在河南新蝎蛉和拟华山单角蝎蛉中呈分散和聚集两种排列方式,但是在扁蚊蝎蛉中分散排列在的消化细胞间。中肠表面纵肌在河南新蝎蛉中排列稀疏,但是在扁蚊蝎蛉中排列紧密。蝎蛉科和蚊蝎蛉科马氏管细长,均为6根。马氏管由基膜、单层细胞的上皮组织和中央管腔组成。上皮细胞的基部细胞膜深度内折并产生膜迷路。上皮组织由较大的主细胞和较小的的星状细胞组成。两个科幼虫马氏管的星状细胞结构相似,但主细胞结构有差异。缠绕蚊蝎蛉主细胞富含球晶体,微绒毛端部膨大且含有线粒体,而南五台单角蝎蛉主细胞不含球晶体,微绒毛纤细不含线粒体。中肠上皮细胞基部细胞膜和主细胞微绒毛的差异可能与幼虫所处的生理时期不同有关。蚊蝎蛉幼虫中肠排列紧密的纵肌以及消化细胞和主细胞中的球晶体,可能与幼虫独特的喷涂泥土的习性有关。(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张贝贝[6](2016)在《长翅目昆虫精子发生和精子超微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翅目Mecoptera是全变态类昆虫Holometabola中较古老的一个小类群,是唯一幼虫期具有复眼的类群,在全变态类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然而,长翅目的系统发育地位却一直存在有争议,亟需寻找更多的证据。精子是有性生殖动物高度特化的雄配子。昆虫精子具有快速、趋异进化的特性,其形态、结构(尤其是超微结构)复杂多样,在不同类群间表现出显着差异。精子形态的变化可为昆虫分类、进化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和重建提供有价值的特征。但关于长翅目精子结构的研究迄今仍然很少,仅涉及蝎蛉科Panorpidae、蚊蝎蛉科Bittacidae和雪蝎蛉科Boreidae等3科7种。而长翅目昆虫的精子发生仅在研究蝎蛉科和蚊蝎蛉科精子超微结构时对精子形成过程稍加描述,并未进行详细过程的研究。本文以蝎蛉科、蚊蝎蛉科、和拟蝎蛉科Panorpodidae昆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长翅目昆虫的雄性生殖系统、精子发生以及精子超微结构,明确了精子发生的过程,比较了长翅目昆虫不同类群间雄性生殖系统的差异以及精子超微结构,丰富了长翅目生殖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并在精子结构研究的基础上,首次运用精子超微结构特征对长翅目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长翅目昆虫雄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1对对称的精巢及两个附睾,2条分区明显的输精管,1对特化的贮精囊,1对中胚层附腺,1个射精囊及其周围的外胚层附腺(蝎蛉科新蝎蛉属Neopanorpa及拟蝎蛉科除外)和阳茎。其中贮精囊特化为具有强烈分泌功能的器官,并不用于储存精子。雄性生殖系统形态在长翅目科间变异较大,科内变异较小,主要表现在精巢小管的数目,精巢和附睾的相对位置,囊后输精管的长度,中胚层附腺的大小,以及外胚层附腺的有无等方面。首次详细研究了长翅目昆虫的精子发生。结果表明,长翅目昆虫精子发生过程相似。精原细胞在精囊中以2n的方式,共经历7次连续分裂,产生128个精细胞。最后转化形成的精子束中的精子通常低于128个。长翅目昆虫精子各组成部分的形成大致如下:精子顶体由高尔基复合体产生的原顶体颗粒物质形成;线形、致密的细胞核由圆形细胞核伸长及核内染色质凝集形成;轴丝由基体结构产生;2条线粒体衍生物由大量分散的线粒体聚集、融合产生的副核转化形成。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核核沟侧旁出现2条侧片结构,但该结构在精子成熟后消失。此外,形成过程中在轴丝双微管的外围出现少量微管结构,但后者很快消失,使轴丝呈现9+2型微管结构。研究发现,长翅目昆虫精子较长(1000μm以上),由较短的头部、颈区和长鞭毛组成,且精子质膜外具有一层纵向脊状的多糖-蛋白质鞘结构。精子头部包括两部分,即由外层顶体囊和内层顶体组成的双层顶体,以及具有两条侧沟的细长细胞核。颈区由中心粒和中心粒侧体组成;中心粒顶端通常插入细胞核底部,由9条双微管组成;中心粒侧体位于颈区最外围,为致密的鞘状结构。鞭毛由1条轴丝、2条线粒体衍生物、1或2条副体和2条特殊的附结构组成。其中2条线粒体衍生物大小不等,较小的1条随鞭毛的延伸而消失,较大的1条占据后半部鞭毛的大部分体积。副体较短,来源于中心粒侧体物质。2条附结构细小,横切多呈叁角形,延伸至鞭毛末端。鞭毛末端线粒体衍生物逐渐减小,轴丝结构也因缺失双微管的动力蛋白臂和辐射链结构而变得混乱无序,直至消失。研究发现,长翅目精子超微结构科间变异较大,科内变异较小。科间变异主要表现在细胞核形状、核沟尺寸、轴丝结构、副体数目、以及较大线粒体衍生物等。本研究首次发现拟蝎蛉科精子轴丝为9+9+2型结构。我们推测,蝎蛉科和蚊蝎蛉科中出现的9+2型轴丝,很可能是由9+9+2型进化逆转而来的。本文基于精子超微结构,利用最大简约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进行了具泵总目Antliophora的系统发育分析,这是首次利用精子超微结构对长翅目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长翅目为单系群,与蚤目Siphonaptera互为姊妹群关系;长翅目内拟蝎蛉科与蝎蛉科互为姊妹群关系,而非蚊蝎蛉科。(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11-01)

寇利轩[7](2016)在《长翅目和鳞翅目幼虫附肢的胚胎发育及其同源性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蠋式幼虫(长翅目Mec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及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除了具有叁对典型的胸足,在腹部还具有数目不等的腹足。但这些腹足与胸足之间是否存在系列同源关系,蠋式幼虫腹足之间是否存在进化同源关系,迄今仍存有较大争议。本文基于比较胚胎学及比较解剖学,主要研究了长翅目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附肢发生形态特征和鳞翅目幼虫的胚胎发育,比较并讨论了蝎蛉口器上下颚同源性关系及蝎蛉和粘虫之间腹足进化同源性的关系,有望从胚胎期形态发生和起源角度来进一步探究全变态类昆虫的进化同源问题。本文采用比较形态学、组织学和解剖学方法,以拜尔斯蝎蛉Cerapanorpa byersi Hua and Huang,2007(长翅目:蝎蛉科)及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1865)(鳞翅目:夜蛾科)为代表,研究并比较了长翅目和鳞翅目昆虫附肢的胚胎发育及足部肌肉的连接方式,主要讨论了蝎蛉上下颚系列同源关系及这两目昆虫腹足进化同源性关系。蝎蛉幼虫头部口器中,上颚最主要的变化是在基部内侧和外侧分别分化出臼齿叶和切齿叶,基于发育方式与位置关系,分别同源于下颚的内颚叶和外颚叶。我们通过蝎蛉与粘虫腹足的胚胎发育过程及组织学结构来探究它们是否是同源器官。在蝎蛉中,胸足分化成5节,即基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腹部附肢首先在侧部第1–8腹节着生突起且与胸足在同一直线上,至胚胎发育中期这些突起停止发育并逐渐退化成叁角形痕迹残留,并且这些退化痕迹一直延续到幼虫期;在背合之前,腹足原基位于腹中线两侧,最终发育成不分节的锥形腹足。组织学研究表明腹足内腔与体腔不连续,与胸足的基本模式完全不一样。这些结果说明蝎蛉腹足可能是次生性结构。在鳞翅目粘虫中,第1–10腹节腹足原基与胸足在同一条直线上,随后只有在第3–6和第10腹节的腹足原基发育成腹足,其他体节的原基退化,而且腹足内腔与体腔连续,这些说明粘虫腹足为真正的附肢并且与胸足系列同源。胸腹足肌肉连接分析表明,在蝎蛉中,侧部突起而不是腹足所连接肌肉与胸足具有相似的连接方式,所以腹中线两侧的腹足与胸足不是系列同源的。在粘虫中,连接于腹足与胸足的肌肉具有相似性,因此认为它们为系列同源器官。由此我们认为,蝎蛉腹足并非真正的腹部附肢,腹足与胸足也并非为系列同源;粘虫幼虫的腹足与胸足位置与发育方式都很类似,说明粘虫为真正的附肢结构。所以,我们认为粘虫与蝎蛉的腹足并非进化同源。(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丁果[8](2016)在《基于Distal-less基因的蝎蛉科(长翅目)幼虫腹足同源性及起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幼虫的腹足在数量和排列上有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多样性被认为是对环境的功能性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对于腹足同源性及起源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揭示其起源和进化过程。然而,目前对于不同昆虫的幼虫腹足同源性及起源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长翅目Mecoptera是全变态类昆虫中较原始的类群之一,存在一些独特的发育特征,使之成为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类群之一。前人基于形态学和解剖学的研究发现,长翅目幼虫胸腹足着生位置不一致,并且胚胎期腹足原基出现的时间要晚于胸足。这些使长翅目成为研究昆虫腹足同源性及起源的模式物种之一,为昆虫腹足发育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是缺乏最直接的证据。因此,运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手段,从发育机理角度去探究长翅目幼虫腹足同源性及起源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以长翅目蝎蛉科Panorpidae中的拟华山蝎蛉Panorpa dubia为代表,首先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确定了腹足发育的模式,然后通过胚胎整体原位杂交的方法对其腹足的分子发育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创立了一套适合于长翅目昆虫的原位杂交流程。研究发现,拟华山蝎蛉附肢发育时间是产卵后70 h-110 h,胸足原基出现时间为产卵后第70 h,而腹足原基则出现于产卵后第90 h,在70 h-80 h之间,腹足原基外侧短暂出现过一对突起结构。着生位置方面,腹足原基比胸足原基的位置更接近腹中线,而腹足原基外侧的突起结构则和胸足原基一致。结构方面,胸足原基最终发育成具有5节结构的胸足;而腹足原基则发育成不分节的腹足,并且小于胸足。克隆得到了拟华山蝎蛉的Distal-less(Dll)同源基因,该基因全长2950 bp,ORF为834 bp,5’-UTR为1073 bp,3’-UTR为1043 bp,编码278个氨基酸。基于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确认该序列是拟华山蝎蛉的Dll基因。通过产卵后100 h胚胎的原位杂交发现,Dll基因表达在胸足端部最末端的一节上,以及腹足的端部。而在腹足原基外侧曾出现过突起的地方并未检测到Dll基因的表达。通过拟华山蝎蛉的胚胎学观察和调控基因Dll的表达分析,结合前人的关于蝎蛉科腹足的研究,本研究发现拟华山蝎蛉的胸足和腹足并非系列同源关系,并且腹足很可能起源于腹部附肢的基节内叶。同时认为拟华山蝎蛉的Dll基因不仅仅表达于附肢的端部,并且也出现在附肢相关的突起结构的端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姜碌[9](2016)在《蝎蛉科幼虫比较形态学及系统发育分析(昆虫纲:长翅目)》一文中研究指出幼虫是全变态昆虫独有的生长发育形式,是其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变态类昆虫的繁盛发挥了重要作用。幼虫也是全变态昆虫分类学、生理学、生态学、以及进化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是危害农作物、仓储货物的主要形式,对于人类的经济和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然而,由于幼虫不易采集且很难鉴定,想要得到确切种类的幼虫只能通过繁琐的人工饲养,以往的昆虫学研究很少涉及幼虫,尤其是对于一些种类较少、环境要求苛刻的类群(如长翅目幼虫)研究则更为稀少。长翅目Mecoptera是全变态昆虫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其幼虫头部具有一对发达的复眼,因而对于研究全变态昆虫进化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长翅目现存9科600余种,幼虫形态特征和生存方式呈现出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其幼虫类型包括蠋型、蛃型、蛴螬型,食性涵盖植食性、捕食性、以及腐食性,生存环境更是遍及河流、土壤甚至冰雪覆盖的苔藓表面。同时,长翅目幼虫在各科、属之间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形态和习性差异,对于幼虫的功能形态学研究以及系统发育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连续6年的野外生物学观察和人工饲养,获得了长翅目蝎蛉科Panorpidae 6属33种,蚊蝎蛉科Bittacidae 2种,以及拟蝎蛉科Panorpodidae 1种幼虫标本,并记录了大量的幼虫生物学特征。运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不同类群、不同习性的幼虫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探讨了幼虫口器形态与取食方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幼虫生境分化与形态多样性之间的联系,并基于幼虫的形态特征,以拟蝎蛉科幼虫为外群,进行了蝎蛉科昆虫系统发育分析,重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发现,蚊蝎蛉科、蝎蛉科以及拟蝎蛉科幼虫的食性存在较大差异,而其口器的超微形态结构也存在着明显差别。其中,蚊蝎蛉幼虫为腐食性,主要取食节肢动物尸体中柔软的组织,却并不取食坚硬的几丁质外壳,其口器上颚臼齿叶内侧具有两排致密的刺列,在取食过程中用于过滤食物残渣。蝎蛉科幼虫同为腐食性,主要取食节肢动物尸体(包括几丁质外壳和内部柔软组织),其口器臼齿叶内侧具有大量尖锐的臼齿,在咀嚼食物过程中起到研磨的作用。拟蝎蛉幼虫的食性未知,其上颚臼齿部内侧非常光滑,没有尖锐的臼齿或刺列,因而不适合取食固体食物。拟蝎蛉幼虫更有可能取食某种特殊寄主植物鲜嫩的根系,或根系内富含营养物质的汁液。另外,蝎蛉科、蚊蝎蛉科和拟蝎蛉科幼虫口器表面的化学感器、机械感器的超微形态也存在明显区别。蝎蛉科幼虫主要为土栖生活,但在不同类群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别。其中,双角蝎蛉属Dicerapanorpa幼虫几乎全部生活在土表;单角蝎蛉属Cerapanorpa幼虫有超过半数的个体生活在土表;蝎蛉属Panorpa幼虫白天潜伏在土壤中而夜间出土活动;而新蝎蛉属Neopanorpa幼虫则完全生活于土壤中。同时,这些不同类群不同习性的幼虫,其形态结构同样存在着相应的差别。土表生活的双角蝎蛉属和单角蝎蛉属幼虫都具有颜色加深的体壁作为保护色,以减少天敌的捕食。蝎蛉属幼虫更是特化为夜出习性,避免暴露在可见光下而带来被捕食的风险。另外,所有地表生活的幼虫都具有发达的视觉器官(外凸的复眼)以及运动器官(胸足有胫节内叶、腹足完整);而生活在土壤中的新蝎蛉幼虫头壳表面有大量纵横交错的浅沟,很可能增加了头壳机械强度,以适应特殊的土下生活方式。本研究还基于幼虫形态特征对蝎蛉科昆虫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通过提取幼虫52个形态特征,包括27个编码特征和25个连续变量(同源刚毛长度、幼虫头宽,以及背毛突长度的测量值),采用最大简约法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最终得到了1棵最大简约树。结果表明,蝎蛉科现有的大部分类群,包括新蝎蛉属、华蝎蛉属Sinopanorpa、双角蝎蛉属、以及单角蝎蛉属均为单系群,而蝎蛉属是一个并系群,需要进一步划分。在系统树的拓扑结构方面,蝎蛉科从最基部分为两个支系,其中新蝎蛉属与其他所有类群组成的单系互为姊妹群。叉蝎蛉Furcatopanorpa是一个单型属,位于除新蝎蛉属之外所有类群的最基部。双角蝎蛉属与华蝎蛉属互为姊妹群,两者组成一个单系群,又与单角蝎蛉属互为姊妹群关系。本研究所得到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上支持了蝎蛉科现有的分类系统。(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4-01)

杜薇,陈静,花保祯[10](2015)在《乌苏里蚊蝎蛉Bittacus ussuriensis Plutenko在中国的首次记录(长翅目:蚊蝎蛉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乌苏里蚊蝎蛉Bittacus ussuriensis Plutenko,1985原记载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其两性外生殖器缺乏详细的形态描述。本文首次报道该种分布于辽宁省和吉林省,为中国新纪录种,并根据采集的标本进行了再描记,尤其是对两性外生殖器做了详细描述,同时提供了详细的形态特征图。(本文来源于《Entomotaxonomia》期刊2015年04期)

长翅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记述分布于中国四川的双角蝎蛉属Dicerapanorpa Zhong&Hua,2013二新种。义君双角蝎蛉Dicerapanorpa yijunae sp. nov.的鉴别特征为雄虫阳基侧突基枝的基部内弯、端部平行,中枝和侧枝的端部向内弯曲,伸达生殖刺突的基齿;雌虫的生殖主板中部加阔,约与后臂等长。螺髻山双角蝎蛉Dicerapanorpa luojishana sp. nov.的鉴别特征是雄虫阳基侧突的基枝和中枝伸达中齿,侧枝伸达基齿,阳茎长度超过生殖基节顶端;雌虫的生殖主板梨形,长度约为后臂的2倍。双角蝎蛉属(Dicerapanorpa)物种数目增加至15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翅目论文参考文献

[1].胡桂林.蝎蛉总科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暨双角蝎蛉属整合分类学研究(长翅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2].胡桂林,花保祯.中国四川双角蝎蛉属两新种(长翅目:蝎蛉科)(英文)[J].Entomotaxonomia.2019

[3].王萌.中国新蝎蛉属系统发育分析和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区系研究(长翅目:蝎蛉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4].苗颖.蝎蛉科和蚊蝎蛉科细胞分类学和染色体演化研究(长翅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5].刘璐.蝎蛉科与蚊蝎蛉科幼虫中肠和马氏管超微结构比较(长翅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6].张贝贝.长翅目昆虫精子发生和精子超微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7].寇利轩.长翅目和鳞翅目幼虫附肢的胚胎发育及其同源性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8].丁果.基于Distal-less基因的蝎蛉科(长翅目)幼虫腹足同源性及起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9].姜碌.蝎蛉科幼虫比较形态学及系统发育分析(昆虫纲:长翅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10].杜薇,陈静,花保祯.乌苏里蚊蝎蛉BittacusussuriensisPlutenko在中国的首次记录(长翅目:蚊蝎蛉科)(英文)[J].Entomotaxonomia.2015

论文知识图

长翅目-长翅目螯蝎蛉成虫(雄)(仿Ros...长翅目-蝎蛉短角蝎蛉和拜耳斯蝎蛉翅面斑纹图Wings...长翅目各科系统发育图(仿R.Will...长翅目Mecoptera系统发育关系图...中国与世界上长翅目化石各科中...

标签:;  ;  ;  ;  ;  ;  ;  

长翅目论文_胡桂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