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谘议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江苏谘议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江苏谘议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江苏,议员,立宪派,督抚,剥削阶级,预算案,士绅。

江苏谘议局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细珠[1](2012)在《张人骏与江苏谘议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清末宪政实践中,各省谘议局的设立是重要举措。按照《谘议局章程》,谘议局本是地方督抚行政的辅助机构。但实际上,谘议局自设立以后,便与地方督抚立于对待地位。时人有谓:"自预备立宪后,各省设谘议局。自局长以下,由各省票选。其与地方长官及政府俨成一对待之势。每有举动,函电争持,几成敌国。"~①谘议局是立宪派聚集之地,也是立宪派重要的参政议政场所,其中,尤以着名状元资本家张謇为首的江(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政治精英与近代中国》期刊2012-04-21)

袁岿然,吴善中[2](2009)在《论江苏谘议局的议政活动——以留日或新式教育出身议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谘议局是清廷筹备立宪的重要一环。江苏谘议局的议政活动具备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程序,其中留日或新式教育出身议员在议场占主导优势。他们能够通过合法渠道为民请命,尽其所能兴利除弊,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现代民主政治的色彩。江苏谘议局的议政活动积极推进了现代民主政治的进程。(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袁岿然,吴善中[3](2009)在《论清末江苏士绅参政——以江苏谘议局之筹备设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滥觞于清末谘议局。江苏士绅在江苏谘议局筹备中"处处导官之先路",从调查造册到初、复选举,均按法定程序完成,基本具备现代民主选举的初步形式。江苏士绅的参政程度受年龄、教育、出身和地域等诸多因素影响。(本文来源于《民国档案》期刊2009年03期)

陈汉鸿[4](2009)在《试析江苏谘议局松江府议员选举》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年的中国,已近灭亡的清政府寄予实行宪政改革以平息国内动荡,维系自己的统治。从1906年,清廷宣布实行预备立宪;1907年,令各省一律设置谘议局;到1908年,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和《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进一步细化谘议局的筹备工作;终于在1909年,各省谘议局(除新疆外)均正式建立并开始运作。中国传统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向立宪政体转变。而地方议会的实验,也是中国民众第一次真正切身接触、实践民主政治的尝试。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各阶层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这一政治活动之中。鉴于此,本文主要以江苏谘议局的选举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从《谘议局章程》和《谘议局议员选举章程》、议员选举的具体操作,以及社会各阶层在期间的各种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较为全面的展示松江府谘议局议员选举的具体过程,探索其中参与各方的利益纠葛和博弈,分析谘议局筹建过程中的问题,并探讨谘议局选举中弊病的根源所在,总结清末地方议会选举实验的失败教训。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回顾了本专题的研究现状,说明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尚存拓展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一章主要介绍谘议局的缘起,江苏省地方官、绅对筹建谘议局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此期间,官绅间在筹备工作中的关系从官府为主,士绅为辅转变为士绅为主,官府为主,而这一转变正是影响今后谘议局筹建和选举工作进行的根本所在。第二章主要论述选举前的选民登记、确认与选区划分。清政府所划定的选民范围较广,充分涵盖了绅、商、学等各界人士,其触角延伸至社会多个层面。但同时,又提出了种种限制,从年龄、籍贯、居住年限、出身,到财产、学识、教育背景等等,都有着详尽的要求,一条不达标者即无法成为选民。而士绅阶层在确定选民资格的过程中也在积极努力扩张自身权益,以此确保和巩固已有的政治权益和社会领导地位。第叁章重点讨论选举的具体过程。在选举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出乎意料的情况,有些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有些则处置不当。投票次数的增加、投票人数的缩减、选票管理不当、票数统计错误等等问题都对选举进程和结果产生了影响,围绕这些问题,松江府的士绅和选举参与者纷纷提起诉讼、抗议,用舆论对种种舞弊行为施压。透过这些问题,能使我们更加清晰产生这场选举弊端的原因所在。而这些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士绅阶层内部的竞争关系。第四章主要对当选议员进行分析。通过对他们当选年龄、受教育状况进行分析,观察这些议员能够获选的一些基本条件。而对他们社会经历的简要梳理,能让我们发现议员彼此之间所形成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和他们背后所获得的学、商、舆论各界的支持。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这批议员能够从松江府众多的参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广泛的认同。结论部分,对松江府议员选举各阶段的利弊进行总结,归纳这场选举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的原因,分析产生种种问题的根源。进而探讨代议选举制度在中国难以发展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袁岿然[5](2004)在《试析江苏谘议局议员》一文中研究指出议员是谘议局存在的社会基础。由于出身不同 ,年龄各异 ,因此他们对清政府的依附程度存在差异 ,在辛亥革命以后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通过对江苏谘议局议员的分析 ,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谘议局的成立及其以后的发展态势 ,了解民初民主政治失败的社会根源 ,从而对辛亥革命进行历史反思(本文来源于《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袁岿然[6](2002)在《江苏谘议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谘议局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具有一定立法权和监督权的地方宪政机构之一,是近代立宪运动不断发展的产物。它的设立开始了资产阶级立宪人士对近代民主政治的探索,对于民国时期的江苏省议会起到了垂范作用。江苏谘议局虽然仅存在两年时间(1909年—1911年),但它的民主示范作用,至今仍令人深思。 目前学术界对江苏谘议局这一课题已经有了关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张海林的《论辛亥革命前的江苏谘议局》及耿云志的《张謇与江苏谘议局》等论文。但他们只对江苏谘议局在辛亥革命前的主要活动及其作用作了一些个案探讨,或以张謇对江苏谘议局的参与为着眼点,论述张謇立宪思想的演变及其以江苏谘议局为依托所进行的主要活动,没有对这一机构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描述。 本文在综合前人所得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动态地展现了它的发展过程:江苏谘议局成立的背景和过程;江苏谘议局的议员和议案分析;江苏谘议局与清王朝的矛盾与斗争;江苏谘议局的结局;江苏谘议局的性质与作用。 江苏资产阶级立宪人士是江苏谘议局存在的社会基础。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立宪人士政治倾向的转变,直接影响到江苏谘议局的兴衰,间接地促使了辛亥革命的成功。考察江苏谘议局的发展过程,可以了解辛亥前资产阶级立宪人士政治倾向转变的轨迹,有助于我们从侧面了解民初民主政治失败的社会根源,从而对辛亥革命进行历史的反思。还可以史为鉴——当今社会变革中,怎样正确处理好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的关系,如何完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人民参政、议政。因此,江苏谘议局的筹备、成立过程,发展如何,意义何在,均有探讨的价值。本文通过对谘议局议员思想发展轨迹的探讨,得出结论:由于他们对清政府的依附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在革命以后他们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江苏谘议局只是他们短暂的活动舞台。(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02-04-01)

[7](2001)在《江苏谘议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谘议局,坐落于南京湖南路10号。此处曾作为中国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南洋劝业会会场。清朝来年,清廷伪装立宪行代议制,在中央开设资政院、地方开设谘议局。1909年,江苏省所谓的民意机构——江苏谘议局成立。江苏省着名实业家张謇被推举为谘议局议长,并开始主持建造谘议局大楼。张謇派他的学生、南通土木工(本文来源于《钟山风雨》期刊2001年05期)

耿云志[8](2001)在《张謇与江苏谘议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张謇 (1853- 192 6 ) ,江苏南通人 ,在清末即为着名实业家和教育家 ,声望甚隆。他参与创立预备立宪公会 ,集中了江浙一带乃至全国有志于改革的绅商及知识界的一批代表人物。张氏积极参与了江苏谘议局的筹备工作 ,谘议局成立后 ,被选为议长。张謇领导江苏谘议局为建设立宪政治的地方基础做了许多工作 ,并与思想顽旧的两江总督张人骏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斗争 ,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影响。张謇以江苏谘议局为依托 ,还展开了联合各省谘议局进行国会请愿以及要求改革财政等活动。张謇始终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办实业、办教育是如此 ,参加立宪运动、领导江苏谘议局也是如此。张謇也是一位稳健的改革家 ,他抱定和平改革的宗旨 ,秉持“尽其在我”,“得尺则尺 ,得寸则寸”的方针 ,不激不随 ,努力做去。(本文来源于《近代史研究》期刊2001年01期)

耿云志[9](2000)在《张謇与江苏谘议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张謇是我国早期着名实业家、教育家,于1894年状元及第后不肯做官,热心于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且卓有成绩,成为东南名士。他在官界、商界、学界都有很多朋友,于清末民初重大事件皆曾发挥重要作用。近年关予张謇的研究颇受重视,出版传记、发表文章数量甚可观。其中对于他参与清末立宪运动一段史实也有不少研究成果,尤以章开沅先生《开拓者的足迹》一书论述颇详。本人(本文来源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叁卷)》期刊2000-09-01)

江苏谘议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谘议局是清廷筹备立宪的重要一环。江苏谘议局的议政活动具备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程序,其中留日或新式教育出身议员在议场占主导优势。他们能够通过合法渠道为民请命,尽其所能兴利除弊,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现代民主政治的色彩。江苏谘议局的议政活动积极推进了现代民主政治的进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江苏谘议局论文参考文献

[1].李细珠.张人骏与江苏谘议局[C].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政治精英与近代中国.2012

[2].袁岿然,吴善中.论江苏谘议局的议政活动——以留日或新式教育出身议员为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袁岿然,吴善中.论清末江苏士绅参政——以江苏谘议局之筹备设立为例[J].民国档案.2009

[4].陈汉鸿.试析江苏谘议局松江府议员选举[D].华东师范大学.2009

[5].袁岿然.试析江苏谘议局议员[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袁岿然.江苏谘议局研究[D].扬州大学.2002

[7]..江苏谘议局[J].钟山风雨.2001

[8].耿云志.张謇与江苏谘议局[J].近代史研究.2001

[9].耿云志.张謇与江苏谘议局[C].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叁卷).2000

标签:;  ;  ;  ;  ;  ;  ;  

江苏谘议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