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论文和设计-胡彦庆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性能可靠的锂离子电池,其包括:叠片体、电解液以及壳体,其中所述叠片体以及电解液密封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叠片体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袋,所述负极片封装在所述隔膜袋中,所述隔膜袋的形状于所述负极片的负极材料涂覆层的形状相匹配,所述负极片的负极耳从所述隔膜袋内伸出,所述正极片、负极片的极耳分别自所述壳体内伸出在所述壳体外。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包括:叠片体、电解液以及壳体,其中所述叠片体以及电解液密封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叠片体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袋,所述负极片封装在所述隔膜袋中,所述隔膜袋的形状于所述负极片的负极材料涂覆层的形状相匹配,所述负极片的负极耳从所述隔膜袋内伸出,所述正极片、负极片的极耳分别自所述壳体内伸出在所述壳体外。

设计方案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包括:叠片体、电解液以及壳体,其中所述叠片体以及电解液密封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叠片体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袋,所述负极片封装在所述隔膜袋中,所述隔膜袋的形状于所述负极片的负极材料涂覆层的形状相匹配,所述负极片的负极耳从所述隔膜袋内伸出,

所述正极片、负极片的极耳分别自所述壳体内伸出在所述壳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叠片体的最外层的极片均为封装在所述隔膜袋中的所述负极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正极片的宽度窄于所述负极片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壳体为铝塑膜壳体、钢壳或者铝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隔膜袋位于所述负极片的负极材料涂覆层区域外的周边上下层热封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隔膜袋的热封区域的宽度为0.2--5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隔膜袋的热封区域的内边缘到所述负极片的间距为0.1-1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

所述隔膜袋的热封区域呈间断状或者连续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

位于所述叠片体的最外侧的部件分别是封装有所述负极片的所述隔膜袋。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采用卷绕或者是叠片工艺,更适用于方形电池的生产,本使用新性开辟了一种新型的技术路线,适用于不同形状的电池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降低电池短路率的锂离子电池。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叠片体、电解液以及壳体,其中所述叠片体以及电解液密封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叠片体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袋,所述负极片封装在所述隔膜袋中,所述隔膜袋的形状于所述负极片的负极材料涂覆层的形状相匹配,所述负极片的负极耳从所述隔膜袋内伸出,

所述正极片、负极片的极耳分别自所述壳体内伸出在所述壳体外。

可选地,所述叠片体的最外层的极片均为封装在所述隔膜袋中的所述负极片。

可选地,所述正极片的宽度窄于所述负极片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壳体为铝塑膜壳体、钢壳或者铝壳。

可选地,所述隔膜袋位于所述负极片的负极材料涂覆层区域外的周边上下层热封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隔膜袋的热封区域的宽度为0.2--50毫米。

可选地,所述隔膜袋的热封区域的内边缘到所述负极片的间距为0.1-10毫米。

可选地,所述隔膜袋的热封区域呈间断状或者连续状。

可选地,位于所述叠片体的最外侧的部件分别是封装有所述负极片的所述隔膜袋。

由上可见,采用本实施例负极片制袋的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有效防止负极片上脱落的负极材料与正极接触导致电池短路的技术问题,更有效地保护电池的负极,相比于正极更容易在掉粉,负极制袋,对于负极掉粉造成的零电、低压都有改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负极片制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利于降低电池短路率的叠片锂离子电池,其主要,包括:叠片体、电解液以及壳体,其中叠片体以及电解液密封在壳体内,电解液充分浸泡叠片体,电芯体的正极、负极分别从密封的壳体中伸出,以作为外接电极。

本实施例的叠片体与已有技术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采用负极片102制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

叠片体包括正极片、负极片102以及隔膜袋101,负极片102封装在由两面隔膜组成的隔膜袋101中,隔膜袋101的形状于负极片102的负极材料涂覆层的形状相匹配,负极涂敷区域全面封装在隔膜袋101中,负极片102的负极耳1021从隔膜袋101内伸出,封装了负极片102的隔膜袋101与正极片上下层叠,使任意相邻正对的正极片、负极片102之间均间隔有一隔膜层,位于叠片体的两最外侧的极片均为已置入负极片102的隔膜袋101。

由上可见,采用本实施例负极片102制袋的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有效防止负极片102上脱落的负极材料与正极接触导致电池短路的技术问题,更有效地保护电池的负极,相比于正极更容易在掉粉,负极制袋,对于负极掉粉造成的零电、低压都有改善。

另外,采用负极片102制袋的技术方案,位于叠片体的两最外侧的负极片102均被隔膜袋101包覆,有效提高负极与壳体的绝缘性,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的正极片的正极材料涂覆宽度略窄于负极片102上的负极材料涂覆宽度,使其正对层叠时,正极片上的每一处的正极材料均能正对有负极材料,避免锂析出形成毛刺。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在正极片上的整个宽度方向上均涂布有正极材料,即正极材料涂布宽度等于正极片的宽度,在负极片102的整个宽度方向上均涂布有负极材料,负极材料涂布宽度等于负极片102的宽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的壳体可以为铝塑膜壳体,也可以为铝壳汇、钢壳或者胶壳等。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的负极片102的隔膜袋101优选但不限于采用全包围边缘连接的结构,使在负极片102的负极涂覆区域的各个方向均被限位,避免极片移位。

其中隔膜袋101的边缘连接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热压使隔膜袋101的上下两隔膜层受热熔融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热封区域,其中该热封区域可以为间断的也可以为连续的。

其中该热封区域的宽度可以为0.2--50毫米;该热封区域的内边缘到负极片102的间距为0.1-10毫米。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锂离子电池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2355.6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282286U

授权时间:20190820

主分类号:H01M 2/18

专利分类号:H01M2/18;H01M10/0585;H01M10/0525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高峰社区华荣路格瑞普第1栋1层及2-4层、2栋(1-4层)、综合楼(1-3层)

发明人:胡彦庆;曾海彬;樊键;何安轩;吴邦森;刘淼;孙焕南

第一发明人:胡彦庆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代理人:罗娟

代理机构:44383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善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锂离子电池论文和设计-胡彦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