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铝炉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包括熔铝装置,熔铝装置包括熔铝外壳,熔铝外壳圆周外壁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熔铝外壳圆周外壁位于第一排气孔上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抽气孔,熔铝外壳内设有熔铝内壳,熔铝外壳内位于熔铝内壳下方的位置设有燃烧室,熔铝内壳外设有保温外壳,保温外壳圆周外壁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保温外壳圆周外壁位于连接孔上方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该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通过熔铝装置能够对熔铝进行加热融化,通过余热回收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熔铝外壳扩散的温度丢失。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包括熔铝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熔铝装置(1)包括熔铝外壳(10),所述熔铝外壳(10)圆周外壁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11),所述熔铝外壳(10)圆周外壁位于所述第一排气孔(11)上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抽气孔(12),所述熔铝外壳(10)内设有熔铝内壳(13),所述熔铝外壳(10)内位于所述熔铝内壳(13)下方的位置设有燃烧室(14),所述熔铝内壳(13)外设有保温外壳(15),所述保温外壳(15)圆周外壁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6),所述保温外壳(15)圆周外壁位于所述连接孔(16)上方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17),所述保温外壳(15)圆周外壁位于所述第二排气孔(17)上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抽气孔(18),所述保温外壳(15)与所述熔铝外壳(10)之间设有保温室(19);所述保温外壳(15)外设有余热回收装置(2),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包括风机(20),所述风机(20)底端设有安装架(21),所述风机(20)出风口处连接有出风管(22),所述风机(20)吸风口处连接有吸风管(23),所述吸风管(23)前侧连接有连接管(24),所述第一抽气孔(12)与所述第二抽气孔(18)之间连接有抽气管(25),所述抽气管(25)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过滤网(26),所述抽气管(25)右端与所述连接管(24)之间连接有L形管(27);所述保温外壳(15)外设有第一圆弧形管(200),所述连接孔(16)内设有短管(201),所述短管(201)与所述第一圆弧形管(200)相连通,所述保温外壳(15)外位于所述第一圆弧形管(200)上方的位置设有第二圆弧形管(202),所述第一排气孔(11)与所述第二排气孔(17)之间设有长管(203),所述长管(203)与所述第二圆弧形管(202)相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包括熔铝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熔铝装置(1)包括熔铝外壳(10),所述熔铝外壳(10)圆周外壁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11),所述熔铝外壳(10)圆周外壁位于所述第一排气孔(11)上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抽气孔(12),所述熔铝外壳(10)内设有熔铝内壳(13),所述熔铝外壳(10)内位于所述熔铝内壳(13)下方的位置设有燃烧室(14),所述熔铝内壳(13)外设有保温外壳(15),所述保温外壳(15)圆周外壁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6),所述保温外壳(15)圆周外壁位于所述连接孔(16)上方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17),所述保温外壳(15)圆周外壁位于所述第二排气孔(17)上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抽气孔(18),所述保温外壳(15)与所述熔铝外壳(10)之间设有保温室(19);
所述保温外壳(15)外设有余热回收装置(2),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包括风机(20),所述风机(20)底端设有安装架(21),所述风机(20)出风口处连接有出风管(22),所述风机(20)吸风口处连接有吸风管(23),所述吸风管(23)前侧连接有连接管(24),所述第一抽气孔(12)与所述第二抽气孔(18)之间连接有抽气管(25),所述抽气管(25)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过滤网(26),所述抽气管(25)右端与所述连接管(24)之间连接有L形管(27);
所述保温外壳(15)外设有第一圆弧形管(200),所述连接孔(16)内设有短管(201),所述短管(201)与所述第一圆弧形管(200)相连通,所述保温外壳(15)外位于所述第一圆弧形管(200)上方的位置设有第二圆弧形管(202),所述第一排气孔(11)与所述第二排气孔(17)之间设有长管(203),所述长管(203)与所述第二圆弧形管(20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铝外壳(10)与所述熔铝内壳(13)紧密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孔(11)与所述第二排气孔(17)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气孔(12)与所述第二抽气孔(18)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0)与安装架(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22)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弧形管(202)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4)与所述L形管(27)相连通,所述L形管(27)与所述抽气管(25)相连通,所述连接管(24)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弧形管(200)相连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铝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
背景技术
熔铝炉是根据铝熔炼工艺而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炉,它能很好地满足铝熔炼工艺中:合金成份要求严,生产不连续,单炉容量较大等要求,达到了降低消耗,减小烧损,提高产品质量等特点。
现有技术中的熔铝炉在使用时,熔铝炉内的温度容易通过外壳扩散至空气中,进而影响熔铝炉内温度,导致熔铝炉熔铝比较慢,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包括熔铝装置,所述熔铝装置包括熔铝外壳,所述熔铝外壳圆周外壁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所述熔铝外壳圆周外壁位于所述第一排气孔上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抽气孔,所述熔铝外壳内设有熔铝内壳,所述熔铝外壳内位于所述熔铝内壳下方的位置设有燃烧室,所述熔铝内壳外设有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圆周外壁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保温外壳圆周外壁位于所述连接孔上方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所述保温外壳圆周外壁位于所述第二排气孔上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抽气孔,所述保温外壳与所述熔铝外壳之间设有保温室;
所述保温外壳外设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底端设有安装架,所述风机出风口处连接有出风管,所述风机吸风口处连接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前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第一抽气孔与所述第二抽气孔之间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过滤网,所述抽气管右端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连接有L形管;
所述保温外壳外设有第一圆弧形管,所述连接孔内设有短管,所述短管与所述第一圆弧形管相连通,所述保温外壳外位于所述第一圆弧形管上方的位置设有第二圆弧形管,所述第一排气孔与所述第二排气孔之间设有长管,所述长管与所述第二圆弧形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熔铝外壳与所述熔铝内壳紧密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气孔与所述第二排气孔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抽气孔与所述第二抽气孔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风机与安装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风管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弧形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与所述L形管相连通,所述L形管与所述抽气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弧形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通过熔铝装置能够对熔铝进行加热融化,通过余热回收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熔铝外壳扩散的温度丢失,同时能够保证保温室的温度不会降低,增加熔铝内壳熔铝的效果,使熔铝内壳熔铝更加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熔铝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熔铝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余热回收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熔铝装置剖视、余热回收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熔铝装置;10、熔铝外壳;11、第一排气孔;12、第一抽气孔;13、熔铝内壳;14、燃烧室;15、保温外壳;16、连接孔;17、第二排气孔;18、第二抽气孔;19、保温室;2、余热回收装置;20、风机;21、安装架;22、出风管;23、吸风管;24、连接管;25、抽气管;26、过滤网;27、L形管;200、第一圆弧形管;201、短管;202、第二圆弧形管;203、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包括熔铝装置1,熔铝装置1包括熔铝外壳10,熔铝外壳10圆周外壁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11,熔铝外壳10圆周外壁位于第一排气孔11上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抽气孔12,熔铝外壳10内设有熔铝内壳13,熔铝外壳10内位于熔铝内壳13下方的位置设有燃烧室14,熔铝内壳13外设有保温外壳15,保温外壳15圆周外壁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6,保温外壳15圆周外壁位于连接孔16上方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17,保温外壳15圆周外壁位于第二排气孔17上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抽气孔18,保温外壳15与熔铝外壳10之间设有保温室19。
本实施例中,熔铝外壳10与熔铝内壳13紧密焊接固定,起到固定熔铝内壳13的作用,增加熔铝内壳13使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保温外壳15采用酚醛泡沫材质,酚醛泡沫酚醛泡沫具有轻质、防火、隔热、遇明火不燃烧、无烟、无毒等特点。
如图1、图4、图5所示,保温外壳15外设有余热回收装置2,余热回收装置2包括风机20,风机20底端设有安装架21,风机20出风口处连接有出风管22,风机20吸风口处连接有吸风管23,吸风管23前侧连接有连接管24,第一抽气孔12与第二抽气孔18之间连接有抽气管25,抽气管25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过滤网26,抽气管25右端与连接管24之间连接有L形管27。
本实施例中,第一抽气孔12与第二抽气孔18相对应,起到固定抽气管25的作用,增加抽气管25使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风机20与安装架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起到固定风机20的作用,增加风机20使用的稳定性。
如图1、图4、图5所示,保温外壳15外设有第一圆弧形管200,连接孔16内设有短管201,短管201与第一圆弧形管200相连通,保温外壳15外位于第一圆弧形管200上方的位置设有第二圆弧形管202,第一排气孔11与第二排气孔17之间设有长管203,长管203与第二圆弧形管202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气孔11与第二排气孔17一一对应,起到固定长管203的作用,增加长管203使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出风管22一端与第二圆弧形管202相连通,实现了风机20吹出的气流能够通过出风管22进入第二圆弧形管202内。
本实施例中,连接管24与L形管27相连通,L形管27与抽气管25相连通,实现了抽气管25内气流能够通过L形管27进入连接管24内,连接管24一端与第一圆弧形管200相连通,实现了第一圆弧形管200内的气流能够进入连接管24内。
本实施例中,出风管22、吸风管23、连接管24、抽气管25、过滤网26、L形管27、第一圆弧形管200、短管201、第二圆弧形管202、长管203均采用耐热合金材质,耐热合金在高温下具有高的抗氧化性、抗蠕变性与持久强度等特点。
值得说明的是,出风管22、吸风管23、连接管24、抽气管25、过滤网26、L形管27、第一圆弧形管200、短管201、第二圆弧形管202、长管203外均设有硅酸铝纤维材料,硅酸铝纤维材料拥有具有容重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热传导率低、热容小、抗机械振动好、受热膨胀小、隔热性能好等优点。
本实施例的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熔铝炉在使用时,通过燃烧室14对熔铝内壳13进行加热,使熔铝内壳13内部温度上升进行熔铝,当燃烧室14内的温度通过熔铝外壳10扩散时,保温外壳15能够有效的将熔铝外壳10扩散的温度留在保温室19内,此时接通风机20外部电源,启动风机20,使风机20通过吸风管23吸风,吸风管23通过连接管24对第一圆弧形管200吸风,第一圆弧形管200通过短管201能够将保温室19内的热量吸入风机20内并通过出风管22排出,与此同时连接管24通过L形管27与抽气管25能够有效的抽取燃烧室14内烟尘,同时抽气管25内的过滤网26能够有效的过滤烟尘中的颗粒,为防止抽气管25抽取燃烧室14热量,抽气管25内的热流能够通过连接管24进入风机20由出风管22排出,出风管22通过第二圆弧形管202与长管203能够将热流排入至燃烧室14内,进而能够有效的防止熔铝外壳10扩散的温度丢失,同时能够保证保温室19的温度不会降低,增加熔铝内壳13熔铝的效果,使熔铝内壳13熔铝更加快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5072.0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689372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F27B14/00
专利分类号:F27B14/00;F27B14/08;F27D17/00
范畴分类:35E;
申请人:湖州中科炉业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湖州中科炉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3112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林城镇工业园区
发明人:朱建国;朱昀汐;朱卫林
第一发明人:朱建国
当前权利人:湖州中科炉业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风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