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草根新闻崛起时代下的传统媒体应对

试论草根新闻崛起时代下的传统媒体应对

刘苏墨

(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吉林省吉林市132011)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5-0000-01

近几年,“草根”作为一个热门词汇被植根于大众的记忆中,草根文化在各个领域蔓延开来,同时,草根新闻也因网络的普及而迅速成长。“人人都是爆料王”,张扬不羁的中国网民合力拉开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博客、BBS论坛、电子邮件、QQ、MSN,都可能成为即时新闻的消息源,在新闻发布和新闻搜集方面形成一种非主流媒体的传播形态,“草根新闻”以前所未有的优势攻占传统公众新闻的阵地,并且在引导舆论等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如何来看待这样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在草根新闻崛起时代下,传统媒体该做些什么?在传统新闻与草根新闻共存的网络时代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一、何谓草根新闻

草根新闻依赖于强大的技术推动力,它是伴随草根媒体的产生而产生的。草根媒体是指普通人利用当时当地能够得到的简便传播工具打造自己的传播平台,探讨切身的议题,交流彼此的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串联集体的力量展开集体行动。它在技术上的重要特点是,可通过简便的科技手段建构起公众能够参与的媒体。草根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是对传统大众媒体新闻传播的一种颠覆。它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群体在传播中的地位。草根媒体的创办、草根记者的活跃与草根新闻的多样,使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草根新闻”的原初语境是一种民主自由的无体制参与的空间,现在我们可以把它的概念理解为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个人通讯工具等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获得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它的表征是一种参与式新闻,也有人称之为公民新闻。

二、传统新闻与草根新闻之比较

如果说传统新闻是正规军的话,那么草根新闻就是游击队。他们是非专业从事新闻传播的人,不过由于互联网技术给他们提供了自媒体平台,才成了与新闻媒体这一正规部队相提并论的新闻游击势力,各自优劣显而易见。

1.信息生产方面。传统新闻信息的生产和传播的权利属于专业新闻媒体里的专业记者、编辑,数量非常有限。而草根新闻的生产者却是数量无法估量的普通受众。从群众中来,自然能得到群众的喜爱。草根新闻就像草根根植于大地一样根植于社会,它的发布者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纵使是世界最大传媒集团的人力,也无法与之抗衡。

2.传播流程与模式方面。在传统主流媒体中,新闻的产生要经过采访、撰稿、修改、编辑、过滤等层层关口,敏感问题还需要送审上级部门。但是草根新闻的传播者以独立的身份行事,不需要刻意拘束于时空因素,即在一定的时间之内需要一定量的内容来填充版面和节目时间,其次不需要拘泥于媒介的宗旨和报道方针,完全可以有个人倾向,甚至是跨越社会文化规范。正因为如此,过去传统媒体作为把关人、来过滤信息并决定什么可以提供给受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职业新闻记者也必须学会适应有更多话语提供者的新环境。

3.内在品质方面。传统新闻媒体在这方面有相对的优势,专业记者能以职业角度观察问题、报道事件本身,加之采访报道有官方渠道,因此更加理性和客观,保证了新闻信息生产传播的品质,并由此塑造传统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草根新闻多是人们对生活原始生态的记录,感性居多,草根记者往往报道新闻时会不自觉的从主观出发,向外界讲一个事情,难免有扭曲事实或观点片面偏激的现象发生。缺少诚信,没有公信力是草根新闻发展的一大弊病。

4.外在影响力方面。传统新闻一直以来保持着公众媒体的公信力,但草根新闻和草根媒体带来的一呼百应的效应更让人叹为观止。从单篇解读到后续追踪,如今很多新闻事件的跟踪报道都是草根们引发的。“虐猫”、“华南虎”、“藏羚羊”、“广场鸽”等事件中,网民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时空无限和参与互动的优势,自发组织起来,追踪新闻,延展报道,尤其对一些存疑的新闻,网民甚至会通过人肉搜索(现已被明确为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发出草根报道。这种从单篇解读到调用网民力量、汇聚集体智慧进行后续追踪的模式,让草根新闻呈现出不断蓬勃发展的态势。

总之,草根新闻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群体在传播中的地位,促进了民间话语体系的崛起。同时,传统媒体已经丧失了过去的新闻把关人的角色,如今人人都可以是记者,人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因草根媒体、草根新闻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传统媒体的对策

草根新闻方兴未艾,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其发展势头和影响力必然前景乐观。那么作为社会主流公众信息渠道的传统新闻媒体,应该如何在草根新闻崛起的时代寻求自己的发展呢?不屑一顾、无动于衷都不是理性的态度,唯有科学分析、准确定位、取长补短,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才能在风起云涌的媒介市场上站稳脚跟。

首先,传统新闻可以将发布草根新闻的自媒体作为自身伸向社会的千百万个触角。因为他们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最及时、最广泛的新闻线索。目前,很多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都增加了《百姓报新闻》、《DV新闻展播》等类似的小栏目,播出草根记者自采的新闻稿件、录音(录像)。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者都是业余的,比如“9.11”撞击的录像就是路人用家用摄像机拍摄的。但需要强调的是,草根新闻虽然可以作为新闻线索,但它的来源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对草根新闻的传播,仍然需要记者、编辑的查证。

其次,加强受众对媒体信息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参与度,实现与受众更为充分的互动。传统媒体需要借鉴草根新闻特征,依托自身优势,打通传授环节,建设互动平台,增加受众对媒体的关注度,培养受众对媒体的品牌依赖。目前,如中央电视台、中国之声、凤凰卫视等新闻媒体都加大力度经营自己的网站,新闻网络版更新速度几乎与媒体同步,并且打造网络互动平台。这种新闻传播模式改变了专业媒介传统的单项传输的缺点,实现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多元化直接有效的交流,给观众(听众)提供了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平台。

第三,调整报道内容和形式,增强亲切性,强化服务性。面对来势汹汹的草根新闻,专业新闻必须要放下架子,积极调整自己的新闻内容和传播策略,更好的服务于受众。以普通百姓的视角报道百姓关心的问题,做民生新闻、百姓新闻。另外,要改变新闻报道传统的呆板面孔,使新闻报道更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更有亲切感。

第四,要在新闻的深度、高度上下功夫,提供草根新闻无法提供的东西。专业媒体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是草根新闻无法具备的。因此,依托现有资源,在信息遴选、新闻内容的深度加工和新闻价值的延展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必须的选择。专业记者可以用深入的调查,揭开事实真相;用开阔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给受众以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参考。

最后,要学会指导、引导草根新闻。草根新闻可能在发展中涉及到很多文化、法律问题,以及真实性问题,这恰是职业媒体的用武之处。职业媒体可以发挥职业优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起到筛选罗列之功。此外,职业媒体要引导草根记者们学习新闻行业的伦理操守。

参考文献:

[1]刘怡:《对草根新闻的传播学思考》;

[2]王春玲、牛炳文:《草根新闻研究》;

[3]詹新惠:《草根新闻的成长及其对传媒生态的影响》。

标签:;  ;  ;  

试论草根新闻崛起时代下的传统媒体应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