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选拔制度论文_王诗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官吏选拔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官吏,制度,科举,选贤任能,官制,德治,军功。

官吏选拔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诗琪[1](2019)在《中国官吏选拔制度的演变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梳理了历朝主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并结合历史的发展分析其利弊,为设立更有效的官吏选拔制度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08期)

李雪[2](2018)在《中国传统官吏选拔制度及其对现代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官吏的选拔制度主要分为叁个阶段,叁种制度:先秦世袭制、秦汉至魏晋荐举制、隋唐直至明清科举制。在国家机器的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不断更新其行政人员,以保证其统治职能的完善,更新的过程就是官吏的任免选拔过程。(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陈智[3](2016)在《浅析我国古代官吏的选拔和考核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历史上,诸多政治人士均认为治理国家首先要治理好官吏。中国古代封建集权的专制制度,决定了中国古代社会一定是"人治"的社会。在古代管理机制中,实现"人治"的核心就在于"吏治"。官吏的治理和监督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各代的统治者都对此比较重视。要想维护社会统治的长久,就必须建立相应制度保障官吏的廉洁和高效。经过历代君王和臣子的努力,我国古代官吏制度得到了全面发展和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当时世界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古代官吏管理制度从两方面入手探讨,即官吏的选拔和官吏的考核。通过对古代官吏管理制度的学习、揣摩,以史为镜,建设法治和谐社会。(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6年23期)

卢伟[4](2015)在《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登上历史舞台,到影响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的瓦解,我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从萌芽到完善,逐步建立起一套富有特色的制度体系,形成了选任、培养、考课、赏罚、俸禄、品阶、回避、致仕等内容组成的互相配套的有机体,诞生了六种选官制度。(本文来源于《职业》期刊2015年25期)

龙吉泽[5](2010)在《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看"业绩"。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多出于军功。到了汉(本文来源于《湖南农机》期刊2010年04期)

王中[6](2010)在《基于利益集团与精英淘汰视角的官吏选拔制度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在各种官吏选拔制度中,只有以选举、教育考试和实践考核作为"德才"认定标准时利益集团对官吏选拔制度控制的难度最大,国家和王朝的寿命最长;要破除精英淘汰机制,必须完善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官吏选拔制度。(本文来源于《大家》期刊2010年06期)

张李军[7](2009)在《官吏选拔制度:传统德治的实践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德治可以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层面。从实践层面上讲,传统德治就是指封建统治者在其统治过程中将儒家的德治思想与主张加以应用,对其主张进行具体化和制度化,利用它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官吏选拔制度是传统德治实践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曾惠敏,郭家瑜[8](2008)在《浅谈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演进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进入阶段社会以来,任何一个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段,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总是希望使用最能反映本阶段意志和利益的人才,充当自己的代表,去管理国家机器和行使国家职能。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也最能体现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特色。这一制度随着朝代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征,探讨这一制度的特征有助于我们综合分析现今官吏选拔制度的优缺点并提出科学、合理、高效的政府官员选拔制度。(本文来源于《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张会英,娄卫星[9](2006)在《“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和官吏监察制度”专题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科的综合复习中,我们必须寻觅时政热点与所学知识的联结点,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反腐倡廉无疑是当今的一大时政热点,是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所以,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反腐倡廉相关内容的挖掘。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和官吏监察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本文来源于《中学政史地(高叁综合)》期刊2006年Z2期)

柴瑛[10](2006)在《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历朝不断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为我们今天培养和选拔干部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吸取其精华,依法治官,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本文来源于《镇江高专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官吏选拔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官吏的选拔制度主要分为叁个阶段,叁种制度:先秦世袭制、秦汉至魏晋荐举制、隋唐直至明清科举制。在国家机器的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不断更新其行政人员,以保证其统治职能的完善,更新的过程就是官吏的任免选拔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官吏选拔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诗琪.中国官吏选拔制度的演变及启示[J].青年文学家.2019

[2].李雪.中国传统官吏选拔制度及其对现代的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

[3].陈智.浅析我国古代官吏的选拔和考核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6

[4].卢伟.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J].职业.2015

[5].龙吉泽.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J].湖南农机.2010

[6].王中.基于利益集团与精英淘汰视角的官吏选拔制度文化研究[J].大家.2010

[7].张李军.官吏选拔制度:传统德治的实践路径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

[8].曾惠敏,郭家瑜.浅谈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演进规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9].张会英,娄卫星.“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和官吏监察制度”专题复习[J].中学政史地(高叁综合).2006

[10].柴瑛.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演变[J].镇江高专学报.2006

论文知识图

开科取士和文官体制魏晋南北朝的士族大家族新的知识分子也难遂愿。改革后新教育体制...!选自中国科举文化展"宋代开封府监狱平面、剖面图宋代开封府监狱复原照片

标签:;  ;  ;  ;  ;  ;  ;  

官吏选拔制度论文_王诗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