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质量论文_潘伟楠,相恒学,翟功勋,倪明达,沈家广

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晶质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晶,甘露醇,质量,晶粒,过程,理论,聚酰胺。

结晶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潘伟楠,相恒学,翟功勋,倪明达,沈家广[1](2019)在《共聚酰胺6/66相对分子质量对其结晶和流变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共聚酰胺6/66(PA6/66)的熔体加工性能,研究PA6/66相对分子质量对其熔融行为、结晶行为和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熔体流动速率仪、毛细管流变仪等对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A6/66和PA6树脂的结晶行为和流变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A6/66呈现单一的熔融峰,其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受相对分子质量影响较小,分别约为210℃和45℃;与PA6相比,PA6/66的熔点、熔融焓值和结晶焓值显着降低;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降温速率为20℃/min时,PA6/66的结晶焓值由45.16 J/g下降为43.67 J/g,明显低于同等相对分子质量下PA6的结晶焓值;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A6/66共聚物均为假塑性流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非牛顿指数增大,对剪切速率的敏感程度降低;在高剪切速率下,PA6/66具有比PA6更高的黏流活化能。(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徐衡,李莉娟,蔡常青,郑原首,仲红刚[2](2019)在《应用结晶器PMO提高连铸小方坯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某厂螺纹钢小方坯连铸过程中存在的等轴晶率低、中心碳偏析严重、中心疏松和缩孔等内部质量问题,进行了结晶器脉冲磁致振荡(pulse magneto-oscillation,PMO)改善螺纹钢内部质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结晶器PMO可以显着细化螺纹钢的凝固组织,扩大中心等轴晶区的范围,减小二次枝晶臂间距,中心缩孔由0. 5级降低到0级,中心偏析由2级降低到0. 5级,中心碳偏析指数由1. 18降低到1. 01,铸坯内部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上海金属》期刊2019年04期)

杨丹丹,王健,孙科伟,张胜男,金雷[3](2019)在《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面扫描评估4H-SiC晶片结晶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高分辨X射线衍射(HRXRD)面扫描技术在评估4H-SiC抛光片整体结晶质量方面的应用。对4H-SiC抛光片整片及局部特定位置进行HRXRD摇摆曲线面扫描,并拟合摇摆曲线半高宽(FWHM)峰值得到的极图,观察4H-SiC抛光片表面的FWHM分布范围、分布特点和多峰聚集区。结合表面缺陷测试仪和偏振光显微镜测试方法,对因螺旋生长产生的晶界分布聚集区以及边缘高应力晶界聚集区进行了表征。二者测试结果与HRXRD摇摆曲线面扫描的结果一致。对多片样品在不同区域使用不同测试方法得到的结果均验证了HRXRD摇摆曲线面扫描可以宏观识别晶畴界面聚集区,清楚辨别出位于晶片中心附近由于螺旋生长面交界形成的晶畴界面,以及位于晶片边缘、受生长热场影响晶粒畸变产生的高应力晶畴界面。(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苏正华,王威,谢枳高,梁广兴,范平[4](2019)在《高结晶质量的CZTSSe薄膜太阳能电池》一文中研究指出铜锌锡硫(CZTS或者CZTSSe)是一种地球元素丰富、成本低廉以及稳定的半导体光伏材料,但是其光电转换效率一直没有得到显着提升,而其中CZTS或者CZTSSe吸收层薄膜结晶质量是影响其效率提升的关键问题之一。本课题组针对溶液法制备CZTSSe吸收层普遍存在的分层现象(小晶粒层)进行研究,提出改进的前驱体盐和硒化退火方式,最终获得了转换效率为11.2%的具有高薄膜结晶质量的CZTSSe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发现,在CZTS前驱体溶液制备中,通过替换乙酸锌为氯化锌,薄膜退火后晶粒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图1为CZTS硫化后对比);在采用氯化锌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硒化工艺和元素成分比例,对CZTSSe薄膜进行优化,获得了具有高结晶质量的吸收层薄膜,明显抑制了小晶粒层(图2),最终电池转换效率得到提升。(本文来源于《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5-25)

江湖,冷志兵,杨晓玲,蒲亨萍[5](2019)在《不同方法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的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不同方法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的质量。方法选取同一批号20%甘露醇注射液300袋,随机均分为热水浴组、暖垫组和恒温箱组各100袋,冷藏产生结晶后分别采用热水浴、暖垫和恒温箱复溶,并测量其p H、不溶性微粒数、可见异物和甘露醇含量。结果热水浴组、恒温箱组注射液的p H分别为为5. 7±0. 27、5. 6±0. 36,均高于暖垫组的5. 5±0. 19(P均<0. 05),热水浴组、恒温箱组注射液的p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组注射液p H均符合甘露醇注射液的p H标准;甘露醇结晶复溶后,直径≥10μm和≥25μm的不溶性微粒数热水浴组>恒温箱组>暖垫组(P均<0. 05); 3组注射液的可见异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甘露醇含量恒温箱组>暖垫组>热水浴组(P均<0. 05)。结论暖垫法和恒温箱法溶解结晶的20%甘露醇注射液的质量优于热水浴法。(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14期)

杨海武[6](2019)在《结晶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构建及对阿司匹林产品质量调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晶是医药生产中重要的单元操作,超过90%的药物活性组分均以晶体形式存在。晶体的平均粒径及其分布显着影响产品稳定性、流动性等质量指标,是结晶过程优化和控制的关键目标。传统结晶过程优化多停留在实验设计和试错阶段,无法快速挖掘过程本质。近年来,过程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实现关键过程参数及产品多重质量指标的实时测量,成为强化过程控制的重要工具。本研究集成多种过程分析技术、多重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和基于PID及过程模型的控制策略,构建结晶过程自动控制系统(Crystallization Process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CPACS)。CPACS利用化学计量学建模,将采集得到的光谱、温度等信息汇总,实时分析处理,从多变量角度挖掘过饱和度等关键变量的演变规律,加深对结晶过程的理解。近一步地,采用恒定过饱和度控制与基于群体粒数衡算(PB)模型等多种控制策略,对产品粒度进行调控。本研究以阿司匹林-乙醇体系为案例,验证所构建CPACS在多重变量监测、数据实时处理与关联以及粒度分布控制的可行性。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采集阿司匹林-乙醇体系的紫外光谱,使用遗传算法筛选建模有效波段,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浓度预测模型,所建立模型对训练集与验证集数据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在±2.53%以内,实现实验范围浓度准确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CPACS对阿司匹林在乙醇中溶解度自动测量。与重量法对比,平均相对误差为3.28%。采用多个经典热力学方程对数据拟合,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1;(2)利用CPACS测定体系介稳区,相较浊度法,本方法更灵敏。结果表明介稳区宽度随降温速率增大而变宽,随搅拌速率增大而变窄;(3)以PB模型和质量守恒方程为基础,模拟结晶过程溶液浓度与粒度变化,并以浓度模拟值与CPACS获取实验值的残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对晶体生长动力学参数进行估计。采用叁维成像系统验证估算参数,生长速率数量级相同,平均相对误差为13.55%;(4)CPACS采用PID控制溶液维持在恒定的过饱和度,获取粒度分布更窄的产品。另一方面,以平均粒径为350μm为目标,通过PB模型优化出最佳降温曲线,并利用此降温曲线控制结晶过程,最终获取平均粒度为347μm的产品。(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5)

邹发生,宋文波,张晓萌,刘振杰[7](2019)在《相对分子质量对聚丙烯结晶和熔融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试装置上合成了一系列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似的均聚聚丙烯。利用GPC,MFR,SAXS,DSC等方法考察了相对分子质量对聚丙烯晶体结构、结晶和熔融行为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聚丙烯注塑样条的片晶越容易沿剪切方向取向,且其片晶厚度和非晶层厚度也越大。随着相对分子质量下降,聚丙烯的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降低,而结晶度增大。等规聚丙烯的平衡熔点为188.2℃。(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何宇明[8](2019)在《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功能发挥和稳定质量的系统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的3台大型板坯连铸机,主要生产表面裂纹敏感的亚包晶钢和铸坯表面及皮下易产生卷渣缺陷的低碳低硅钢。热试车生产一段时间后,相继使用中等碱度的结晶器保护渣浇注亚包晶钢,裂纹和黏结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低碳低硅钢采用低黏度的碱度低于1.0的结晶器保护渣,钩状振痕突出,卷材表面条状缺陷较多。2013年后研制了亚包晶钢用高碱度结晶器保护渣、低碳低硅用中等黏度结晶器保护渣,基本满足铸坯生产质量控制要求。2017年前的一段时间企业因经营原因减产,后又在2017年恢复性提高生产规模一段时间后,保护渣出现质量波动,完全不能够满足生产表面裂纹敏感性极强的亚包晶钢的铸坯要求,低碳低硅钢也出现漏钢预报温度曲线异常的现象。对此,从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和完善方面对保护渣供货和使用双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双方加强合作和联系,供应质量稳定且能够更好地满足连铸生产需要的保护渣。(本文来源于《连铸》期刊2019年02期)

亢玉彬,唐吉龙,张健,方铉,房丹[9](2019)在《高应变In_xGa_(1-x)As薄膜的结晶质量及光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子束外延(MBE)生长技术,在GaAs(100)基片上生长出单晶In_xGa_(1-x)As薄膜,利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仪(RHEED)实时监控薄膜生长情况。对In_xGa_(1-x)As薄膜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显示该薄膜为高质量薄膜,且In组分(原子数分数)为0.51。光致发光(PL)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室温下发光峰位约为1.55μm;由于In_xGa_(1-x)As薄膜中存在压应变,光谱峰位出现蓝移。Raman光谱显示GaAs-like横向光学声子(TO)模式的峰出现了明显展宽,验证了In_xGa_(1-x)As薄膜中存在应变。(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2期)

孟广均[10](2018)在《理论的结晶,实践的指引——简评《科技报告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幸在第一时间收到了由孙建军教授带领几位优秀青年学者撰写、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技报告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作为一个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工作、在岗46年的图情"老兵",对于科技领域的图书情报工作发展自然拥有一份格外的情怀与赞赏。尽管我现在已经是一个进入"80后"的"老翁",但有感于该书对于我国科技报告工作乃至整体科技情报事业的意义与价值,便不自量力写出这篇简(本文来源于《图书情报工作》期刊2018年17期)

结晶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改善某厂螺纹钢小方坯连铸过程中存在的等轴晶率低、中心碳偏析严重、中心疏松和缩孔等内部质量问题,进行了结晶器脉冲磁致振荡(pulse magneto-oscillation,PMO)改善螺纹钢内部质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结晶器PMO可以显着细化螺纹钢的凝固组织,扩大中心等轴晶区的范围,减小二次枝晶臂间距,中心缩孔由0. 5级降低到0级,中心偏析由2级降低到0. 5级,中心碳偏析指数由1. 18降低到1. 01,铸坯内部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晶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1].潘伟楠,相恒学,翟功勋,倪明达,沈家广.共聚酰胺6/66相对分子质量对其结晶和流变性能的影响[J].纺织学报.2019

[2].徐衡,李莉娟,蔡常青,郑原首,仲红刚.应用结晶器PMO提高连铸小方坯质量研究[J].上海金属.2019

[3].杨丹丹,王健,孙科伟,张胜男,金雷.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面扫描评估4H-SiC晶片结晶质量[J].半导体技术.2019

[4].苏正华,王威,谢枳高,梁广兴,范平.高结晶质量的CZTSSe薄膜太阳能电池[C].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5].江湖,冷志兵,杨晓玲,蒲亨萍.不同方法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的质量评价[J].山东医药.2019

[6].杨海武.结晶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构建及对阿司匹林产品质量调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7].邹发生,宋文波,张晓萌,刘振杰.相对分子质量对聚丙烯结晶和熔融行为的影响[J].石油化工.2019

[8].何宇明.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功能发挥和稳定质量的系统思维[J].连铸.2019

[9].亢玉彬,唐吉龙,张健,方铉,房丹.高应变In_xGa_(1-x)As薄膜的结晶质量及光学特性[J].中国激光.2019

[10].孟广均.理论的结晶,实践的指引——简评《科技报告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8

论文知识图

(a)样品A-D的XRD图谱;(b)样品A-D中Z...不同Mg浓度的MgZnO薄膜的SEM形貌图3.7 不同氧气压强下 ZnO 薄膜的 XRD 图...不同氧气压强下ZnO薄膜的PL图谱5.36 n-ZnO:Ga、i-ZnO 及 p-GaN 薄膜的...ω-2θ扫描结果

标签:;  ;  ;  ;  ;  ;  ;  

结晶质量论文_潘伟楠,相恒学,翟功勋,倪明达,沈家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