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天津天华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持续不断向前推进,新兴的互联网络信息技术普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几乎渗入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在建筑设计结构中BIM技术就是网络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最好表现,建筑行业在使用BIM相关技术之后,使得建筑设计结构又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某种程度上对建筑设计结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建筑设计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让BIM技术广泛的应用到建筑设计市场当中。进一步促进建筑结构设计行业更加规范、科学、稳定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网络技术;建筑设计;BIM技术

BIM技术引入国内工程施工领域后,被视为继CAD后又一次重大变革,引起了行业内的高度关注,应用阶段涵盖了规划、设计、施工、运维。通过应用,行业内积累了大量应用经验,也存在着对BIM技术认识不统一、BIM技术人员储备不足、BIM技术流程和成果不规范等因素,以至于很多项目出现BIM技术与项目管理结合度不够的现象。

1BIM技术概念

现代的建筑工程项目正在向大规模、高层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在整个建筑工程的生命周期里往往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手段获取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对项目的各个参与方都具有重大意义,信息交流的不及时和不一致对工程质量、建设成本和工程时效都会造成重大影响。建筑信息化模型(BIM)作为一个相对较为完备的信息模型,BIM不同于传统的模型,而是从包括立项、设计到施工、交付使用在内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全部工程信息和资源整合到一个模型中,可以同时为工程的各个参与方提供一致的建筑信息化模型,为其提供信息资源上的便利,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以加强工程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进而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时效的目的。

2BIM技术特点

2.1可视化

可视化是指通过BIM技术可以构建清晰可见的工程结构,即使是工程构件的隐蔽部分也可以在一张图上清晰呈现,而不是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靠大脑去想象。我国建筑业中传统的设计图纸是设计人员设计出给施工团队人员使用的,整体图纸由二维图像形式呈现,不利于施工团队人员理解设计人员设计构想和理念,这种信息不畅和互动匮乏在一定程度影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沟通交流,影响工程施工进程和质量。

2.2协调性

BIM技术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协调施工进程中的人员和技术,从而快速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在设计图纸审核阶段,一旦发现专业技术与施工现场情况不相符或出现专业技术方面的冲突,可以通过BIM技术及时进行模拟操作寻找冲突点,顺利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技术难以满足图纸设计和施工需要时也可以通过BIM技术模拟操作,与设计单位人员沟通协调,进行技术或图纸的优化调整,解决实际问题。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图纸、模型

在工程施工开始前,最重要的是设计部分工作。在设计人员对工程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应用BIM技术可以从建筑整体入手,然后进行单独构件的设计工作,既可以保证建筑物整体的美观和功能,也可以保证建筑物结构功能的最优。在设计人员进行图纸设计时,可以通过BIM技术来进行建筑物构件和管线部分的模拟工作,提早发现设计中专业技术冲撞问题,将传统建筑模式中通常在施工阶段才能被发现的不同系统之间的构件和管线碰撞在设计阶段发现并解决。BIM技术可以在建立模型时及时发现模型中的构件和惯性冲突问题,并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提醒修改,可以有效降低因构件和管线等专业问题导致工程返工的几率,避免浪费人力、物力,避免工期被延误。

3.2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效率

由于在建筑过程中使用了预制材料,而且根据一定步骤设计了预制材料,这是因为企业拥有专业的设计师和由BIM技术建造的设计平台,这确保了专业人员在其专门知识领域的更好表现。在专业的设计平台上,设计师可以发挥自己的技能,通过平台展示设计理念。由于装配式行业的信息量大、设计风格量庞大和图纸量大,平台可以储存大量数据,以供类似的设计方案借鉴。在BIM设计平台上,专业设计人员不仅可以交流意见,还可以对相关领域提出修改建议,从而保证设计过程的更高效率,最终将满意的方案交给业主。

3.3实现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

BIM技术可以实现设计信息的开放和共享。设计者可以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上传到项目的“云端”服务器上,整合云端中的尺寸、样式等信息,并构建装配式建筑的各种预制组件(如门窗等)“族”库。随着云端服务器中“族”的不断积累和丰富,设计人员可以比较和优化同类型的“族”,形成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标准形状和模数尺寸。建立预制构件的“族”库,有助于设立装配式建筑通用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利用各种标准化的“族”库,还可以积累和丰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户型,节省设计和调整户型的时间,这有利于丰富装配式建筑户型的规格,更好地满足居住者的需要。

3.4建筑结构协同设计

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是按照各自分工独立完成设计后再集体汇总,这就造成了各个部门甚至部门内部各个设计员之间的沟通缺乏。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设计人员能够共同完成建筑工程设计任务,各项信息数据相互实现了汇总和交流,可以有效地提升设计过程中效率和协调性。

3.5施工阶段的协同工作

BIM技术可视化让复杂的施工变得的简单化,通过搭建BIM协同信息平台有利于各单位各施工项目的开展,同时可以有效对施工各阶段进行管理。项目人员根据权限加入平台,实现组织内部的信息共享、在线审核、问题批注,并及时解决,一旦某些部位发生变化,与之相应的施工工艺、施工进度等相关信息都自动随之改变,即BIM技术能自动关联二维图纸设计不当的地方,减少变更和返工等损失,提高全过程检查沟通效率。将各单位在不同施工阶段所负责的任务进行分工,各单位通过信息平台将现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整合,进而更好的调整、安排接下来工作,解决施工隐患,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4BIM技术需要改进的问题研究

虽然BIM技术目前由于其独特的优势正在得到越来越多设计公司的认可和应用,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由于BIM技术刚刚进入我国设计行业,因此没有形成规范的技术体系和行业标准,各公司均采用自己的规范形式,不利于BIM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使用。最后,由于国内BIM技术应用较晚而且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也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教学,因此国内的一些设计人员也不具备或者是不完全具备BIM技术所需的专业素养,不能很好地利用BIM技术,与此同时BIM技术本身仍不完善,处于不断开发和完备的阶段,就对使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束语:现如今,我们很明显能够发现,我们国家整个社会正在历经着一场技术变革,这场技术变革所能够影响到的不光是科学技术的领域,还会影响到哲学以及认识方面的领域。信息科学也随着电子科技与声像媒体的发展逐渐的变换着认知心理学与哲学。BIM以在设计阶段的项目实践的,正逐步的介入整个建筑行业的设计习惯与设计流程,它的信息集成度与信息关联度高,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并符合现阶段建筑行业遵照的绿色生态低碳的发展趋势。随着BIM技术研究的深入,希望它在设计中能够被利用的领域会更加宽阔,并在建筑业中有更高层次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梁海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36):103.

[2]李小军.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OL].中国战略新兴产业:1-4[2018-08-21].https://doi.org/10.19474/j.cnki.10-1156/f.006219.

[3]王海军.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方案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4):118.

[4]康建斌.建筑工程暖通施工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3):31.

[5]黄雅清.厦门某不规则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方法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2018(04):4-7.

标签:;  ;  ;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