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语堂的编辑艺术

在线语堂的编辑艺术

一、林语堂编辑艺术略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承志[1](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刘炎飞[2](2020)在《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变幻莫测的时局、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催生了媒体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新的政治体制及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使媒介环境相对宽松,报纸结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民营报纸逐渐超越官报和政党报纸,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二,民营报业和民营报人成为此时中国新闻业的主力军。黄远生、徐宝璜、邵飘萍、任白涛、戈公振、林白水、胡政之、史量才、汪汉溪、黄天鹏、周孝庵为其代表人物。他们大都留学于欧美或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熏陶,也目睹了西方报纸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反观中国报纸“现多徘徊歧路,即已入迷途者,亦复不少。”于是,他们为改造中国社会和发展中国新闻事业,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在新闻实践、新闻学研究、培养新闻人才等方面开启艰难的探索,撰写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着,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刊,开启了中国的新闻教育,为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民营报人作为北洋政府时期新闻战线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新闻学的探讨和总结,在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果,提出了新的思想见解,为中国新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新的贡献。民营报人们首次提出报纸是社会的公共机关,应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强调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全面客观代表公众意见,在社会普遍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基础理论方面,民营报人最早构建了新闻学体系,提出了以事实为本源,读者为中心的新闻观,建立了新闻价值的判定标准,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原则遵循。为保证报纸的“客观性”,民营报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道德规范,强调了记者道德修养和品性培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言论自由是报纸生存外在条件,独立自尊是记者的核心价值观,客观公正是记者恪守的报道原则。民营报人全面阐述了报纸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在业务活动中的操作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倒金字塔式的新闻写作方式,以读者为本位的编辑宗旨,事实与意见分离的新闻范式,以事实为基础、力求客观公正代表民意的评论写作要求等经典业务理论。报刊经营方面,他们提倡经济独立,主张在广告和印刷等经营活动中,不能唯利是图,而要义利兼顾。民营报人关于新闻基础理论的阐释、新闻业务操作规范的建立、新闻伦理道德的构想,以及报刊经营的思考,体现了公共性、客观性的新闻理念,折射出民营报人对新闻业职业化、专业化的追求。这些思想是民营报人在北洋政府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基于自身的角色立场,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中国新闻业实践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使中国关于新闻“有学”还是“无学”之争,第一次得到正面肯定的回答,推动了中国新闻业的现代化、职业化转型,创建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对中国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赵秀存[3](2019)在《《西北日报·绿洲》研究(1942-1949)》文中研究说明地域文化发展在抗战影响下有着显着特征,其中最能体现特定历史文化发展的莫非是那些展示社会发展动态、反映人民情感变化并独具鲜明地域特征的期刊、报刊以及杂志,它们凭借其自身的及时性、战斗性、地域性真实地记载着战时文化发展的历史风貌,对这些期刊、杂志、报刊的研究对我们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现象有着指导性作用。扎根西北、横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西北日报》文艺副刊《绿洲》,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这里笔者将《绿洲》文艺副刊作为个案研究,就要兼顾其整体运行态势和时代环境,即就是既要从宏观上了解它的整体发展状况,又要从中观层把握它的运行机制和编辑艺术,同时还要对它刊载的创作文本做微观层面的客观分析。此论文的篇章构思主要围绕这三点展开。此论文共有五章。第一、二两章是笔者在对《绿洲》史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对它的整体发展状况做了详细的介绍,主要是对《绿洲》文本的整体创作特征和其发展阶段以及它产生的外部运行机制(栏目设置、版本设计和编辑策略)作了深入分析。第三、四、五章作为本文的写作重点,与第一章形成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第三章立足《绿洲》刊载的具体文本分析了它作为呈现战时西北文化动态和紧扣时代文艺创作道路的“专号”,同时还分析了“专号”产生的时代缘由和社会文学价值。第四章着重从《绿洲》的内部入手对其创作的文本以不同文体,小说(微型)、诗歌、散文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析,将重点放置于那些印刷清晰的文本解读,挖掘这些文本在战时西北文化发展中的潜在价值和历史意义,并对其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功能作了客观判断,第三章与第四章构成了点与面的关系,第五章则将影响《绿洲》整体文艺创作方向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以及西北文坛创作现状的文艺批评作了系统性探讨,这对审视西北文艺创作者的文化心态和审美体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的结束语说明了地域性期刊、报纸等史料的潜藏价值和《绿洲》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以及它对战时西北地域文化建设的时代性贡献。

孙冬雪[4](2018)在《《人间世》杂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间世》是一本纯文学的小品文半月刊,由沪上名家林语堂主编,陶亢德、徐訏是其执行编辑,为其提供稿件的有周作人、郁达夫、沈从文、谢冰莹、刘半农、蔡元培、黄庐隐、朱光潜、老舍、孙伏园等众多现代文学大家。这个编辑和作者的阵容都非常强大的杂志,现在却少有人提及,历史的误读是形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种更为开放更为包容的观念被引入于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批评之中,与之而来的是历史原因给这个杂志所蒙上的阴影应该被拂去。通过对42期《人间世》的认真阅读研究,笔者发现《人间世》上所登载的文学作品的质量、意义都非同寻常,对于那个时期的文学发展有积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三十年代的文学风貌。本文主要分成三章来写:第一章介绍《人间世》的整体风貌,本章节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对其创刊、终刊、得名这个动态的进程做了简要的分析,对杂志的封面、历史分期和栏目设置一一总结探讨,并且把杂志的专号特辑单独罗列出来进行研究,分析其独到之处,最后介绍了杂志的编辑群体——林语堂、陶亢德、徐訏三位编辑。第二章阐述了杂志独有的文学品格,虽然《人间世》一开始就打出了远离政治的旗号,但是文人独有的责任和担当使得他们并没有远离社会,因而他们的文学立场是关怀社会的;《人间世》诞生于市民阶层壮大的上海社会,为了刊物的销量着想,它并没有做远离市民的“阳春白雪”,当然也并非是完全的“下里巴人”,而是做到了二者的完美融合,真正做到了雅俗共存;“自我”和“性灵”一直是“论语派”文人在孜孜追求的东西,在《人间世》中也有重要的体现。第三章的内容结合了《人间世》上的创作来论述,因为《人间世》是一本纯正的小品文刊物,所刊登的文章大都是小品文,也引发了关于小品文的种种论争,这部分首先还原了小品文论争的现场,整理了各派的理论观点,最后总结了《人间世》上对小品文建设的理论贡献。《人间世》上除了小品文之外还有一类幽默小品的创作,这类作品延续了林语堂所首倡的“幽默”理论,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蕴意深远,在引人发笑之外自有其现实的意义。

邱宇莲[5](2018)在《《开明英文读本》与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英语》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而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学习状况。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和个性特点,都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在课堂中,需要改变以前以教师为主体的情况,充分肯定学生对课堂的作用,维护他们作为课堂的主体。因此,教材的编撰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学生的最终发展作为教材编写的主旨,并在教材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开明英文读本》和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英语》作为不同时代的两套典型初中英语教材,对这两套教材的比较分析,无论是外在特征的比较,还是内在文化要素的比较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本文还着重研究了教材中的核心思想和形式结构,也为当前初中英语教材改革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两套教材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两套教材都是编者精心编撰的成果,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都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并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工作。但是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与缺点。《开明英文读本》是林语堂编撰的民国经典英语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对中西方经典文学文本的翻译与改变,使学生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首创将丰子恺的漫画作为教材插画,使教材更添美育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与当前飞速发展的时代,以及现当代学生的性格、学习接受程度等相契合了。而《英语》这套教材是现今我国初中主要使用的教材之一,具有先进的学科教学理念,内容得体新颖,话题设计灵活有趣。教材内容多以实际生活为主,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知识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小的不足之处,如中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涉及过少,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意识不够重视,部分教材选文落后于时代发展等。

钱珺[6](2017)在《着名作家的侧面:“新闻人”林语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语堂是享誉世界文坛的着名作家,同时也是民国时期一位活跃在新闻界的“新闻人”。本文以林语堂的新闻实践和新闻与舆论思想为研究对象,考察他的新闻实践经历和风格,分析他的新闻与舆论思想的内涵及形成过程,探讨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意义与地位,从而展现着名作家的侧面:作为新闻人的林语堂的形象。本论文按照“总——分——总”加结语的逻辑思路展开,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论文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探寻作为新闻人的林语堂的成长背景。19世纪基督教传播活动的熏陶和影响、早年跟随父亲的传教经历、圣约翰大学时期的英语学习和编辑体验等,培养了林语堂成为一名新闻人的基本素养;时代环境、新闻业的发展变化和个人境遇等,为林语堂踏足新闻界创造了有利条件。林语堂以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进入新闻界,在时代环境、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自身个性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开始了新闻实践之旅。论文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二、第三章。其中第二章系统梳理林语堂的新闻实践历程,侧重分析林语堂的新闻实践内容和风格。林语堂的新闻实践活动经历了“语丝”时期(1924-1932)、“论语”时期(1932-1936)、抗日时期(1936-1945)和“无所不谈”时期(1965-1967)四个阶段。“语丝”时期他以无所顾忌、任意而骂的评论文章批判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及其拥护者;“论语”时期在言论受压制的现实背景下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并撰写《中国新闻舆论史》讽刺批判国民党右派对新闻舆论的高压统制;抗日时期为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理解与支持而在西方舆论界积极奔走呐喊;“无所不谈”时期在中央社开辟“无所不谈”专栏。他的新闻实践具有鲜明的现实抗争性、大众立场和文学色彩,相比同时代其他知识分子,他既不像胡适那样执着于政治仕途,也没有追随鲁迅站到公开反对政府当局的左派阵营,而是选择了一条表面上“不左不右”而实际对共产党及革命新闻活动寄予同情的“中间派”新闻之路。第三章着重研究林语堂新闻与舆论思想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在新闻实践过程中,林语堂积极汲取和借鉴西方的新闻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进行思考和总结,围绕新闻的功能、文体、期刊编辑、经营四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同时,不满于当时言论受压制的现状,他对中国民意与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对舆论提出了自己的认识:首先,舆论产生于民间而非政府;其次,民众是制造和推动舆论发展的主体,精英阶层和官方势力只是参与者;第三,舆论可一时被压制,但并非可以一直压制;第四,民意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林语堂新闻与舆论思想的形成既受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和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又借鉴和吸收了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等西方的新闻传媒理论,还与他兼济天下的“文人论政”情怀、独善其身的“中庸主义”传统、率真自我的“书生意气”有关。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四章,在前三章研究和阐述的基础上对林语堂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影响与地位进行探讨和思考。林语堂对舆论进行的研究开创了我国舆论研究的先河,其研究成果为中国新闻史学向海外传播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开创的通俗化报刊文体加快了“杂志年”的出现,推动了杂志文体的变革,并使幽默成为一时之流行风潮,在当时的新闻界产生较大影响;他以冷嘲热讽、调侃、幽默的笔调鞭笞控诉军阀政府和国民党的新闻统制政策,表现出一个正直的学者所具有的客观公正理性批判精神和对新闻自由坚定不移的追求;民族危亡的艰难时刻用手中的笔和演讲的嘴在海外为中国的民族抗日战争呼吁,为中国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对改变美国社会对中国及中国人的固有成见以及争取中国的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由于时代和个体因素林语堂的新闻实践和新闻与舆论思想也具有局限性。第四部分是论文结语,侧重论述林语堂新闻人形象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林语堂并非传统学术界认为的消极的、只提倡“幽默”、“闲适”的文人,而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爱国心、大众立场和创新意识的新闻人,整体上应该是一个进步的新闻人形象一一当然也有其个性,并具有时代局限性。社会及学术视野中的林语堂主要是以作家(文化人)着名而不是“新闻人”,但他所撰写的《中国新闻舆论史》是第一部在海外出版并以外国读者为主要受众的新闻舆论史专着,其新闻实践经历和新闻与舆论思想是中国新闻史上不应忽略的部分之一,对当时的新闻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力图以客观的历史视角还原林语堂作为“新闻人”这一侧面的真实面貌,并对其在民国新闻业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贡献和历史地位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通过林语堂这一个体研究,我们希望以他为代表的“五四”时期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群体可以被更加完整、真实地呈现出来。

俞王毛[7](2014)在《在限制中寻求自由 ——1930年代文学场中的论语派》文中研究表明论语派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散文流派,它生成于1930年代的上海,以提倡和写作幽默、性灵小品文为主要特征。作为自由主义文学在三十年代的发展,论语派以文学自主和思想自由为诉求,这种自我定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主流文学之间有着极大的不相容性,论语派也因此受到来自各方的种种限制。在这样的情形中,论语派的阵营却得到了壮大,论语派文学也获得极大发展,以至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幽默闲适小品文思潮。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论语派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论语派所受到的限制,以及论语派的应对策略,由此寻绎论语派的文学史意义,并为今天的文学生产提供有益的启示。特定流派的文学选择一方面以自身的文学好尚为依据,另一方面也受时代环境的影响,一个时代的政治形势、经济状况、文化氛围、文学风习等因素都会给流派打上深深的印痕。这些因素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对特定流派的影响方式和影响强度也不一样。为了全方位考察论语派所受的限制和应对限制的策略,论文借鉴了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以“文学场”来指称三十年代的文学形态,以“权力场”来指称三十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处于更高社会层级的形态,将论语派的生成过程和文学活动置于由权力场和文学场所组成的网状结构中,分析论语派所遭遇的困境和突破困境的方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所表现的局限。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意义、论题的研究历史、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围绕论语派的生成过程展开论述。本章将论语派的生成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指出论语派与二十年代的各种自由主义文学资源的深层联系,并分析自由主义作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聚合原因和聚合方式。本章试图说明,三十年代对于自由主义文学来说并非适宜的时代,然而,由于林语堂等人充分利用场域提供的条件出版期刊、凝聚作家,论语派得以发展壮大,成为三十年代文学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第二章主要分析权力场对论语派造成的限制和论语派突破限制的方式。本章围绕论语派如何超越政治权力的监控、避免商品经济的渗透、拒绝主流文化的规训展开论述,认为论语派借助于幽默话语进行政治批评,避免了政治权力的过度控制,同时,借助于超政治的写作方式保持了文学的独立性;利用半同人性半商业性的期刊经营方式成功介入出版业,摆脱了经济资本的掌控;以启蒙文化对抗专制文化并建构近情、宽容的现代文化,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第三章分析论语派确立文学合法性的方式和过程。本章围绕论语派文学理论的建构展开论述,认为论语派的言志、性灵等文学理论都是指向自由的,这种文学理论与同时代的工具化文学理论格格不入,并且也不同于其他自由主义流派的观念,而论语派为了参与文学场的竞争,在表述这些理论时采取了标新立异的方式,如此一来,论语派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各种力量的批评,为了摆脱由批评造成的合法性危机,论语派与左翼阵营展开论争,通过论争确立了言志文学的合法性。第四章围绕论语派的小品文创作展开论述,分析论语派的文学成就和文学场的占位过程。认为论语派通过广泛摄取和借鉴散文资源,确立了小品文的文体规范,论语派作家的创作就是这种规范的体现。论语派小品文题材丰富、形式自由,这类作品契合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因而被读者广泛接受和模仿。在致力于创作的同时,论语派成功地实现了小品文的经典化,由此完成了文学场的占位。结语总结论语派文学活动的意义,指出其寻求自由的过程对文学发展和思想进步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也指出论语派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局限,认为这一切对今天的文学生产能够产生有益的启示。

彭昕[8](2013)在《林语堂新闻自由思想研究(1924-1936)》文中认为从1924年满怀政治热情参与政论性评论的写作,以勇敢的“战斗”姿态投入到思想革命,到三十年代初期倡导幽默、闲适的小品文风格,遭受到当时左翼文坛的抨击,林语堂先后参与了《语丝》、《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的撰稿和主编工作,1936年,林语堂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新闻舆论史——《中国新闻舆论史》,对古代和现代中国关于言论出版自由斗争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林语堂的新闻自由思想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以丰富的报刊实践活动为基础而逐渐形成的。本论文通过对林语堂报刊实践的研究及其对新闻专着《中国新闻舆论史》和其他相关新闻思想论述文章的分析,从言论自由、新闻检查制度、新闻自由如何实现等三个方面总结出林语堂的新闻自由思想;并通过对其新闻自由思想哲学来源的梳理,在西方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思想、马列无产阶级新闻自由思想的理论支撑下,对比其与同时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思想的异同点,评价其新闻自由思想历史贡献及局限。新闻自由思想是林语堂新闻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思想的传承和创造性发展,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林语堂新闻自由思想中关于自然权利、新闻法制等方面的内容,对当前以致今后的新闻事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何怡洁[9](2013)在《《宇宙风》杂志研究》文中提出《宇宙风》是上世纪30年代林语堂离沪赴美前创办的最后一本杂志,代表了他文学、文化和办刊思想的成熟。从《论语》、《人间世》到《宇宙风》,林语堂的文学思想经历了由“幽默”到“性灵”再到“近情”的动态演进过程。“近情”是真正体现林语堂文艺思想特色的主张,也是《宇宙风》的核心宗旨,其内涵包括“真”、“亲切”、“生活与常识”三个要素。1930年代文学场中的《宇宙风》,在对政治的反抗和市民文化的迎合中,呈现出驳杂的文化属性。在散文创作上,《宇宙风》继承了《论语》、《人间世》时期一贯的小品文优势,拥有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郁达夫、老舍等一大批名家的散文精品,保证了刊物文学品质的精良。此外,在“近情”主张的感召下,《宇宙风》也呈现出可喜的散文新气象,即苏青和生活散文的出现。苏青站在市民女性的视角,以亲切、平实的文风叙写日常生活,是新兴的市民文化在散文创作上的体现,也是《宇宙风》“近情”思想的题中之义。另外,《宇宙风》上刊发的大量国内外通讯、特写,则是林语堂借鉴西方杂志文,力图拓展散文题材范围,改变虚浮高蹈的文坛时弊,实践其现代杂志理想的成果。

邱广宏[10](2012)在《论林语堂的期刊编辑思想》文中研究说明林语堂在编辑思想上注重吸收西方先进的办刊经验,遵循国际通行的惯例,关注市场需求,贴近社会现实,发掘社会价值,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林语堂以构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为己任,做到了向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向外国人讲中国文化。本文对其编辑思想进行探讨,以期对现今出版编辑行业提供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林语堂编辑艺术略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语堂编辑艺术略论(论文提纲范文)

(1)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过往研究的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业的发展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第一节 新闻业发展的历史环境
    第二节 新闻业发展的政策空间
    第三节 新闻业的发展
    第四节 民营报人大量涌现的原因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第二章 民营报人对报纸功能的阐释
    第一节 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
    第二节 报纸以服务公众为目的
    第三节 报纸以代表公共意见为己任
    第四节 报纸是公众接受教育的机关
第三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新闻”与“报纸”的解释
    第二节 对“新闻”起源问题的探究
    第三节 对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
    第四节 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第四章 民营报人新闻伦理思想
    第一节 道德品格:记者的首要资格
    第二节 独立自尊:记者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言论自由:记者的追求与向往
    第四节 客观公正:记者的报道原则
第五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总结
    第一节 新闻采集思想
    第二节 新闻编辑思想
    第三节 报刊评论写作思想
第六章 民营报人的报刊经营理念
    第一节 报纸商业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义利兼顾的经营方针
    第三节 以广告为本位的经营理念
第七章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新闻事业的需要
    二、中西文化的影响
第八章 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
    第二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历史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代表性民营报人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后记

(3)《西北日报·绿洲》研究(194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绿洲》出版状况
    第一节 《绿洲》的刊办
    第二节 《绿洲》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 《绿洲》运行模式
    第一节 《绿洲》的栏目设置
    第二节 《绿洲》的编辑艺术
第三章 《绿洲》专号研究
    第一节 诗歌专号
    第二节 鲁迅专号
    第三节 从军专号
第四章 《绿洲》文学创作
    第一节 小说创作
    第二节 诗歌创作
    第三节 散文创作
第五章 《绿洲》文艺批评
    第一节 对文艺发展方向的引导
    第二节 对创作现状的批评
    第三节 批评形成的多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人间世》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人间世》杂志概览
    第一节 《人间世》杂志的创刊、得名与终刊
    第二节 《人间世》杂志的本体面貌
    第三节 《人间世》杂志的特辑和专号
    第四节 《人间世》杂志的编辑群体
第二章 《人间世》的思想品格
    第一节 关怀社会的文学立场
    第二节 雅俗共存的理念
    第三节 标举自我的气质
第三章 《人间世》的作品实绩
    第一节 《人间世》与小品文
    第二节 《人间世》与幽默小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人间世》杂志目录
致谢

(5)《开明英文读本》与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英语》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界定
        一、研究对象
        二、相关术语界定
    第三节 研究文献综述和研究趋势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趋势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第二章 两套教材产生背景的比较
    第一节 时代背景比较
        一、《开明英文读本》的编写时代背景
        二、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英语》的编写时代背景
    第二节 编撰者比较
        一、《开明英文读本》作者林语堂
        二、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英语》编写组
第三章 两套教材核心思想的比较
    第一节 两套教材的文化比较
        一、教材的文化功能
        二、两套教材所蕴含的中西方文化内容比较
        三、两套教材的文化导入模式比较
    第二节 教学方式比较
        一、意念教学法——《开明英文读本》
        二、任务型教学法——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英语》
第四章 两套教材形式结构的比较
    第一节 宏观结构比较
        一、阶段内容
        二、编写体系
    第二节 微观结构比较
        一、教材外观
        二、导学部分
        三、课文数量
        四、插图
第五章 思考和建议
    第一节 研究中得到的思考
    第二节 完善我国初中英语教材的建议
        一、重视教材文化导入
        二、完善选材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6)着名作家的侧面:“新闻人”林语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二、以往研究成果及特点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林语堂成长为“新闻人”的背景
    第一节 家庭熏陶与林语堂人生道路的选择
        一、基督教家庭的影响与熏陶
        二、在圣约翰大学的得与失
    第二节 林语堂“成长”的时代背景
        一、晚清到民国新闻业生态环境的变化
        二、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知识分子的出路
    第三节 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成长之路
        一、文学革命的“洗礼”
        二、开始向杂志投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林语堂的新闻实践研究
    第一节 林语堂新闻实践的主要历程
        一、“语丝”时期(1924-1932)
        二、“论语”时期(1932-1936)
        三、抗日时期(1936-1945)
        四、“无所不谈”时期(1965-1967)
    第二节 林语堂新闻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鞭笞北洋军阀专制及其拥护者
        二、抨击国民党右派的高压统制
        三、创建相对自由的公共舆论空间
        四、宣传中国抗战
    第三节 林语堂新闻实践的主要特点
        一、以“幽默”、“中立”抗争恶政现实
        二、从精英视角到大众立场
        三、将文学风格引入新闻实践
        四、具有关注当下的新闻意识
        五、把个人情感升华为民族情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林语堂的新闻与舆论思想研究
    第一节 林语堂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新闻功能的思想
        二、关于报刊文体的思想
        三、关于报刊编辑的思想
        四、关于报刊经营的思想
    第二节 林语堂舆论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民间的而非政府的”舆论思想
        二、“政府可一时压制而非能一直压制”的舆论思想
        三、“民众的而非精英的”舆论思想
        四、“民意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舆论思想
    第三节 林语堂新闻与舆论思想的渊源初探
        一、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思想的熏陶
        二、西方传媒理论的耳濡目染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人性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闻人林语堂的学术地位与历史评价
    第一节 舆论史研究开我国舆论研究先河
        一、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
        二、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节 新闻人林语堂的历史贡献
        一、报刊文体创新影响后人
        二、对军阀和国民党专制的控诉应充分肯定
        三、国外抗日宣传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节 新闻人林语堂的局限性
        一、对新闻自由的认识不全面
        二、对国共两党的认识不客观
        三、对高压统制的抗争不彻底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林语堂的正义感
    二、林语堂的爱国心
    三、林语堂的大众立场
    四、林语堂的创新意识
    五、林语堂的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在限制中寻求自由 ——1930年代文学场中的论语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三十年代的场域形态与论语派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文学场的变换与自由主义文学的困境
    第二节 场域因素与论语派成员的聚合
    第三节 场域条件下的流派建设
第二章 权力场的控制与论语派对文学独立性的坚持
    第一节 政治权力的控制与论语派的反抗
    第二节 经济权力的干预与论语派的超越
    第三节 文化权力的压抑与论语派对现代文化的建构
第三章 文学场的竞争与论语派文学合法性的确立
    第一节 标新立异的文学选择与竞争态势的形成
    第二节 关系、位置与论语派的合法性危机
    第三节 小品文论争与论语派文学合法性的确立
第四章 小品文文体创新与文学场的成功占位
    第一节 建立新的小品文文体规范
    第二节 散文形式的解放与创新
    第三节 论语派小品文的自我经典化与文学场的占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8)林语堂新闻自由思想研究(1924-193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情况
        0.2.1 论语派杂志研究
        0.2.2 林语堂舆论思想研究
        0.2.3 林语堂编辑思想研究
    0.3 研究目的
    0.4 本文研究内容
    0.5 本文研究方法
    0.6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0.6.1 研究创新点
        0.6.2 研究难点
第1章 林语堂生平及报刊实践
    1.1 林语堂生平简介
    1.2 林语堂的报刊实践
        1.2.1 《语丝》时期的“战斗”精神
        1.2.2 “论语”时期的文风转变
        1.2.3 英文创作时期的自由表达
第2章 林语堂新闻自由思想的内容
    2.1 言论自由:作为“喊痛”、无私、公共批评的公民基本权利
        2.1.1 言论自由:“喊痛”的自由
        2.1.2 言论自由:不为特权所私
        2.1.3 言论自由:公共批评的自由
    2.2 检查制度阻碍新闻业发展
        2.2.1 检查制度阻碍舆论的形成
        2.2.2 检查制度降低新闻界声誉
        2.2.3 检查制度缺乏系统性
        2.2.4 检查制度的本质:“政府需要”
    2.3 法治精神是新闻自由实现的保障
        2.3.1 新闻自由须立法保障
        2.3.2 新闻自由须宪政基础
第3章 林语堂新闻自由思想评析
    3.1 林语堂新闻自由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托马斯·杰弗逊民主思想的影响:“自然权利”的信仰
        3.1.2 韩非法治思想的启示:“法治”代替“人治”
        3.1.3 国内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3.1.4 中国民意与专制斗争历史的反思
    3.2 林语堂新闻自由思想与同时代自由知识分子新闻理念的对比分析
        3.2.1 与胡适的自由主义新闻理念之比较
        3.2.2 与鲁迅的自由主义新闻理念之比较
    3.3 林语堂新闻自由思想的贡献与局限
        3.3.1 贡献:梳理和总结我国言论自由斗争史
        3.3.2 局限:对“新闻自由”缺少学理性分析
第4章 林语堂新闻自由思想的启示
    4.1 新闻自由的价值
        4.1.1 新闻自由的健全人格作用
        4.1.2 发挥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功能
    4.2 新闻法制的启示
        4.2.1 对新闻自由的保障
        4.2.2 对新闻自由的限制
    4.3 新闻事业的目标
        4.3.1 公众的耳目喉舌
        4.3.2 国家进步的基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宇宙风》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宇宙风》杂志概况
    第一节 《宇宙风》的主编与办刊宗旨
    第二节 《宇宙风》的历史分期与主要作家
第二章 《宇宙风》的文化个性——近情
    第一节 从“幽默”到“近情”
    第二节 “近情”理论的内涵
    第三节 反抗与迎合——1930年代文学场中的《宇宙风》
第三章 《宇宙风》的散文创作实践
    第一节 小品文的丰收
    第二节 散文的新气象——苏青与生活散文
    第三节 “西洋杂志文”的实践
结语
附录 《宇宙风》主要作家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论林语堂的期刊编辑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注市场需求
    1. 贴近市场信息需求
    2. 深度挖掘社会价值
二、接轨国际潮流
    1. 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2. 遵循国际通行惯例
三、立足文化交流
四、创新办刊风格
    1. 创新刊物内容
    2. 创新经营理念

四、林语堂编辑艺术略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2]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D]. 刘炎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西北日报·绿洲》研究(1942-1949)[D]. 赵秀存.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4]《人间世》杂志研究[D]. 孙冬雪.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开明英文读本》与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英语》的比较研究[D]. 邱宇莲. 江苏大学, 2018(02)
  • [6]着名作家的侧面:“新闻人”林语堂研究[D]. 钱珺.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7]在限制中寻求自由 ——1930年代文学场中的论语派[D]. 俞王毛.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8]林语堂新闻自由思想研究(1924-1936)[D]. 彭昕. 中南大学, 2013(05)
  • [9]《宇宙风》杂志研究[D]. 何怡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10]论林语堂的期刊编辑思想[J]. 邱广宏. 出版发行研究, 2012(10)

标签:;  ;  ;  ;  ;  

在线语堂的编辑艺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