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政策论文_林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绥靖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英国,政策,和平主义,慕尼黑,墨索里尼,张伯伦,泰勒。

绥靖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林娜[1](2019)在《从英国的和平主义运动看绥靖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绥靖政策,是一种对敌人的侵略不加抵制而纵容屈服的政策,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很是推行。绥靖政策的推行与当时英国国内浓厚的和平主义息息相关。我在这篇文章主要简述了和平主义在英国的发展,并试图论述和平主义是如何影响绥靖政策的推行。(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09期)

张炜[2](2018)在《慕尼黑会议的台前幕后》一文中研究指出1938年对欧洲人而言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年年初,希特勒掌握了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权,除掉了不太听话的将领,安插了自己的亲信,外交部长也换上了同样生性冷酷的里宾特洛甫。随后,德国便集中精力开始对周边小国下手。就在德国不断发出咄咄逼人的信号时,(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8-10-11)

何淼玲[3](2018)在《打击行贿者不能采取“绥靖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28日,长沙市纪委监委通报6起“受贿行贿一起查”典型案例,不仅受贿者被严肃查处,7名行贿人也未能逍遥法外,均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受贿行贿一起查”,更显反腐底气和决心,是有效遏制贿赂犯罪的治本之策。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为谋取(本文来源于《湖南日报》期刊2018-08-31)

钮松,张璇[4](2018)在《泰勒论英国绥靖政策之因:体系与国家的双重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夕,英国对德国采取的绥靖政策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泰勒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中,作者对历史的介绍清楚地体现了这样一个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并非希特勒一个人的战争,国际体系因素、国家经济实力因素和各国在危机和突发事件中的误判都对战争的酝酿和爆发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样的,英国对德国实行的绥靖政策,其成因也并非只是因为领导人的软弱,而是受到国内外诸多系统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受到国际系统的结构以及系统中其他行为体要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系统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郑璐[5](2018)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英国对希特勒领导下的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使德国轻易获得大批的占领物资,强化了纳粹的统治地位,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爆发。历史验证了绥靖政策的失败,但是它不是个人的错误而是时代的产物。英国当时是由于经济、政治、外交政策及意识形态的原因才不得不实行绥靖政策。(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8年04期)

李旭[6](2017)在《二战时期英国对日本的绥靖政策演变历程钩沉——以滇缅公路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爆发后,英国面临本土和远东的双重作战风险。经济实力的衰弱、西方和平主义思潮等因素致使英国在远东战场推行了一系列的对日绥靖政策。1937年7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滇缅公路在远东战场应运而生,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历史名词,滇缅公路标志着抗战时期的整个历史坐标。由于其终点位于当时英属殖民地缅甸腊戍,英国的政策与这条公路密不可分,因此滇缅公路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英国在远东战场对日绥靖的演变情况。(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7年21期)

张艳婧[7](2017)在《英国和平主义与绥靖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为后人所诟病、同时也是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所主要奉行的外交政策——绥靖政策,它的出台除了与当时英国因经济危机造成的国力衰减、传统均势外交的延续以及妄图祸水东引之外,也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国内盛行的和平主义密切相关。和平主义又称非战主义,它反对一切战争,并认为"任何形式的战争都是不合理的,战争不是解决国际纠纷的合法手段"。早在1816年,英国最早的和平主义团体——伦敦和平协会——便(本文来源于《初中生辅导》期刊2017年Z6期)

张艳婧[8](2017)在《两战期间英国和平主义与绥靖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绥靖政策,是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主要推行的外交政策,其出台与当时英国国内浓厚的和平主义气氛密切相关。本文简述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平主义在英国的发展,并试图从心理、政治和军事叁方面论述和平主义是如何影响绥靖政策的出台及实施。(本文来源于《世纪桥》期刊2017年01期)

王卓[9](2016)在《对绥靖政策的辩证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际关系中,绥靖政策是一种传统的国家外交政策选择,以妥协让步来缓和紧张局势,维护和平。但是由于慕尼黑阴谋的失败,有很多学者将绥靖政策予以全盘否定。本文将历史与理论相结合,通过绥靖政策的典型案例分析,指出绥靖政策合理性的一面,并且对实施绥靖政策的原因、要素条件以及目标作了相关阐述。(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李怀顺[10](2015)在《论英国绥靖政策的错误和教训——兼论二战的不可避免》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推行了绥靖政策。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英国认为德国的扩张是有限度的,是可以满足的,其结果是刺激了德国侵略的欲望。英国认为和平是可以维持的,否认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安抚德国,最后却仓促地卷入了战争。英国多方面压制法国,破坏了法国的同盟体系,削弱了法国的力量。在与苏联谈判过程中,英国缺乏对谈判的准备和与苏联联合的诚意,对苏联的作战能力持怀疑态度。同时,英国担心苏联趁机扩张,导致谈判失败。探讨"二战"爆发的原因,吸取绥靖政策的教训,是十分有益的。(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绥靖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38年对欧洲人而言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年年初,希特勒掌握了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权,除掉了不太听话的将领,安插了自己的亲信,外交部长也换上了同样生性冷酷的里宾特洛甫。随后,德国便集中精力开始对周边小国下手。就在德国不断发出咄咄逼人的信号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绥靖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林娜.从英国的和平主义运动看绥靖政策[J].山西青年.2019

[2].张炜.慕尼黑会议的台前幕后[N].团结报.2018

[3].何淼玲.打击行贿者不能采取“绥靖政策”[N].湖南日报.2018

[4].钮松,张璇.泰勒论英国绥靖政策之因:体系与国家的双重视角[J].系统科学学报.2018

[5].郑璐.20世纪30年代英国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J].才智.2018

[6].李旭.二战时期英国对日本的绥靖政策演变历程钩沉——以滇缅公路为中心[J].新西部.2017

[7].张艳婧.英国和平主义与绥靖政策[J].初中生辅导.2017

[8].张艳婧.两战期间英国和平主义与绥靖政策[J].世纪桥.2017

[9].王卓.对绥靖政策的辩证评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

[10].李怀顺.论英国绥靖政策的错误和教训——兼论二战的不可避免[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论文知识图

绥靖政策-1937年5月英首相张伯伦 (左...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张伯伦推行绥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张伯伦推行绥靖达拉第他给英国人民带来希望——丘吉尔上台组阁-...张伯伦-张伯伦与希特勒、墨索里尼等签署慕...

标签:;  ;  ;  ;  ;  ;  ;  

绥靖政策论文_林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