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组合泵管论文和设计-许光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组合泵管,包括泵管本体和设置在泵管本体内的衬套管,所述泵管本体的入口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外部设有法兰盘,所述泵管本体的出口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泵管本体的半径由入口至出口方向逐渐变小;所述衬套管可拆卸的设置在泵管本体的管内,所述衬套管的内壁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厚度随泵管本体半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增厚。在不改变泵车功率的前提下,提高了混凝土输送的行程,避免因为混凝土无法输送到位而暂停施工;提高了耐磨组合泵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衬套管可以选择一些成本较低的材料制成,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泵车设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耐磨组合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管本体(1)和设置在泵管本体(1)内的衬套管(2),所述泵管本体(1)的入口端外部设有法兰盘(4),所述泵管本体(1)的出口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泵管本体(1)的半径由入口至出口方向逐渐变小;所述衬套管(2)可拆卸的设置在泵管本体(1)的管内,所述衬套管(2)的内壁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厚度随泵管本体(1)半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增厚。

设计方案

1.一种耐磨组合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管本体(1)和设置在泵管本体(1)内的衬套管(2),所述泵管本体(1)的入口端外部设有法兰盘(4),所述泵管本体(1)的出口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泵管本体(1)的半径由入口至出口方向逐渐变小;

所述衬套管(2)可拆卸的设置在泵管本体(1)的管内,所述衬套管(2)的内壁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厚度随泵管本体(1)半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增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组合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由设置在衬套管(2)的内壁的螺旋槽(3)构成,所述螺旋槽(3)从衬套管(2)的入口端延伸至出口端,所述螺旋槽(3)的槽高随泵管本体(1)的半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增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组合泵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旋槽(3)的槽内间隔均匀设有挡块(31),所述挡块(31)的高度和螺旋槽(3)的高度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耐磨组合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管本体(1)的出料口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台阶(11),所述环形台阶(11)的高度和衬套管(2)的管壁厚度相等,出料口端面和衬套管(2)的端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耐磨组合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管本体(1)的入口口径和出口口径的比值为2:1-3: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泵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磨组合泵管。

背景技术

混凝土输送系统为混凝土泵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输送管及其输送管的支撑部件,混凝土沿混凝土输送系统中的输送管将混凝土泥浆输送到预定地点,从而完成远距离的混凝土浇注或灌注作业。

在施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泵车的功率不够,导致泵管内的压力不够,无法将混凝土送到预定的高度,但是一时又难以寻找功率更大的泵车,必然影响施工的周期,提高了施工成本。

泵管内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在泵管内高速运动,会对泵管的内壁产生较大的摩擦,时间久了导致泵管报废,因此需要定时检查并更换新的泵管,导致维护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组合泵管,连接在混凝土输送管的末端,在不改变泵车功率的前提下,可以使得混凝土喷射的更远,同时提高泵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磨组合泵管,包括泵管本体和设置在泵管本体内的衬套管,所述泵管本体的入口端外部设有法兰盘,所述泵管本体的出口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泵管本体的半径由入口至出口方向逐渐变小;

所述衬套管可拆卸的设置在泵管本体的管内,所述衬套管的内壁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厚度随泵管本体半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增厚。

进一步优化,所述耐磨层由设置在衬套管的内壁的螺旋槽构成,所述螺旋槽从衬套管的入口端延伸至出口端,所述螺旋槽的槽高随泵管本体的半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增高。

进一步优化,在所述螺旋槽的槽内间隔均匀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的高度和螺旋槽的高度平齐。

进一步优化,所述泵管本体的出料口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的高度和衬套管的管壁厚度相等,出料口端面和衬套管的端面平齐。

进一步优化,所述泵管本体的入口口径和出口口径的比值为2:1-3: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本实用新型的耐磨组合泵管连接在混凝土输送泵管的尾端,由于泵管本体的管径逐渐变小,因此管内混凝土的流速会变快,当混凝土喷出的时候,会获得一个较快的初速度,因此可以喷射的比较远,在不改变泵车功率的前提下,提高了混凝土输送的行程,避免因为混凝土无法输送到位而暂停施工;

针对混凝土对泵管本体的摩擦,将衬套管放置在泵管本体内,隔离了混凝土与泵管本体内壁的接触,从而避免了混凝土对泵管本体内壁的磨损,提高了耐磨组合泵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衬套管的内壁设有耐磨层,且耐磨层的厚度随管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增厚,进一步的提高了衬套管的使用寿命,因此衬套管可以选择一些成本较低的材料制成,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耐磨组合泵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耐磨组合泵管沿轴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耐磨组合泵管,包括泵管本体1和设置在泵管本体1内的衬套管2,在泵管本体1的一端外部设有法兰盘4,泵管本体1的出口端设有喷射管连接的外螺纹,泵管本体1的半径由入口至出口方向逐渐变小;

衬套管2可拆卸的设置在泵管本体1的管内,衬套管2的内壁设有耐磨层,耐磨层厚度随泵管本体1半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增厚。

将本实用新型的耐磨组合泵管通过法兰盘4连接在混凝土输送泵管的尾端,由于泵管本体1的管径逐渐变小,因此管内混凝土的流速会变快,当混凝土喷出的时候,会获得一个较快的初速度,因此可以将混凝土喷射的比较远的位置。实现在不改变泵车功率的前提下,提高了混凝土输送的行程,避免因为混凝土无法输送到位而暂停施工;

针对混凝土对泵管本体1内壁的摩擦,将衬套管3放置在泵管本体1内,隔离了混凝土与泵管本体1内壁的接触,从而避免了混凝土对泵管本体1内壁的磨损,提高了耐磨组合泵管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当衬套管2损坏后,再更换新的衬套管2重新装上。

衬套管2的内壁设有耐磨层,且耐磨层的厚度随泵管本体1管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增厚,进一步的提高了衬套管2的使用寿命,因此衬套管2可以选择一些成本较低的材料制成,降低生产成本。

耐磨层由设置在衬套管2的内壁的螺旋槽3构成,螺旋槽3从衬套管2的入口端延伸至出口端,螺旋槽3的槽高随泵管本体1的半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增高。

在输送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的灰浆进入螺旋槽3,起到阻隔和润滑作用,减少了对衬套管2的磨损。由于混凝土在衬套管2内的流速越来越快,螺旋槽3的槽高随衬套管2的半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增高,衬套管2前半段却处于较好的状态,而衬套管2后段磨损严重报废。

因为混凝土在衬套管2内均有较大的压力,在螺旋槽3中混凝土,仍在以较快的速度运动,对螺旋槽3有较大的磨损,在螺旋槽3的槽内间隔均匀设有挡块31,挡块31的高度和螺旋槽3的高度平齐。使得螺旋槽3中的混凝土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可以减缓混凝土在螺旋槽3中的流动速度,进一步提高螺旋槽3的耐磨性能。

泵管本体1的出料口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台阶11,环形台阶11的高度和衬套管2的管壁厚度相等,出料口端面和衬套管2的端面平齐。

衬套管2从泵管本体1的一端插到泵管本体1内,直至与环形台阶11接触,将衬套管2安装在泵管本体1内。衬套管2与泵管本体1间隙配合,方便衬套管2的安装。

进一步的,泵管本体1的入口口径和出口口径的比值为2:1-3:1。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耐磨组合泵管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8066.2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3(湖南)

授权编号:CN209671197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F04B 53/16

专利分类号:F04B53/16;F04B15/02

范畴分类:28D;

申请人:湖南新达力管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湖南新达力管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街道白鹤咀街99号公园里新寓1栋1404房

发明人:许光

第一发明人:许光

当前权利人:湖南新达力管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伍传松

代理机构:44205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耐磨组合泵管论文和设计-许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