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利: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内涵与推进路径论文

于海利: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内涵与推进路径论文

摘 要:专业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主要矛盾化解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仍然面临着边界异化、专业主义、物本主义等隐形偏差倾向;而专业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需要秉持共建共享、权利、以人民为中心等核心理念。建议从“一个中心、三个维度”及各个维度之间的内在逻辑来厘清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内涵,以构筑伦理价值体系、打造学科话语体系、创设协同融入机制、建设法规制度体系作为推进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推进路径

自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来,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已经进入国家最高决策视野,并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和重要组成部分。[1-2]中共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要论断,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框架下“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可以说,大力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是当前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专业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是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充分彰显其功能作用的重要前提。[3]因此,本文拟从我国专业社会工作整体性发展的角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内涵和推进路径进行探讨和分析。

2014年,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调整总体经营思路,在巩固既有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转变经营思路,上接资源、下接市场,按照不同区域和品种,联合市场优势资源分别与行业龙头企业组建了六大联营公司。其中,四川盐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就是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钾化学品市场营销、物流配送和客户服务的专业经营公司。

一、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隐性偏差倾向

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策略模式呈现出“嵌入性”的特点,并正在经历着从政府主导下的专业弱自主性嵌入向“政府—专业”合作下的深度嵌入发展,[4]且在制度、项目、服务以及人员等方面的嵌入不断推进和深入。但由于长期受传统发展理论秉持的GDP主义影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发展=增长”的思维模式之中,并呈现出依附性特点。这极大地弱化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交代诉求,致使专业社会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建设面临着结构性张力。当前专业社会工作在本土化、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中存在诸多偏误,需要及时进行矫正。

(一) 社会工作服务购买的边界异化倾向

所谓社会工作服务购买的边界异化,可以简单理解为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行动过程中,政府超出合理边界购买服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超出合理能力承接服务,以及政府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超出合理关系互动的行为方式。当前,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政策实践是政府治理转型或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尝试和重要制度安排,[5]已经成为政府所倚重的向公众传送社会福利的重要选择。从应然角度来讲,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政府技术化治理的一种新路径,在具体运作中主要遵循理性、专业化和效率等程序和流程。然而,作为一门专业助人的实践活动,目前我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在制度设计上还存在较大的边界模糊问题,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各种行为异化创设了制度空间。从属性层面来讲,近几年来,我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领域确然得到了不断拓展和深化,但却在其道德和政治面向分别呈现出“商品化”和“工具化”倾向,[6]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服务质素的导向性和服务对象的主体性,致使社会工作发展存在边界异化和治理风险。

此外,社会工作服务除了在政府购买层面存在边界异化,在服务的承接层面亦呈现明显的“营利性”特征。从功能角度上来说,专业社会工作主要发挥着两大功能,一是为服务对象传递社会福利和提供社会服务的服务功能,二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和进步团结的社会功能。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由于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功能边界模糊和利益关系取向以及后者专业服务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自身具有“趋利性”,部分机构甚至成为某些个人或利益集团逐利或权力寻租的新手段,使得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存在社会性和服务性功能的异化倾向,在服务承接方面“营利性”取向突出。

(二) 社会工作服务递送的“专业主义”倾向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为人们尤其是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以及有问题的社区提供高质量服务就显得尤为必要。随着受助对象情况的复杂化和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正当权利的要求[7]和追求,社会工作在本土化服务过程中要更加强调其专业性。必须承认,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并非是由一线实务而是由学界推动成立的,其发展是在学界努力和政府回应的互动中不断推进的。[8-9]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性发展的特殊路径,致使社会工作服务在专业实践中遭遇“服务”和“身份”双重困境[10]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专业主义陷阱。

然而,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仍处于“健康发展”的初级阶段。政策制度建设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目前的制度创设仍然存在法制水平低、体系不健全和衔接性差等诸多问题,致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低水平发展。此外,社会工作是一个应用型职业,社会工作服务是对专业化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行动实践,但是目前在高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安排设置、学生实习实践以及一线社会工作者职业胜任力建设等方面仍较为薄弱。

(三) 社会工作服务评估的物本主义倾向

作为一种专业助人的活动,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来保障社会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尊严,最终实现其全面自由发展。这就要求在社会工作服务的整个递送过程中,始终坚持服务对象的主体地位,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着力于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进行精准识别和科学回应,避免用“物化”的观念和标准来片面衡量服务对象福祉福利的增加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就这样,他一遍一遍地说,一遍一遍地纠正我写字的毛病。我18岁那年,村委会主任刘大爷说:“小狮的字已经名声在外了,今年就让她给村里大队写对子吧。”我心气很高,当时就答应了。于是那年我接过姥爷的“衣钵”给村子里写对联,一下子就成了明星,成了书法家,成了大人教育孩子的优秀例子。

物本主义并非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本体论范畴,物本主义是价值论范畴。[14]顾名思义,物本主义是“物质至上”的,在本质上是反人性的,它是在近代工业社会形成中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评估的角度来讲,在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评估时,物本主义的特征是只关注于物的尺度,没有或很少讲人的尺度。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个人和社区,他们是以物质和精神的复合形式而存在的。从社会工作的本质来讲,个人和社区的全面发展理应是社会工作服务所追求的最高目标。然而在现实中,社会工作服务评估体系的建立却更多地考虑其“科学性”,更多地关注于服务数量、规模以及专业方法等指标维度,对人文性的关注相对缺乏,仅仅用满意度来考察抑或直接忽略对服务对象精神领域的关注。由此导致社会工作者在服务递送中更多只关注服务对象需求的单面性,违背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全人”理念;同时也使得本身只是作为人的价值外化存在的社会工作服务评估,成为了社会工作服务的支配和主宰。

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而同时共建共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起步较晚,专业公信力和社会认同度较低,推动其健康发展同样需要坚持共建共享理念。这不仅要在实践着力点上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增进彼此间的联结、互信、合作和共赢,还要积极发挥共享的动员效应。而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建立多元主体公平分享发展成果诉求表达和行动的制度化渠道,尤其是保障服务对象能够有尊严地享受发展成果。

二、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内涵

3. 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一) 反思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核心理念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会经历政策刺激带动的“催化生长”、政府积极引导下的“提质规范”和政府依法管理及行业自律约束的“健康发展”三个阶段。[16]显然,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是在内生动力和外在推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而要真正取得“健康发展”这一较高阶段的发展成果,必然要在遵循统一的核心价值理念前提下协调推进。从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实践经验、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时代特征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基本价值诉求来看,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核心理念应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共建共享理念

6)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实例:患者女性,56岁;诊断:中耳炎;处方用药: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注射用青霉素钠4.32 g qd 3 d,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 qd 3 d。用药分析: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说明书推荐溶媒为5%葡萄糖注射液,医师选用溶媒不适宜。

2. 权利理念

在社会工作服务递送中,服务对象发展权利得以保障的关键在于专业社会工作的认可接纳度以及服务需求的精准识别度。一方面,认可接纳是一种承认,有学者认为,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发展方向是从形式承认走向实质承认。[17]从合法性理论视角来看,专业社会工作走向承认的过程恰恰也是合法性获取的过程,合法性存量的累积程度是专业社会工作被可持续接纳认可的基本前提条件。另一方面,精准识别意味着需求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实践向度上应将需求的个别化和需求的社会性充分兼顾。

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时代性和使命性特征决定了我们不能一味采用传统程式化的评价标准,也不能选择西方同质化的发展道路。由此,对于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基本内涵的认识,应在纠正传统发展观认识误区的前提下,摆脱同质化和依附性认知思维惯性,要基于综合性、差异性和土生化[15]等视角,从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是否能够可持续、是否能帮助人实现全面和公平发展以及是否有效率和有质量的发展等角度展开理论探讨,而这也恰是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时代使命诉求。

随着社会工作服务购买的加快推进以及对社会工作服务优质高效递送的日益关注,社会工作服务评估逐渐成为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对创造、延续或改善负有责任的或与之有利益关联的人或组织,提供有关社会项目绩效的发现。[13]因此,这就要求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社会工作服务评估体系。然而,由于我国社会工作服务评估起步较晚,在评估理念、内容、方法和工具的确立和使用上不尽一致,并且在具体实践中显现出物本主义倾向。

(二) 厘清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内涵

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培育和内化核心理念,更需要转化为社会服务实践行动和有效的制度安排。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是内外力相互协调和整体联动的行动过程,因此,有必要对其内涵要素进行界定和廓清,在此基础上推进专业社会工作持续全面发展。目前学界尚未对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内涵进行系统性论述,更多地是围绕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方向、路径和策略等一个或若干个方面进行阐释。笔者在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借鉴和参考的基础上认为,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内涵可主要表述为由“一个中心三个维度”构成,其具体内容和框架结构可用图1表示。

1. 以保障服务对象特别是弱势群体发展权利为中心

图1 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基本内涵

一个中心就是以保障服务对象特别是弱势群体发展权利为中心。服务对象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尊严能否得到充分维护,是衡量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服务成效的重要考量指标,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彰显社会公平和融合包容的关键,它是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发展权利保障作为健康发展内涵的核心,符合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本质要求,并与党和政府的服务宗旨高度一致,并且也只有在此基础之上对其他三个维度问题深入探讨才具有实质性意义。

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坚持权利理念与共建共享是一脉相承的。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人是发展的主体。因此,人应成为发展权利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维护服务对象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尊严,不断推动服务对象特别是弱势群体全面和自由地发展是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动力,而这同时更需要通过不断创设公正的制度安排来推动实现。

例句:I used to come home and act out the movie for the kids.

2. 要素维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健康发展

作为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之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总量为1 025 757人,全国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证书的人员共326 574人;[18]并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社会工作教育和职业评价体系,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和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尼康D700机身采用铝镁合金材料,外观做工细腻,接缝处极其紧密,具有防尘,防潮的实用特点,能够适应用户在恶劣的环境中拍摄的需要。背面的3英寸高像素液晶屏不但具有极佳的显示效果,其显示视角达到了约170度。

关于专业主义的内涵有正反两个面向的理解,我国已有学者对其进行了初步阐述,并从负面角度将其特征主要概括为极强的专业性、维护知识的神秘性、强烈的操控性以及私利取向,[9,11]也有学者强调反对的是专业意识形态化(专业霸权),就是专业主义。[12]从实践主体的角度进行考察,当下在社会服务递送中已经出现负面专业主义的倾向。首先,从学术界来看,随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以及社会工作者职业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出现了许多有高学历而社会工作实务经验较为缺乏的社会工作者,其在充当顾问、督导、评委等过程中,难以有效为一线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化的督导和咨询。其次,从实务界来看,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背景之下,一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了成功拿到或者拓展服务岗位/项目,将服务的落脚点由服务对象转向了自身利益;通过贿赂政府官员而套取相应资源,高薪聘请专业人士担任督导顾问,一味追求企业化绩效管理,排斥和打压其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不断追逐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断侵蚀和弱化专业人士的利他取向。此外,我们不得不承认,政府和市场也是对专业主义进行形塑的主要力量,在两者某种程度的裹挟之下,社会工作服务岗位/项目成了“生意”,秉持经济思维追求“工具理性”,使得社会工作服务在本土化递送过程中偏离了专业化方向。

3. 内容维度:本土化专业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

本土化的专业知识体系是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生命基础,它对建立社会工作专业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社会工作科学化的重要目标。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它的专业知识体系主要由价值伦理、理论思想和方法技巧等三部分构成。其中,价值伦理是整个体系的灵魂,它是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服务实践过程中应首要关注的,直接影响着专业社会工作理论思想的构筑以及方法技巧的使用;理论思想是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指导;方法技巧是社会工作服务递送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服务专业度的重要体现。

受到手机网络影响,学生群体求知方式发生改变,很多知识点网上搜索一下就有,学生不引起重视。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多数依葫芦画瓢,并没真正掌握写作要领,往往在日后工作中碰壁。

社会工作服务是一种“人在情境中”的行动实践,但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建构势必会受到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这就要求处理好“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识别和廓清专业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理论思想和方法技巧的国际通用要素,积极参与到共建共享国际社会工作的对话和交流中来;另一方面,还要始终秉持在时在地情景原则,对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进行清晰认识,辩证考察中西方社会工作发展渊源和脉络,充分结合国情处境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社会工作知识体系。

4. 空间维度:城乡社区服务平台的良性搭建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社区作为社会的最小单位和基础细胞,是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的交汇聚焦点。在社会工作自身价值使命的驱动之下,社区理应成为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的重要实践平台,因此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基层社区治理主要依托社区服务来推进实施,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19]然而,无论是“管理”还是“服务”都需要专业的确认,[20]这恰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优势所在。从此意义上讲,专业社会工作理应是社区治理优化创新的重要力量和手段。

刺激农村经济消费,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有效渠道之一。落实好“家电下乡”这一新措施、新办法,积极引导和扶持相关企业等措资会,确保能够有足够的电器供应本次惠民政策的展开,还要不断完善商品的售后服务,到农村安装家电时,要求安装工人们要积极热情地解答农村居民的问题,给农村居民们留下良好的印象,激发农村居民们的消费热情。积极鼓励各企业研究符合农村居民消费特点的商品,在不断提高商品质量的同时,简化商品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建立农村驿站、农村淘宝等多种形式的消费场所,鼓励各种投资商是农村领域进行探索和挖掘,通过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来激活农村市场的经济流通。

毋庸置疑,基层社区的指涉包括城市和农村,服务平台的搭建潜在要求专业社会工作对基层社区治理的广泛参与和深度介入。我国的社区治理具有“共治”的属性特征。因此,要实现城乡社区服务平台搭建的“良性”化,专业社会工作就要在具体服务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探索和创新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合与创新的新机制,正确处理与其他治理主体的角色边界和互动关系,致力于倡导社区居民主体意识和培育社区居民参与能力,从而重塑和建构回应性社区共同体。

5. 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基本内涵的内在逻辑

从时代背景来讲,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基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和社会矛盾呈现“新时代”特征理解认识上的一种反思性构建,其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具体呈现两点。(1)一个中心同时也是重心。服务对象特别是弱势群体发展权利是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价值和使命所在,其他三个要素是从这一中心课题衍生出来的子课题,是这一中心议题的三个支撑点和落脚点。(2)三个维度之间相互作用的统一。不难理解,在三个维度中,专业人才队伍和专业知识体系是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城乡社区服务平台是外在资源条件。一方面,三个维度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例如,社区服务平台的良性搭建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后者需要掌握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显然需要来自于社区服务平台的实践知识。另一方面,三者又要缺一不可地形成一种合力,共同确保服务对象特别是弱势群体发展权利的实现,从而推动专业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12].它能帮助人们从许多杂乱无章的数据中,通过信息的集中、萃取和提炼,找出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13].然而,从国内数学教学实践来看,有关数据分析的教学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虽然学生对数据收集与表示、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掌握不错,但他们的应用意识不强,数学分析观念薄弱.这种教学现状令人堪忧.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是教师对数据分析及其教学的认识不足是其重要成因之一[2,13].

三、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推进路径

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1-22]需要通过更有效的实践性举措来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基于对健康发展基本内涵的阐析,从实践层面探讨推进路径,从而推动其由理念要求转化为现实安排。

1.9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若方差不齐则采用 Welch 校正的 t 检验)。检验水准(α)为 0.05。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伦理价值体系

伦理价值是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和实践的灵魂。社会工作作为现代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活动,自起源以来,实现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直是其内在价值追求。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构筑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对于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极为重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和本质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指引倡导了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符合党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主流和正向的价值观。作为一种专业价值观,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后者必然对前者具有引领和制约作用。因此,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自觉将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的核心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既要看到中西方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的共通之处,也要强调“在时在地性”,推动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在与我国文化与社会情境融合中构筑。

(二) 以政治正确性为原则,打造学科话语体系

学科话语是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和实践的重要表征。所谓话语体系是指由字词、句式、信息载体或符号等构成的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23]需要明确的是,打造学科话语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科地位并增加学科话语权。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社会工作是“西学东渐”的产物。社会工作从实践话语到专业话语再到政策话语的嬗变,展现了西方社会工作话语体系的形成过程。[24]必须承认,在“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战略部署的直接推动下,我国的社会工作学科话语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社会工作本土化时间较短以及中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情境等的不同,迄今我国尚未形成一套符合国情的社会工作学科话语体系。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同时也是政治实践活动,是将党和国家的福利政策和相关制度安排在基层予以落实,惠及广大人民群众。[25]因此,打造社会工作学科话语体系,就要自觉坚持政治正确性,在本土化中借鉴、继承和创新,推动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政府、面向学科共同体(学术界和实务界)和面向社会大众(包含服务对象)的学科话语体系。

(三) 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契机,创设协同融入机制

协同融入是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和实践的重要路径。我国专业社会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重建以来,其发展轨迹总体呈现出“政府主导下的嵌入性”特点。所以,受此影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虽然自2006年以后无论在规模、质素或政策创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仍面临着多方位的不平衡问题,存在着耦合不足乃至脱嵌风险。毋庸置疑,加快推动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对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化解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具有重要独特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畅通参与渠道。然而,由于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尚处于与既有社会体制框架的嵌入型磨合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合法性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及功能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参与路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确立。因此,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要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契机,通过构建协同融入机制畅通参与渠道。这就要求不断强化党建意识,加强政治引领,注重专业内生力培育,以“三社联动”为抓手,以城乡社区服务平台为载体,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深化专业服务,在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合法化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四) 以提升民众获得感为动力,建设法规制度体系

法规制度是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和实践的重要保障条件,而其本身同时也是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内容。专业社会工作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或职业,更是一种制度性安排,是一套为了满足个人和社会常规性和多元化需要而提供专业服务的行动体系。[26]从此意义上说,稳定性、持续性和专业性是其主要行动特点,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良性的制度环境进行保障;这个制度环境不仅包括专业社会工作本身制度建设,同时也包括相关介入领域的制度建设和完善。[27]应该说,自2010年以来,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相对密集阶段,但仍然存在法制化水平不高、法律效力较低以及原则性程度较大等不足,致使当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总体上仍然处于低水平。中共十九大提出并强调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就要求建立和完善更加科学、全面和充满人性化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专业社会工作作为政策理念和目标内容的“递送者”,建立完善专业社会工作法规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我们应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以不断改善民生福祉和持续提升民众获得感为动力,明确新时代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价值意义,强化专业社会工作法规制度建设的核心位置,提升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注重政策制度间的衔接和联动,形成制度建设“合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社会工作法规制度体系。

大鸭婆从海南岛回来了,只在白家湾待了三天,就回海南岛去了。两个月后,他结束了海南岛的制种工作,不光自己回来了,还带回了两个姑娘,一个挺着大肚子,一个又黑又瘦,说是两姐妹,说话伊伊呀呀,吉里丫里,只有大鸭婆听得清白。两姐妹同一天嫁给了大鸭婆和二鸭婆。白家湾的人后来才知晓,杏子拍电报要大鸭婆回来,大鸭婆当时是把人家的肚子搞大了,脱不得身。若不是杏子和招财两人造孽,大鸭婆还不知道怎么在海南岛了难。

参考文献

[1]文军. 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EB/OL].[2018-12-10]. http://www.chinasocialwork.cn/content/4500.

[2]袁光亮. 浅述本土专业社会工作的中国特色[J]. 社科纵横,2017(12): 78-86.

[3]关信平. 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几个举措[N]. 中国社会报,2016-7-18(2).

[4]王思斌. 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J]. 社会科学战线,2011(2): 206-222.

[5]张兴杰, 肖小霞.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 实践检视与未来政策选项[J]. 浙江学刊, 2013(5): 198-203.

[6]肖小霞, 张兴杰.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 道德实践和政治实践的异化[J]. 理论月刊, 2013(7): 151-154.

[7]王思斌. 社会工作导论 [M].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8.

[8]朱建刚, 童秋婷. 反思社会工作的“证照化”[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3): 119-127.

[9]葛忠明. 从专业化到专业主义: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中的一个潜在问题[J]. 社会科学, 2015(4): 96-104.

[10]童敏. 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专业困境及其解决路径——一项历史和社会结构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4): 42-47.

[11]焦若水: 社工前行, 应避免掉入专业主义陷阱[J/OL]. [2018-12-10]. http://chinasocialwork.cn/content/6108.

[12]张和清. 专业的确信与后现代视角下的社会工作[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3): 9-12.

[13]彼得·罗希. 项目评估: 方法与技术[M]. 第6版. 邱泽奇, 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25.

[14]林德宏. 物本主义不是唯物主义[J]. 南京社会科学, 2001(8): 1-4.

[15]卫小将: 土生化.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之构想[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6): 108-111.

[16]邓明国. 社会工作发展应正确处理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的关系[J].中国社会工作, 2018(13): 28-29.

[17]王思斌. 走向承认: 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J]. 河北学刊, 2013(6): 108-113.

[18]民政部办公厅. 关于2017年度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法规政策规划落实情况的通报[EB/OL]. [2018-12-10]. http://www.mca.gov.cn/article/gk/wj/201802/20180215007894.shtml.

[19]唐忠新. 社区治理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工程[N]. 光明日报, 2014-04-04(11).

[20]何雪松. 基层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的回应[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6(4): 109-112.

[21]王思斌. 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N]. 中国社会报,2016-06-24(5).

[22]张昱.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社会工作发展[J]. 中国社会工作, 2017(34): 24.

[23]张国祚. 中国话语体系应如何打造[N]. 人民日报, 2012-07-11(7).

[24]杨发祥, 王杰. 中国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构建[J]. 学海, 2018(3):125-131.

[25]齐芳. 突出“四性、四化”, 推进社会工作建功新时代[J]. 中国社会工作, 2018(10): 14.

[26]关信平. 论当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制度建设[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5): 21-27.

[27]关信平. 制度建设护航社会工作发展[J]. 中国社会工作,2017(3): 1.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in New Era and Its Further Promotion

YU Haili1, HE Qingsheng2
(1. Zhou Enlai School of Government,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 China; 2.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China)

Abstra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resolution of the principal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new era. At presen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in China is still faced with several invisible biases, such as boundary alienation, professionalism, materialism and so o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needs to adhere to the core concepts of the joint contribution and shared benefits, rights and peopleorientation. From the idea of “one center, three dimensions” and the internal logic among the dimension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and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ethical value system, disciplinary discourse system, the mechanism of collaborative integration, and law and regulation system, to further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Key words: new era;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healthy development; further promotion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9)03-0064-07

■ 收稿日期:2019-01-15

■ 基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阶段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政策研究”(11ASH009);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河南省农村残疾家庭多维贫困与发展型减贫政策研究”(2018CSH022)。

■ 作者简介:于海利(1989— ),女,汉族,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区营造。

■ 引文格式:于海利,贺庆生.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内涵与推进路径[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19(3):64-70.

(文字编辑:徐朝科 责任校对:王香丽)

标签:;  ;  ;  ;  ;  ;  ;  ;  ;  ;  ;  ;  ;  ;  ;  ;  ;  

于海利: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内涵与推进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