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市场主体信用风险生成机理的博弈仿真研究

P2P网贷市场主体信用风险生成机理的博弈仿真研究

论文摘要

P2P网贷市场各主体产生的信用风险具有特定的生成演化机制。先采用博弈树对P2P网贷主体的信用风险生成演化进行理论分析,再基于"有限理性"的"最优反应动态"机制,建立P2P网贷过程的得益函数,对信用风险生成机理进行博弈仿真实验。研究表明,P2P网贷市场信用风险生成主体主要是借款人和P2P平台,生成大小与P2P平台年化收益率设定成正比,而与借款人通过网贷所得收益、借款人违约惩罚以及借款人长期守信所获奖励成反比。

论文目录

  • 一、P2P网贷信用风险生成演化:基于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理论分析
  • 二、P2P网贷信用风险生成演化博弈仿真分析设计
  •   (一)有限理性下P2P网贷主体行为活动规则设计
  •   (二)有限理性主体“预定策略”的组合配置
  •     1. 策略与反应策略假设。
  •     2. 策略解释。
  • 三、P2P网贷中借款人与投资人博弈的仿真分析
  •   (一)P2P网贷中Agent、活动规则以及得益函数的定义
  •     1. MATLAB仿真的Agent定义。
  •     2. P2P网贷中借款人与投资人得益函数的定义。
  •   (二)P2P网贷信用风险生成演化的博弈数值仿真实例分析
  •     1. 博弈仿真设定。
  •     2. 博弈仿真样本选取。
  •     3. 博弈仿真过程与结果。
  • 四、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谭中明,刘媛媛

    关键词: 网贷,信用风险,生成机理,博弈树,博弈仿真

    来源: 财会月刊 2019年22期

    年度: 2019

    分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基础科学

    专业: 数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贸易经济,金融,投资,市场研究与信息

    单位: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圈视角的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传导,动态评测与防控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6BGL049)

    分类号: F832.4;F724.6;F224.32

    DOI: 10.19641/j.cnki.42-1290/f.2019.22.017

    页码: 129-133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1362K

    下载量: 324

    相关论文文献

    • [1].女性借款人对降低网贷市场违约风险有积极效应吗?——来自“拍拍贷”的实证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网贷平台对本地借款人倾斜策略及其效果分析[J]. 消费经济 2020(04)
    • [3].杜绝“裸贷”,教育责无旁贷[J]. 雷锋 2017(02)
    • [4].农户视角的林权抵押贷款借款人风险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 2015(03)
    • [5].女大学生“裸条借贷”之法律担保效力分析[J]. 商业故事 2016(28)
    • [6].锐词·锐新闻[J]. 东西南北 2017(12)
    • [7].女大学生裸贷:如坠深渊的日子度日如年[J]. 分忧 2017(08)
    • [8].我国P2P网贷平台借款人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J]. 智富时代 2017(08)
    • [9].借条丢失,如何防止借款人赖账?[J]. 金桥 2016(06)
    • [10].借款人社会资本会降低其贷款违约概率吗——来自现金贷市场的证据[J]. 中国工业经济 2020(10)
    • [11].基于信息增益与多元逐步回归组合技术的网贷平台借款人违约风险影响因素辨识[J]. 财经理论研究 2020(04)
    • [12].借款人特征对网络借贷风险的影响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13].官司赢了也不能擅自处置查封物品[J]. 农村百事通 2011(21)
    • [14].名义借款人问题——客车按揭业务的风险防范重点[J]. 商用汽车 2009(03)
    • [15].地理距离、信息不对称与借款人违约风险[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6].借款人信息结构对投资人决策的影响[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7(09)
    • [17].有利网:用P2P的模式做流量的生意[J]. 中关村 2013(07)
    • [18].借款人死亡,银行贷款向谁追偿[J]. 中国农村金融 2019(21)
    • [19].为何持有借款人打的借条却被法院判为败诉[J].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8(07)
    • [20].借款人死亡后,谁来偿还借款?[J]. 妇女生活 2011(02)
    • [21].网贷平台风险分析[J]. 互联网天地 2017(08)
    • [22].软信息对网贷平台借款人的借款获得与违约风险的影响——来自“人人贷”的经验证据[J]. 中国流通经济 2018(03)
    • [23].银行鉴别“二套房” 锁定八类借款人[J]. 卓越理财 2010(04)
    • [24].民间借贷纠纷案中借款人自愿给付行为的性质界定[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09)
    • [25].防范借名贷款做到“六个要”[J]. 金融博览 2018(07)
    • [26].借款人未按协议履行分期还款义务应视为预期违约[J]. 商 2014(18)
    • [27].隐性约束与非正规金融市场融资——基于借款人选择的解释[J]. 南开经济研究 2010(02)
    • [28].信贷配给、借款人特征与信贷市场结构[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9(01)
    • [29].P2P场景中借款人违约成本的评价指标研究[J]. 中国市场 2016(20)
    • [30].借款人涉嫌诈骗,出借人如何维权?[J]. 分忧 2020(03)

    标签:;  ;  ;  ;  ;  

    P2P网贷市场主体信用风险生成机理的博弈仿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