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论文_钱桂芬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茴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茴香,挥发油,反式,茴香,精油,生物防治,热稳定性。

小茴香论文文献综述

钱桂芬[1](2019)在《中药制剂用小茴香粉碎方法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茴香含易挥发性成分、缺乏相应的脆性,在粉碎过程中粒度、含量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在粉碎环节通过调整粉碎方法、冷冻小茴香等方式可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本文来源于《江西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李晓微,郭文场,周淑荣[2](2019)在《北方地区小茴香标准化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我国北方地区小茴香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总结,详细介绍了小茴香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的各个环节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通过此标准化栽培,为小茴香种植者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特种经济动植物》期刊2019年12期)

关清[3](2019)在《小茴香粗盐包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用小茴香粗盐包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干预组予常规中西医结合药物加小茴香粗盐包每日1次,每次30min,观察期为7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茴香粗盐包能明显改善干预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且起效快。结论常规中西医结合药物加小茴香粗盐包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常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中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姜楠楠,陈小亮,董娜,王建清[4](2019)在《小茴香精油成分测定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小茴香中提取精油,通过GC-MS技术对小茴香精油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其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与4-烯丙基苯甲醚,绝对含量分别为96.7mg/mL和32.23mg/mL。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小茴香精油的主要成分在不同光照时长条件、不同pH值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光照与pH值变化没有引发新官能团生成和能量偏移,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研究小茴香精油及其主要成分对青霉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效果较好,其主要抑菌成分为反式茴香脑。(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11期)

邰佳,邹俊波,史亚军,张小飞,王瑜[5](2019)在《小茴香挥发油热稳定性研究及其抗氧化剂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小茴香挥发油成分热稳定性变化规律,并优选最佳抗氧化剂种类。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茴香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小茴香挥发油加热前后化学成分,筛选使挥发油成分变化最剧烈的加热温度及时间。另取7种不同抗氧化剂,于筛选的温度及时间下干预小茴香挥发油,优选对小茴香挥发油稳定性改善最明显的抗氧化剂种类。结果:本次实验共测得小茴香挥发油成分46个,热图结合特征成分变化率图结果显示加热温度为100℃且加热时间为8h时小茴香挥发油成分变化最剧烈,麝香草酚改善小茴香挥发油稳定性效果最佳。结论:小茴香挥发油成分受温度影响变化明显。抗氧化剂可有效抑制小茴香挥发油热氧化趋势,为挥发油氧化稳定性改善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张思超,安丽君,钟佩茹,云琦,冯果[6](2019)在《小茴香挥发油对小鼠胃排空和肠推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小茴香挥发油对在体小鼠胃肠运动及对家兔大鼠离体肠管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 1)小鼠在体实验:腹腔注射硫酸阿托品建立小鼠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模型,甲硫酸新斯的明腹腔注射建立小鼠胃排空和肠推进亢进模型,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法观察小茴香挥发油对正常小鼠及上述两种模型小鼠小肠推进率和胃排空率的变化。2)离体肠道平滑肌实验:使用PowerLab15T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观察小茴香挥发油对大鼠和家兔离体肠管运动的影响。[结果]小茴香挥发油不同浓度可以抑制正常小鼠的肠推进及甲硫酸新斯的明所致的肠推进亢进(P<0.05);但对甲硫酸阿托品所致的小鼠胃肠运动抑制模型作用不明显,小茴香挥发油对大鼠和家兔离体小肠运动的频率和张力有极显着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小茴香挥发油具有抑制小鼠胃肠动力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从而缓解胃肠道痉挛,为今后小茴香的制剂开发及临床用药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汪作元,李敏,杨静,柴欣,王跃飞[7](2019)在《小茴香中反式茴香脑的含量测定及其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的小茴香中反式茴香脑的含量测定方法,系统研究了小茴香药材(生品)及其粉末中反式茴香脑随放置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μm),以甲醇0.1%-甲酸水(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3 m L/min,柱温为40℃,样品箱温度5℃,进样量为2μL。按规定时间采集小茴香药材(生品)及其粉末在室温条件下放置不同时间的样本,分析系列样品中反式茴香脑的含量。[结果]小茴香中反式茴香脑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符合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的相关要求;小茴香药材(生品)与盐制品中反式茴香脑含量差异较大,合格率较低;盐制品在炮制过程中反式茴香脑含量略有变化。在室温条件下小茴香药材(生品)中反式茴香脑的含量在规定放置时间内基本稳定;药材粉碎后反式茴香脑含量随放置时间延长不断下降。[结论]本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重现性良好,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小茴香中反式茴香脑的含量测定及其变化规律研究。(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再兰甫古丽·吐尼牙孜[8](2019)在《小茴香挥发油的抗炎镇痛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茴香挥发油的抗炎镇痛作用,为临床的使用提供一些参考。方法使用小茴香挥发油对采用二甲苯导致小鼠耳廓肿胀这两种情况进行抗炎药效学实验。使用小茴香挥发油对采用醋酸导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情况进行镇痛药效学实验。结果小茴香挥发油能够有效的抑制肿胀效果和疼痛效果。结论小茴香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7期)

陈芳洁,刘波,王恺,王玥,李朴芳[9](2019)在《小茴香诱导列当种子萌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列当(Orobanche spp.)是一种一年生寄生杂草,属于列当科列当属,全世界大约有107种列当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亚洲西部地区、非洲东部和北部等地区;在我国约有23种列当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其中,对寄主植物危害严重的主要有向日葵列当、瓜列当、小列当、分枝列当。由于列当没有叶绿素,是需要从寄主植物根部获得水分和养分来完成自身生命周期,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列当对寄主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列当种子体积非常小,通常情况下都在200-400μm,其千粒重只有15-25mg,此外,列当种子可以通过水流、人蓄、风力、农具等方式传播。列当种子生命力顽强,在土壤中可以存活20年之久。由于列当种子较小,传播方式较多,存活年限较长,因此防除列当的工作仍是农业上的一大难题。目前,对列当的防除主要运用化学防除、人工除草、植物检疫、培育抗列当品种、利用捕获作物和诱捕作物的方法。2017年在我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产实践中发现玉米套种小茴香的生产状况。本项目组研究表明,玉米可以作为列当的诱捕作物。本研究旨在小茴香是否协同玉米能够诱导列当种子萌发,从而达到减少列当土壤种子库,减轻列当对寄主农作物的危害,为生产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和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小茴香在不同生长周期(2、3、6、7、9、11周)的植株根部、地上部以及根系分泌物的甲醇提取液对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种子和瓜列当(Orobanche aegyptiaca Pers.)种子的萌发刺激作用。结果表明:根、地上部和根系分泌物对列当种子的萌发刺激作用的高低顺序为根部>地上部>根系分泌物,最高可达92.7%;小茴香生长6周和11周对列当种子的萌发刺激作用较强,其发芽率最高分别为91.7%、87.9%;盆栽试验进一步表明,小茴香可以被瓜列当寄生,但不能被向日葵列当寄生。综上所述,小茴香能够诱导对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且不被向日葵列当寄生,因此小茴香可以作为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诱捕作物",从而达到防除列当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第九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9-19)

周娅[10](2019)在《不同时间点小茴香热敷腹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不同时间点小茴香热敷腹部促进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纳入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叁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护理方案,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分别于入院第1天和第3天开始小茴香热敷腹部干预,观察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结果:观察Ⅰ组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61.82±10.41)h,观察Ⅱ组为(63.07±9.59)小时,对照组(62.29±10.27)小时,叁组排气或排便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及对照组比较,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均缩短。结论早期进行小茴香热敷腹部可有效促进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9年09期)

小茴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我国北方地区小茴香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总结,详细介绍了小茴香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的各个环节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通过此标准化栽培,为小茴香种植者提供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茴香论文参考文献

[1].钱桂芬.中药制剂用小茴香粉碎方法改进[J].江西化工.2019

[2].李晓微,郭文场,周淑荣.北方地区小茴香标准化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9

[3].关清.小茴香粗盐包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

[4].姜楠楠,陈小亮,董娜,王建清.小茴香精油成分测定及性能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

[5].邰佳,邹俊波,史亚军,张小飞,王瑜.小茴香挥发油热稳定性研究及其抗氧化剂筛选[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6].张思超,安丽君,钟佩茹,云琦,冯果.小茴香挥发油对小鼠胃排空和肠推进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7].汪作元,李敏,杨静,柴欣,王跃飞.小茴香中反式茴香脑的含量测定及其变化规律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9

[8].再兰甫古丽·吐尼牙孜.小茴香挥发油的抗炎镇痛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9].陈芳洁,刘波,王恺,王玥,李朴芳.小茴香诱导列当种子萌发研究[C].中国第九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10].周娅.不同时间点小茴香热敷腹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J].四川中医.2019

论文知识图

小茴香小茴香-图216a 茴香小茴香-图46-1 小茴香小茴香-图543-2 小茴香横切面简图1....小茴香-图6-17 伪品 莳萝小茴香-图6-16 小茴香果实粉末图

标签:;  ;  ;  ;  ;  ;  ;  

小茴香论文_钱桂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