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氢巴马汀论文_刘文凤,吴宁,张瑞岭,李锦

导读:本文包含了四氢巴马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巴马,左旋,动力学,氯胺酮,液相,可卡因,活动性。

四氢巴马汀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凤,吴宁,张瑞岭,李锦[1](2019)在《左旋四氢巴马汀对精神兴奋剂诱导的小鼠高活动性和行为敏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对可卡因及甲基苯丙胺(去氧麻黄碱)所致小鼠高活动性和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活动实验检测小鼠的运动距离,研究l-THP对小鼠基础活动性及对可卡因或甲基苯丙胺诱发的小鼠高活动性的影响。采用反复间断给药方式建立行为敏化模型,分别在行为敏化的形成期和激发前进行干预,并检测小鼠的运动距离,研究l-THP对可卡因或甲基苯丙胺诱发的小鼠行为敏化形成和表达的影响。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THP在5 mg/kg(ig)剂量下小鼠的运动距离无显着差异,10 mg/kg组的运动距离为(26.7±14.8)m,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70.3±34.7)m(P<0.01);②给予l-THP(5、10 mg/kg,ig)后给予可卡因(10 mg/kg,ip),小鼠的运动距离分别为(161.6±42.0)m、(118.0±70.1)m,显着低于可卡因模型组(254.0±58.6)m(P<0.01);给予l-THP(5、10 mg/kg,ig)后给予甲基苯丙胺(1 mg/kg,ip),小鼠的运动距离分别为(212.0±79.1)m、(124.4±48.7)m,显着低于甲基苯丙胺模型组(354.2±210.2)m(P<0.05、P<0.01);③在行为敏化形成期连续7 d伴随可卡因(20 mg/kg,ip)给予l-THP(10 mg/kg,ip),显着抑制可卡因诱发的小鼠行为敏化的形成及戒断后的激发(P<0.05),l-THP(2.5、5 mg/kg,ig)有降低敏化形成程度及戒断后激发的趋势;在形成期连续8 d伴随甲基苯丙胺(1 mg/kg,ip)给予l-THP(2.5、5、10 mg/kg,ig)有降低甲基苯丙胺诱发小鼠行为敏化形成及戒断后激发的趋势;④行为敏化激发前单次给予l-THP(2.5、5、10 mg/kg,ig)可剂量依赖地抑制可卡因或甲基苯丙胺诱发的小鼠行为敏化的表达,给予l-THP 5、10 mg/kg后给予可卡因(10 mg/kg,ip)进行激发,小鼠的运动距离分别为(222.9±112.6)m和(173.0±73.8)m,显着低于可卡因模型组小鼠的运动距离(368.6±59.4)m(P<0.01);给予l-THP 5、10 mg/kg后给予甲基苯丙胺(0.5 mg/kg,ip)进行激发,小鼠的运动距离分别为(227.3±58.9)m和(138.0±50.6)m,显着低于甲基苯丙胺模型组(408.6±128.6)m(P<0.01)。结论 l-THP在不产生镇静作用的剂量下能抑制可卡因或甲基苯丙胺诱发的小鼠高活动性和行为敏化的表达,并具有降低行为敏化形成的趋势,提示l-THP具有减轻精神兴奋剂成瘾的形成、预防复吸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杜艳,王浩江,苏红亮,曹洁,王玉瑾[2](2018)在《l-四氢巴马汀对氯胺酮依赖大鼠海马GFAP及伏隔核ERK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l-四氢巴马汀(l-THP)对氯胺酮依赖大鼠条件位置偏爱(CPP)、海马CA1区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及伏隔核ERK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氯胺酮模型组(10 mg/kg)、l-THP低剂量(10 mg/kg)干预组、l-THP高剂量干预(20 mg/kg)组,每天大鼠给药及训练,建立条件位置偏爱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GFAP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伏隔核ERK磷酸化蛋白。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氯胺酮模型组大鼠在伴药箱时间明显增加(P<0.05),成功建立氯胺酮依赖大鼠条件位置偏爱模型。与模型组比较,l-THP高剂量干预组可明显减少大鼠在伴药箱中的时间(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氯胺酮模型组GFA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l-THP低剂量、高剂量干预组GFA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RK磷酸化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l-THP低剂量、高剂量干预组ERK磷酸化蛋白明显降低(P<0.05)。结论 l-THP拮抗氯胺酮依赖与伏隔核p-ERK蛋白表达有关,并且l-THP对氯胺酮依赖大鼠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l-THP对氯胺酮成瘾具有调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党永辉[3](2017)在《延胡索乙素(左旋四氢巴马汀)在镇痛与药物成瘾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资料汇编》期刊2017-06-22)

萧伟斌[4](2016)在《左旋四氢巴马汀体内外代谢处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左旋四氢巴马汀(levo-tetrahydropalmatine,l-THP),药品名罗通定,是我国科学家从延胡索属和千金藤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延胡索乙素左旋体,具有良好的中枢性镇痛、镇静和安定作用,作为镇痛药在我国已有近半个世纪的临床应用历史。近年来的研究发现,l-THP可有效抑制多种成瘾药物的成瘾依赖形成、维持和复吸,具有良好的治疗药物成瘾的临床应用前景。由于l-THP在我国批准进入临床应用的时间较早,早期的药代动力学、分布和排泄研究主要应用3H标记的dl-THP进行实验,缺乏非标记药物在动物和人体代谢处置的系统研究。已有的研究表明,l-THP在动物体内广泛代谢,主要的I相代谢产物是具有药理活性的单去甲基产物,但原药和活性产物的代谢处置性质以及体内暴露水平的相关性尚不清楚,且缺乏人体代谢的数据,为此,本课题的目的是研究l-THP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的大鼠血浆动力学、组织分布和排泄,鉴定l-THP在人体的主要代谢产物和消除途径,并比较大鼠和人的体外代谢性质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l-THP在人体的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模型(PBPK模型),模拟预测严重肝损伤患者等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和基于代谢酶的人体药-药相互作用风险,为了解l-THP发挥药理效应的物质基础、指导新适应证的临床研究和安全有效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和实验资料。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结果总结如下:1.应用LC-MS/MS技术,建立并全面验证了定量检测生物样品中l-THP及其6个去甲基代谢产物(2-DM、3-DM、9-DM、10-DM、2,3-DM和2,10-DM)的方法;在样品前处理中应用特异性酶水解,同时对上述代谢产物的葡糖醛酸结合物和硫酸结合物进行间接定量。方法灵敏、快速和可靠,可满足l-THP及其代谢产物的体内外代谢处置研究需求。2.大鼠灌胃给药l-THP(9 mg·kg-1)的血浆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原药的吸收迅速,消除半衰期为6.5 h,口服生物利用度为29.7%;血浆中主要检测到原药去甲基产物2-DM、3-DM和10-DM、及其去甲基产物的葡糖醛酸结合物,其中2-DM-Glu和10-DM分别是暴露水平最高的结合和游离产物,代谢产物的血浆消除较慢,且存在双峰现象。3.l-THP灌胃给药后在组织器官广泛分布,1 h时大部分组织的原药浓度达峰,分布浓度由高至低依次为:小肠>肝>睾丸>肾>肺>脑>心>脾>血;组织中的主要产物为2-DM、3-DM和10-DM及其葡糖醛酸结合物,分布规律与原药相似;l-THP及其去甲基产物易于透过血脑屏障,脑组织中可检测到较高浓度的3-DM和10-DM及少量的葡糖醛酸结合物;原药和去甲基产物与大鼠和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在78%~92%的范围内,与脑匀浆的蛋白结合率大于91%。4.大鼠口服l-THP后,仅有0.22%的原药经尿粪排泄;药物主要以产物形式经肾排泄,72 h的累积尿排泄率为28.5%,主要产物是去甲基的葡糖醛酸和硫酸结合物;72 h粪累积排泄率为6.12%,主要产物是游离形式的去甲基产物。5.在胆管插管大鼠上,l-THP及其产物48 h的胆汁累积排泄率为灌胃剂量的70.1%,药物主要以去甲基的葡糖醛酸和硫酸结合物形式排出,原型的累积排泄率小于0.05%;应用配对大鼠模型,确定l-THP去甲基代谢产物存在肠肝循环,主要产物的肠肝循环系数在30-66%之间,经胆汁排泄的产物可在肠道分解并再次吸收利用,这可能是产物药时曲线出现双峰和消除缓慢的原因之一。6.体外肝微粒体孵育实验结果表明,去甲基反应是l-THP在人和大鼠肝微粒体的主要I相代谢途径,主要产物是2-DM、3-DM和10-DM;同时采用底物消除法和产物生成法进行酶动力学研究,发现人肝微粒体中2-去甲基化反应的Km和Vmax值与原药消除的相当,提示2-去甲基化是l-THP在人肝微粒体的主要代谢途径;去甲基产物的肝微粒体消除则以II相葡糖醛酸结合为主。7.应用重组人源CYP同工酶和人肝微粒体的代谢表型研究表明,l-THP的I相去甲基代谢由CYP3A4、CYP2D6、CYP1A2、CYP2C9和CYP2C19多酶介导,其中CYP3A4是主要的同工酶,贡献率为54.0%,其次是CYP2D6,贡献率为11.3%;10-DM和3-DM主要由CYP3A4介导生成,2-DM仅由CYP2D6介导生成,临床需要关注CYP3A4和CYP2D6相关的药-药相互作用。8.应用LC/UV和UPLC-QTOF-MS/MS技术,研究了l-THP在人肝微粒体、血浆、尿和粪样品中的代谢产物,共检测鉴定到20个代谢产物,其中15个是首次鉴定的产物;I相代谢反应包括去甲基化、双去甲基化、叁去甲基化、单加氧、脱氢和二氢二醇化反应。II相代谢反应主要为去甲基产物的葡糖醛酸和硫酸结合反应。9.健康志愿者口服罗通定片(90 mg)后,考察了原药和代谢产物的血浆暴露水平和排泄途径,2-DM-Glu、10-DM-Sul和3-DM-Sul是血循环中主要的药物相关成分,暴露水平高于原药;l-THP及其产物的72 h累积尿和粪排泄率分别为38.0%和8.3%,其中原药总排泄率仅为0.7%;口服l-THP在人体的主要消除途径之一是去甲基化的葡糖醛酸和硫酸结合,随后结合产物经肾排泄。10.l-THP在人和大鼠的代谢处置存在一定的种属差异,人血浆中硫酸结合物的暴露水平较高,而大鼠血浆中主要以去甲基或葡糖醛酸结合物为主,未检测到硫酸结合物;药物口服后去甲基相关的产物在人体的累积尿排泄率显着高于大鼠。11.应用Gastro PlusTM的PBPK建模软件,成功建立并验证了l-THP在大鼠和健康人体的PBPK模型,将模型用于特殊人群药代行为和药物相互作用潜能的预测,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群相比,l-THP在严重肝损伤人群的代谢消除降低,血浆暴露显着增高;在CYP2D6超强代谢者,l-THP的代谢清除加快,血药浓度显着下降;l-THP与CYP同工酶强抑制剂酮康唑(CYP3A)或奎尼丁(CYP2D6)合用时,原药的AUC分别提高至单药组的2.78倍或1.57倍,临床应用时需要关注上述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改变以及基于CYP酶抑制的药-药相互作用。本论文有如下新发现或创新点:1.本研究建立了同时定量分析生物样品中l-THP原药、去甲基产物和结合物的LC-MS/MS方法;2.通过l-THP及其产物在大鼠的血浆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发现3-DM和10-DM是血浆和组织中暴露水平较高的活性产物,它们可能对原药药理作用有贡献,这一结果为认识l-THP药效学的分子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3.定性和定量分析l-THP在人血循环和排泄物中的产物发现,2-DM-Glu和10-DM-Sul是人血浆的主要成分,暴露水平高于原药;去甲基的葡糖醛酸和硫酸结合物经肾脏排泄,是l-THP在人体的主要消除途径之一;l-THP在人和大鼠的代谢处置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结果首次揭示了l-THP在人体的代谢清除特征;4.PBPK模型的模拟预测显示,严重肝损伤将显着影响l-THP的代谢清除;而在CYP2D6超强代谢人群中,原药的代谢加快,血浆AUC显着降低;与CYP3A和2D6的抑制剂合用,存在一定的药-药相互作用风险;预测结果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了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16-06-10)

黄兴振,龙翊婷,蒋伟哲,巫玲玲,谭珍媛[5](2014)在《左旋四氢巴马汀分散片的鉴别及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左旋四氢巴马汀分散片的含量。方法通过化学法和HPLC法定性鉴别左旋四氢巴马汀,并参照《中国药典》要求进行检查,采用HPLC测定左旋四氢巴马汀分散片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了左旋四氢巴马汀。HPLC法测定了3批样品中左旋四氢巴马汀,平均含量分别为98.26%、99.27%、99.88%。左旋四氢巴马汀0.2032~2.0320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1.77%。结论所用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左旋四氢巴马汀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14年03期)

于明明[6](2013)在《抗结肠癌活性药物Largazole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及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对嗜可卡因患者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抗结肠癌活性药物Largazole的LC/MS/MS分析方法及药动学研究Largazole是由佛罗里达大学Dr. Luesch实验室从佛罗里达的海洋蓝藻Smploca sp.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具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剂作用的十六元环肽内酯化合物。研究发现作为前药的Largazole可以在血浆中迅速水解释放Largazole的硫醇(Largazole Thiol),Largazole Thiol可以螯合组蛋白脱乙酰酶的活性部位的锌离子,从而发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抑制作用。Largazole对结肠癌细胞模型和小鼠的结肠肿瘤模型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Largazole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进行研究,初步阐述了Largazole的药动学模型及参数,为进一步开发研究抗肿瘤候选药物Largazole以及临床试验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和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一、Largazole Thiol在血浆样品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建立的血浆样品中的Largazole Thiol的处理方法以及LC/MS/MS的定量分析方法,并且根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生物样品分析规范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Largazole Thiol的血浆浓度在12.5ng/mL-400ng/mL的浓度范围内Largazole Thiol的吸收强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03x+0.0076,R2=0.9997。血浆中的最低定量限为12.5ng/mL;低、中、高浓度的质量控制的血浆样品的日内精密度在2.56%-12.08%,日间精密度为7.12%-9.77%之间;样品回收率为77%-87%;其基质效应稳定在72%-75%;血浆样品的稳定性考察显示Largazole Thiol在室温放置超过4h、冻融1次、冻融2次、冻融3次的情况下稳定,结果显示着各项考察均满足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生物样品分析规范的要求,表明该方法适用于Largazole Thiol在血浆样品中的含量测定。二、Largazole Thiol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研究通过超滤法测定Largazole Thiol的大鼠血浆以及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结果显示Largazole Thiol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为77.14%,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为90.13%叁、Largazole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1、大鼠通过静脉给药Largazole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数据采用非房室模型测定药动学参数,Largazole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为0.5hr。2、用Phoenix和NONMEM软件对Largazole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二房室模型能更好的拟合Largazole的药时曲线为最佳模型。并且该模型通过NONMEM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稳定性良好。二、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对嗜可卡因患者的临床药动学研究左旋四氢巴马汀是从中药延胡索提取分离得到的活性物质,已经作为镇痛药(颅痛定)在中国已经应用于临床实践长达40年。目前研究发现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具有很好抗药物成瘾作用,因为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可能成为治疗可卡因成瘾的候选药物。本文对左旋四氢巴马汀在志愿者体内的临床药动学以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为下一步的临床试验和优化用药方案提供数据。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一、左旋四氢巴马汀和可卡因在血浆样品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建立的血浆样品中的左旋四氢巴马汀和可卡因的处理方法以及UPLC-FLD的定量分析方法,并且根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生物样品分析规范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主要针对其专属性考察、标准曲线、最低定量限、日内精密度和准确度、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样品回收率、稳定性方面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着各项考察均满足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生物样品分析规范的要求,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在血浆样品中左旋四氢巴马汀和可卡因的含量测定。二、左旋四氢巴马汀和可卡因的临床药动学研究志愿者通过临床给药方案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数据采用非房室模型测定左旋四氢巴马汀和可卡因药动学参数。叁、左旋四氢巴马汀的临床安全性研究比较给药组和安慰剂组的志愿者吸食可卡因后的血压及心跳,初步评价左旋四氢巴马汀的临床用药安全性。结果显示给药组相对安慰剂组的志愿者的血压及心跳没有显着性的提高据符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12-01)

林力,刘建勋,张颖,李欣志,段昌令[7](2012)在《LC-MS/MS法同时测定犬血浆中四氢巴马汀、脱氢紫堇碱、小檗碱和巴马汀及其在元胡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同时检测Beagle犬血浆中四氢巴马汀、脱氢紫堇碱、小檗碱和巴马汀的分析方法,并应用有机溶剂沉淀法提取含药血浆中的成分,色谱采用C18反相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质谱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m/z)为:366.2/350.2(四氢巴马汀),356.2/191.2(脱氢紫堇碱),336.2/320.2(小檗碱)和352.2336.2(巴马汀)。测定血浆中四氢巴马汀、脱氢紫堇碱和小檗碱的线性范围均为0.0488-50μg·L~(-1),巴马汀为0.0488-100μg·L~(-1),这四种成分的定量下限均为0.0488μg·L~(-1),该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实验结果显示该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用于血浆中这四种生物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2-07-01)

林力,刘建勋,张颖,李欣志,段昌令[8](2012)在《LC-MS/MS法同时测定犬血浆中四氢巴马汀、脱氢紫堇碱、小檗碱和巴马汀及其在元胡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检测Beagle犬血浆中四氢巴马汀、脱氢紫堇碱、小檗碱和巴马汀的分析方法,并应用有机溶剂沉淀法提取含药血浆中的成分。方法:采用C18反相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质谱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结果:定量分析的离子对(m/z)为:366.2/350.2(四氢巴马汀)、356.2/191.2(脱氢紫堇碱)、336.2/320.2(小檗碱)和352.2/336.2(巴马汀)。测定血浆中四氢巴马汀、脱氢紫堇碱和小檗碱的线性范围均为0.0488~50μg.L-1,巴马汀为0.0488~100μg.L-1,这4种成分的定量下限均为0.0488μg.L-1,该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用于血浆中这4种生物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2年03期)

徐田,刘吉华,余伯阳[9](2011)在《微生物转化左旋四氢巴马汀产生左旋紫堇达明高产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紫堇达明为中药元胡中高效、微量活性成分,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 ATCC 13273)具有转化左旋四氢巴马汀产生左旋紫堇达明的生物转化活性。本研究采用紫外诱变法对原始菌株进行诱变处理,以期获得左旋紫堇达明高产突变菌株。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孢子浓度为107个/mL,照射距离为30 cm,照射时间为30 s为最佳诱变条件。筛选得到的突变株UV-056对底物的转化率达到62.58%,左旋紫堇达明转化产率达到33.12%,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了51.00%和67.63%。检测表明,突变株经连续传代后仍可保持较好的遗传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药物生物技术》期刊2011年04期)

马小亚,谭婷,武冬梅,王美纳,梁维薇[10](2011)在《左旋四氢巴马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凋亡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L-THP高、低剂量组(40、20 mg kg-1 d-1)。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1h再灌注6、24、48 h时进行神经行为缺陷评分,并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缺血皮质区的神经元凋亡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6 h即出现神经元凋亡和Caspase-3的表达,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至24 h达高峰,48 h逐渐减少。Caspase-3蛋白表达与神经元凋亡的时相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L-THP均能不同程度的减少在各时相的TUNEL阳性神经元数量(P<0.05),减低Caspase-3蛋白表达(P<0.01),降低神经行为评分(P<0.05)。结论 L-THP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期刊2011年04期)

四氢巴马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l-四氢巴马汀(l-THP)对氯胺酮依赖大鼠条件位置偏爱(CPP)、海马CA1区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及伏隔核ERK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氯胺酮模型组(10 mg/kg)、l-THP低剂量(10 mg/kg)干预组、l-THP高剂量干预(20 mg/kg)组,每天大鼠给药及训练,建立条件位置偏爱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GFAP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伏隔核ERK磷酸化蛋白。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氯胺酮模型组大鼠在伴药箱时间明显增加(P<0.05),成功建立氯胺酮依赖大鼠条件位置偏爱模型。与模型组比较,l-THP高剂量干预组可明显减少大鼠在伴药箱中的时间(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氯胺酮模型组GFA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l-THP低剂量、高剂量干预组GFA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RK磷酸化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l-THP低剂量、高剂量干预组ERK磷酸化蛋白明显降低(P<0.05)。结论 l-THP拮抗氯胺酮依赖与伏隔核p-ERK蛋白表达有关,并且l-THP对氯胺酮依赖大鼠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l-THP对氯胺酮成瘾具有调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氢巴马汀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文凤,吴宁,张瑞岭,李锦.左旋四氢巴马汀对精神兴奋剂诱导的小鼠高活动性和行为敏化的影响[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9

[2].杜艳,王浩江,苏红亮,曹洁,王玉瑾.l-四氢巴马汀对氯胺酮依赖大鼠海马GFAP及伏隔核ERK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8

[3].党永辉.延胡索乙素(左旋四氢巴马汀)在镇痛与药物成瘾中的作用[C].2017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资料汇编.2017

[4].萧伟斌.左旋四氢巴马汀体内外代谢处置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

[5].黄兴振,龙翊婷,蒋伟哲,巫玲玲,谭珍媛.左旋四氢巴马汀分散片的鉴别及含量测定[J].华西药学杂志.2014

[6].于明明.抗结肠癌活性药物Largazole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及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对嗜可卡因患者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7].林力,刘建勋,张颖,李欣志,段昌令.LC-MS/MS法同时测定犬血浆中四氢巴马汀、脱氢紫堇碱、小檗碱和巴马汀及其在元胡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应用[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

[8].林力,刘建勋,张颖,李欣志,段昌令.LC-MS/MS法同时测定犬血浆中四氢巴马汀、脱氢紫堇碱、小檗碱和巴马汀及其在元胡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

[9].徐田,刘吉华,余伯阳.微生物转化左旋四氢巴马汀产生左旋紫堇达明高产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J].药物生物技术.2011

[10].马小亚,谭婷,武冬梅,王美纳,梁维薇.左旋四氢巴马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1

论文知识图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苯丙胺大鼠行为...四氢巴马汀结构示意图大鼠经灌胃给药四氢巴马汀对映...苄基四氢巴马汀对豚鼠乳头状肌...四氢巴马汀一级、二级质谱图中国药物化学研究

标签:;  ;  ;  ;  ;  ;  ;  

四氢巴马汀论文_刘文凤,吴宁,张瑞岭,李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