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压板结构论文_余永波,晏冬秀

导读:本文包含了层压板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层压板,复合材料,损伤,耐水,结构,参数,曲率。

层压板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余永波,晏冬秀[1](2018)在《典型双曲率变厚度层压板结构自动铺带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典型双曲率、变厚度层压板和大开口压板结构自动铺带工艺研究,选取4米双曲率加筋壁板蒙皮和大开口试验件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双曲率结构自动铺带工艺可行性、变厚度自动铺带工艺可行性、不同丢层比铺带工艺等方面研究。通过对比铺带程序编程方法,优化铺贴工艺参数,从铺带间隙控制效果、铺贴效率等方面对铺贴质量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研究认为采用150mm幅宽预浸料可以实现4米双曲率壁板蒙皮和典型大开口结构的自动铺带铺贴,并给出了编程方法和最佳工艺参数建议。(本文来源于《纤维复合材料》期刊2018年03期)

郭孝欢,孙法亮,范洪波[2](2015)在《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低速冲击损伤仿真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由于铺层多且走向各异,难以确定损伤规律的问题,论文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低速冲击损伤数值仿真模型,开展了实验件低速冲击试验。试验表明,层压板结构存在明显的对冲击的敏感性,损伤形态为典型的"8"字形,损伤以分层破坏为主并且是一个由被冲击材料背面向冲击接触面发展的过程,上述规律可用应力波理论解释。同时,试验证明论文所开发的低速冲击损伤数值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对损伤进行预判。(本文来源于《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期刊2015年05期)

王强,赵海超,赵明[3](2013)在《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静强度设计的工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平面应力状态复合材料对称均衡层压板结构静强度工程算法的研究,探讨了复合材料结构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初始的铺层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教练机》期刊2013年01期)

刘春秘,张素香,郑维龙[4](2012)在《层压板和蜂窝结构粘接缺陷的超声C扫描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用某超声C扫描检测设备检测碳纤维环氧层压板、碳环氧板纸蜂窝粘接结构、铝板铝蜂窝粘接结构叁种材料粘接缺陷的试验结果。试验用的试块带有4,10,16mm叁种尺寸的人工缺陷,用于模拟各种脱粘缺陷。采用喷水探头透射法,用5MHz超声检测层压板,用1MHz超声检测蜂窝结构,都得到了人工缺陷的清晰准确的C扫描图。对于厚度为135mm的纸蜂窝结构,因超声衰减太大,尚不能检测。(本文来源于《无损检测》期刊2012年05期)

张文福,王戈,程海涛,林利民,邱亚新[5](2012)在《组坯结构对竹束单板层压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竹束单板层压板为研究对象,分析组坯结构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和连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组坯层数相同的条件下,随着铺装方向的增多,层压板顺纹的各项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采用多向铺装方式的板材的耐水性能低于单一铺装方向的性能,但板材的连接性能得到了提高。因此,实际应用中,在保证竹束单板层合板力学性能达到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可以增h层合板组坯方向,改善其连接性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王一飞[6](2012)在《复合材料层压板和加筋结构的低速冲击响应与损伤参数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材料结构在飞行器服役和维护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低速冲击的威胁,造成材料和结构多种形式的损伤,给飞行器结构完整性和飞行安全带来隐患。研究复合材料及其典型加筋结构在低速冲击下的响应特点、损伤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不仅从损伤阻抗研究的角度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损伤容限设计也具有工程意义。本文针对复合材料标准冲击试样,用落锤试验手段研究了叁种不同铺层层压板的低速冲击特性。分析了冲击响应接触力和能量的基本特性及变化规律,发现冲击能量相对于层压板阻抗水平的不同会导致接触力-时间曲线形状的差异。从冲击总能量、吸收能量和损伤耗散能量的角度阐释了能量和接触力与层压板分层损伤、凹坑变形的关系。对最大接触力和峰值接触力的含义进行了明确,阐释了最大接触力是表征层压板损伤阻抗性能的一个门槛值。同时,基于商用软件ABAQUS进行了冲击过程动态有限元模拟。采用HASHIN准则和等效线性损伤演化模拟冲击载荷下的渐进失效。层间加入COHESIVE元,并以基于牵引-分离行为的损伤演化准则模拟分层损伤的产生和发展。计算得到的冲击响应各参数和损伤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标准试样研究的基础上,使用便携式落锤冲击设备以一系列能量对加筋结构的两个部位进行了冲击试验。得到了加筋板的包括接触力、能量、速度、挠度的冲击响应参数和包括凹坑深度、损伤面积的损伤参数。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不同冲击能量下接触力曲线的固有特征和变化趋势,并给出了合理解释。揭示了凹坑深度、损伤面积与冲击能量的对应关系,讨论了加筋结构在冲击下的主要损伤形式和损伤部位。比较了端部冲击与中间部位冲击,加筋结构与标准试样冲击之间冲击响应参数与损伤参数的异同。使用有限元方法对加筋结构的冲击试验进行了模拟,并讨论了其冲击响应各参数和损伤参数的固有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计算冲击响应结果和主要损伤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对有限元与试验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讨论。(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2-02-01)

吴平,万建平,甘武奎[7](2011)在《某型号教练机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件修补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型号教练机复合材料垂尾的修理,开展了某型号教练机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件的修补工艺研究。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修补角度、修补补片材料、修补用胶粘剂和补片类型等。同时,自主研发了具有知识产权的专用修补工具-斜面磨轮。该修补工艺已形成企标"复合材料挖补修理工艺规范"。采用该企标对某型号教练机复合材料垂尾翼盒和方向舵进行了修理,修理后的方向舵已装机。(本文来源于《教练机》期刊2011年03期)

柴红普[8](2011)在《复合材料层压板典型结构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减少飞机结构的重量是飞机设计师一直追求的目标。减少飞机结构的质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大量采用复合材料结构和先进轻合金结构,二是采用新技术(例如:结构优化设计等)的方法来降低重量。优化设计一般来说是针对具体的工程问题来建立其优化模型,同时采用比较有效的寻优方法,通过迭代的方式获得既满足约束条件又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的策略。本文建立了翼盒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模型初始设计的质量、最大位移、最大应变以及第一阶屈曲模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上下翼面为优化对象和以上下翼面和所有梁腹板为优化对象的两个优化设计模型,目标函数为结构重量,并且考虑了翼盒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有关的制造要求,利用工程软件OptiStruct对复合材料翼面进行优化。整个翼面设计优化过程包括叁个阶段:自由尺寸优化、层组尺寸优化和层迭次序优化。在优化的每一个阶段分析了优化后的质量、最大位移、最大应变、第一阶屈曲模态的变化情况,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叁个阶段的优化,在满足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叁种约束的要求下,而且在施加了制造约束的前提下,明显减轻了翼面结构的质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本文进行了复合材料C型截面梁腹板的厚度优化研究,以整个梁腹板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两个区域、四个区域和十四个区域,同时进行尺寸优化求出每个区域的最优厚度,以降低孔周围以及梁腹板根部的应变集中,优化结果表明,在将最大应变减低到许用应变的范围之内的前提下,合理地划分较多的区域,则需要加强的质量较低。(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1-01-01)

万胜,刘立柱,王凤春,李子帙,翁凌[9](2010)在《不同结构含氮酚醛/环氧阻燃玻璃布层压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不同结构含氮酚醛/环氧阻燃树脂合成及其阻燃玻璃布层压板的制备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的含氮酚醛树脂用量对层压板性能的影响,特别是阻燃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不同结构含氮酚醛树脂的加入量为树脂体系40%时,其氧指数为33%,离火后有焰燃烧时间为4.5s,弯曲强度为425MPa,击穿电压为38kV。该层压板的综合性能优于单一结构的含氮酚醛/环氧玻璃布层压板。(本文来源于《绝缘材料》期刊2010年06期)

范海涛[10](2009)在《基于概率的飞机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设计许用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飞机结构设计思想中,设计许用值通常被用来判断结构是否安全。由于复合材料性能具有分散性大、对冲击损伤敏感等特点,因此,根据传统的确定性方法得到的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许用值或因方法保守而增加了多余的结构重量,或因依据不够完备而增加了设计风险并带来安全隐患。实际上,结构设计许用值并不是保证结构安全的唯一要素。在确定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许用值时,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本文以结构安全要素的概率化和结构完整性的保证为原则,通过概率的方法将飞机结构的冲击损伤、材料性能等要素的分散性量化,以一个固定的流程计算复合材料飞机结构的设计许用值,抛弃了“设计许用值是一个确定的门槛值”思想,提出了将设计许用值作为结构安全程度的一个衡量因素,而非结构安全与否的确定性判据的思想。当然,结构设计许用值首先应保证设计出来的结构能够满足结构完整性要求。为了证明本文思想及方法的合理性,文中以零裕度结构的结构完整性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证了静强度完整性和损伤容限完整性的丧失概率,并根据其失效概率,最终给出相对合理的设计许用值确定方法。最后,文中以典型受压加筋层压板蒙皮结构为例,计算了该典型件的结构设计许用值,并通过结构完整性考核,确定了其适用的结构设计许用值。文中还进一步通过概率方法,探讨了提高设计许用值的途径。(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9-01-01)

层压板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由于铺层多且走向各异,难以确定损伤规律的问题,论文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低速冲击损伤数值仿真模型,开展了实验件低速冲击试验。试验表明,层压板结构存在明显的对冲击的敏感性,损伤形态为典型的"8"字形,损伤以分层破坏为主并且是一个由被冲击材料背面向冲击接触面发展的过程,上述规律可用应力波理论解释。同时,试验证明论文所开发的低速冲击损伤数值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对损伤进行预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层压板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余永波,晏冬秀.典型双曲率变厚度层压板结构自动铺带工艺研究[J].纤维复合材料.2018

[2].郭孝欢,孙法亮,范洪波.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低速冲击损伤仿真的分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5

[3].王强,赵海超,赵明.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静强度设计的工程方法[J].教练机.2013

[4].刘春秘,张素香,郑维龙.层压板和蜂窝结构粘接缺陷的超声C扫描检测[J].无损检测.2012

[5].张文福,王戈,程海涛,林利民,邱亚新.组坯结构对竹束单板层压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

[6].王一飞.复合材料层压板和加筋结构的低速冲击响应与损伤参数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7].吴平,万建平,甘武奎.某型号教练机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件修补工艺的研究[J].教练机.2011

[8].柴红普.复合材料层压板典型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9].万胜,刘立柱,王凤春,李子帙,翁凌.不同结构含氮酚醛/环氧阻燃玻璃布层压板的研究[J].绝缘材料.2010

[10].范海涛.基于概率的飞机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设计许用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论文知识图

层压板结构件层压板结构蒙皮应力云图层压板结构蒙皮位移云图层压板结构件蒙皮铺层图层压板的结构与坐标转换图层压板结构示意图

标签:;  ;  ;  ;  ;  ;  ;  

层压板结构论文_余永波,晏冬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