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_4 分子的稳定性

O_4 分子的稳定性

一、O_4分子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学珍[1](2021)在《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化学合成的ACE抑制剂,如赖诺普利、卡托普利等由于其副作用使其应用受限,从海洋食源生物中筛选ACE抑制肽成为众学者研究的热点。ACE抑制肽在酶解活性肽组分中存在含量相对较少、分离纯化步骤繁琐等问题,且有关抑制肽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裙带菜为研究对象,基于“蛋白改性-亲和介质制备-生物亲和纯化”的思路,运用超声预处理改性裙带菜蛋白,采用磁性金属有机骨架(Magnet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固定化ACE构建亲和介质,亲和分离获得新颖ACE抑制肽,研究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以解决亲和材料制备复杂、使用前仍需活化等问题。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超滤、凝胶过滤柱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等对裙带菜蛋白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高抑制ACE活性组分,经质谱仪鉴定其氨基酸序列为:Tyr-Lys-Tyr-Tyr(YKYY),IC50=71.88±1.43μM,经检索为已报道的抑制肽。实验纯化步骤相对较少,用于酶解的菠萝蛋白酶更安全、经济。(2)运用超声预处理对蛋白进行改性,改性蛋白酶解后产物具有更高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和ACE抑制率:在超声功率200 W、超声时间15 min、超声工作间歇比1:2(s/s)的条件下,裙带菜蛋白(4.0mg·m L-1)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由41.2±2.0%提高至88.1±2.1%,DH由9.2±0.2%提高至15.6±0.3%,肽含量由13.6±0.2%提高至19.5±0.2%。运用紫外、红外、荧光光谱等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可诱导裙带菜蛋白结构由α-螺旋转向β-折叠,蛋白结构变得松弛,酶解产物中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增加;同时,显着提高了蛋白的溶解度、乳化活性、表面疏水性等性质。(3)采用磁性MOF材料(Fe3O4@ZIF-90)吸附-交联猪肺ACE,最佳固定化条件为:蛋白浓度为10.0 mg·m L-1,固定化pH值为8.0,温度为45℃,时间为2.0 h,Fe3O4@ZIF-90-ACE活力可达0.028±0.006 U·g-1。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8.3,最适温度为45℃,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ACE增强了对温度的抵抗力,提高了酶的最适温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ACE具有较好的热、pH和储存稳定性,重复使用6次后的相对酶活保留率为54.05%,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光电子能谱等方法从结合能、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成键等方面探讨了Fe3O4@ZIF-90分离、固定化ACE机理,结果表明Zn2+可与ACE中的咪唑基(His)、硫醇基(Trp)和吲哚基(Cys)等配位结合亲和分离猪肺ACE,ACE通过物理吸附和共价结合固定在Fe3O4@ZIF-90上。(4)采用Fe3O4@ZIF-90-ACE磁性亲和分离结合RP-HPLC从裙带菜蛋白酶解液中分离纯化获得具有较高抑制ACE活性组分,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鉴定为未报道的ACE抑制肽:Lys-Asn-Phe-Leu(KNFL),IC50=225.87±2.7μM。与传统分离纯化方法相比,亲和纯化时间短,过程简化,亲和介质Fe3O4@ZIF-90-ACE的制备无需活化,且固定化粗提ACE具备成本低、稳定性高、可操作性强的优点。(5)运用初始速率法、等温滴定量热法、紫外、荧光、圆二色谱和分子对接等方法,解析抑制肽KNFL与ACE的作用机理。抑制肽KNFL对ACE的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模式;KNFL与ACE多位点结合,且结合为自发的放热反应;二者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模式为熵、焓双驱动模式,KNFL可与ACE的活性中心和非活性中心发生氢键相互作用,使ACE分子直径增加;KNFL对ACE产生荧光猝灭效果,影响ACE的Trp-、Tyr-残基周围的微环境;使ACE的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向β-折叠结构转变,引起肽链重排,导致ACE空间构象发生变化,ACE活性下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对接复合物进行稳定性考察,通过根均方偏差、均方根涨落和回旋半径的分析结果表明对接复合物在模拟条件下是稳定的,最终建立KNFL与ACE相互作用模型,KNFL与ACE通过多步的诱导契合和构象选择形成相对稳定的复合物。

姜蒙蒙[2](2021)在《具有对五氯硝基苯富集和检测功能的表面印迹分子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氯硝基苯(PCNB)是一种有机氯类杀菌剂,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PCNB对环境的危害及其产生的安全性问题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欧盟和美国均已出台了禁用或限制使用的规范和措施。我国虽然没有禁止PCNB的使用,但也高度重视其的使用和监测,2019年中国农业部第199号公告将PCNB纳入限用类农药。但作为有机氯类农药,PCNB自本身具有毒性高、稳定性强、不易降解等特点,在土壤中仍有较高残留。常用于检测PCNB的方法是色谱法,具有准确、灵敏的优势,但是存在前处理过程繁琐、仪器成本高、操作复杂、无法现场检测等的缺点。为简化前处理过程克服前处理方法的繁琐劣势,本论文基于分子印迹技术,利用沉淀聚合法以四水合氯化亚铁和六水合氯化铁为铁源,以PCNB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MAA)、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腈为致孔剂,设计并制备了磁基表面印迹聚合物MIP@Fe3O4。通过TEM、MPMS、XRD、FTIR等结构表征证明MIP@Fe3O4及其中间物合成成功,粒度大小均匀,具有良好磁分离效果;通过性能表征证明MIP@Fe3O4在30 min内可达到吸附平衡,饱和吸附浓度为60 mg/L,其吸附容量为63.44 mg/g,且具有良好的专一性、选择吸附性、循环利用性及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富集效果,可被作为样品前处理材料而被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富集提取。现阶段农药残留检测主要以色谱法为主,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等,缺乏现场环境下快捷、高效、廉价的检测手段,本论文利用Stober法制备核壳有色硅纳米粒子(CS-C.I-SiO2),即以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有机活性橙染料(C.I.-橙染料)作为显色剂,3-氨丙基三甲基氧基硅烷(3-APTMS),KH-570为硅烷修饰试剂制备CS-C.I-SiO2,以五氯硝基苯为模板分子,结合分子印迹技术制备MIP@SiO2表面印迹聚合物。通过SEM、FTIR等结构表征证明MIP@SiO2及其中间物合成成功,且粒度大小均一、分散良好;通过性能表征证明MIP@SiO2可在20 min完成对PCNB的有效特异性吸附,吸附饱和浓度为60 mg/L,吸附容量为51.5 mg/g,同时具有良好的专一性、循环利用性和稳定性。通过实际样品加标实验检测证明,MIP@SiO2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L,当PCNB的浓度在0-1.00mg/L时,其回收率在85.00-104.00%之间。因此表明MIP@SiO2可作为检测材料而被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过程中。

任翔[3](2021)在《Fe、Ni掺杂的ZnAl2O4催化还原NO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NO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分子之一,选择催化还原技术(SCR)是去除NOx的有效手段,其主要机理是还原剂NH3或碳氢化合物(HC)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催化还原为N2、H2O等。其中尖晶石型氧化物可作为良好的HC-SCR的催化剂,尤其是ZnAl2O4,拥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催化性。过渡金属掺杂后将提高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但催化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Fe、Ni掺杂的ZnAl2O4的催化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Fe、Ni掺杂的ZnAl2O4模型,主要研究了(100)面上NO、H2O、CH4、C2H4等分子的吸附性能。并通过分子共吸附、分子动力学、过渡态理论等对其催化机理、催化剂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在Fe掺杂ZnAl2O4(100)表面上,CH4和C2H4都不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碳氢化合物分子与尖晶石催化剂表面尤其是金属位点并不产生相互作用,这与常规SCR反应有所不同。Ni掺杂ZnAl2O4上甲烷与乙烯的吸附性更小,电荷转移量也很少,表明它们的吸附并不是反应的第一步。O2较容易在Fe掺杂的ZnAl2O4(100)表面形成化学键,最强吸附能有-2.23 eV;而Ni掺杂的ZnAl2O4(100)上的吸附能要小一些,一般不到-1 eV。O2双端均与基底金属原子成键的吸附能要更强。H2O在Fe/ZnAl2O4上会产生化学吸附,最强吸附位点是Zn位点。在Ni/ZnAl2O4上作用更强,在Ni掺杂的表面会产生超强的化学吸附,吸附能可达-9eV左右,这可能会影响并占据催化活性位点,发生中毒反应。通过对整个反应的结构计算,发现CH4为还原剂时,Fe/ZnAl2O4与整个反应分子的反应焓为-7 eV左右。负值代表放热,表明热力学上此反应可以发生。以C2H4为还原剂时,反应焓只有一半为-3.45 eV。Ni/ZnAl2O4的CH4-SCR反应焓也为-7.25 eV左右,但C2H4-SCR的反应焓可达-14.32 eV。显示了Fe掺杂的锌铝尖晶石更适合CH4为还原剂反应,而Ni掺杂的基底更适合以C2H4为还原剂。O2与NO共吸附时可以吸收NO的电子,使之更容易氧化。在靠近N端时可以直接和NO生成类硝酸盐结构。裂解成O原子状态同样可以将NO氧化为NO2-或NO3-。这种类硝酸盐结构后续会氧化碳氢化合物,逐渐分解为N2,H2O等产物。CH4在Fe/ZnAl2O4(100)面上难以吸附,也难以分裂脱氢。但O原子的存在可以大大降低其脱氢的势垒,提升CH3在表面的吸附能力,活化甲烷分子可以使之更容易与类硝酸盐发生后续反应。本文探讨了CH4和C2H4在Fe、Ni掺杂的锌铝尖晶石上催化还原NO的过程,了解了反应分子与表面的相互作用,发现了碳氢化合物与NH3为还原剂的不同机理,并探索了O2对反应的促进作用。对理解碳氢化合物在尖晶石上的催化还原过程有着一定指导意义。

李静[4](2020)在《高性能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相比液态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电池由于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而成为非常有发展潜力的电池体系。固态电解质作为固态电池的关键组分,其中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由于可以实现有机和无机的优势互补而成为比较有前途的电解质体系之一。在复合电解质中,界面的设计和优化对电解质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另外,除了复合电解质内部的界面,固态电池正极内部的界面也尤为重要,甚至已成为限制固态电池性能的瓶颈,而目前基于固态正极内部锂离子传输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制备高效、稳定的固态电池正极和相应的高性能全固态电池,是固态电池研究的另一重要方向。本论文研究了几种不同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探究了其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了改善硫化物电解质锂磷硫(β-Li3PS4)的加工性能和空气稳定性,通过控制它与有机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二者间的界面化学反应构建了有机-无机共价偶联的界面。采用简单的液相浇铸的加工方式制备了具有化学共价偶联界面的复合电解质,该复合电解质可以直接涂在电极上进行原位热聚合以保证电解质/电极界面的良好接触。与纯Li3PS4电解质相比,其具有更好的空气稳定性和对金属锂更低的界面阻抗及过电势,并且在室温下表现出近5 V的电化学窗口和高达1.8×10-4 S cm-1的离子电导率,该值略高于纯β-Li3PS4的离子电导率。在有机多孔分子笼晶体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进行主客体结构设计并进一步与锂盐复合的方式制备得到一种新型的固态电解质,它由阳离子大胺笼子骨架和高氯酸根ClO4-反离子组成。由于分子笼上带正电的-NH2+-能够与LiClO4盐中的ClO4-阴离子相互作用,该分子笼能够将添加的LiClO4盐完全解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自由锂离子。通过这种设计方法,首次制备出基于新型分子笼的未添加任何电解液、塑晶或小分子的纯固态电解质,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高达0.7的锂离子迁移数,在25℃和60℃的离子导电率分别为5.13×10-5 S cm-1和1.2×10-4 S cm-1。为了改善固态电池正极内部的锂离子传输网络、构建良好的电极/电解质内部界面,结合分子笼电解质的一系列优点-良好的离子电导、三维的骨架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溶解性,将该分子笼电解质通过传统的液相混浆方法在正极内部构建连续均匀的离子传导通路。其作为离子导电添加剂应用于磷酸铁锂(LFP)全固态锂电池在固态正极中添加的质量百分数为20 wt%,远低于普通固态正极中无机固态电解质或聚合物电解质的添加量。通过一系列表征方法直观地呈现了固态正极内部的形貌,并结合正极内部离子和电子传导机理对电池的性能进行了优化,该固态电池在室温下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的充放电倍率下放电比容量约为147 m Ah g-1,在0.5 C的充放电倍率下经过3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到90%。为了进一步提升分子笼电解质颗粒间的离子传导和改善它的加工性能,将其与聚环氧乙烷(PEO)有机电解质复合,制备了基于PEO和分子笼的复合电解质。由于分子笼良好的溶解性使它可以在PEO电解质前驱体溶液中均匀分散,因此可通过原位析出的方式获得形貌均匀的电解质薄膜;另外,具有离子拆分能力的分子笼能增大该体系中的自由锂离子浓度、提高复合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锂离子迁移数;得到的复合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达6.1×10-5 S cm-1,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化学窗口分别高达0.66和5.5 V。此外,该复合电解质与LFP正极和锂负极组成的固态电池在70℃时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正极面密度为3 mg cm-2的电池在0.1 C的充放电倍率下放电容量超过150 m Ah g-1。

孙琦[5](2020)在《恶二唑与四唑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能材料在军事领域的广泛使用促使其不断发展创新,制备具有更高爆轰性能、更低感度、更好化学与热安定性的新型含能化合物是含能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含能材料由传统CHON型含能化合物到高氮含能化合物的转变使氮杂环化合物(如:恶二唑,三唑,四唑等)受到广泛的关注。现代新型含能材料的设计不仅考虑分子的组成,也注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对含能化合物性能的影响,即更加注重探索含能化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本论文以具有高密度、高氧含量的恶二唑与具有高氮含量、高生成焓的四唑为研究对象,对这两个含能单元进行不同的含能基团官能化以及不同的分子结构组装,设计并合成出系列新型恶二唑与四唑基含能化合物,分析并探讨分子与晶体结构对含能化合物的物化与含能性质的影响。本论文包括含能有机化合物与含能金属配合物两大类,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四环恶二唑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以联氨[-NH-NH-],偶氮[-N=N-]和氧化偶氮[-N=N(O)-]为含能官能桥,合成制备出14个四环恶二唑化合物,结构由多种表征方法和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分子间的大量氢键作用使化合物表现出优良的热稳定性(204-322℃)。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爆轰性能与机械感度,肼盐表现出优良整体性能,爆速为9043 m·s-1,爆压为35.0GPa,撞击感度大于40 J,摩擦感度大于360 N。以环与环直接连接的方式将四个恶二唑环组装,合成出13个硝氨基官能化的四环恶二唑含能化合物,结构通过多种表征方法和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离子盐的形成使母体化合物的热分解温度由84℃提高到187-303℃。从N-NO2的键长和键解离能,氢键的形成,分子表面静电势和弱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热稳定性提高的原因。羟胺盐表现出优良的整体性能,爆速为9030 m·s-1,爆压为36.0 GPa,撞击感度为12 J,爆压为180 N,分解温度为187℃,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2.叠氮四唑羟胺离子盐及其羟胺加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以叠氮四唑与不同当量的羟胺反应分别得到羟胺离子盐与羟胺加合物,结构由单晶X射线衍射确认。羟胺分子的引入使离子盐2D氢键结构转变为加合物3D氢键结构,提高热稳定,降低感度。研究了化合物的弱相互作用以及羟胺分子在结构中起到的作用。羟胺加合物爆速为9307 m·s-1,爆压为32.5 GPa,撞击感度为10 J,摩擦感度为140 N。3.二硝胺亚甲基桥联的呋咱四唑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以二硝胺亚甲基[-N(NO2)-CH2-N(NO2)-]为含能官能桥,合成出3个呋咱含能化合物,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结构。二硝胺亚甲基呋咱四唑呈现独特的U型分子结构与3D立体层状晶体排布,使其表现出良好的机械感度。同时,该化合物在所有与它具有类似结构的化合物中具有最好的爆轰性能,爆速为9043 m·s-1,爆压为35.6 GPa,优于RDX。4.碱金属呋咱配合物绿色起爆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以碱金属(钠,钾,铷,铯)离子与多氮多氧的呋咱含能配体(DBMF2-)配位得到4个金属配合物,经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认分子结构。DBMF2-呈现不同的U型和N型结构,通过量子计算分析其能量变化以及不同构型下的电子云密度对配位环境的影响。钠和钾配合物的爆速分别为8212 m·s-1和8227 m·s-1,撞击感度分别为4 J和2 J,优于叠氮化铅。同时这两个配合物对环境的影响远小于叠氮化铅,可被用作绿色起爆药。5.银四唑配合物正氧平衡起爆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以银离子,单环四唑配体与富氧阴离子配位得到5个金属配合物,结构由单晶X射线衍射确认。从单晶结构的角度对这些配合物的晶胞堆积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四唑配体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这些金属配合物具有高密度(3.12-3.60 g·cm-3)与优异的热稳定性(251-348℃)。这些配合物的撞击感度为1-5 J,摩擦感度为2-50 N,属于起爆药,利用爆炸(起爆)实验比较这几个配合物起爆性能的区别。利用三种氧平衡方法(理论计算,爆炸方程与燃烧实验)确认由银离子,5-硝基四唑配体和硝酸根与高氯酸根配位的两个配合物呈现出正氧平衡。

陈小华[6](2020)在《磷掺杂有序介孔氧化铝载钯催化剂在甲烷氧化反应中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气作为清洁燃料正逐步成为我国主体能源之一,然而开发利用过程中低浓度甲烷排放却加剧了温室效应。催化燃烧技术是实现低浓度甲烷减排的有效方式,其关键在于高效催化剂的设计与研发。贵金属催化剂尤其是氧化铝负载钯催化剂(Pd/Al2O3)对甲烷催化燃烧具有优异的低温活性。但催化剂中钯粒子塔曼温度低、表面能高,在反应过程尤其高温下易发生迁移、聚集烧结,导致催化剂稳定性不佳;且钯基催化剂易与水汽作用而中毒失活。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需开发出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本文针对Pd/Al2O3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利用磷外层多电子特征以及有序介孔氧化铝(OMA)高比表面积、有序孔道结构、孔尺寸可调等优点,合成结构性能优异的磷掺杂有序介孔氧化铝(P-OMA),制备出对甲烷氧化高效稳定的催化剂。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异丙醇铝为铝源、P123为模板剂、磷酸为磷源、盐酸为酸度调节剂、醋酸为界面保护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P-OMA。考察P-OMA的热稳定性,并研究P-OMA载钯催化剂中钯物种的分散度,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及对CO和CO2的吸附性能,探究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因素。(2)在上述基础上,以磷酸二氢铵为磷源,探索简易合成P-OMA的方法。考察不同温度热处理及磷掺杂量对P-OMA织构性能和表面酸性的影响。探讨载体表面酸性、催化剂活性相的分布及氧化还原性能、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等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研究催化剂的抗水和抗烧结性能。(3)以不同磷源为前驱体,将超声波作用于溶胶-凝胶体系合成P-OMA。研究其所制备的载钯催化剂结构性能的共性和差异。阐明催化剂微结构、性能与催化活性间的构效关系。(4)在上述基础上,合成磷与不同族金属元素(La,Ba或Zr)共掺杂的OMA,研究以其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在甲烷氧化反应中的性能,揭示磷与金属元素的协同作用影响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本质原因。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OMA相比,P-OMA其γ-Al2O3晶相形成温度以及γ-Al2O3→α-Al2O3的相变温度均提高,孔道结构更有序,抗烧结能力更强;与Pd/OMA相比,Pd/P-OMA中钯粒子分散度更高,其对CO具有更强的吸附性能;且Pd/P-OMA表面碱性更弱,有利于产物CO2的脱附。这些因素均使得Pd/P-OMA对甲烷氧化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2)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法,简易合成出棒状形貌的P-OMA。其表面酸性强于OMA,以其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中Pd2+/Pd0原子比高于Pd/OMA。催化剂Pd/ADP-OMA-6-1000(ADP表示(NH4)H2PO4为磷源,6表示磷掺杂量6wt.%,1000为载体焙烧温度。)表观活化能Ea(84 k J mol-1)更低,其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这是由于其载体表面酸性及催化剂中活性相Pd O/Pd0比例(Pd2+/Pd0原子比为2.4)更适宜,其Pd O相更易被还原,更有利于催化剂上甲烷的解离吸附与活化。该催化剂经H2还原活化后,在321℃可实现对CH4的完全转化;在50 h等温反应过程呈现良好的稳定性。(3)由于P-OH在高温下转化形成P=O基团,其在水气氛中因水化作用生成P-OH,抑制了水分子在活性位的吸附,使得Pd/ADP-OMA催化剂与Pd/OMA相比表现出更强的抗水性能。(4)采用超声辅助溶胶凝胶法,利用超声空化作用可促进铝盐的水解,显着缩短合成OMA的时间,得到簇状形貌的P-OMA。不同磷前驱体合成的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其性能有明显差异。催化剂Pd/ADP-OMA和Pd/OP-OMA(OP表示H3PO3为磷源)对甲烷氧化转化频率(TOF)更高、活性更好,完全转化温度(T99)明显低于Pd/OMA。这是由于Pd/ADP-OMA和Pd/OP-OMA具有更强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其氧物种和羟基更易被还原,氧移动能力更强,促进了Pd O与载体之间的氧交换能力以及反应中间体CO向产物的转化能力。(5)磷与金属(Ba、La或Zr)共掺杂OMA制备的催化剂中,磷与金属的协同作用降低了Pd O晶格的畸变程度,削弱了Pd-O键的强度,使Pd O相更易被还原;同时增加了暴露在台阶位的活性原子数目,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垒;提高了催化剂的氧移动能力。这些因素使其与Pd/ADP-OMA相比具有更好的低温活性和抗水性能。其中,Pd/ADP-La-OMA催化剂具有更优异的催化性能,其经60 h等温活化和甲烷还原后,可在305℃将CH4完全转化。该催化剂遵循M-v K反应机理,催化剂表面CH4的解离为速控步骤。

孙伯禄[7](2020)在《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化学传感技术受到了药学及医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在癌症标志物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方面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该技术在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分析领域却鲜有研究报道。本论文聚焦于电化学传感技术在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领域的研究,以裸玻碳电极为基础电极,以功能改性石墨烯基碳材料后获得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金纳米粒子/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AuNPs/MrGO)、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PAGD)、多孔石墨烯(PG)、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功能化氮掺杂石墨烯(ZIF-8@N-Gr)为电极基础修饰材料,借助功能改性材料所具有的高生物相容性、高导电性以及大比表面积等性能,进一步通过条件优化以构建的传感器实现目标分析物的快速、灵敏、专属性检测。本论文首先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作用构建了用于三种抑郁症标志物——皮质醇(Cor)、热休克蛋白70(HSP70)、载脂蛋白A4(Apo-A4)灵敏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其次构建了中药党参中党参炔苷(Lob)、黄芪红芪中毛蕊异黄酮(CYS)灵敏测定的电化学传感器,并进一步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技术评价了四种中药活性单体:儿茶素(Catechin)、山奈酚(Kaempferol)、芹菜素(Apigenin)、柚皮素(Naringenin)以及当归水提取物和它所含单体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的开展,一方面为临床抑郁症的早期预警、筛查和客观诊断提供了有效的评价手段和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为复杂体系中中药活性组分的直接、快速检测及活性评价提供了高选择、高灵敏、便捷高效的方法。具体研究包括两大部分(研究思路见图1):图1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思路图第一部分:基于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的三种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研究抑郁症具有发病率、复发率和自杀率高的特点,目前诊断主要依靠量表评分,迫切需要更精准的诊断方法。皮质醇(Cor)是应激刺激诱发抑郁症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HSP70)作为应激刺激时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至血液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它与长期应激所致的抑郁症关系密切;载脂蛋白A-Ⅳ(Apo-A4)是应激刺激诱发抑郁症的动物模型血和尿样品中发现的与抑郁症匹配率较高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它们均痕量存在于血、尿、唾液等生物样本中,依靠目前传统的ELISA、免疫印迹等方法,难以满足它们灵敏、快速的检测。为了实现这三种抑郁症标志物更为灵敏、便捷、准确的测定,本研究构建了四种传感器:1)基于AuNPs/MrGO的皮质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2)基于PAGD的高稳定人休克蛋白70电化学免疫传感器;3)基于PG的高灵敏人休克蛋白70电化学免疫传感器;4)基于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功能化氮掺杂石墨烯(ZIF-8@N-Gr)的全血样品中人物载脂蛋白A-Ⅳ(Apo-A4)高选择性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高性能材料的应用既有效增加了电极表面靶标分子的固载量,又为电极转导信号的双重放大提供了条件,为三种标志物高灵敏、高选择性的便捷分析提供了保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金纳米粒子/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皮质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利用制备的AuNPs/MrGO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GCE)构建了用于Cor检测的竞争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玻碳电极经AuNPs/MrGO复合材料修饰后,一方面因氧化石墨烯的磁功能化,表现出更大的比表面积,另一方面因金纳米粒子的修饰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得Cor在电极表面的负载量显着增加,加之AuNPs/MrGO的高导电性,因此构建的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从而实现了人血浆样品中Cor的灵敏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该传感器对Cor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1000 ng/mL,检出限(S/N=3)为0.05 ng/mL。该传感器也表现出良好的精密度、较好的稳定性,为抑郁症标志物—Cor的灵敏快速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便捷的分析手段。2.构建基于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热休克蛋白70的检测由于制备的PAGD具有丰富的极性基团,能够为生物大分子的共价键合提供活性位点,可牢固地将HSP70固载到电极表面,且能最大限度地释放HSP70的结合位点,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基于此,本研究利用超声裂解和诱导聚合制备的性能优越的PAGD用于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灵敏分析的竞争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PAGD较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导电性及生物相容性使得构建的呈现出较佳的分析性能。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免疫传感器在0.0976-100ng/mL的范围内对HSP70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05 ng/mL。将其用于人血浆样品中痕量HSP70分析时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良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3.一种新型多孔石墨烯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抑郁症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的早期筛查为了进一步提高HSP70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简化传感器的制备步骤,本研究以导电性能优越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PG为电极修饰材料,借助PG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空穴结构所具有的强吸附作用将HSP70固定在电极表面,构建了 HSP70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高导电性的PG显着增加了电极表面电子的传输效率,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实现了人血浆样品中痕量HSP70的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该传感器对HSP70在0.0448-100 ng/m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02 ng/mL。与同等实验条件下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基于PAGD的HSP70免疫传感器相比,该方法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为临床抑郁症标志物—HSP70的检测开拓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检测技术。4.用于抑郁症标志物—人载脂蛋白A4(Apo-A4)高灵敏分析的新技术研究利用高性能材料开发直接、快速、超灵敏检测全尿或全血样品中疾病标志物的电化学传感器成为当前传感器研究邻域的一大新挑战。石墨烯经氮掺杂获得的氮掺杂石墨烯(N-Gr)具有更优的导电性和催化活性,而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8)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基于此,本研究将N-Gr和ZIF-8进行复合得到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和结构优化的ZIF-8@N-Gr复合材料,并作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抑郁症标志物—Apo-A4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ZIF-8@N-Gr的应用,既增加了 Apo-A4的负载位点,又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而Apo-A4单克隆抗体的选用则保证了免疫传感器的高选择性。将构建的传感器用于100%全血样品中Apo-A4的检测时,在1.47× 10-10 g/mL-3.00× 10-7 g/mL的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8.33×10-11 g/mL。该研究为临床100%全血样品中痕量Apo-A4的高选择、高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分析技术。总体来说,构建的这四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能够实现三种抑郁症标志物的快速、灵敏分析。然而抑郁症作为一种多因素导致的、难以早期预警和诊断的慢性疾病,往往需要多生物指标结合临床症状和检查来实现其确诊。因此,期望构建多指标同时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抑郁症的早期预警、筛查和客观诊断。第二部分:基于电化学传感器的几种中药组分分析、评价研究目前,用于中药活性组分分析的方法多依赖于色谱和质谱技术,然而它们分析速度慢、通量低、多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等特点,限制了其在在线、实时检测方面的应用。电化学传感技术因其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适于复杂样品中痕量活性组分的直接、实时检测等,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评价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研究分别利用制备的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MrGO)、多孔石墨烯(PG)及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构建了中药党参、黄芪、红芪中指标性成分分析,及四种结构相似黄酮类化合物、当归水提物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1.基于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党参炔苷的直接电化学分析由于党参炔苷在弱酸性条件下,其炔基易受电化学催化发生迈耶-舒斯特重排反应,进而发生电子转移产生电信号。基于此,本研究将制备的MrGO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了党参炔苷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与GCE相比,MrGO的应用明显增强了党参炔苷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响应。在优化的条件下,党参炔苷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4.3×10-8 mol/L。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党参炔苷检测时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长期稳定性和高选择性。将该方法用于党参药材提取物中党参炔苷测定时,其回收率保持在95.38%-104.66%的范围内。2.用于毛蕊异黄酮痕量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毛蕊异黄酮(CYS)3’位羟基受自身结构影响具有较高的活性,在电化学作用下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直接修饰有多孔石墨烯的玻碳电极(PG@GCE)则对CYS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催化作用,使得CYS在PG@GCE表面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响应。因此,本研究优选制备的结构优化的PG,构建了复杂体系中CYS痕量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灵敏度较高的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CYS分析显示,在浓度1.76×10-7 mol/L~4.4×10-5 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5.78×10-8 mol/L(S/N=3)。将该传感器用于中药黄芪、红芪的提取物及血浆样品中CYS分析时呈现良好的分析性能,为中药黄芪和红芪中指标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及生物样品中CYS的痕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分析手段。3.基于功能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蛋白质的损伤如何快速的实现中药组分的活性评价是近年来众多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而利用生物分子受到作用体系中某些变化因素的刺激后,生物分子的活性或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电化学检测信号发生变化,由此可间接地实现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基于此,本研究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固定在功能化石墨烯(PDDA-G)修饰的玻碳电极上,构建了用于蛋白质氧化损伤和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由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受羟自由基(·OH)损伤后就会发生变性,致使其在钴的多吡啶(Co(bpy)33+)探针溶液中检测时,电化学信号就会减小,而黄酮类化合物则能有效抑制·OH对蛋白质的损伤。因此,构建的传感器可用于·OH对BSA的诱导损伤,及四种黄酮类化合物抑制·OH对BSA损伤的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研究,结果四种结构相似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大小依次为:儿茶素>山奈酚>芹菜素>柚皮素,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该研究为结构相似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提供了一种快捷、灵敏的手段。4.基于DNA/NA-PDDA-G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阿魏酸及当归水提物抗氧化活性为了拓宽活性评价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并将其用于中药水提取物及单一组分抗氧化活性的比较。本研究将DNA固定在Nafion-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上,构建了用于DNA氧化损伤监测,及当归水提物和其单一组分阿魏酸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由于DNA受羟自由基(·OH)损伤后就会造成DNA链的损伤、断裂等,致使其在六氨合钌(Ru(NH3)63+)探针溶液中检测时,电化学信号就会增强,而当归水提物和阿魏酸则能有效抑制·OH对DNA的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当归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阿魏酸单体,这是由于当归水提物中的其他成分对阿魏酸的抗氧化活性起到了协同作用。本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不仅可以用于DNA损伤的监测,而且可以用于抗氧化剂活性大小的评价,也为中药复杂提取物中的其他组分是否影响单一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方法。可见,针对活性组分的特点,选用适宜的电极修饰材料构建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实现中药组分的定量分析和活性评价。是否可以通过优化传感器的制备和分析策略,以及应用近年来不断涌现出的性能更加优异的材料用于更为复杂的体系中中药组分直接、快速定量分析和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开发成为本研究后期所重点关注的焦点。

张悦[8](2020)在《磁性聚乙烯亚胺基SERS基底的制备及在灵敏性、特异性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由于操作简单、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生物等检测领域。理想的SERS传感器需要具备优秀的灵敏度、稳定性,以及选择性、特异性。作为传感器,灵敏度的考察一直是关键因素。而对于稳定性,目前存在的SERS基底的情况不容乐观,这是由于贵金属纳米粒子本身的易氧化和团聚。选择性和特异性则是对SERS传感器性能的又一大挑战。这要求传感器能尽量排除实际样品中各种干扰,实现对目标样品的检测。这三点正是SERS基底构建的关键。因此,本工作致力于构建高灵敏度、稳定性、特异性的SERS基底。在此,我们选择聚乙烯亚胺(PEI)改性磁性材料来改善SERS基底的稳定性、灵敏度。PEI改性磁性材料常用作吸附剂,可以用于富集分析物,增加检测灵敏度。另一方面,借此固载贵金属纳米粒子,减少因纳米粒子的团聚而引起的SERS性能下降。对于如何提高SERS传感器的特异性,考虑联用分子印迹技术。通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特殊型腔特异性捕获目标分子,从而提升SERS检测的特异性。基于此,本文就灵敏度、稳定性与特异性性能提升,开展了两方面工作。(1)使用简单的两次自组装方法制备出磁性PEI基SERS基底。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Fe3O4 NPs)上组装的Ag纳米颗粒(AgNPs)通过磁响应帮助形成更多的SERS热点,这有助于制得的Fe3O4@PEI@Ag直接水相检测且具备高灵敏度(湿状态下EF=4.0×106)。在检测四环素(TC)过程中,PEI不仅充当磁性SERS基底组装的中间层,还可以通过与TC的相互作用,促使TC靠近SERS热点区域。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表征计算得出TC的B,C,D环和PEI之间的结合比为1:4。仿真研究还证实了多种TC-PEI相互作用模式(氢,σ-π,阳离子-π)。Fe3O4@PEI@Ag传感器也显示出很高的稳定性(93天后信号下降<5%)。Fe3O4@PEI@Ag SERS传感器可以对分析物进行实时灵敏检测。(2)基于前部分工作,引入分子印迹技术提升基底的特异性。先前的工作中,发现磁性PEI基材料具备非常好的吸附能力,可以直接借此制备磁性核壳结构MIP。将PEI直接交联得到Fe3O4@MIP,减少了单体引发聚合和洗去单体的步骤,简化制备工艺。另一方面,PEI的强吸附能力与亲水性有助于更好的印迹和重结合模板分子。通过磁富集、PEI强吸附的双重富集能力以及分子印迹的特异性吸附,实现对香草扁桃酸(VMA)的特异性灵敏性SERS检测。该检测方法在湿态下的线性定量范围为10-6至50×10-6 mol/L,满足在尿液样品中的测定。动态吸附性能考察发现,磁性PEI材料具有强吸附性能,平衡吸附量达42.72 μmol·a-1,且吸附选择性良好。使用相同方法制备亚甲基蓝(MB)印迹聚合物,亦可用于SERS检测。

李玲[9](2019)在《新型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的设计、合成及表征》文中认为有机中性自由基是一种处于亚稳态的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含有一个或者多个未成键的电子。由于有机中性自由基具有较高反应活性和不稳定性,容易生成二聚体或者与氧气反应,所以其稳定性研究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有机中性自由基一般可以通过共轭效应或者空间位阻效应提升自由基单电子的稳定性,形成稳定自由基。目前已有大量稳定有机中性自由基被报道,如三苯甲基自由基及其衍生物、多环芳烃双自由基、氮氧自由基、苯氧自由基等。有机中性自由基具有很多独特性质,例如准可逆氧化还原特性、强近红外特征吸收、磁性及优异的电学性能,潜在可应用于光电器件、有机铁磁材料等领域。因此设计及合成稳定有机自由基材料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研究内容在于通过分子聚集作用及共轭效应提升有机中性自由基稳定性,探究自由基的稳定机理及电学性能。以三苯胺为骨架,在苯环对位引入酚羟基,分别以强吸电子基团和给电子基团作为母核,设计了D-A-D型和D-π-D型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并采用低成本、简单易行的两步法合成路线。同时,系统研究了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的来源及稳定机理,研究表明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主要来源于苯氧基自由基。共轭酚胺自由基在固态时,自由电子在整个分子骨架可离域形成醌式或芳香化无机酸式共振结构,聚集作用及共轭效应使自由基得以稳定存在。共轭酚胺自由基在溶液中,由于分子可相对自由旋转,自由基信号弱。基于以上实验,我们提出聚集诱导自由基效应(Aggregation-induced radical,AIR)来解释分子在固态时自由基信号增强。变温ESR测试及理论计算表明共轭酚胺自由基具有单线态电子基态,因单线态与三线态之间的能量差较小,单线态易热激发至三线态。电导率及单空穴迁移率测试表明自由基分子相比其相应的甲氧基前驱体具有较高的电荷传输性能。理论计算表明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分子平面性增强,导致更好的电子离域,利于提升导电性。值得一提的是,部分D-π-D型及D-A-D型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材料的HOMO能级与氧化铟锡(ITO)较为匹配。溶解性测试表明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材料是极佳的醇溶性材料。因此,本论文报道的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材料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在可溶液加工的光电器件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赵亚囡[10](2019)在《碳纳米复合材料传感界面的构建以及对生物活性分子电分析研究》文中指出生物活性小分子作为生命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在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传统的分析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广泛的分析对象,复杂的目标体系以及更加快捷准确的分析结果等需求。特别是针对活性氧/活性氮(ROS/RNS)类活性小分子,由于其本身的活泼性,具有信号不容易捕捉的特点,针对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和尿酸(UA)生物小分子其检测信号容易相互干扰等特点。随着纳米材料的发展,电化学传感分析技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纳米技术进行电极表面工程处理,可以构建更加灵敏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的多功能电分析传感界面,实现快速检测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多组分同时测定。因此,本文合成并设计了多种功能纳米材料协同作用的纳米敏感传感界面,构建了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特异性催化的电化学生物活性分子检测平台,实现了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检测,并深入探讨了其催化机理。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三维石墨烯气凝胶(3DGA),通过电沉积纳米金粒子(AuNPs)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实现氧化还原蛋白细胞色素c(Cyt c)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的直接电子转移用于H2O2检测。AuNPs均匀的分布在3DGA的三维多孔结构中,AuNPs可吸附固定Cyt c,多孔结构为Cyt c提供了良好生物兼容性的微环境,这两种具有良好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协同作用实现了Cyt c在电化学中直接电子转移。研究结果表明,该3DGA-AuNPs/Cyt c/GCE对H2O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其对H2O2的检测灵敏度为351.57μA·mM-1·cm-2,检测限为1.1μM,检测线性范围为10-740μM。Cyt c与电极之间直接的电子传输说明3DGA-AuNPs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可以为蛋白建立理想的接触界面,暴露其电活性中心,改善蛋白质与电极之间快速的直接电子传递。(2)基于氧化还原蛋白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蛋白质易受环境的影响使所制备传感器的稳定性下降。本研究合成特异性催化纳米仿生酶超小Fe3O4纳米粒子包覆于3DG(Fe3O4/3DG)构建了一种非酶H2O2传感器。纳米Fe3O4颗粒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的功能,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可以合成超小尺寸的Fe3O4纳米颗粒,其尺寸为5-7 nm。3DG可以负载Fe3O4纳米粒子防止团聚沉淀,增加稳定性,同时增加电子速率,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通过TEM表征超小Fe3O4纳米粒子均匀的分散在3DG的表面网状结构中。Fe3O4/3DG@GCE传感器对H2O2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其检测灵敏度为274.15μA·mM-1·cm-2,其检测限为0.78μM,线性检测范围为0.8-334.4μM。该Fe3O4/3DG@GCE传感器结构设计合理,展现出较低的检测限,以及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通过控制细胞数量和刺激药物剂量,Fe3O4/3DG纳米复合物显示出良好的原位检测活细胞释放活性氧H2O2的能力。(3)采用水热合成法和高温煅烧法制备由聚多巴胺(PDA)调控合成的N掺杂碳纳米管(CTNs)修饰Fe3O4(N-CNT/Fe3O4)的复合纳米材料。N掺杂有助于提高了碳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PDA可以在CNTs表面氧化自聚合,从而改善了CNTs水分散性,同时PDA独特的分子结构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和含氮基团能促进Fe3O4均匀地沉积在CTNs表面。高温煅烧之后的PDA层有效的调节了石墨碳结构。通过XPS分析元素化学态存在形式发现了高温煅烧可以有效地将吡啶氮和石墨氮掺杂材料到石墨结构中。研究发现在煅烧之前,其复合材料PDA-CNT/Fe3O4经过磷酸盐浸泡之后,可防止在煅烧过程中出现烧结现象。实验结果证明,经过浸泡,煅烧过程之后得到的N-CNT/Fe3O4纳米复合材料对H2O2检测灵敏度有很大的提高,其检测灵敏度为316.27μA·mM-1·cm-2,检测限为0.304μM,线性检测范围为0.006-2.057 mM。此研究工作在材料的表面改性方面具有很广泛的适用性。(4)本研究构建了细胞生长的石墨烯纸基自支撑传感电极及其对H2O2和NO的双功能信号快速实时检测平台。通过模板法制备石墨烯纸基(rGP)电极,然后通过两步电沉积得到具有电催化活性的AuPt/PANI/rGP传感界面。该AuPt/PANI/rGP自支撑传感电极对H2O2和NO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并且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该AuPt/PANI/rGP对H2O2检测线性范围为10-930μM和1.13-5.63 mM,对应灵敏度分别是392.22μA·mM-1·cm-2和155.81μA·mM-1·cm-2,检测限为0.675μM。AuPt/PANI/rGP电极对NO检测线性范围为0.36-437.2μM,灵敏度为112.00μA·mM-1·cm-2,检测限为65.7 nM。等离子体表面改性之后,由于石墨烯碳材料和AuPt纳米粒子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在其上能够粘附生长并且状态良好。这种细胞原位生长监测,能够与活细胞密切接触,缩短了活性分子与电极之间的扩散距离,更加灵敏及时的实时监测细胞分泌H2O2和NO,提高了传感电极的精确性。(5)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和煅烧法合成表面有一层碳包覆的二硫化钼纳米管(MoS2 NTs)。MoS2 NTs修饰电极可以实现AA、DA和UA的多组分同时测定。本研究内容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首次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计算氢电极(CHE)模型对AA、DA、UA的电氧化机理进行研究。SEM和TEM表征我们所合成的MoS2 NTs是由超薄MoS2纳米片结构组成。MoS2 NTs@GCE可以实现AA、DA、UA氧化峰电位有效分离,实现对这三种物质的同时检测。通过CV表征确定三中分子在MoS2 NTs表面催化氧化是两电子-两质子参与转移的过程。采用CHE模型,通过理论计算每步失电子-质子后的据布斯自由能的变化,确定了三种分子在MoS2 NTs表面氧化的难易程度为从难到易为UA>DA>AA,对应的氧化电位从高到低的顺序为UA>DA>AA。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MoS2 NTs@GCE传感器对AA、DA、UA单独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8-1200μM,0.3-70μM,5-950μM,检测限分别为0.44μM,0.13μM,0.83μM。AA、DA、UA的同时检测线性范围分别是1-400μM,0.5-40μM,5-535μM,检测限分别为0.39μM,0.11μM,1.5μM。并且该传感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在实际尿液样本检测中,电化学方法和HPLC方法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表现出良好的回收率。

二、O_4分子的稳定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_4分子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1.2.1 ACE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1.2.2 ACE在血压调节系统中的作用
    1.3 ACE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1.3.1 海洋来源的ACE抑制肽
        1.3.2 ACE抑制肽的制备
        1.3.3 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
        1.3.4 ACE抑制肽的构效关系
        1.3.5 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1.4 裙带菜的研究进展
        1.4.1 裙带菜的主要化学成分
        1.4.2 裙带菜的药理作用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1.5.1 目的与意义
        1.5.2 主要内容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裙带菜蛋白的提取
        2.3.2 裙带菜蛋白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2.3.3 蛋白酶的筛选
        2.3.4 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
        2.3.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ACE抑制肽
        2.3.6 高活性组分的结构鉴定
        2.3.7 ACE抑制肽的分子对接
        2.3.8 检测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及马尿酸的标准曲线
        2.4.2 裙带菜蛋白的提取及酶解蛋白酶的筛选
        2.4.3 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
        2.4.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2.4.5 结构鉴定分析
        2.4.6 分子对接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声预处理改性裙带菜蛋白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裙带菜蛋白的超声预处理
        3.3.2 水解度(DH)的测定方法
        3.3.3 多肽含量的测定方法
        3.3.4 浊度和粒径的测定方法
        3.3.5 裙带菜蛋白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3.3.6 裙带菜蛋白的光谱分析
        3.3.7 裙带菜蛋白的功能特性的研究
        3.3.8 氨基酸组成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裙带菜蛋白的超声预处理
        3.4.2 裙带菜蛋白浊度的测定和粒径分布
        3.4.3 裙带菜蛋白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3.4.4 裙带菜蛋白的光谱分析
        3.4.5 裙带菜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
        3.4.6 氨基酸组成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亲和介质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Fe_3O_4@ZIF-90 的制备
        4.3.2 猪肺ACE的提取
        4.3.3 Fe_3O_4@ZIF-90 固定化 ACE条件优化
        4.3.4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性质研究
        4.3.5 Fe_3O_4@ZIF-90 及固定化ACE的表征
        4.3.6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机理研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Fe_3O_4@ZIF-90-ACE的制备工艺研究
        4.4.2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性质研究
        4.4.3 Fe_3O_4@ZIF-90-ACE的稳定性研究
        4.4.4 Fe_3O_4@ZIF-90 及固定化ACE的表征
        4.4.5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机理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亲和介质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超滤法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5.3.2 Fe_3O_4@ZIF-90-ACE亲和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5.3.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5.3.4 ACE抑制肽的结构鉴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超滤法分离
        5.4.2 磁性亲和分离
        5.4.3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
        5.4.4 MALDI-TOF/TOF MS分析
        5.4.5 ACE抑制肽KNFL的构效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CE抑制肽的抑制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ACE抑制肽的抑制类型研究
        6.3.2 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
        6.3.3 ITC法测定ACE抑制肽与ACE结合的热力学参数
        6.3.4 紫外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6.3.5 荧光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6.3.6 圆二色谱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6.3.7 分子对接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6.3.8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6.4 结果与讨论
        6.4.1 ACE抑制肽的抑制类型分析
        6.4.2 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
        6.4.3 ACE抑制肽与ACE结合的热力学分析
        6.4.4 紫外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6.4.5 荧光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6.4.6 圆二色谱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6.4.7 分子对接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6.4.8 分子动力学模拟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6.4.9 ACE抑制肽KNFL与 ACE相互作用模型的建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具有对五氯硝基苯富集和检测功能的表面印迹分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农药
        1.1 农药分类
        1.2 农药的危害
        1.3 五氯硝基苯简介
        1.4 农药的提取及其检测
        1.4.1 农残检测的前处理方法
        1.4.2 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2 分子印迹
        2.1 分子印迹技术原理
        2.2 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
        2.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2.4 分子印迹载体
        2.5 信号分子
        2.5.1 量子点
        2.5.2 碳点
        2.5.3 花菁类染料
        2.5.4 氟硼荧光染料化合物
        2.5.5 有机活性染料
        2.6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3.1 研究意义
        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五氯硝基苯分子印迹富集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2.1 序言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Fe_3O_4-NPs的制备
        2.3.2 H_2N-SiO_2@Fe_3O_4的制备
        2.3.3 MIP@Fe_3O_4的制备及优化
        2.3.4 PCNB检测
        2.3.5 MIP@Fe_3O_4等产物的结构表征
        2.3.6 MIP@Fe_3O_4等产物的性质研究方法
        2.3.7 实际样品吸附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MIP@Fe_3O_4的制备优化
        2.4.2 磁性纳米材料的结构表征结果
        2.4.3 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及PCNB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2.4.4 MIP@Fe_3O_4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
        2.4.5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核壳有色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五氯硝基苯的检测
    3.1 序论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3.3 实验部分
        3.3.1 载体的制备和优化
        3.3.2 PCNB分子印迹的制备和优化
        3.3.3 PCNB的检测
        3.3.4 结构表征方法
        3.3.5 MIP@SiO_2等合成物的性质检测
        3.3.6 实际样品检测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CS-C.I-SiO_2和MIP@SiO_2制备过程优化结果
        3.4.2 MIP@SiO_2的结构表征结果
        3.4.3 PCNB的检测及标准曲线的制备结果
        3.4.4 性能检测结果
        3.4.5 实际样品加标检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3)Fe、Ni掺杂的ZnAl2O4催化还原NO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氮氧化物的产生与危害
    1.2 氮氧化物的脱除
        1.2.1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1.2.2 选择催化还原
    1.3 催化剂
        1.3.1 贵金属催化剂
        1.3.2 .分子筛型催化剂
        1.3.3 .碳基催化剂
        1.3.4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4 选择催化还原的研究进展
        1.4.1 氨气选择催化还原的研究
        1.4.2 碳氢化合物选择催化还原的研究
    1.5 .理论计算在选择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1.5.1 分子吸附过程的研究
        1.5.2 碳氢化合物催化还原的机理探究
    1.6 本文研究内容
        1.6.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6.2 研究方案与内容
第二章 理论计算方法
    2.1 概述
    2.2 密度泛函理论
    2.3 Materials Studio
    2.4 交换关联能
        2.4.1 局域密度近似
        2.4.2 广义梯度近似
第三章 Fe掺杂ZnAl_2O_4(100)面NO的 HC-SCR机理研究
    3.1 计算结构与方法
        3.1.1 计算方法
        3.1.2 结构模型
    3.2 温度对NO吸附的影响
    3.3 CH_4、C_2H_4在表面的吸附性能
        3.3.1 甲烷的吸附性能
        3.3.2 乙烯分子的吸附性能
    3.4 O_2与H_2O的吸附性能
        3.4.1 氧气的吸附
        3.4.2 水分子的吸附
    3.5 整个反应的能量变化
    3.6 NO与 CH_4的活化
        3.6.1 NO的氧化活化
        3.6.2 CH_4的活化分解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i掺杂ZnAl_2O_4(100)面NO的 HC-SCR机理研究
    4.1 Ni掺杂ZnAl_2O_4的晶胞及表面模型
        4.1.1 计算方法与晶胞模型
        4.1.2 Ni掺杂ZnAl_2O_4的(100)表面模型
    4.2 CH_4、C_2H_4和H_2O在 Ni/ZnAl_2O_4(100)面的吸附性能
        4.2.1 甲烷的吸附性能
        4.2.2 乙烯的吸附性能
        4.2.3 H_2O分子的吸附
    4.3 NO、NO_2和O_2在Ni/ZnAl_2O_4(100)面的吸附性能
        4.3.1 NO的吸附性能
        4.3.2 NO_2的吸附性能
        4.3.3 O_2的吸附性能
    4.4 整个反应的能量变化
    4.5 O_2与NO的共吸附作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4)高性能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固态电池
        1.2.1 固态电池简介
        1.2.2 固态电池面临的挑战
    1.3 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
        1.3.1 聚合物电解质
        1.3.2 无机固态电解质
        1.3.3 复合固态电解质
    1.4 固态电池正极离子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4.1 无机电解质作为固态正极离子添加剂
        1.4.2 有机电解质/复合电解质作为固态正极离子添加剂
        1.4.3 固态正极内部界面研究进展
    1.5 存在的不足或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 实验方案
    2.3 材料的制备
        2.3.1 纳米多孔Li3PS4的合成
        2.3.2 PGMA-LPS的合成
        2.3.3 多孔分子笼电解质的制备
        2.3.4 其它不同孔径大小的分子笼电解质的制备
        2.3.5 PEO-分子笼复合电解质的的制备
        2.3.6 固态正极极片的制备
    2.4 材料的表征方法
        2.4.1 材料的结构和组成特性表征方法
        2.4.2 材料的电化学特性表征方法
    2.5 电池的组装与表征
        2.5.1 对称电池的组装
        2.5.2 全固态电池的组装
        2.5.3 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3章 基于硫化物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PGMA-LPS复合电解质的制备与化学表征
        3.2.1 复合电解质的制备
        3.2.2 共价界面反应机理推测
        3.2.3 共价界面反应机理验证
    3.3 复合电解质的电导率测试
    3.4 复合电解质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3.4.1 复合电解质的表面形貌分析
        3.4.2 复合电解质的三维形貌分析
        3.4.3 复合电解质中LPS的晶体结构分析
    3.5 复合电解质的空气稳定性
    3.6 复合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
        3.6.1 复合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
        3.6.2 复合电解质对金属锂的化学稳定性
        3.6.3 复合电解质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孔有机分子笼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多孔有机分子笼的合成与表征
    4.3 多孔有机分子笼电解质的结构优化
    4.4 多孔有机分子笼电解质的筛选
    4.5 多孔分子笼电解质的结构和性能
        4.5.1 形貌分析
        4.5.2 热稳定性分析
        4.5.3 不同锂盐含量对电导率的影响分析
        4.5.4 离子迁移数分析
        4.5.5 活化能分析
        4.5.6 电化学窗口分析
        4.5.7 对称电池循环性能分析
    4.6 分子笼电解质中锂离子传导机理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孔分子笼电解质构建全固态电池正极离子网络及电池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多孔分子笼电解质的溶解性
    5.3 不同混浆方式对全固态电池的影响
        5.3.1 不同混浆方式对固态正极形貌的影响
        5.3.2 不同混浆方式对固态电池性能的影响
    5.4 不同电子导电剂对全固态电池的影响
        5.4.1 不同电子导电剂对固态正极形貌影响
        5.4.2 不同电子导电剂对全固态电池性能影响
    5.5 不同含量离子添加剂对全固态电池性能的影响
    5.6 优化后的固态电池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5.6.1 固态正极形貌和结构分析
        5.6.2 分子笼电解质在正极中的物理化学状态分析
        5.6.3 固态正极离子电导率分析
        5.6.4 全固态电池循环性能分析
        5.6.5 循环后电池截面分析
        5.6.6 分子笼电解质在正极中的作用机理推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多孔分子笼的复合电解质的制备及其电池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基于分子笼的复合电解质的制备
    6.3 分子笼的含量对复合电解质电导率的影响
    6.4 分子笼的溶解性对复合电解质形貌和电导率的影响
        6.4.1 复合电解质形貌分析
        6.4.2 复合电解质电导率分析
    6.5 不同锂盐拆分能力的分子笼对复合电解质的影响
        6.5.1 复合电解质电导率分析
        6.5.2 复合电解质中分子笼拆分能力分析
        6.5.3 复合电解质活化能分析
        6.5.4 复合电解质电化学窗口分析
        6.5.5 复合电解质离子迁移数分析
    6.6 复合电解质的电池性能分析
        6.6.1 电池循环性能分析
        6.6.2 电压-容量曲线分析
        6.6.3 倍率性能分析
        6.6.4 复合电解质影响电池性能的机理分析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恶二唑与四唑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含能化合物研究背景
    1.2 恶二唑类含能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恶二唑类有机含能化合物
        1.2.2 恶二唑类金属含能化合物
    1.3 四唑类含能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四唑类有机含能化合物
        1.3.2 四唑类金属含能化合物
    1.4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1.4.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四环恶二唑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1 联氨、偶氮与氧化偶氮桥联的四环恶二唑含能化合物
        2.1.1 引言
        2.1.2 合成制备与表征
        2.1.2.1 试剂与仪器
        2.1.2.2 合成路线概述
        2.1.2.3 具体合成步骤与表征数据
        2.1.3 晶体结构分析
        2.1.4 物化与含能性质
        2.1.4.1 热稳定性
        2.1.4.2 密度
        2.1.4.3 爆轰性能
        2.1.4.4 机械感度
        2.1.5 结果讨论
    2.2 硝氨基官能化的四环恶二唑含能化合物
        2.2.1 引言
        2.2.2 合成制备与表征
        2.2.2.1 试剂与仪器
        2.2.2.2 合成路线概述
        2.2.2.3 具体合成步骤与表征数据
        2.2.3 晶体结构分析
        2.2.4 物化与含能性质
        2.2.4.1 热稳定性
        2.2.4.2 密度
        2.2.4.3 生成焓
        2.2.4.4 爆轰性能
        2.2.4.5 机械感度
        2.2.5 结果讨论
    2.3 本章小结
3 叠氮四唑羟胺盐及其羟胺加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合成制备与表征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合成路线概述
        3.2.3 具体的合成步骤与表征数据
    3.3 物化与含能性质
    3.4 晶体结构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二硝胺亚甲基桥联的呋咱四唑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合成制备与表征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合成路线概述
        4.2.3 具体合成步骤与表征数据
    4.3 晶体结构分析
    4.4 物化与含能性质
    4.5 本章小结
5 碱金属呋咱配合物作为绿色起爆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合成制备与表征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合成路线概述
        5.2.3 具体合成步骤与表征
    5.3 单晶结构分析
    5.4 物化与含能性质
        5.4.1 热稳定性
        5.4.2 爆轰性能
        5.4.3 机械感度
        5.4.4 燃烧表现
    5.5 环境影响
        5.5.1 毒性测试
        5.5.2 爆炸产物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银四唑配合物正氧平衡起爆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合成制备与表征
        6.2.0 试剂与仪器
        6.2.1 合成路线概述
        6.2.2 具体的合成步骤与表征数据
    6.3 晶体结构分析
        6.3.1 银,四唑配体与硝酸根构成的配合物
        6.3.2 银,硝基四唑与富氧阴离子构成的配合物
    6.4 物化与含能性质
        6.4.1 热稳定性
        6.4.2 密度
        6.4.3 机械感度
        6.4.4 氧平衡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6)磷掺杂有序介孔氧化铝载钯催化剂在甲烷氧化反应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甲烷催化燃烧的研究背景
    0.2 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类型
        0.2.1 贵金属催化剂
        0.2.2 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0.3 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重构
    0.4 反应气氛对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0.4.1 催化剂的抗水性能
        0.4.2 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影响
        0.4.3 含碳/氮化合物的影响
    0.5 甲烷催化燃烧反应机理
    0.6 磷改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0.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0.7.1 立项依据和研究内容
        0.7.2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主要实验试剂与分析表征方法
    1.1 主要实验试剂
    1.2 分析表征方法
        1.2.1 物相 X 射线粉末衍射(XRD)
        1.2.2 N_2物理吸附
        1.2.3 差热分析(DTA)
        1.2.4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1.2.5 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UV-Vis-DRS)
        1.2.6 透射电镜分析(TEM、HRTEM)
        1.2.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1.2.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1.2.9 CO脉冲化学吸附
        1.2.10 CO/CO_2 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测试(CO/CO_2-DRIFTS)
        1.2.11 吡啶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测试(py-DRIFTS)
        1.2.12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1.2.13 甲烷程序升温还原(CH_4-TPR-MS)
        1.2.14 一氧化碳程序升温还原(CO-TPR-MS)
        1.2.15 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1.2.16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1.2.17 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_2-TPD)
    1.3 甲烷催化燃烧活性评价
第二章 P-OMA的合成及其载钯催化剂在甲烷氧化反应中的性能
    2.1 引言
    2.2 样品的制备
        2.2.1 磷掺杂OMA的合成
        2.2.2 催化剂的制备
    2.3 结果和讨论
        2.3.1 磷掺杂OMA的结构性质
        2.3.2 磷掺杂 OMA 载钯催化剂的结构性质
        2.3.4 催化剂催化CH_4燃烧反应活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棒状磷掺杂OMA的快速合成及其载钯催化剂对CH_4氧化的活性与稳定性研究
    3.1 引言
    3.2 样品的制备
        3.2.1 磷掺杂OMA的合成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3 结果和讨论
        3.3.1 磷掺杂OMA的结构性质
        3.3.2 磷掺杂OMA载钯催化剂的结构性质
        3.3.3 催化剂催化CH_4氧化反应活性与稳定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磷前驱体掺杂的OMA载钯催化剂的结构性质及在CH_4氧化反应中的性能
    4.1 引言
    4.2 样品的制备
        4.2.1 不同磷前驱体掺杂的OMA的合成
        4.2.2 催化剂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的织构性质
        4.3.2 催化剂催化CH_4燃烧反应活性
        4.3.3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结构性能的构效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磷与不同族金属元素共掺杂的OMA及其载钯催化剂在CH_4氧化中的性能
    5.1 引言
    5.2 样品的制备
        5.2.1 P-X(X:La、Ba或 Zr)共掺杂OMA的合成
        5.2.2 催化剂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 Pd/ADP-OMA 性能的影响
        5.3.2 P-X(X:La、Ba或Zr)共掺杂OMA载钯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5.3.3 催化剂的活性与结构性能的构效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研究进展
        1.1 电化学传感技术简介及其应用
        1.1.1 电化学传感技术简介
        1.1.2 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及其应用
        1.1.2.1 离子型电化学传感器
        1.1.2.1.1 电活性物质测定的电化学传感器
        1.1.2.1.2 非电活性物质测定的分子印迹传感器
        1.1.2.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1.2.2.1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1.2.2.2 细胞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1.2.2.3 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1.2.2.4 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1.2.2.5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1.2.2.6 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
        1.2 基于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技术研究
        1.2.1 碳材料的分类
        1.2.2 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
        1.2.2.1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1.2.2.2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1.2.2.3 石墨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1.2.2.3.1 基于石墨烯的DNA传感器
        1.2.2.3.2 基于石墨烯的细胞传感器
        1.2.2.3.3 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2.3 基于多孔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
        1.2.3.1 多孔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1.2.3.2 多孔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1.2.3.3 多孔石墨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1.2.4 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传感器
        1.2.4.1 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1.2.4.2 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1.2.4.3 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1.2.5 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化学传感器
        1.2.5.1 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1.2.5.2 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1.2.5.3 碳纳米管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1.2.5.3.1 基于碳纳米管的酶传感器
        1.2.5.3.2 基于碳纳米管的免疫传感器
        1.3 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的电化学传感技术研究现状
        1.3.1 抑郁症及其危害
        1.3.2 抑郁症的诊断现状
        1.3.3 抑郁症标志物
        1.3.4 抑郁症标志物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1.3.4.1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电化学传感器
        1.3.4.1.1 多巴胺(D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1.3.4.1.2 五羟色胺(5-HT)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1.3.4.1.3 L-色氨酸(L-Trp)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1.3.4.1.4 去甲肾上腺素(N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1.3.4.1.5 丙二醛(MD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1.3.4.2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的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
        1.3.4.2.1 L-色氨酸(L-Trp)检测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
        1.3.4.2.2 γ-氨基丁酸(γ-GABA)检测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
        1.3.4.3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3.4.3.1 皮质醇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3.4.3.2 热休克蛋白70(HSP70)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3.4.3.3 人载脂蛋白A4(Apo-A4)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3.5 抑郁症标志物电化学传感器的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中药组分分析评价研究进展
        2.1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中药组分分析研究现状
        2.1.1 中药质量控制的现状
        2.1.2 中药活性组分
        2.1.3 电化学传感技术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中的应用
        2.1.3.1 中药活性组分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2.1.3.2 中药活性组分快检的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研究
        2.2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中药活性组分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现状
        2.2.1 中药活性组分中的抗氧化剂
        2.2.2 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抗氧化机理
        2.2.2.1 清除自由基
        2.2.2.2 螯合金属离子
        2.2.2.3 清除氧
        2.2.2.4 作用于自由基有关的酶
        2.2.3 抗氧化活性评价的方法
        2.2.4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评价抗氧化活性的策略
        2.2.4.1 电化学定量检测
        2.2.4.2 电化学参数评价
        2.2.4.3 用于抗氧化活性评价的膜损伤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2.3 电化学传感技术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评价领域的机遇
        参考文献
    第三节 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金纳米粒子/Fe_3O_4磁功能化石墨烯的皮质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仪器
        2.2.3 磁功能化石墨烯(M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2.2.4 Cor/AuNPs/MrGO@Nafion/GCE修饰电极的制备
        2.2.5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2.2.5.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2.2.5.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2.2.5.3 免疫反应及皮质醇的测量过程
        2.2.6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磁功能化石墨烯(MrGO)的表征
        2.3.1.1 原子力显微镜对GO、r GO和 rGO-PEI的表征
        2.3.1.2 X射线衍射对Fe_3O_4 纳米粒子和磁功能化石墨烯(MrGO)进行表征
        2.3.1.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GO、GO-PEI和 MrGO的表征
        2.3.1.4 Fe_3O_4 纳米粒子及MrGO的磁滞回线
        2.3.1.5 Fe_3O_4和MrGO的 TEM表征
        2.3.2 MrGO的 SEM表征比较
        2.3.3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2.3.4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2.3.5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2.3.6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再生性和稳定性考查
        2.3.7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皮质醇(Cor)的检测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构建基于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热休克蛋白70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PAGD)的制备
        3.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3.2.4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3.2.4.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3.2.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3.2.4.3 免疫反应及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测量过程
        3.2.5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的表征
        3.3.2 PAGD/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3.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3.3.4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3.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考查
        3.3.6 免疫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检测
    3.4.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一种新型多孔石墨烯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抑郁症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的早期筛查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多孔石墨烯的制备
        4.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4.2.4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4.2.4.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4.2.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4.2.4.3 免疫反应及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测量过程
        4.2.5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表征
        4.3.2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4.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4.3.4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4.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考查
        4.3.6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检测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人载脂蛋白A4(Apo-A4)高灵敏分析的新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ZIF-8@N-Gr)
        5.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5.2.4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5.2.4.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5.2.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5.2.4.3 免疫反应及人载脂蛋白A4(Apo-A4)的测量过程
        5.2.5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的表征
        5.3.2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5.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5.3.4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5.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考查
        5.3.6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人载脂蛋白A4(Apo-A4)的检测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Fe_3O_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党参炔苷的直接电化学分析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
        6.2.2 仪器
        6.2.3 MrGO/Nafion@GCE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6.2.4 电化学测量
        6.2.4.1 MrGO/Nafion@GCE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6.2.4.2 党参炔苷在MrGO/Nafion@GCE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
        6.2.5 党参提取物样品的准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MrGO/Nafion@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6.3.2 党参炔苷的电化学行为
        6.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6.3.3.1 修饰量的影响
        6.3.3.2 pH值的影响
        6.3.3.3 扫描速率的影响
        6.3.3.4 富集条件的影响
        6.3.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6.3.5 重现性与稳定性
        6.3.6 干扰实验
        6.3.7 实际样品中党参炔苷的检测
    6.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用于毛蕊异黄酮痕量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仪器与试剂
        7.2.2 实验方法
        7.2.2.1 多孔石墨烯的制备
        7.2.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7.2.2.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7.2.2.4 样品的制备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材料的表征
        7.3.2 电化学传感器有效比表面积的计算
        7.3.3 PG@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7.3.4 毛蕊异黄酮在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考察
        7.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7.3.5.1 修饰量的影响
        7.3.5.2 pH值的影响
        7.3.5.3 扫描速率
        7.3.5.4 富集时间的影响
        7.3.6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7.3.7 传感器的重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研究
        7.3.8 实际样品的分析
        7.3.8.1 黄芪、红芪中毛蕊异黄酮(CYS)的测定
        7.3.8.2 生物样本中毛蕊异黄酮(CYS)的测定
    7.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基于功能化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蛋白质的损伤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化学药品及试剂
        8.2.2 仪器
        8.2.3 BSA/PDDA-G/GCE电极的制备
        8.2.4 电化学测量
        8.2.4.1 循环伏安法对PDDA-G的修饰量的考查
        8.2.4.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8.2.4.3 方波伏安法对蛋白质损伤的测定和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8.2.5 BSA的氧化损伤过程
    8.3 结果与讨论
        8.3.1 自由基的产生及其检测
        8.3.2 修饰量的影响
        8.3.3 BSA/PDDA-G/GCE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8.3.4 BSA/PDDA-G/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8.3.5 BSA损伤的电化学检测
        8.3.6 实验条件的优化
        8.3.6.1 BSA/PDDA-G/GCE修饰电极在Fenton体系损伤时间的优选
        8.3.6.2 Fenton体系的pH值对BSA损伤程度的影响
        8.3.6.3 Fe~(2+)/H_2O_2 配比对BSA损伤程度的影响
        8.3.7 Fenton损伤蛋白质的红外验证
        8.3.8 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对BSA氧化损伤抑制的研究
        8.3.9 修饰电极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
    8.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基于DNA/Nafion-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阿魏酸及当归水提物抗氧化活性
    9.1 引言
    9.2 实验部分
        9.2.1 仪器与试剂
        9.2.2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的制备
        9.2.3 当归样品的制备
        9.2.4 DNA/NA-PDDA-G/GCE修饰电极的构建
        9.2.5 电化学测量方法
        9.2.6 DNA氧化损伤的过程
    9.3 结果与讨论
        9.3.1 自由基的产生及其阿魏酸抗氧化作用的检测
        9.3.2 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9.3.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9.3.4 DNA损伤的电化学检测
        9.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9.3.5.1 Fenton体系损伤时间的影响
        9.3.5.2 Fenton体系的pH值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
        9.3.5.3 Fe~(2+)/H_2O_2 配比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
        9.3.6 抗氧化剂对DNA氧化损伤抑制的研究
        9.3.7 修饰电极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
    9.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磁性聚乙烯亚胺基SERS基底的制备及在灵敏性、特异性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1.1.1 拉曼光谱
        1.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概述
        1.1.3 SERS基本原理
    1.2 SERS基底的研究现状
        1.2.1 溶胶型SERS基底
        1.2.2 固载型SERS基底
        1.2.3 磁性SERS基底
        1.2.4 有机物/贵金属复合基底
        1.2.5 SERS的优势及应用
    1.3 聚乙烯亚胺(PEI)
        1.3.1 PEI概述
        1.3.2 磁性PEI材料
    1.4 分子印迹
        1.4.1 分子印迹概述
        1.4.2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1.4.3 PEI用作印迹材料
        1.4.4 分子印迹技术在SERS领域的应用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1 磁性聚乙烯亚胺基SERS基底的制备及对TC的灵敏检测
        1.5.2 Fe_3O_4@MIP SERS基底的制备及对香草扁桃酸选择性检测
第2章 磁性聚乙烯亚胺基SERS基底的制备及对四环素的灵敏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试剂和材料
        2.2.2 仪器
        2.2.3 Fe_3O_4 NPs的氨基修饰
        2.2.4 银胶体的制备
        2.2.5 Fe__3O__4@PEI@AgNPs的制备
        2.2.6 鸡胸肉和化妆水的预处理
        2.2.7 SERS检测
        2.2.8 模拟
    2.3 结果和讨论
        2.3.1 Fe__3O__4@PEI@AgNPs的制备与表征
        2.3.2 Fe__3O__4@PEI@AgNPs的优化
        2.3.3 SERS检测
        2.3.4 TC和PEI之间的作用位点
        2.3.5 重复性、稳定性、多功能性和抗干扰能力
        2.3.6 实际样品中TC的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Fe__3O__4@MIP SERS基底的制备及对香草扁桃酸选择性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试剂和材料
        3.2.2 仪器
        3.2.3 Fe__3O__4 NPs的氨基修饰
        3.2.4 Fe__3O__4 @ MIP的制备
        3.2.5 银胶体的制备
        3.2.6 SERS检测
        3.2.7 动态吸附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e__3O__4@MIP SERS基底的制备和表征
        3.3.2 Fe__3O__4@MIP的SERS性能
        3.3.3 Fe__3O__4@MIP的吸附性能
        3.3.4 印迹方法通用性考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结论
    4.2 进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新型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的设计、合成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中性自由基发展现状
        1.1.1 有机中性自由基概述
        1.1.2 碳自由基
        1.1.3 氮自由基
        1.1.4 氮氧自由基
        1.1.5 苯氧基自由基
    1.2 三苯胺类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发展现状
        1.2.1 三苯胺类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概述
        1.2.2 三苯胺类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分类
        1.2.3 三芳胺自由基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技术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表征手段与测试方法
        2.3.1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2.3.2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ESR)
        2.3.3 理论计算
        2.3.4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UV Vis)
        2.3.5 荧光光谱测试
        2.3.6 电化学工作站
        2.3.7 电导率测试
        2.3.8 空穴迁移率
        2.3.9 原子力显微镜(AFM)
第三章 新型D-A-D型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FBT-TPAOMe的合成
        3.2.2 BT-Th-TPAOMe的合成
        3.2.3 FBT-TPAO4 的合成
        3.2.4 BT-Th-TPAO4 的合成
    3.3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分析
        3.3.1 常温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分析
        3.3.2 变温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分析
    3.4 氧化实验
        3.4.1 溶液氧化实验
        3.4.2 固体薄膜氧化实验
    3.5 理论计算
        3.5.1 分子结构优化
        3.5.2 基态电子结构
        3.5.3 轨道电子云分布
    3.6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3.6.1 溶液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3.6.2 固态薄膜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3.7 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3.7.1 溶液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3.7.2 固态薄膜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3.8 固液态样品颜色对比分析
    3.9 电化学性质研究
        3.9.1 循环伏安实验
        3.9.2 电化学稳定性
    3.10 自由基稳定机理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D-π-D型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Th_2-TPAOMe的合成及提纯
        4.2.2 BTL-TPAOMe的合成及提纯
        4.2.3 TPD-OMe的合成及提纯
        4.2.4 FN-TPAOMe的合成及提纯
        4.2.5 Th_2-TPAO_4 的合成及提纯
        4.2.6 BTL-TPAO_4的合成及提纯
        4.2.7 TPD-TPAO_4 的合成及提纯
        4.2.8 FN-TPAO_4 的合成及提纯
    4.3 基本物理性质
        4.3.1 粉末外观对比
        4.3.2 溶解性
    4.4 自由基性质研究
        4.4.1 电子自旋共振分析
        4.4.2 氧化试验
        4.4.3 理论计算
        4.4.4 自由基稳定性
    4.5 光物理性质研究
        4.5.1 紫外光谱分析
        4.5.2 荧光光谱分析
    4.6 电学性质研究
        4.6.1 空穴迁移率
        4.6.2 电导率
        4.6.3 循环伏安曲线
        4.6.4 电化学稳定性
    4.7 薄膜性质研究
    4.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碳纳米复合材料传感界面的构建以及对生物活性分子电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电化学传感中常用电极修饰材料
        1.2.1 碳纳米材料
        1.2.2 导电聚合物材料
        1.2.3 过渡金属化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1.3 生物活性分子分析检测研究现状
        1.3.1 生物活性小分子概述及检测研究意义
        1.3.2 生物活性分子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电化学传感技术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1.4.1 电化学纳米传感界面的构建
        1.4.2 生物分子检测中电催化作用机理研究
        1.4.3 纳米电分析技术在生物活性小分子检测中的挑战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论文的创新点
2 基于三维石墨烯/纳米金构建细胞色素c直接电化学传感器对过氧化氢的检测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3DGA-AuNPs/Cytc/GCE电极的制备
        2.2.3 修饰电极的表征以及电化学测量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修饰电极的物理表征
        2.3.2 Cytc在修饰电极中的电化学行为表征
        2.3.3 3DGA-AuNPs/Cytc/GCE实验条件优化
        2.3.4 3DGA-AuNPs/Cytc/GCE的计时电流响应
        2.3.5 实际样本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三维石墨烯负载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实时检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Fe_3O_4/3DG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3.2.3 Fe_3O_4/3DG@GCE传感器的制备
        3.2.4 Fe_3O_4/3DG复合物的物理性质表征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3.2.5 细胞培养及实时检测活细胞释放的H_2O_2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e_3O_4/3DG纳米复合物的形貌特征及晶体结构表征
        3.3.2 Fe_3O_4/3DG纳米复合物对H_2O_2的催化还原性能
        3.3.3 Fe_3O_4/3DG复合材料电极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研究
        3.3.4 实时检测活细胞释放H_2O_2分子应用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聚多巴胺调控的四氧化三铁/氮掺杂碳纳米管纳米催化剂及其对过氧化氢催化还原行为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N-CNT/Fe_3O_4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4.2.3 N-CNT/Fe_3O_4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
        4.2.4 N-CNT/Fe_3O_4复合物的物理性质表征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4.2.5 细胞培养以及细胞释放H_2O_2的原位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CNT/Fe_3O_4纳米复合物的形貌特征及组成成分表征
        4.3.2 N-CNT/Fe_3O_4纳米复合物对H_2O_2的催化性能研究
        4.3.3 聚多巴胺调控的不同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灵敏度的比较
        4.3.4 N-CNT/Fe_3O_4复合材料电极的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
        4.3.5 N-CNT/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电极对活细胞的实时监测
    4.4 本章小结
5 构建细胞生长的石墨烯纸基自支撑传感电极及对过氧化氢和一氧化氮的双信号快速实时高灵敏检测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和仪器
        5.2.2 自支撑柔性石墨烯纸基电极的制备
        5.2.3 电沉积AuPt/PANI/rGP传感电极的制备
        5.2.4 自支撑传感电极的物理性质表征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5.2.5 自支撑传感电极表面改性与细胞生长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自支撑传感电极形貌及组成成分表征
        5.3.2 自支撑传感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表征
        5.3.3 AuPt/PANI/rGP传感电极对H_2O_2和NO的催化氧化还原性能
        5.3.4 AuPt/PANI/rGP对 H_2O_2的计时电流响应
        5.3.5 AuPt/PANI/rGP对 NO的计时电流响应
        5.3.6 AuPt/PANI/rGP传感电极的选择性和重现性研究
        5.3.7 活细胞生长的纸基传感电极的H_2O_2和NO的原位实时检测
    5.4 本章小结
6 二硫化钼纳米管修饰电极同时电催化氧化抗坏血酸,多巴胺,尿酸的检测研究以及其催化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和仪器
        6.2.2 MoS_2 NTs的制备与表征
        6.2.3 MoS_2 NTs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6.2.4 电氧化催化机理计算方法与模型
        6.2.5 实际样本传感电极与HPLC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MoS_2 NTs的形貌特征及晶体结构表征
        6.3.2 MoS_2 NTs修饰电极对AA、DA、UA的电催化行为研究
        6.3.3 pH对 AA、DA、UA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探究
        6.3.4 MoS_2 NTs电催化氧化密度泛函理论机理研究
        6.3.5 MoS_2 NTs传感电极对AA、DA、UA单独和同时差分脉冲伏安检测
        6.3.6 传感电极的干扰性和稳定性研究
        6.3.7 构建的传感电极与HPLC方法对实际样本的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O_4分子的稳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机理研究[D]. 冯学珍. 广西大学, 2021
  • [2]具有对五氯硝基苯富集和检测功能的表面印迹分子的研究[D]. 姜蒙蒙. 吉林大学, 2021(01)
  • [3]Fe、Ni掺杂的ZnAl2O4催化还原NO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 任翔.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高性能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 李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恶二唑与四唑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 孙琦.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6]磷掺杂有序介孔氧化铝载钯催化剂在甲烷氧化反应中的性能研究[D]. 陈小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7]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D]. 孙伯禄. 兰州大学, 2020(09)
  • [8]磁性聚乙烯亚胺基SERS基底的制备及在灵敏性、特异性检测中的应用[D]. 张悦.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新型有机共轭酚胺自由基的设计、合成及表征[D]. 李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10]碳纳米复合材料传感界面的构建以及对生物活性分子电分析研究[D]. 赵亚囡. 重庆大学, 2019

标签:;  ;  ;  ;  ;  

O_4 分子的稳定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