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盒论文和设计-刘赛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纳盒,涉及是收纳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上开设有供物件放入的置物槽,箱体的顶部上对称分布有两根铰接柱,且铰接柱与箱体一体成型,两根铰接柱之间铰接有用于将置物槽遮盖的盖子,盖子包括前盖以及后盖,当前盖转动向后盖一侧时,前盖收纳至后盖内部;后盖的顶面上一体成型有提手。铰接柱一体成型于箱体的顶面上,只需要一次注塑成型即可得到带有铰接柱的箱体;提手一体成型于后盖的顶部,也就是说只要一次注塑成型即可得到带有提手的后盖;这样设置的收纳盒中需要生产的零部件数量相较于现有的收纳盒的需要生产的零部件数量较少,减少了生产所需要的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收纳盒,包括箱体(2),所述箱体(2)的顶部上开设有供物件放入的置物槽(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2)的顶部上对称分布有两根铰接柱(3),且铰接柱(3)与所述箱体(2)一体成型,两根所述铰接柱(3)之间铰接有用于将所述置物槽(1)遮盖的盖子(4),所述盖子(4)包括前盖(41)以及后盖(42),当所述前盖(41)转动向所述后盖(42)一侧时,所述前盖(41)收纳至所述后盖(42)内部;所述后盖(42)的顶面上一体成型有提手(13)。

设计方案

1.一种收纳盒,包括箱体(2),所述箱体(2)的顶部上开设有供物件放入的置物槽(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2)的顶部上对称分布有两根铰接柱(3),且铰接柱(3)与所述箱体(2)一体成型,两根所述铰接柱(3)之间铰接有用于将所述置物槽(1)遮盖的盖子(4),所述盖子(4)包括前盖(41)以及后盖(42),当所述前盖(41)转动向所述后盖(42)一侧时,所述前盖(41)收纳至所述后盖(42)内部;所述后盖(42)的顶面上一体成型有提手(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是:所述后盖(42)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用于在所述前盖(41)转动时抵触所述前盖(41)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是:所述箱体(2)包括上箱段(21)以及卡嵌于所述上箱段(21)底部的下箱段(22),所述上箱段(21)的外缘向下箱段(22)一侧翻边形成挡边一(6),所述下箱段(22)的顶面上凸设有环形的挡边二(7),且所述挡边二(7)与所述挡边一(6)朝向所述置物槽(1)的侧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是:所述上箱段(21)的底面上一体成型有环形的挡边三(8),所述下箱段(22)的顶面上设置有挡边四(9),且所述挡边四(9)与所述挡边三(8)朝向所述置物槽(1)的侧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是:所述下箱段(22)的顶面上一体成型有卡接座(10),所述卡接座(10)上开设有卡槽(11);所述上箱段(21)的底面上设置有弯折呈L型的卡块(12),且所述卡块(12)背离所述上箱段(21)的端部嵌入至所述卡槽(1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是:所述盖子(4)通过铰接组件(14)与所述铰接柱(3)转动连接,所述铰接组件(14)包括转动套(141)以及锁紧套(142),所述转动套(141)的一端扩径形成抵接部(15),且所述抵接部(15)抵紧于所述后盖(42)的外壁,所述转动套(141)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后盖(42)、前盖(41)以及铰接柱(3);所述锁紧套(142)一端扩径形成连接部(16),所述连接部(16)抵紧于所述前盖(41)的内壁,所述锁紧套(14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转动套(141)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是:所述后盖(42)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包围所述抵接部(15)的凸环(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是:所述前盖(41)朝向所述后盖(42)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隔块(17),所述隔块(17)抵触于所述后盖(42)的内壁。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纳盒。

背景技术

目前,公告号为CN2075110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收纳箱,包括箱体以及提手,所述提手的下部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面上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能够遮盖置物槽的盖子,所述盖子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后两部分的侧壁与提手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置物槽下方设置有能从箱体侧面抽出的抽屉。不过该收纳箱独立的零部件较多,在对该收纳箱进行生产时,需要分别对各个部件进行注塑生产,再对各个部件进行组装,耗费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盒,其具有独立的零部件相对较少,耗费时间较短,生产效率较高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收纳盒,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上开设有供物件放入的置物槽,所述箱体的顶部上对称分布有两根铰接柱,且铰接柱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型,两根所述铰接柱之间铰接有用于将所述置物槽遮盖的盖子,所述盖子包括前盖以及后盖,当所述前盖转动向所述后盖一侧时,所述前盖收纳至所述后盖内部;所述后盖的顶面上一体成型有提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铰接柱一体成型于箱体的顶面上,只需要一次注塑成型即可得到带有铰接柱的箱体;提手一体成型于后盖的顶部,也就是说只要一次注塑成型即可得到带有提手的后盖;这样设置的收纳盒中需要生产的零部件数量相较于现有的收纳盒的需要生产的零部件数量较少,减少了生产所需要的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将铰接柱一体成型于箱体上,使得铰接柱不易从箱体上脱离,且铰接于铰接柱上的盖子不易从箱体上脱离。

优选的,所述后盖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在所述前盖转动时抵触所述前盖的侧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前盖转动的过程中,设置于后盖上的限位块能够与前盖的端部抵触并对前盖的极限转动角度进行限制。

优选的,所述箱体包括上箱段以及卡嵌于所述上箱段底部的下箱段,所述上箱段的外缘向下箱段一侧翻边形成挡边一,所述下箱段的顶面上凸设有环形的挡边二,且所述挡边二与所述挡边一朝向所述置物槽的侧壁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上箱段与下箱段连接时,上箱段上的挡边一将下箱段上的挡边二罩住,且挡边一的内壁抵触于挡边二的外壁,使得上箱段与下箱段之间不易发生相对横移。

优选的,所述上箱段的底面上一体成型有环形的挡边三,所述下箱段的顶面上设置有挡边四,且所述挡边四与所述挡边三朝向所述置物槽的侧壁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上箱段与下箱段连接时,挡边三伸入至挡边四的内部,且挡边三的外壁与挡边四的内壁抵触,使得上箱段与下箱段之间不易发生横移。同时挡边一与挡边二以及挡边三与挡边四共同作用,使得上箱段以及下箱段之间不易发生横向的相对移动。

优选的,所述下箱段的顶面上一体成型有卡接座,所述卡接座上开设有卡槽;所述上箱段的底面上设置有弯折呈L型的卡块,且所述卡块背离所述上箱段的端部嵌入至所述卡槽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上箱段与下箱段连接时,设置于上箱段上的卡块卡接至下箱段上的卡槽内部,使得上箱段与下箱段之间不易发生竖向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盖子通过铰接组件与所述铰接柱转动连接,所述铰接组件包括转动套以及锁紧套,所述转动套的一端扩径形成抵接部,且所述抵接部抵紧于所述后盖的外壁,所述转动套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后盖、前盖以及铰接柱;所述锁紧套一端扩径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抵紧于所述前盖的内壁,所述锁紧套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转动套 。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套与锁紧套之间螺纹连接,以此保证在使用该收纳盒的过程中,转动套与锁紧套之间出现分离的情况。同时在需要对前盖或者后盖进行更换的时候,只需要控制转动套与锁紧套相对转动即可将转动套与锁紧套之间分开,使得前盖以及后盖的更换过程变得较为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后盖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包围所述抵接部的凸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环将抵触部包围并与抵触部的外壁抵触,使得转动套不易产生晃动。

优选的,所述前盖朝向所述后盖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隔块,所述隔块抵触于所述后盖的内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前盖与后盖之间的隔块能够有效减少前盖以及后盖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此减小前盖与后盖之间的磨损,同时使得前盖与后盖之间的相对转动变得更为顺畅、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外形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组成;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置物槽;2、箱体;21、上箱段;22、下箱段;3、铰接柱;4、盖子;41、前盖;42、后盖;5、限位块;6、挡边一;7、挡边二;8、挡边三;9、挡边四;10、卡接座;11、卡槽;12、卡块;13、提手;14、铰接组件;141、转动套;142、锁紧套;15、抵接部;16、连接部;17、隔块;18、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收纳盒,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箱体2、设置于箱体2上的盖子4以及设置于盖子4上的提手13。

箱体2包括上箱段21以及设置于上箱段21下方的下箱段22。上箱段21的顶面上开设有置物槽1,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将物件放入到置物槽1内部。上箱段21的外边沿向下箱段22一侧翻边形成挡边一6;上箱段21的底面上一体成型有首尾连接的挡边三8,且挡边三8与挡边一6的间距处处相等;上箱段21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卡块12,且卡块12背离上箱段21的端部弯折向置物槽1一侧。下箱段22的顶面上一体成型有首尾连接的挡边二7,且挡边二7的外壁与挡边一6的内壁贴合;下箱段22的顶面上还设置有首尾连接的挡边四9,且挡边四9的内壁与挡边三8的外壁贴合;下箱段22的顶面上还设置有与卡块12一一对应的卡接座10,卡接座10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11,卡槽11供卡块12背离上箱段21的端部嵌入。

上箱段21的顶面上对称分布有两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铰接柱3,且盖子4通过铰接组件14转动连接于铰接柱3。盖子4包括前盖41以及后盖42,当前盖41转动向后盖42一侧时,前盖41收纳至后盖42内部。前盖41朝向后盖42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隔块17,隔块17抵触于后盖42的内壁。后盖42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限位块5,限位块5能够在前盖41转动时抵触前盖41的侧壁,进而对前盖41的极限转动位置进行限制。后盖42的顶部上一体成型有提手13,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提手13将该收纳盒提起。

铰接组件14包括转动套141以及锁紧套142。转动套141的一端扩径形成抵接部15,抵接部15抵紧于后盖42的外壁,且抵接部15被设置于后盖42的外壁上的凸环18包围,转动套141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后盖42、隔块17、前盖41以及铰接柱3;锁紧套142一端扩径形成连接部16,连接部16抵紧于前盖41的内壁,锁紧套14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转动套14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设计图

收纳盒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5502.7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677658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A45C11/24

专利分类号:A45C11/24;A45C13/02

范畴分类:15G;

申请人:刘赛君

第一申请人:刘赛君

申请人地址: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高桥街道大埭村253号

发明人:刘赛君

第一发明人:刘赛君

当前权利人:刘赛君

代理人:张大保

代理机构:44386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收纳盒论文和设计-刘赛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