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高中生行为习惯缺失的有效矫正方法探究

农村留守高中生行为习惯缺失的有效矫正方法探究

任礼铭四川省泸州老窖天府中学646000

摘要:留守儿童目前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一种普遍情况,指的是父母外出务工,将孩子留给年迈的父母或者是其他的亲戚照顾。本地区的许多高中生也是留守在家的,留守高中生在心理发育的过程中有着很强的独立性,面对升学压力,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留守高中生由于年龄相对较大,在解决其逆反心理的问题上具有很大的难度,本文就对农村留守高中生行为习惯缺失的矫正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留守高中生矫正青春期逆反心理

留守高中生在本地区是很常见的,他们的父母常年外出务工不在家,将其留给年迈的父母或者是其他的亲戚照顾。高中生面临高考,课业负担较大,又正处在青春期,心理变化较大,因此逆反心理是很明显的,如果老师与家长在这个时候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他们是很容易走错路的,因此,要重视对留守高中生的行为缺失的矫正,使他们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一、“留守高中生青春期逆反心理”问题的提出

1.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很多农村劳动力离开家乡到外面去打工,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供孩子读书。虽然外出务工能够增加经济收入,但是也会带来一些问题,那就是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只能将孩子留在家里,让父母照顾,或者是托付给其他的亲戚照顾,有些甚至没有人照顾,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留守高中生长期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照顾,长期如此就形成了心理上的偏差,其中最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就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2.学生内在因素

高中生正是处在身心发育的青春期,这个时候学生的自我存在感很强,他们的自我行为、意识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依赖于老师和家长。他们的思维很独立,有了批判精神,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解决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学校因素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因为要面临高考,学校对此很是重视,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各个学校无不在强调习惯养成教育,一味地强调学生要听话,要服从,细化时间,给学生很大的学习压力。

4.社会环境的影响

经济不断发展,就业竞争压力大,有些不好的社会舆论充斥其中,直接对学生造成影响,特别是影响到一些学习动机薄弱、意志动摇的学生。

二、解决“留守高中生逆反心理”问题的对策

第一阶段是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学生成长档案,强调师生之间的密切交流,老师要经常联系家长,叮嘱他们要多与学生交流,详细了解留守高中生的家庭状况和性格特征。通过分析发现:留守高中生的青春期逆反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私型逆反心理。当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特殊,有些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经济情况很好,直接使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优越感。尤其是一些学生进入高中后,父母常年在外,感情缺失,以经济作为补偿,还在优越的经济环境中已经失去了自我,自私逆反心理情况十分严重。

(2)迷惑型逆反心理。高中知识和能力的较高要求,学生感到学习吃力,学习压力增加,很多学生焦灼情绪严重,或者是出现斗志松懈的情况,造成成绩下降。

(3)孤僻型逆反心理。一些留守学生从小家长就出去打工,他们很小就住校,从儿童心理发展进程与传统伦理观来讲,在家庭环境中缺少来自父母的引导与鼓励,这种家庭缺失性教育使学生缺少归属感。长期如此,学生表现为孤僻的性格,封闭自己,不愿与人交流。

第二阶段,老师要仔细观察学生,主动与学生取得沟通和交流,和谐师生之间的关系。在班级管理中,老师要将心理辅导知识融入其中仔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营造一种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协调一致,引领学生思考自我的存在价值。

第三阶段,要发展其他的科任老师,一起开展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活动;鼓励任课老师在课内与课外都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改变以往那种师生对话的常态,用一种更具亲和力的方式诉说自己真实的想法。老师在学习与生活中都要给学生以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的缺失,给学生以动力。

第四阶段,老师要主动与学生父母取得联系,因为父母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建议他们能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沟通通畅,积极配合学校。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就近打工,不要离得孩子太远,要经常回来与孩子团聚,与孩子交流,多关心孩子,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三、总结

经过两年的研究,我们建立了一套相对趋于完善的教育模式。实践表明:研究成果能起到以下作用:

1.能增强留守高中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为塑造良好的人格奠定基础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了例如心理咨询、班主任谈心等多种形式的沟通模式,这样使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加亲近了,使学生愿意和老师交流,有心事愿意和老师说,老师们用富有人情味、民主理念的教育情境去感染留守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并不孤单,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老师就和父母一样在时刻关心着自己,给学生带来了无比的温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增强集体荣誉感,促进行为的规范化

集体荣誉感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小组合作、团体竞争等模式都可以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得学生感觉班集体就是自己的家,而作为这个家的一分子自己要为其做出贡献,应信任和依靠集体,激发个体奋发上进的勇气。在这个过程中,留守学生的责任感会更强,他们的自律性明显加强了,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并积极改正。

3.能促进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主动与家庭取得沟通,家校相互支持与合作,共同矫正学生的逆反心理。

参考文献

[1]刘治荣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0),124。

[2]白银浅议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5,(64),61-63。

标签:;  ;  ;  

农村留守高中生行为习惯缺失的有效矫正方法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