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异质性论文_王琨,张崇良,王晶,任一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异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空间,异质,相关性,海州,永泰,生态,环境。

空间异质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琨,张崇良,王晶,任一平[1](2019)在《海州湾4种鱼类生长特征的空间异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渔业资源评估均假设鱼类的生长参数是匀质的,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海洋鱼类生长存在空间异质性。为探究海州湾鱼类生长参数的空间异质性现象,本研究分析了2013–2018年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方氏云鳚(Pholis fangi)、尖海龙(Syngnatus acus)、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的空间分布,使用电子体长频率分析方法结合Bootstrap重抽样方法估算了这4种鱼类的生长参数及其在深、浅水区域中的差异。结果显示,这4种鱼类生长参数均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其中尖海龙和小黄鱼生长参数的空间异质性表现较为明显。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空间上的理化条件、群落结构以及物种本身洄游分布的差异而产生的。(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谢晗进,刘满凤,江雯[2](2019)在《我国环境经济集聚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分析——基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环境经济集聚状况维持在"协调"以上,但东中西部呈现梯度分布。通过构建环境经济集聚协调度的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了"两化"协调不仅有利于环境经济集聚的协调发展,而且抑制了工业化的不协调效应和逆转了城镇化的不协调效应。从空间异质性GTWR模型分析,内蒙古、辽宁、河南、海南、四川、陕西和青海的"两化"协调产生协调效应;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重庆、贵州、云南和新疆的工业化呈现协调效应;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和新疆的城镇化产生协调效应。因此,提出应通过政策手段提高各地区"两化"协调度、加大资本投入与环境要素投入的协调程度以提高环境经济集聚协调度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12期)

马骏,周盼超[3](2019)在《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江经济带107座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效率SBM方法对2005—2016年城市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特征进行评价,并建立广义系统GMM估计模型,探讨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综合而言,城市生态效率存在正向时间滞后效应,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流域间差距逐步缩减,部分区域空间集聚态势加强,长江叁角洲、成渝等地"高-高"集聚特征明显,而南昌、贵阳等周边地区负向集聚效应显着;产业升级的二维指标对生态效率存在异质性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抑制生态效率进步,产业结构合理化则促进生态效率发展;同时发现,环境EKC假说和"污染光环"假说在长江经济带依然成立。(本文来源于《水利经济》期刊2019年06期)

王兆峰,刘庆芳[4](2019)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2014和2017年两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运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G指数、核密度分析,揭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进而利用地理探测器、迭加分析和邻域分析等方法,探测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异质性的形成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呈集聚分布态势,西南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占比高达63.58%;在省区层面上,贵州、云南等较为集中,总体呈由西南地区向西北地区和沿海地区逐渐减少的趋势。②热点区大部分位于西南地区,冷点区为东部和东北部地区,次冷点区和次热点区呈大幅扩展趋势。③高密度核心区位于湘桂黔叁省交界处,辐射区主要分布于云南和四川南部地区,微型核心区连接成线形成次密集绵延带。④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分布受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民族文化的整体作用力较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总体上趋向于长江中上游、地形起伏度较小且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9年11期)

林宜鸿,何中声,杨素慧,刘金福,王松忠[5](2019)在《永泰县夏季空气负氧离子空间异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是评价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高低直接影响空气清新指数和人体健康。在福建省永泰县辖区内选取102个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监测点,运用地统计学Kriging插值评价夏季永泰县空气负氧离子总体分布与空气清新等级。结果表明:1)永泰县夏季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1 013.26个/cm~3,其中靠近水源或林地的监测点负氧离子浓度较高;2)永泰县负氧离子浓度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四球模型作为半变异函数模型进行空间插值最优;3)永泰县负氧离子由随机变异和结构变异引起的空间异质性比例为59.86%,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以县城为中心,向四周递增,呈现规则条带及斑块状分布,全县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达到大气清新度指数发布3级以上、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面积达到99.78%,水平整体较好。(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成龙[6](2019)在《我国体育彩票销售额的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收集2013—2017年我国31个省份体育彩票销售额的面板数据和2017年各省份社会发展指标的相关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对31个省份体育彩票销售额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彩票销售额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且呈显着的空间正相关性。经分析,发现31个省份体育彩票销售额不均衡,东部沿海省份的销售额高于西部省份,提出应重点关注西部地区的体育彩票事业发展。31个省份体育彩票销售呈现出以次冷区域为主,个别热点区域和次热区域相结合的特点,说明我国体育彩票销售的区域性寡占市场特征较明显,提出应加强省份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各区域联动均衡发展。在影响因素方面,人均GDP、体育场地面积对体育彩票销售额具有显着性影响,其中人均GDP对南方的影响大于北方,体育场地面积对东北地区的影响大于西南地区,提出应进一步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以促进我国体育彩票事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汪朝阳[7](2019)在《空间异质性、城市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基于环境规制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环境规制的视角,采用我国220个城市2011~2016年面板数据,利用门槛回归方法考察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这种正向影响具有环境规制叁重门槛效应;在较低的环境规制强度下,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有限,只有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特定水平时,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才能达到最大,然而这种效果并不会持续,过于严厉的环境规制反而会弱化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我国整体上还未达到环境规制的最优,短期内通过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能释放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效果,从长期来看,不能忽视环境规制的"适度性"问题;在环境规制下,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表现出显着的空间异质性,东、中、西部城市分别表现为正向U型、正向W型和正向倒N型的非线性规律。这些结论为在不同空间区域实施差异化、动态化环境规制政策,进而为有效地利用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9年22期)

陈果,朱锦维,陈志[8](2019)在《城市土地扩张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以湖北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增长与城市土地扩张脱钩关系已成为土地经济研究的热点。利用湖北省各城市2001-2015年间建成区面积和非农GDP两项指标的数据,综合运用改进的脱钩模型、SPSS聚类分析、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湖北省叁个时期城市土地扩张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2001-2015年城市土地扩张、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地域性和阶段性;湖北省2001-2015年总体脱钩状态有改善趋势,但经济发展对城市土地扩张仍然存在一定的依赖性,管控力度不应松懈;湖北省2001-2015年城市土地扩张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的空间地域分异不明显,城市之间脱钩状态的差异性较小;脱钩模型、SPSS聚类分析、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综合集成在微观区域城市土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中有较强的适用性。本研究可为制定城市土地管控措施和协调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扩张的关系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房地产》期刊2019年29期)

马文博[9](2019)在《耕地资源外部性价值空间异质性与生态补偿研究评述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耕地资源外部性价值基本理论及其内部化、外部性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外部性价值测算与补偿等方面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发现: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给予耕地保护主体一定数量的补偿,可有效提升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国内在补偿标准理论基础、补偿标准测算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但存在需深入探讨的问题。未来应充分考虑耕地资源外部性价值的空间异质性,综合测算正负外部性价值量,制定符合区域实际的差别化生态补偿策略,提升补偿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琳,曾伟平[10](2019)在《中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空间异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探析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机理基础上,以中国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依据,综合运用投影寻踪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对中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空间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滞后于经济发展,但科技创新是影响耦合协调度变化的主导因素;耦合协调水平在地区层面呈现东部遥遥领先,东北与中西部拉开差距,中西部差异较小的空间异质性;耦合协调水平在省域层面可分为四种类型,高水平协调型均位于东部,低水平协调型主要位于中西部,经济滞后型、创新滞后型则在四大地区均有分布,且各省域耦合协调水平差距呈不断缩小趋势;四类型省域两系统耦合协调的主要支撑要素也存在明显异质性特征。最后,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不同耦合协调类型省域的政策启示。(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9年10期)

空间异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环境经济集聚状况维持在"协调"以上,但东中西部呈现梯度分布。通过构建环境经济集聚协调度的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了"两化"协调不仅有利于环境经济集聚的协调发展,而且抑制了工业化的不协调效应和逆转了城镇化的不协调效应。从空间异质性GTWR模型分析,内蒙古、辽宁、河南、海南、四川、陕西和青海的"两化"协调产生协调效应;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重庆、贵州、云南和新疆的工业化呈现协调效应;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和新疆的城镇化产生协调效应。因此,提出应通过政策手段提高各地区"两化"协调度、加大资本投入与环境要素投入的协调程度以提高环境经济集聚协调度的政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异质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琨,张崇良,王晶,任一平.海州湾4种鱼类生长特征的空间异质性[J].海洋学报.2019

[2].谢晗进,刘满凤,江雯.我国环境经济集聚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分析——基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视角[J].生态经济.2019

[3].马骏,周盼超.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水利经济.2019

[4].王兆峰,刘庆芳.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9

[5].林宜鸿,何中声,杨素慧,刘金福,王松忠.永泰县夏季空气负氧离子空间异质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6].王成龙.我国体育彩票销售额的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9

[7].汪朝阳.空间异质性、城市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基于环境规制的视角[J].财会月刊.2019

[8].陈果,朱锦维,陈志.城市土地扩张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房地产.2019

[9].马文博.耕地资源外部性价值空间异质性与生态补偿研究评述与展望[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李琳,曾伟平.中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空间异质性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9

论文知识图

!大津滨海潮间带湿地底栖生物采样站位...区域尺度RS-WOPROSAIL同化框架结构几种抽样方法的比较距离GIS图层的实例自然恢复坡面不同侵蚀部位幼苗密度空...扩展时间稳定性指标RMSErd垂直分布特...

标签:;  ;  ;  ;  ;  ;  ;  

空间异质性论文_王琨,张崇良,王晶,任一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