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置管术的观察及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观察及护理

(包头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内蒙古包头01404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4-0159-02

【摘要】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置管时间长、刺激小、使用方便等优点,是急救危重病人、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建立有效通路的重要途径。颈外静脉置管固定较困难。股静脉置管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栓,且限制了患者下肢活动,只适用于短期置管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具有易固定,监测中心静脉压准,但易形成气胸、心律失常并发症,具有一定风险。因此,需从多方面、多环节分析选择穿刺部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中心静脉置管是建立快速、安全、有效的深静脉通道以抢救急危重病人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操作简单、置管时间长、容易护理等优点。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观察并发症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是建立快速、安全、有效的深静脉通道以抢救急危重病人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操作简单、置管时间长、容易护理等优点,己广泛应用于严重创伤、休克、急性循环衰竭及各种大手术中输血输液、静脉高营养疗法、中心静脉压测定、插入肺动脉导管、经静脉放置起搏导管等医疗实践中。

目前置管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颈内静脉置管具有刺激小、置管时间长等优点,但操作不当易造成颈部血肿,不适用于疑血酶原时间延长的患者。颈外静脉置管固定较困难。股静脉置管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栓,且限制了患者下肢活动,只适用于短期置管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具有易固定,监测中心静脉压准,但易形成气胸、心律失常并发症,具有一定风险。因此,需从多方面、多环节分析选择穿刺部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我科(包头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自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共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107例,除1例穿刺未成功外(此病人为斜颈),其余均穿刺成功,并均未发生并发症。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置管时间长、刺激小、使用方便等优点,是急救危重病人、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建立有效通路的重要途径。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7年7月5日至2008年6月18日行中心静脉置管107例,男75例,女32例,年龄18岁-81岁之间,其中行股静脉穿刺者28例,颈静脉穿刺者79例。

2护理

2.1置管前护理

2.1.1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放松,确保穿刺时静脉的最佳状态。

2.1.2告知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及时请护士更换,避免置管部污染。

2.2穿刺时注意事项

2.2.1穿刺前应当了解患者静脉情况,避免在瘢痕及静脉瓣处穿刺。

2.2.2注意避免穿刺过深而损伤神经,避免穿刺进入动脉,避免损伤静脉内膜、外膜。

2.2.3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进行加压止血。

2.3穿刺后护理

2.3.1输入全血、血浆、蛋白等粘性较大的液体后,应当以等渗液体冲管,防止管腔堵塞。输入化疗药物前后均应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管。

2.3.2可以使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但不能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等。

2.3.3置管后24小时内更换贴膜,并观察局部出血情况以后酌情每周更换1--2次。更换贴膜时,护士应当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换药时沿导管方向由下向上揭去透明敷料。

2.3.4定期查导管位置,导管头部定位,流通性能及固定情况。

2.3.5每次输完液后,封管时不要抽回血,用10ml以上注射器吸生理盐水10-20ml以脉冲方式进行冲管,并正压封管。当导管发生堵塞时,可使用尿激酶边推边拉的方式溶解导管内的血凝块,严禁将血块推入血管。

2.3.6治疗间歇每周对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冲洗更换贴膜、正压接头。

2.3.7护士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操作时,应当洗手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发现感染时及时处理或者拔管。

标签:;  ;  ;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观察及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