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接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以太网接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以太网接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以太网,接口,充电站,协议,电瓶车,自定义,数据处理。

以太网接口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闫法钢,李江涛,周晓燕[1](2019)在《基于DM9000A的DSP6711以太网接口扩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控制器DM9000A与DSP芯片DSP6711的以太网接口扩展方法,详细介绍了DM9000A与DSP6711的硬件接口电路设计,DM9000A的初始化与数据收发的具体实现过程。该以太网接口扩展方案具有硬件接口简单、外围器件少、开发周期短、价格低廉等特点。随着嵌入式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嵌入式设备中以太网接口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信息家电、远程控制、网络摄像头、视频(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20期)

甄国涌,王琦,焦新泉,储成群[2](2019)在《基于千兆以太网高速数据记录器传输接口IP核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数据记录器的传输速度,提出采用千兆以太网进行数据通信。基于FPGA的以太网数据传输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传输手段,但大多数支持千兆以太网的物理芯片并未集成传输协议栈以及接口转换模块,导致其无法直接进行数据传输,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利用程序进行IP核设计的解决方案,将以太网MAC层接口以及通信协议报头封装为可根据实际需求对UDP/IP协议栈进行调整的可配置IP核。首先分模块进行流程介绍,之后对其进行封装设计,最后进行结果验证,经验证此IP核速度可达到950Mbit/s,性能较佳。(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9年10期)

孙健,杨添博,张睿宇,王民,刘洪亮[3](2019)在《基于FPGA与W5500的以太网接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了FPGA内核NIOSⅡ与以太网控制器W5500在以太网接口设计方案中的应用,并且阐述了该方案的硬件设计及NIOSⅡ的软件架构说明。(本文来源于《工程与试验》期刊2019年03期)

张丁丁[4](2019)在《基于CP2200的工业以太网接口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Internet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迅猛发展,嵌入式Internet技术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设计了基于C8051F340和CP2200的工业以太网接口,嵌入精简后的TCP/IP协议栈,设计了硬件电路及相关软件,通过测试实现了工业以太网通讯和控制功能。该接口可用于对工业现场的所需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本文来源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8期)

王琦[5](2019)在《基于千兆以太网的自定义协议分析及接口IP核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大数据量之间高效可靠的通信,本文采用千兆以太网作为数据传输接口。一方面设计了一种应用层的自定义协议,保证数据的高效率、高速度、高可靠性的传输;另一方面在接口硬件程序设计的基础上,提出通过IP核的封装完成模块化设计,并将其作为接口数据传输的硬件基础,最后设计完成相关试验,对其效率、速度以及可靠性性能进行验证。本文以TCP/IP模型为参考,物理层的硬件电路设计为试验前提,网络层以及传输层协议为数据通信的协议基础,完成千兆以太网数据通信接口设计。首先在应用层范围内完成自定义协议帧格式组织,在数据包整合方面采用巨型帧方式完成数据组包,实现数据的高效率传输;然后通过数据校验,数据重传以及反馈确认等技术手段,对数据传输进行优化处理,保障其传输可靠性。通过对比检错以及纠错型校验方式,选择CRC检错型校验方式作为数据校验方式,并以自定义协议帧格式为基础完成数据重传以及命令反馈确认的设计,同时将重传机制与TCP重传机制进行分析对比,得出两种重传机制的适用场合;最后针对接口完成硬件程序设计,实现对网络层,传输层以及数据链路层的程序设计,并对其进行IP核封装,完成模块化设计。最终通过试验完成对通信接口的性能测试,经测试此接口可以正常完成巨型帧传输任务;使用9000字节巨型帧数据进行数据传输时,传输速度可以达到960Mbps;通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传输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当传输100帧数据时,发现9000字节巨型帧比1010字节普通帧每秒传输字节数多大约10~7字节的数据,因此传输巨型帧数据时,其传输效率更高;经长时间数据测量试验验证,并未出现误码等现象,传输可靠性也得到了一定保证。(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5-30)

陈雪娇,缪文南[6](2019)在《基于C#的西门子PLC以太网通讯接口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业控制系统中西门子系列PLC与上位机通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的西门子PLC以太网通讯的实现方法。具体方法为:用C#语言编写上位机界面,采用Socket通讯方式,根据西门子PLC的通讯协议,直接对PLC地址内容进行读写操作。并以1212C型PLC为例,实现了对PLC的读取,并将程序封闭,方便调用。实践表明:提出的方法可扩展到西门子其他型号的PLC;克服了以往通信系统受固定通信协议与组态软件的限制,降低成本;采用了先进的编程语言C#,C#对比VB具体多线程的优势,可同时连接多个PLC进行通讯,系统不会出现中断或反应速度变慢的情况;C#对比C/C++具有更简便的可视化编程,能够快速的编写上位机界面,使用更灵活。(本文来源于《微型电脑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石华,刘一清[7](2018)在《基于FPGA的百兆以太网RGMII接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通过以太网进行传输。以太网传输速率也从10 Mb/s提高到100 Mb/s,再到1 000 Mb/s和10 Gb/s。而百兆以太网以其独特的高速实用特性走进千家万户和诸多应用场景。基于此,本文致力于设计一种百兆以太网的RGMII通用接口。以Altera的Cyclone IV FPGA为核心,采用Marvell 88E1111作为PHY芯片,并配置为RGMII工作模式,通过对以太网帧前同步码进行完善和定位,并对数据格式和参考时钟进行转化,实现了从PHY对百兆以太网数据进行接收和处理,最后从PHY通过RGMII模式进行网络数据输出。测试中发送端采用了分辨率1 280 p×720 p,帧率25 fps,码率上限2 048 Kbps的高清网络视频流,经过本设计接口转发,在接收端接收的高清视频清晰无卡顿,wireshark抓包和ping包丢包率均为0。(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23期)

[8](2018)在《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基于NXP LPC54606的以太网接口电瓶车充电站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世平推出基于恩智浦(NXP)LPC54606的以太网接口电瓶车充电站解决方案。目前电瓶车充电站正在向联网电瓶车充电站转换,用微信支付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投币或刷卡付款的方式。(本文来源于《世界电子元器件》期刊2018年10期)

朱劲夫,韦亮军,薛涛,文敬君,姜林[9](2018)在《基于ZYNQ的紧凑型千兆以太网接口读出模块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Xilinx ZYNQ SoC (System On Chip)融合了现场可编程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和高性能双核ARM Cortex-A9处理器,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通讯、嵌入式系统和核电子学领域。我们在2014年研制了基于ZYNQ XC7Z010的单芯片读出模块,而最新研制了基于ZYNQ XC7Z010单芯片的紧凑型读出模块,在尺寸上更具有优势,大小由原来的56mm×42mm缩减为35mm× 35mm,更适合于小型化、一体化、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本文阐述了基于ZYNQ XC7Z010单芯片的紧凑型读出模块的研制细节,包括整个系统架构和传统架构对比,新架构的硬件设计细节和难点以及性能。另外,还包括DDR3 SDRAM布线的关键问题的解决,千兆以太网接口以及嵌入式Linux的移植等。该模块未来将应用于一体化光电倍增管(PMT)等读出系统中。(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5)

杨彬[10](2018)在《基于Freescale单片机的自动化仪表以太网转换接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工业测量领域,不断进行着技术创新,例如以太网转换接口的设计,普遍采用了freescale单片机。对于自动化仪表来说,通讯窗口采用以太网接口设计,使用的Free scale单片机,具有能够实现以太网和自动化仪表串口通讯的功能。当前我国进行微控制器的设计,采用的单片机一般是进口的,这种单片机具有高效外围设备,模块,性能非常高,属于微控控制家族中较为先进的模块。(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8年27期)

以太网接口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数据记录器的传输速度,提出采用千兆以太网进行数据通信。基于FPGA的以太网数据传输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传输手段,但大多数支持千兆以太网的物理芯片并未集成传输协议栈以及接口转换模块,导致其无法直接进行数据传输,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利用程序进行IP核设计的解决方案,将以太网MAC层接口以及通信协议报头封装为可根据实际需求对UDP/IP协议栈进行调整的可配置IP核。首先分模块进行流程介绍,之后对其进行封装设计,最后进行结果验证,经验证此IP核速度可达到950Mbit/s,性能较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以太网接口论文参考文献

[1].闫法钢,李江涛,周晓燕.基于DM9000A的DSP6711以太网接口扩展[J].电子世界.2019

[2].甄国涌,王琦,焦新泉,储成群.基于千兆以太网高速数据记录器传输接口IP核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9

[3].孙健,杨添博,张睿宇,王民,刘洪亮.基于FPGA与W5500的以太网接口设计[J].工程与试验.2019

[4].张丁丁.基于CP2200的工业以太网接口的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9

[5].王琦.基于千兆以太网的自定义协议分析及接口IP核设计[D].中北大学.2019

[6].陈雪娇,缪文南.基于C#的西门子PLC以太网通讯接口的实现[J].微型电脑应用.2019

[7].石华,刘一清.基于FPGA的百兆以太网RGMII接口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8

[8]..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基于NXPLPC54606的以太网接口电瓶车充电站解决方案[J].世界电子元器件.2018

[9].朱劲夫,韦亮军,薛涛,文敬君,姜林.基于ZYNQ的紧凑型千兆以太网接口读出模块的研制[C].第十九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10].杨彬.基于Freescale单片机的自动化仪表以太网转换接口设计[J].中外企业家.2018

标签:;  ;  ;  ;  ;  ;  ;  

以太网接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