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表征论文_张松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认知表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表征,认知,认知科学,简化字,模型,情绪,范式。

认知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松松[1](2019)在《叁大语言学流派之语符表征范式殊同略论:兼论汉语起始动词的认知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表征是心理表征的符号实现,可以具有不同表征范式。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形式表达式、生成表达式和认知表达式这叁大语言学流派的不同表征范式,发现认知主义在语言表征上达到形式和意义的自然匹配,更契合汉语研究。最后,本文尝试构建了具有语言表征认知范式特征的汉语起始动词事件结构的基本认知模型,以期为汉语起始动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分析阐释模型。(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9年05期)

闫鼎[2](2018)在《大卫·丹克斯的图模型认知表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认知哲学中,认知一直以来既被看作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精神现象,同时又被看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与文化现象。认知现象的统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系列认知过程的统一,另一种方式是在某种意义上把认知看作是同种类型进行统一,从心脑统一、心身统一,到认知过程的综合,但是,从认知表征的作用出发对认知现象统一的却不多。通过认知表征的作用探讨认知的本质,有助于解释两种认知现象,一种是不同的认知过程之间以相对无缝的方式转换;另一种是认知在复杂环境中准确搜集信息。图模型用于对认知现象统一性的研究是一种方法论的创新。论文从四个部分进行分析探讨:首先,阐述了图模型的组成、结构以及特点。图模型因其具有快速计算性、概率性的特征,表明图模型应用于人类认知表征的可能性。不同结构的图模型表征不同类型的认知,具有不同的表征力。其次,通过探讨图模型对叁种重要的认知类型——因果认知、概念认知、决策认知的表征,阐明图模型认知表征的内在机制。DAG表征因果认知、样例概念,UG表征原型概念,复杂的决定网表征思维中的决策过程,不同的认知过程共享图模型运算结构,在认知表征作用上实现了认知的统一。第叁,通过比较研究,剖析图模型认知表征是一种以共享表征为中心的认知统一路径,相比于图式、过程为中心的认知统一路径,凸显其计算快速性和概率性、表征共享性特征。最后,阐明对丹克斯的图模型认知表征理论进行认知研究的重要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丹克斯的图模型认知表征理论的研究,整合了概率论中的图模型与认知表征研究的理论模型,丰富并深化了认知统一理论,开辟了解释心灵统一性的图模型计算进路,拓展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空间。(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晶,吕立杰[3](2018)在《隐喻:教师学习经验的认知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许多学习经验的认知获得并不存在于简单的规则体系之中,而是在真实的情境参与中以隐喻的方式存在。支配教师实际行为的往往是那些根植于社会实践的"隐喻规则"。通过对学习经验"现象投射"的认知,可以挖掘出隐喻本质的叁种形式——本体隐喻、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得出具身认知、人际交往、情境场域这叁种教师学习经验的隐喻表征路径,以期通过其蕴含关系的互动将各种经验的表现形式联系起来,进而影响作为"具体的人"的教师认知结构的构建。(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法》期刊2018年05期)

张铁山,张琳[4](2018)在《国外认知科学哲学中的认知表征问题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表征问题是认知科学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论题和前沿性论题。在认知科学发展历程中,相继出现了心智的数字计算—表征观、心智的联结主义计算—表征观、激进的涉身认知非计算—表征观和温和的涉身认知计算—表征观。这些认知表征观都是从不同侧面对人类认知的说明,都有合理性和不足之处。所以,我们不应该采取那种"非此即彼"的全盘否定的态度来看待它们,而应该采取"既—又"的综合多元论研究方法来分析它们。这对当前认知科学哲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陈诗语[5](2018)在《汉字简化历程中构件元素的动态认知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跳出繁简体演变的宏观囹圄,我们着眼于其微观构件的动态表征,以民族文化思维方式为基点,在融合传统语文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从现代语言学认知角度离析出了共性模态表征,即汉字简化历程中构件元素的动态认知表征在如下叁方面:1.内向聚合的显性"中心观";2.类推比附思维及反类化的认知符号空间的理据性;3.形象思维的情境化构拟。(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8年05期)

叶浩生,麻彦坤,杨文登[6](2018)在《身体与认知表征:见解与分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身体的不同理解促使认知心理学形成了不同研究取向。经典认知心理学视身体为不同于心智的生物物理实体。认知表征则成为沟通心智与包括身体在内的外在世界之间联系的"桥梁"。在经典认知心理学那里,心智是一种运算,运算的内容则是认知表征。认知表征是符号性的、抽象的,与身体的构造和感觉—运动通道无关。身体似乎仅仅是认知表征的"载体"或"容器"。具身认知则强调了身体在认知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具身认知中的"温和派"视身体为心智中的身体,认知在其根本上是一种身体经验。因此,认知表征不是抽象的,而是身体格式的,是身体特定感觉–运动通道提供的具体身体体验。心智是一种运算,但运算的内容不是抽象符号,而是具体的身体经验。具身认知中的"激进派"则主张彻底抛弃"运算"和"表征"。在激进派那里,认知是被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活动塑造出来的。认知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形成认知表征。基本的心智不涉及内容,换言之,基本心智过程不涉及认知表征。认知在本质上是一种具身的行动。(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范莉,闫鼎[7](2018)在《丹克斯的图模型认知表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丹克斯提出一种用图模型来表征认知的认知统一径路。他认为,大部分人类认知过程,如因果认知、基于概念和基于决策的认知都可以用图模型进行表征。图模型认知表征理论推进了认知统一理论的研究,是计算表征主义的一种延伸和辩护,为认知科学提供了新的计算主义的方法论进路。(本文来源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周芳洁[8](2017)在《抽象和具体情绪词的具身认知表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概念加工的具身认知研究,动作和知觉系统在认知加工中起着关键作用,概念可以通过具身模拟的方式,以根植于情境运动信息的联结来表征,也可以通过隐喻化的映射进行加工。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的加工表征方式有何差异,研究者尚未达成一致。本研究通过将情绪概念按照具体性程度划分为抽象情绪词和具体情绪词,从感知运动模拟和空间概念隐喻这两个角度探讨两类情绪词在表征方式上的区别,进一步明确具体性对词汇概念表征的影响。实验一采用通道转换范式,探究抽象情绪词和具体情绪词的表征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先后呈现不同通道类型的词汇判断,相比于呈现同一通道类型的词汇判断,具体情绪词出现显着的通道转换代价,抽象情绪词没有出现显着的通达转换代价。具体情绪词更依赖于特定通道的知觉模拟表征方式,而抽象情绪词则较少依赖于知觉模拟的表征方式。实验二采用垂直空间概念隐喻一致性效应的实验范式,探究抽象和具体情绪词对垂直空间位置的启动效应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空间位置的判断任务受到先前呈现的词汇的情绪效价影响,积极情绪词会促进空间位置上方的知觉加工,抽象和具体积极词均表现出垂直空间概念隐喻的一致性效应,而且抽象情绪词的一致性效应有强于具体情绪词的趋势。综合两实验结果表明,具体情绪词更依赖于特定的知觉模拟表征,加工表征受意象图式影响更大。具体情绪词和抽象情绪词均与垂直空间位置间存在概念隐喻联结,但抽象情绪词有更依赖于概念隐喻表征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7-06-01)

卢植,茅丽莎[9](2016)在《隐喻认知表征的动态系统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隐喻的研究应超越对隐喻现象的直觉分析,而更多地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实证研究中挖掘证据来论证和验证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隐喻现象的复杂性需要通过多角度的实证研究来揭示隐喻认知表征中所涉及的认知资源、概念隐喻和具身体验等。本文提出以动态系统的理念和原理设计科学的实验范式来探讨影响隐喻性语言使用的各种稳定性和变异性因素,准确揭示和全面反映不同情境下隐喻使用和理解的认知心理机制。(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6年03期)

刘玉婕[10](2016)在《文本世界理论视角下的认知表征与文体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几年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与发展,其中绝大部分为在场主义写作,我国文坛的格局正发生着变化。这一文学类别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已得以出版,并且在不远的将来非虚构性写作会逐渐地与虚构性写作共享市场。在场主义文学作品,李娟所着的《冬牧场》(2012)是非虚构性写作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李娟在2010年冬天跟随一家哈萨克族人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冬牧场的体验。该书一经出版,由于其显着和独特的特点包括非虚构性,体验性,真实性、亲切性、清新性等,受到了许多专业作家和普通读者的高度评价。另外,在学术领域,一些研究从文学,人类学,美学和生态学的视角对《冬牧场》(2012)进行了分析。以包括理想认知模型和心理空间理论在内的一些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文本世界理论在认知文体学的范畴内被提出并发展起来。该理论致力于研究读者理解语言时认知表征的形成和认知表征的配置。文本世界理论由叁个世界层次构成,分别是语篇世界,文本世界和世界转换,其可以用于从认知的角度探索读者阅读《冬牧场》(2012)时认知表征的建立以及认知表征整合后所输出的文体效果。本文主要回答了两个研究问题,其中,第一个研究问题是基于文本世界理论的叁个世界层次读者在阅读《冬牧场》(2012)时认知表征是如何形成的,第二个研究问题是根据文本世界理论《冬牧场》(2012)的文体效果是什么。本文首先用理论分析法在语篇世界,文本世界和世界转换的叁个世界层次上分析读者在阅读《冬牧场》(2012)时认知表征的形成。在语篇世界层面,分析表明读者和《冬牧场》(2012)的作者李娟是处在分裂语篇世界的参与者,但是读者通过映射和自我涉及使他们共处于同一个认知域或文本世界中。在文本世界层面,当读者分别读到事件描写,人物描写,对话描写和景色描写的世界构建命题时,简洁感、参与感、形象感、距离感、幽默感和在场感形成于他们的认知表征中。功能推进命题的分布以及李娟的双重身份和《冬牧场》(2012)中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使得李娟以及她所主导的功能推进命题在读者的认知中突显出来,以至于读者会随着李娟而在行动者或旁观者之间切换视角。在世界转换层面,当读者进入作为世界转换的直接引语时,他们会对不同的行动者抱有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信赖程度。因此,读者通过合并世界构建成分和功能推进命题伴并随着累积过程和推理过程建立完善的认知表征。之后,本文通过调查证实并确认理论分析法的分析结果。对50个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基于调查结果从中选出3位代表分别进行访谈。最后,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法和调查得出的结果从文本世界理论的视角提出了若干《冬牧场》(2012)的文体效果,包括真实效果、生活化效果、亲近效果、动静结合效果、清新效果和异域效果。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从文本世界理论的视角分别在叁个世界层次上揭示了读者在阅读非虚构性写作作品《冬牧场》(2012)时认知表征的形成以及该作品的文体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指出了在职业作家和普通读者对该书的高度评价和一致性读后感受背后的认知机制。另外,本研究为其他从文本世界理论视角研究文学文本整体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灵感,以拓宽文本世界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本研究提醒其它研究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应将人类语言和人类认知的关系纳入考虑,而不仅仅局限于纯文学研究。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非虚构性写作尤其是场主义写作可以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对象。(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6-04-15)

认知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认知哲学中,认知一直以来既被看作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精神现象,同时又被看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与文化现象。认知现象的统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系列认知过程的统一,另一种方式是在某种意义上把认知看作是同种类型进行统一,从心脑统一、心身统一,到认知过程的综合,但是,从认知表征的作用出发对认知现象统一的却不多。通过认知表征的作用探讨认知的本质,有助于解释两种认知现象,一种是不同的认知过程之间以相对无缝的方式转换;另一种是认知在复杂环境中准确搜集信息。图模型用于对认知现象统一性的研究是一种方法论的创新。论文从四个部分进行分析探讨:首先,阐述了图模型的组成、结构以及特点。图模型因其具有快速计算性、概率性的特征,表明图模型应用于人类认知表征的可能性。不同结构的图模型表征不同类型的认知,具有不同的表征力。其次,通过探讨图模型对叁种重要的认知类型——因果认知、概念认知、决策认知的表征,阐明图模型认知表征的内在机制。DAG表征因果认知、样例概念,UG表征原型概念,复杂的决定网表征思维中的决策过程,不同的认知过程共享图模型运算结构,在认知表征作用上实现了认知的统一。第叁,通过比较研究,剖析图模型认知表征是一种以共享表征为中心的认知统一路径,相比于图式、过程为中心的认知统一路径,凸显其计算快速性和概率性、表征共享性特征。最后,阐明对丹克斯的图模型认知表征理论进行认知研究的重要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丹克斯的图模型认知表征理论的研究,整合了概率论中的图模型与认知表征研究的理论模型,丰富并深化了认知统一理论,开辟了解释心灵统一性的图模型计算进路,拓展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空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知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1].张松松.叁大语言学流派之语符表征范式殊同略论:兼论汉语起始动词的认知表征[J].外语教学.2019

[2].闫鼎.大卫·丹克斯的图模型认知表征研究[D].山西大学.2018

[3].李晶,吕立杰.隐喻:教师学习经验的认知表征[J].课程.教材.教法.2018

[4].张铁山,张琳.国外认知科学哲学中的认知表征问题研究述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5].陈诗语.汉字简化历程中构件元素的动态认知表征[J].汉字文化.2018

[6].叶浩生,麻彦坤,杨文登.身体与认知表征:见解与分歧[J].心理学报.2018

[7].范莉,闫鼎.丹克斯的图模型认知表征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

[8].周芳洁.抽象和具体情绪词的具身认知表征研究[D].河北大学.2017

[9].卢植,茅丽莎.隐喻认知表征的动态系统观[J].外语教学.2016

[10].刘玉婕.文本世界理论视角下的认知表征与文体效果[D].西南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不同噪声下多项式核函数的趋势逼近基于表征质量与意识加工程度对学习阶段...图着色的频谱分基于物理符号系统假设的人的认知过程...一种可以帮助学习者成功融合物理与数...4 有认知表征组和无认312 对路径...

标签:;  ;  ;  ;  ;  ;  ;  

认知表征论文_张松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